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節 索尼亞(九),臨高啟明,吹牛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裙樓雖不起眼,但是內部裝修和設施卻較之主樓更為高檔。為了保證室內涼爽,不僅和主樓一樣有加厚的外牆保溫,還專門安裝了地下空氣能迴圈制冷系統。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這裡的溫度總能保持在適宜的狀態。

為便於保持清潔,牆壁和地面都採用瓷磚鋪裝,在地下室內,還安裝有氨製冷的小型冷庫,用來冷凍和冷藏某些標本。

索尼亞向入口處的警衛出示了自己的通行證,隨後到更衣室裡換上了白大褂、帽子和口罩,還有一雙室內便鞋。這是為了防止標本攜帶的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

裙樓裡沒有展廳,全部是由走廊連線的大小不一的庫房和工作間。索尼亞一走進去便感到了一股寒意。和忙碌的展廳不同,這裡幾乎看不到人影。

她來到了一樓的一間標本庫,從各處轉移來得“待審定”的標本就放在這裡。

標本庫裡幾個“學徒”正在圍著桌子忙活。一座座用紙袋套著的標本擺滿了地面和架子。

“索老師!”她一進去的,她的“學徒”之一就過來招呼她,“您可來了,待決定的標本太多了--我們都拿不定主意。”

“你好,大文。”

這個女“學徒”名叫鞠文婧,以索尼亞的中文水平,要指望她正確的識讀“鞠”和“婧”有點難度,所以她簡化的叫她最簡單的“大文”。

因為她還有另一個女學徒,大名鞠文禕,於是就被叫做“小文”。

自然了,她們也不叫她索尼亞或者更冗長的索尼亞·麗麗·夏普爾,而是簡單明瞭的叫她“索老師”。

在場的還有若干個其他元老的學徒,其中一個學徒,索尼亞看了就會心臟加快跳動--她從沒見過這麼英俊的男人。一個來自高加索山區的美少年,大名阿薩維·奧姆希揚。崔雲紅嫌叫著拗口就直接該叫崔希。

崔希幾乎和索尼亞同時來到臨高。他一露面就在元老們中引起了轟動。其效應大概不遜於當年索尼亞的盛況。就是男元老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少年人的英俊。據說張道長後來聽說此事,也流露出了不甘的神情。

崔雲紅對他雖說寵愛有加,但是他的社會地位未免尷尬。崔雲紅深思熟慮一番之後決定把他送去學習博物畫,這樣至少在勘探部裡能夠建立起一定的人脈關係。於是崔希便成了瓦倫迪娜的同班同學。

崔希本人倒並不為自己的身份而尷尬,反而有些高興。後來人們才知道,他原本已經被奴隸販子相中,準備閹割了當太監賣給奧斯曼土耳其的貴族。現在阿薩維·奧姆希揚至少還能以男人的形態存在的。等以後他長出了絡腮鬍子,身材也不那麼俊美的時候,主人自然會釋放他--按照中近東不少國家的習慣,大人物的男寵有很大的可能提拔成為將軍、大臣之類的顯赫職位。

此刻,這位高加索少年正坐在幾個玻璃罐子前,用速寫本仔細的描繪著什麼。這位少年的繪畫天賦不錯,特里尼對他大加讚賞,認為如果能好好的培養,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職業藝術家。

索尼亞跟著鞠文婧來到桌子旁,上面放置著好幾件標本。儘管她戴著口罩,一股腐臭黴爛的氣味還是撲鼻而來。

所有轉移到這裡的剝製標本,在進入標本庫之前都要存放在地下室零下20度的氨製冷冷庫內進行72小時的超低溫冷,以殺滅標本身上可能存在的蟲子和蟲卵,遏制細菌的繁殖,然後才被送到這裡來檢驗。

此刻,離她最近的是一條蟒蛇的姿態標本,這是一條較小體型的蟒蛇,大約有兩米多長,呈樹幹上橫臥狀。蟒蛇皮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腐爛痕跡,許多地方更是被蟲蛀出了大大小小的洞,充當填充物的稻草從這些露了出來,都發黑了。

索尼亞拿起一根竹製探棍,在標本上輕輕戳了下,蟒皮立刻破了個洞。她搖了搖頭:“沒用了。”說著在卡片上蓋下了“銷燬”的紅章。

接下來一件是鼬科動物,索尼亞一眼就看出這是海南島特有的海南青鼬。在萬寧採集到的時候她也在場。當時還為採集到這一海南島特有的新亞種高興不已。

然而這座海南青鼬標本上出現了很多的黴菌菌斑,有些地方的毛髮已經整片的脫落,皮張也有開裂的痕跡。顯然它儲存得很差。索尼亞嘆了口氣,因為海南青鼬非常少見,只棲息在大片的森林中,要採集到它就得深入海南島腹心的山區。

眼下進入海南島的山區仍舊有一定的風險的。考察隊過去每次進入山區都是由黎苗山地部隊護送,可以說是興師動眾。

青鼬的習性小心隱蔽,善於爬樹,是南方鼬科動物裡最喜歡上樹的種群。種群數量並不多,在考察中很少能遇到。要想採集到得碰運氣。

她換了一根竹探棍,試探了下,覺得皮張儲存的還可以,尚有彈性。也沒有發現腐朽的情況,只要能去除黴菌菌斑還有修補的可能。還是儘量挽救修復吧。畢竟採集一次也不容易。

“這件留著,重新修補一下應該還可以。”

接下來得標本是個龐然大物:一條旗魚。這是海軍的捕撈隊幾年前從三亞捕獲的旗魚,標本全長大約4.5米。當時在三亞的王洛賓意識到這條旗魚可以製作標本,便讓人將魚皮和魚鰭等完整的剝下後用冰塊儲存送到臨高製作成標本。

這件標本總體完整,也沒有黴斑,上面卻是滿是灰塵。肉眼可見的魚皮開裂、斷裂和脫落,有的地方魚骨都戳了出來。但是觸碰之下發覺魚皮大致保持完整,也沒有腐爛和蟲蛀的跡象。這條魚簡單修復之後就可以繼續展出了。

“這條魚的問題是最輕的。”索尼亞一邊探看,一邊向她的學徒說,“存放過久的標本大多會有類似的問題。原因無非是因為皮張受環境乾溼變化影響而反覆縮漲,最終導致皮張開裂受損。剝製標本的皮張質地會變薄變脆。乾燥之後標本皮張拉力變大了,缺乏動物活體皮長的韌性,在多次乾溼變化後就會生開裂、斷裂、脫落等情況,致使皮張變形、體色脫落,填充物外溢。你們看這裡--”她用探棍指著一處魚皮破裂的地方,“這裡有明顯的變形。先是變形,然後是破裂。如果儘快加以修補,這些破裂的缺口就會很快擴大,引起進一步的蟲害或者發黴。”

大文和小文一起點了點頭。

“……所以我們修復起來也最簡單--只要不是皮張風化或者腐爛,還是可以修復的。一會我們就一起來修復這條旗魚。”

剝製標本總體狀態都不太理想,這也在索尼亞的意料之中,芳草地的標本室和勘探隊的標本室她都去看過,條件很差。出問題是肯定的。

浸製標本的情況要好上不好,儘管早年沒有福爾馬林,但是當時用高濃度酒精浸泡的小型動植物和昆蟲的標本大致還算完好,大多沒有出現腐敗散架的現象。唯一的問題是早期標本的酒精都開始變黃渾濁了,理論上需要更換了。

至於乾製、臘制標本,情況就千奇百怪了,即有儲存的很好的,花朵樹葉色澤完整的,也有乾枯萎縮,一碰就變成碎片的;也有已經發黴變質的。有的整盒的昆蟲標本儘管包裝完整無缺,連封蠟都沒破損,裡面卻已經碎裂散架了。

儲存的最好的,是從百仞總醫院送來的骨骼和浸製標本。一方面大夫們製作標本的時候比較嚴謹,條件達不到的狀況下寧可不做;另一方面他們的儲存條件也比芳草地好得多。

對“學徒”們而言,他們大多是第一回近距離的觀察到人體的各個部分和骨架,視覺和觀念上的衝擊感自然非常之強烈,有些膽小的人一開始甚至不敢看。還是在元老的鼓勵下才敢靠近。

相比而言索尼亞反倒更習慣--這類藏品在歐洲很常見。特別是各種“畸形胎兒”或者畸形人的浸製標本或者骨架往往能賣出高價來,被收藏者作為一種可以炫耀的“財富”。

不過澳洲人顯然對蒐集“畸形”的東西不是太感興趣。移交來得大多是人體器官或者病變組織的浸製標本。

這些標本製作精良,都用高純度的酒精或者福爾馬林浸泡著。絕大多數的儲存情況良好,只有少量出現了組織分散或者液體變色的情況,可以暫且不予理會。

索尼亞一邊看,一邊往卡片上蓋著戳子,口述相關情況和評語由大文寫記錄備註。她估摸下來大約有一半的損壞標本是可以維修的,不過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實在太少了,如果元老不來幫忙的話,其實只有她自己和兩個“學徒”能幹,那就不知道要修到什麼時候去了。地下室裡可還有一堆等著製作的動物標本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滿逃婚記事

天下無病

我在大明反覆橫跳

一城一樓

詩仙小貴婿

倚樓望明月

穿書後和丞相有個崽[種田]

老樹青藤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煙波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