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節 籌備建廠,臨高啟明,吹牛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初隨著十三行開埠貿易,以對外需求為導向的廣東手工棉紡織業迅速發展起來。而那時候,廣東仍然不是產棉區。在1820s之前,英國東印度公司可是將大量的印度棉花運到廣州的,那時候印度手工紡織業還未被徹底擊敗,不過這事兒並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實際上英國紡織業開始發展後,本土棉花也是不夠的,歐洲大陸又有法國做它的競爭對手,使得棉花價格飆升。最後,英國也是靠著美洲殖民地與對外征服不斷獲得棉花的。因此元老院也應當讓民間發展棉紡織業,當原料不足的時候,元老院的殖民將會獲得助力。
“並且,我們可是有賈卡提花機、寬幅布還有未來的化工染料。”穿孔卡已經成功誕生,飛梭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工藝,化工染料一旦量產也都很便宜。印度布印染優勢在元老院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你找我過來是設計紋樣麼?”程米憐敏銳的察覺到了黎山的意圖,要知道消費品受歡迎的痛點除了成本以外還有設計,這三個機器幾乎都是圍繞著產品設計來做賣點的。
“那當然,我們幾個當中就你有一點美術天賦,所以需要你幫忙。”黎山說道。
“17世紀的歐洲暴發戶味風格麼……”程米憐腦中不自覺地浮現出了舊時空那些房地產樓盤的設計。雖然一直被藝術設計界批評,但不得不說,要是拿到臨高這個時代來看,似乎還蠻潮的。
“好了,這邊就靠你了,我和鄒哥過段時間要去廣州。”黎山拍了拍程米憐的肩膀說道。
陳霖叔侄和吳毅駿從臨高回來之後,並沒有立刻回南沙。而是在廣州開始了南沙紡織廠的籌備工作。
按照黎山和鄒標為他們的設計的紡織廠藍圖,南沙紡織廠的規模並不大,分為兩期實施。這是為了照顧到投資者的資金能力。第一期是紡紗,規模為八百個錠;第二期是紡紗兼織布,規模為一千二百個錠子和六十臺織布機。
在廣州,他們召開了一個籌備會議,決定了各自的分工。
按照分工吳毅駿將留在廣州,負責建廠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和棉花的採購運輸工作;其餘人去南沙。其中陳家叔侄將開展徵地、河渠開挖和廠房修建的工作。陳小兵負責和當地政府協調。紡工實習生四人小組將負責對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培訓。
做好分工之後,陳小兵把陳霖找來,問:“你們村裡有足夠的房子麼?很快就會派遣工程隊和很多技術人員,都要有地方住。”
“不嫌棄的話,可以都安排在各家村民家裡借住。”陳霖說,“祠堂、絲製作坊和墳院也有房子可以借住。就看來多少人了。”
“人倒不算太多,三四十吧。只不過來來去去,借住別人家裡也挺討人嫌的。”
“那就安排到墳院去把。不講究的話,墳院的陽宅住上百十來人也沒問題。”
因為工場要修建在南沙的土地上,吳毅駿雖然在當地買了不少地,但是這些土地種棉花沒問題,做廠址未必合適;而且水力機就牽扯到河流的使用權問題。吳毅駿雖然是投資人又是陳霖的親戚,但是這種事親兄弟也得明算賬。必須討論陳家佔有的股份問題。
吳毅駿對這事倒是頗為豁達,表示如果廠房用地需要另外購買他可以花錢,而且可以白給陳家家族一股,作為他們協助開廠的報酬。
南沙紡織廠的總股數是十三股,陳家一文不出就能佔一股,算是很優厚的條件了,但是陳定叔侄卻遲疑了。
倒不是嫌棄條件不好,而是這裡面牽扯到了一個要命的問題:陳家到底誰說了算。
南沙的陳家不是一個“家”,是一個“族”,包含了好幾十戶人家幾百口人。理論上說南沙村的“陳家土地”都是屬於“族”裡。不管買地或者開荒的時候具體出力出錢的人是誰,要處置土地的時候都得族人同意才行。
眼下族長空懸,“掌案”被二叔竊據。他和三叔和吳毅駿簽訂的任何合約,二叔陳宣都可以宣佈不作數。事他可能辦不成,但是作梗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且二叔背後還有個女澳洲人撐腰,陳小兵說到底也只是“假髡”,李么兒真要出面力挺二叔,陳小兵出面也沒用。
陳霖他把自己的擔心一五一十的和吳毅駿說了。吳毅駿也覺得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便帶著陳霖向陳小兵問計。
“……如果這陳宣不配合,在南沙不論是買地還是修渠蓋房子都辦不下來。”
陳小兵點頭:“你們說得這些,首長多少也想到了。”
廣東的宗族勢力很大,所以這點黎山等人早就想到了。知道他們是南沙的之後,事先便和李么兒打了招呼。
“黎首長已經和李元老寫過信,打過招呼。你們大可放心,李首長去南沙是為了推廣新絲業,不會攪合宗族之間的矛盾的。”陳小兵斟酌著字句,“當然,具體你們族裡的矛盾這麼化解,還是要靠你們自己。這個合同麼……”他沉吟片刻,“你們叔侄自己都有名下的土地麼?”
“這個自然是有的,”陳霖憤憤道,“不僅有,絲坊的房子和土地也是我父親買得,還有契約呢……”
“這就是了,既然你們名下有房產土地,這合同也沒有說明具體哪一塊土地拿出來‘入股’,你們只管放心大膽的籤就是。元老院可不認什麼宗族土地的概念。張三的土地就是張三的,李四的房子就是李四的。”說罷,他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陳霖,“你明白了嗎?”
“是!小的明白了!”陳霖大聲應道,馬上他又想起了什麼,小聲問道:“可是李首長……”
“李首長那邊不用太著急。”陳小兵道,“只要你們能把紡織廠辦起來,李首長自然會有其他的考慮。”
這下陳霖算是吃了定心丸,和三叔商量之後,便以三叔的名義和吳毅駿簽訂了入股協議。
協議簽訂之後,眾人分頭去辦事。吳毅駿在廣州租下了一處大房子,作為臨時的辦事處。建築材料大部分是從廣州訂購。黎山給了他一份詳細的建築材料訂購清單,具體到型號、數量無一不詳備,包括備選廠家和參考採購價都有標記,只要按照材料去辦事就行了。
陳定叔侄便和其他人,一起乘船,回到了南沙。開始了籌備工作。
陳定叔侄公然一起大搖大擺的回來,陳宣心中惱怒亦是無可奈何。因為這叔侄二人不但勾結了吳毅駿,還把澳洲人的幹部也給帶來了,搞來了一個元老院的“擴散產能專案”。
當然,以地位論,陳小兵這個歸化民幹部是比不上李么兒的,但是過去自己只要伺候好、配合好李么兒的工作就差不多可以“一手遮天”,來了個陳小兵就難了--他們之間說話更好使。而且自打陳小兵來了之後,李么兒明顯疏遠了他。大概是給他上了什麼眼藥。
而他專門派去廣州的韓長富一干人別說“搞定”陳定,連音訊都斷了。陳宣暗罵自己十兩銀子塞了狗洞!
但是現在,他只能忍氣吞聲,湊合著和陳定叔侄“合作”。
陳定叔侄也不回家,和工作隊一起住進了墳院的陽宅。隨後,實習小組便開始了對南沙村周邊的廠址勘探工作。
水裡紡織廠因為涉及到水力使用,對選址而言特別重要。紡織實習小組的四個學員在學校有一門專門的課程便是“如何建廠”,這對於另一個時空的紡織專業來說未免是匪夷所思,但是此時此刻卻是很有用的學問。
在陳霖的陪同下,實習小組在南沙較大的河流周邊進行了廣泛的探勘,選擇一個合適的廠址。
廠址本身有很多需求,比如平整的土地,較好的地基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條件,黎果告訴陳霖是河水的流量。
“……因為我們需要用水力來驅動機器,必須要有足夠的水量才行。所以廠址必須儘量靠近河流,而且附近的交通也得便利,距離通航河流越近越好。同時這塊地還得有足夠的面積,擴建的時候有足夠的空間。”
“原來建造一座澳洲工廠需要如此複雜的工作!”陳霖嘆道,看著他們擺弄著各種裝置和儀器,他自慚形愧--自己真得是太無知了。
“南寶的示範紡織廠,附近卻無大河呀。”他想起了什麼,問道。
“你問得好,”安玖抬頭笑道,“那裡用得是蒸汽機--要燒煤的,你們這裡有煤麼?”
“煤……亦有,就是貴……”
“那不就是了。不管是燒煤還是燒柴,都是一大筆開銷。這水就是白用的,還不好嗎?”
“那為何示範廠不用水力,莫非是沒有河流的緣故?”
“這倒不是,其實有條件的話,用蒸汽機反而更合算,它能驅動更多的機器,上萬個錠子,幾百臺機器。而且你想開在哪裡就開在哪裡。”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