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四章 購買金蘭灣,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承順十二年夏五月,金陵城。
大楚帝國皇帝接見了來自安南南部實際控制著阮氏家族的使者,這也是安南阮氏的使者首次得以覲見大楚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這一次的覲見,也意味著雙方外交關係取得了重大突破後的體現。
安南阮氏為了獲得大楚帝國的支援對抗安南北部的鄭氏家族,一直都是有派遣使者在金陵城活動,聯絡遊說大楚帝國裡的高官。
只不過早些年大楚帝國忙著打東擄,後來又忙著彈壓青康地區,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大楚帝國要大力發展國內的民生,搞水利等各種基礎建設,搞農業建設,扶持發展工商業等等,因此軍方的軍費是持續下降。
這軍費下降了,軍方想要維持現有規模以及進行換裝都比較勉強,哪有大量的資金髮動對外戰爭啊。
因此這幾年,大楚帝國是難得迎來了和平時期!
而這種戰略大方向,自然不會為了些許東南亞的土著內部動亂就發生改變的。
但是這種情況在進入承順十二年後逐漸發生了改變!
承順十二年正月的第一次大朝會上,皇帝羅志學在大朝會上強調要繼續加強農業建設,加強工商業建設,堅持並擴大自由貿易。
前兩點都很正常,不過是舊話重提而已,而擴大自由貿易,這一點就非常有意思了。
大楚帝國的所謂自由貿易,國內的高層都清楚,那就是市場以及原料。
堅持並擴大自由貿易,說白了就是要擴大海外市場!
而市場怎麼擴大?
光憑嘴上喊兩句可沒啥用,得有實際行動!
比如說東南亞地區裡的不少國家,看似都和大楚帝國做生意,但實際上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夠進入他們的市場的。
比如看似和大楚帝國貿易數額比較大的大城王國,別看他們購入了大量的大楚帝國貨物,但實際上大城王國的很多商人都是二道販子,他們從大楚帝國購入了絲綢和瓷器等國際貿易市場上的搶手物資後,轉手就會賣給歐洲商人或者是西亞北非等地區的商人們。
而真正進入大城王國市場裡的絲綢和瓷器並不多。
再比如印度方向,大楚帝國憑藉著廉價而質量上佳的機制布,在前期迅速搶佔了印度的一部分市場,但是市場規模達到了一定程度後就上不去了。
為什麼?
因為印度當地的那些王公,商人們開始抵制大楚帝國的機制布了。
值得說明的是,印度地區本來是棉布出口的主要地區,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等,他們之前就是從印度地區進口棉布,然後買到東南亞市場,再購入香料等貨物賣給華夏,再從華夏購入絲綢,瓷器等物資運回印度乃至歐洲。
非常典型的三角貿易。
然而大楚帝國崛起後,大量的廉價機制布,直接衝擊了印度半島的棉布市場,不僅僅搶佔了東南亞地區的棉布市場份額,甚至反過來滲透進入了印度地區。…
荷蘭人,葡萄牙人乃至英格蘭人以及印度當地的一些土著商人們,他們從東南亞地區或者乾脆前往大楚帝國購入大量的棉布,然後運回了印度進行銷售,再把印度地區的棉花運到大楚帝國進行銷售。
如此一來,印度地區的大量紡紗織布的從業人員,不管是織工也好,商人也好都是倒了大黴。
當自己的利益受損後,當地的商人以及官員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開始用各種辦法禁制大楚帝國的廉價機制布進入當地的市場。
這也使得了大楚帝國的機制布在印度地區的銷量增長速度受到了限制。
而這些例子,都是嚴重違背了大楚帝國的自由貿易政策!
羅志學從一系列的進出口貿易資料以及南洋貿易公司彙報上來的情況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大楚帝國的各類貨物出口,除了得天獨厚,在世界貿易體系裡受歡迎程度僅次於、黃金、白銀,和香料不相上下的絲綢以及瓷器外,其他各類出口商品,尤其是工業商品的出口都陸續受到了限制,棉布尤甚!
受到各地市場的貿易保護政策使然,大楚帝國的棉布等一系列工業商品的出口增速開始下降。
哪怕增速下降的跡象並不太大,但是也引起了羅志學的注意乃至警惕。
現在只是少部地區進行了貿易保護而已,但是如果不管不顧繼續放任下去,恐怕到時候還會有更多的地區對大楚帝國的棉布傾銷實施禁制政策。
這一點,在原時空裡很多國家或地區都出現過,比如華夏地區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就大規模的設定各種門檻禁止英國人的棉布進入市場,就是為了保護自家地區的土布。
英國人棉布賣不出去,有面臨著貿易逆差,最終逐步加大鴉片的走私,由此引發了鴉片戰爭。
當年英國人的棉布賣不出去,其實和國內的小農經濟雖然有所關係,但是也和當初的華夏的部分地方官員,在棉紡產業上實施了一定程度的貿易能保護政策有極大的關係。
而大楚帝國如今,遇上的就是原時空裡英國人遇上的情況……很多地區的地方官員、商人等對大楚帝國的棉布或者是其他競爭力大的工業商品進行了抵制,以保護他們那不堪一擊的手工業。
面對這種情況,羅志學覺得有必要讓帝國高層警惕起來,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所有才會在承順十二年的第一次大朝會這種嚴肅的場合上,大談自由貿易,要堅持並擴大!
這等於是向帝國中上層透露了一個明顯的訊息,那就是針對海外市場的一些動作可以搞起來了。
羅志學定下了大方向的基調後,大楚帝國的主要負責部門,禮教部、工商部、海軍以及陸軍方面自然就開始了影響的行動。
他們這幾個部門的人進行了一次的小規模商談後,工商部方面表示,貨物有的是,運輸什麼的也不是問題,常規的商業競爭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如此各地海外市場的當地官員權貴等利益受損群體的阻攔。…
這體現在海外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
禮教部方面表示,蠻夷難以教化,想要光靠一張嘴就讓人放開各種限制,難度極大,需要軍方提供武力保障。
軍方的陸軍表示……武力保障還不簡單,只要給額外戰費,你讓我陸軍打誰我就揍誰……從南邊的東南亞各國再到西邊的準格爾,沙俄,隨便那個都可以。
不用多,隨便給個五千萬兩軍費,我陸軍明兒就給你來一場滅國之戰!
聽的內閣的幾個文官一臉黑,五千萬兩軍費,咋不上天啊,大白天的盡做美夢!
陸軍那邊還想要討價還價,說沒有五千萬兩,三千萬兩也行啊……哎呀,別走啊,兩千萬也行啊……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海軍方面倒是沒有陸軍那邊獅子大開口,海軍方面的意見很務實,保障帝國自由貿易乃是海軍不容推辭的責任,海軍方面也不要多少額外的戰爭經費之類的,只要給一定的政策支援即可。
比如說給我們海軍弄幾個海外軍事基地什麼的。
這有了海外軍事基地,我們海軍的兵力投送才能夠達到預定地區啊,要不然也只能乾瞪眼……
軍方和內閣方面進行了幾輪磋商後,才敲定了一系列的方針,以禮教部為主導,陸海軍進行配合,先爭取弄多幾個海外軍事基地,擴大海外兵力投送範圍以及速度。
然後才可以針對性的應對某個地區的貿易限制。
海外貿易,包括什麼海外基地什麼的,符合海軍的南下政策,海軍方面自然是大力支援的。
而陸軍方面也沒有表示反對!
真要有了海外軍事基地,難不成還能指望的海軍的戰艦上岸駐防攻打他國不成,還不是得他們陸軍來。
只要有仗打,就有軍費,就有戰功,那就是好事。
當帝國高層有了初步的決斷後,這才有了大楚帝國加大了對若干國家的外交聯絡。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安南了!
大楚帝國的商船要前往南陽貿易,從廣州出發一路向南航行,一路上都沒個落腳點……
而戰艦也同樣如此!
為此,他們想要在安南地區,主要是南部地區搞個港口,以進行貿易以及停泊戰艦,作為大楚帝國在南陽地區的前哨站以及後勤基地使用。
同時安南地區現在是南北分立,北邊的鄭氏以及南邊的阮氏都在積極尋求大楚帝國的支援。
因為大楚帝國就在安南的邊上,不管是大楚帝國傾向於哪一方,那麼都能導致哪一方獲得極大的優勢,統一安南都是輕而易舉的。
既然雙方都對帝國有所求,那麼帝國方面自然也就張開了血盆大口開始索求好處的!
而大楚帝國的這種態度,也是讓安南雙方更加積極了,都想要提前一步獲得大楚帝國的支援。
百盟書
而經過一系列的商談後,阮氏方面率先做出了讓步,他們願意開放己方控制區的所有市場,准許大楚帝國的商品,包括棉布等工業製品以固定較低的關稅進入市場,同時阮氏控制下的傀儡占城國所屬的金蘭灣以及周圍部分割槽域,將會出售給大楚帝國用作停泊船隻、設立商館。…
而大楚帝國則是為金蘭灣一次性向占城國方面支付五萬兩銀子的土地購置費,並向阮氏家族支付十萬兩銀子的服務費用,阮氏也不是白拿這個錢,得由阮氏政權負責說服占城國答應等一系列事宜。
同時大楚帝國方面承諾會加大從阮氏進口糧食,木材等當地商品的數額,最少也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上一翻,放開移民前往阮氏的限制,以解決阮氏控制區人口過少,地廣人稀無法開放的困局。
大楚帝國將會平價向阮氏供應五千支火繩槍、十五門各口徑野戰炮、一千套各式盔甲、五千件刀、長矛等冷兵器,並允許阮氏以糧食,木材等特產貨物抵價。
雙方的這一系列協議,實際上就是阮氏透過出賣金蘭灣以及全面開放市場為代價,換取大楚帝國資金以及武器方面的支援。
雖然說之前阮氏也能夠從大楚帝國的商人手中購置各類武器裝備,但是價格貴啊!
而這一次出口的各類武器裝備,雖然不是全新的貨色,都是從大楚帝國的各類乙等師裡退役下來的二手貨,但是價格非常便宜……基本就是買個廢鐵錢而已。
如此,阮氏家族獲得了一大批廉價的武器裝備,又得到了大批現金,還獲得了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以及加大了和大楚帝國的貿易,以及這一條條約背後所代表的:大楚帝國的支援!
而大楚帝國獲得了一片地區的全面開放的市場以及一個港口作為海外軍事基地使用。
承順十二年六月,大楚帝國和阮氏家族正式在金陵城簽訂條約,次日,羅志學批准了該條約,楚阮金蘭灣條約正式生效。
而條約生效後沒幾天,一批商船就運載著的火繩槍盔甲以及冷兵器前往阮氏控制區,同時還有一批商船搭載了各類建設物資以及大批工匠前往金陵灣建設基地。
除了建設人員以及物資外,還有海軍方面組織的的金陵灣分艦隊一共十多艘各類戰艦和輔助戰艦,還額外搭載著一千多名海軍陸戰隊以及一千多名陸軍部隊前往駐防。
大楚帝國,正式掀起了進軍南洋腹地的步伐,並且動作遠遠要比之前的緬甸達貢基地要更大。
達貢那邊的基地雖然也有了,但是因為受到各種限制,建設規模有限,駐兵規模也有限。
不像是金蘭灣,為了讓當地儘快投入使用,大楚帝國方面一口氣組織了大批船隻以及工匠前往建設。
而駐防兵力更是第一批人員就達到了兩千多地面作戰兵力,並按照軍方的計劃,等到當地的營房等設施建設完畢後,還會進一步增兵,最終讓當地駐防的陸海軍兵力達到一萬人最後,成為大楚帝國面向南洋地區的前進軍事基地。
為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的進一步擴張,提供兵力以及後勤上的各種保障!
話說,得知阮氏和大楚帝國達成了協議後,安南北部的實際控制者鄭氏也坐不住了……
他們一邊罵著阮氏割讓領土,喪權辱國,一邊匆忙派人前往金陵城。
找到大楚帝國禮教部的官員就說,我們也能完全開放市場啊,我們最歡迎華夏上國的商人了。
而且港口什麼的,我們多的是,你們隨便選,要那個我明兒就給你騰出來。
對此,大楚帝國禮教部藩務官員們,對鄭氏家族的使者自然是熱情歡迎的!
人家都主動跑上來送市場又送港口了,不歡迎不行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