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二十七章 搬空巴黎,老子就是要當皇帝,雨天下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巴黎郊外,隨著法軍的騎兵反擊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失敗,上萬騎兵死傷過半,剩下的也被打的心驚膽顫,勇氣全無後,也意味著法軍其實已經喪失了反擊能力,後續只能依託防禦工事進行被動防守。

而這種防守在無數次楚軍的戰例當中都是無用功……唯一的區別就是能堅持的時間有多久,而這堅持的時間能有多久,取決於參戰楚軍的火炮數量多寡以及口徑大小,以及後勤供應保障能力。

很顯然,在巴黎參戰的楚軍火炮數量足夠多,威力也足夠大。

所以法軍沒能支撐多久!

十一月十三日,經過連續多日的炮擊作戰後,巴黎城內以及郊外的法軍都已經被炸絕望了……天天躲炮擊,偏偏還躲不了,死傷極為慘重。

而且法軍的多個彈藥庫甚至糧食倉庫都被楚軍的熱氣球觀察手發現,最後引導炮擊摧毀。

這一系列的炮擊所帶來的損失,讓法軍徹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十四日開始,法軍內部就已經開始謀劃著撤退了……再不撤退這八萬法軍都得被楚軍活生生全部炸死,不僅僅是法軍,連帶著巴黎都得被徹底摧毀。

楚軍炮擊數天,在炮擊城內的一些軍事目標的時候,打偏的炮彈可是把巴黎城內的大量普通建築也順帶摧毀了。

繼續這麼打下去,巴黎城就會是下一個勒阿弗爾。

而勒阿弗爾可是變成了一片真正的廢墟!

諸多情況下,法軍開始在十四日逐步撤退,雖然最先撤退的少數部分是在夜間,在月色中偷偷摸摸撤退還比較順利,但是到了白天之後,法軍的撤軍很快就被楚軍的熱氣球觀察員所發現。

於是乎楚軍迅速引導炮擊,同時一直在後頭沒怎麼行動的楚軍步兵們也開始了發起進攻。

楚軍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跑,然後在其他地方重新集結給自己造成麻煩不是。

所以楚軍發起正式進攻了。

當楚軍發起正式進攻之後,一線的法軍面臨的壓力是極其龐大的,面對楚軍散兵線,他們要是敢上前列陣,就是被炮轟的命。

但是躲著不上前,就會被楚軍突破包圍的命令。

總之怎麼看怎麼輸!

這個時候,部分友軍提前撤退的訊息也在法軍中蔓延了開來……法軍高層為了順利撤退,自然不可能一聲令下,剩下的七萬多人一股腦全跑了,而是制定了有先後撤退的計劃的。

但是先撤退的法軍自然很好,然而後撤退,尤其是處於最前線的法軍就倒了大黴,他們註定要成為拖延楚軍進攻步伐的斷後部隊。

而且法軍裡也有派系,嫡系旁系之分,畢竟這些法軍其實並不都是法國國王的直屬軍隊,除了國王的直屬軍隊外,還有相當多一部分是貴族軍隊。

這平日也沒什麼,但是等到撤退的時候問題就來了,法軍的高階指揮官們自然想著讓自己的嫡系兵力先走,讓別人的兵力頂上去送死。

甚至在十四日撤退當天,一部分嫡系兵力都偷偷摸摸撤退了,還有一部分被矇在鼓裡的法軍接到命令向前部署……一看就是被放棄的炮灰部隊。

如此情況下,當有友軍偷偷摸摸撤退的訊息傳開後,再加上楚軍也已經發起大規模進攻,正規軍的步兵們都推進到數百米範圍……也不繼續前進了,而是在這種距離上自由射擊,透過後裝線膛步槍的巨大射程優勢來消滅敵人。

印度第四師這種老式線列部隊,則是在騎兵的掩護下,開始大範圍機動進行側翼攻擊並攔截法軍的撤退部隊。

楚軍的全面進攻,頓時讓第一線的法軍潰不成軍,一些處理楚軍密集重點進攻方向的法軍,往往一個大幾百人規模的步兵團(線列步兵團)在交戰的短短十幾分鍾裡就傷亡殆盡。

楚軍正規軍的十八型步槍,就如同死神的鐮刀一樣,在楚軍士兵的手中,精準的收割著法軍士兵的生命!

尤其是少數還敢出來列陣抵抗,又沒有遭到楚軍炮擊的幸運兒法軍……他們雖然沒有遭到炮擊而損失慘重,但是卻在接下來遭到楚軍士兵的密集步槍火力的收割……

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他們甚至都還沒有靠近楚軍百米內的機會……更別說冒著傷亡前進到距離楚軍只有二三十米玩貼臉開槍了!

法軍的正面防線,在楚軍的強大火力打擊下,加上法軍自己內部又發生了動亂,很多部隊為了逃命都開始私自撤退。

於是乎,法軍高階將領們制定利用兩天時間進行有序撤退的計劃,經過了一晚上和一個早上之後,就變成了大潰敗!

甚至嚴格上來說,在十五日早上的楚軍正式進攻裡,其實也就只殺傷了幾千名法軍而已,這對於依舊擁有七萬多兵力的法軍而言都不算什麼。

但法軍還是崩潰了!

甚至在楚軍發起正式進攻之前,很多法軍就已經自己先跑路了……

典型的撤退變成潰敗。

而接下來的事情對於楚軍而言,就是單純的追擊殘敵了,簡單而輕鬆。

十五日天黑追擊作戰告一段落之後,第二天楚軍繼續追擊並攻佔周邊地區,第三天後才徹底結束追擊作戰。

如此,持續有一段時間的巴黎戰役也落下了帷幕。

這一次戰役裡,楚軍以正規軍陣亡十二人,傷二十七人,印度僕從軍陣亡一百三十人,傷三百七十人的代價,擊斃法軍一萬六千餘人,傷者無數,俘虜了五萬多法軍,只剩下一萬多法軍狼狽而逃或失蹤。

其中光是繳獲的戰馬以及軍用挽馬等馬匹,就超過兩萬匹,滑膛炮(炮管完好)兩百多門,燧發槍六萬多支。

其中各種軍事物資一大堆,糧食就有好幾大超級大倉庫。

這種的巨大勝利,哪怕是在楚軍的豐富吊打土著的歷史裡也是很難得的……畢竟很多土著國家看似實力強悍,但是在楚軍的快速打擊之下,其實很難集結起來這麼龐大的兵力並且和楚軍進行正面交戰。

法國人嘛,他們其實實力還不錯,整體國力在一片歐洲國家裡算得上是一流了,至少比楚軍之前打的西班牙強多了,如此才能夠在巴黎戰役里弄出來八萬人。

然後一敗塗地……

龐大的軍事勝利背後,自然是全面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勝利。

楚軍攻佔巴黎後,按照優良傳統直接把巴黎的黃金白銀之類的搬空了……巴黎城內的盧浮宮,正在修建當中的凡爾賽宮以及巴黎西郊的聖日耳曼昂萊宮無一例外,全都遭到了楚軍的抄沒!

其內的所有金銀珠寶以及各種文化藝術品,什麼蒙娜麗莎,乃至傢俱都沒搬空了不說……

楚軍的不少軍官以及士兵們對這些建築上富有異域風情的建築雕刻之類的也很感興趣,直接暴力拆遷,把這些宮殿裡的很多浮雕都給直接拆走了!

拆完了後,楚軍又繼續徵用了這三座宮殿作為軍事指揮部使用……看楚軍這樣子,估計是沒打算把這三座法國人裡具有象徵意義的宮殿還給法國人了。

同樣也意味著,楚軍來了巴黎之後就沒準備走,哪怕後續雙方談判成功,簽署停戰協議了。

就和楚軍殺到了馬德里,和西班牙王室簽署了停戰協議之後,楚軍直到現在也在馬德里保留了一定數量的駐軍,而且未來將會一直駐防下去!

因為按照雙方協議,楚軍有在西班牙境內任何地方選擇地方自由部署軍隊以及擁有軍事通行權。

未來在法蘭西也不會是例外!

而法蘭西戰役打到現在,其實也可以說大體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小打小鬧繼續進行軍事打擊給法國王室施壓,乃至最後談判不成換個國王再談之類的。

順帶弄點戰利品補貼國庫。

如此情況下,來自法蘭西的戰報也被透過蒸汽通訊艦送回了本土金陵城。

這一封戰報,軍方高層們還是很重視的,因為這是少有的大規模戰役,而且是楚軍正式服役諸多新式槍炮後的大規模交戰。

這是一個很好的檢驗各種新式武器的平臺。

看過詳細戰報後,軍方高層對三十六年式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的表現非常滿意,擬定追加這一型號的火炮訂單。

巴黎戰役裡,第二十七軍軍屬的三十六年式150輕型榴彈炮營,其實是實驗性武器,在陸軍那邊並沒有大規模裝備,這一次是專門送去歐洲進行實戰測試的。

而這種火炮也沒有辜負軍方的期望,表現的非常優秀,在機動能力勉強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威力極其驚人。

巴黎戰役裡,這種火炮看似只有十八門,但是150毫米炮彈的威力卻是非常驚人,對敵軍防禦工事的摧毀能力非常出色。

實際上這種火炮別說用來打十七世紀的法軍了,哪怕是放在原時空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屬於主力火炮的範疇。

這也讓軍方高層能夠放心裝備這種新式火炮了,掀起大口徑輕型火炮的潮流。

楚軍的後裝線膛火炮的裝備和使用,始於三十二年式75毫米野戰炮,而在後續的一系列使用過程中,因為海外交通困難,火炮機動困難等因素,楚軍的野戰炮走上了輕量化的道路,研發裝備了75毫米山炮,70毫米步兵炮,120毫米輕型榴彈炮這三種專門的輕量化火炮。

早期的時候,對於野戰部隊而言,主力遠端支援火炮就是75毫米野戰炮了,大規模戰役的話則是呼叫120毫米榴彈炮,不過120毫米榴彈炮目前為止,因為過於沉重的重量,直到現在也沒有在海外地區服役,基本都是裝備部署本土的軍級炮兵部隊。

而中近距離,伴隨部隊機動作戰的火炮,主要是輕型火炮,如70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120毫米輕型榴彈炮。

其中的120毫米輕型榴彈炮,也是屬於軍級火炮,在海外有部署,但也不多。

而這幾年的實戰當中,陸軍方面發現120毫米輕型榴彈炮雖然很不錯,兩噸多的行軍效能對於這個口徑而言也算輕便了,威力也足夠大……但是經過幾次實際戰鬥,尤其是和海軍一起的聯合作戰後,陸軍就對自家的120毫米火炮的小管子有些不滿意了……

人家海軍玩炮擊的時候,動不動就弄上來150毫米艦炮,威力超級大,那些土著構築的什麼防禦工事一炮下去都得完蛋。

而陸軍的120毫米火炮呢,威力多少還差了些,有時候一炮打下去竟然還不夠,還得再補一炮。

對此陸軍方面不少人耿耿於懷,想要弄更大口徑的線膛火炮!

因此陸軍方面很快就開始招標更大口徑,也就是150毫米的火炮研發工作,提出來了研發一種150毫米野戰炮以及一種150毫米輕型榴彈炮。

對於單純的大口徑野戰火炮,其實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軍工體系而言沒啥難題,畢竟軍方又不要求更多的效能,只是要求大口徑以及控制重量而已。

所以很快江南武器公司的150毫米野戰炮以及湖廣武器公司的150毫米輕型榴彈炮就分別中標。

江南武器公司設計研發的15毫米野戰炮,其實就是海軍艦炮的陸地版本,連炮管都不帶變的……都是二十五倍口徑,只不過是裝上了野戰炮架而已。

最大射程可以達到八千米,作戰重量五噸,行軍重量達到七噸多,名副其實的重炮。

這種火炮的重量就註定了不可能在海外地區廣泛服役,哪怕是本土地區都不能廣泛部署,只能選擇若干重點地區,重點部隊裡部署,到目前也不過裝備了五個營,一共幾十門而已。

而輕量化設計的三十七年式150毫米輕型榴彈炮則是好不少,湖廣武器公司的這玩意,是根據七十五毫米山炮的一些技術特徵研發而言,非常注重輕量化,炮管口徑只有八倍。

短炮管也導致了該炮的重量非常輕,作戰重量只有一點八噸,行軍重量也不過兩點四噸,而這個重量是什麼概念?江南武器公司旗下,十一點五倍身管的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輕型榴彈炮的作戰重量也有一點五噸,行軍重量達到兩點一噸。

也就是說,這兩款火炮在重量上比較近似,差距只有幾百公斤,從分類上來說都可以歸類為兩噸級火炮(行軍重量)。

但是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的威力可比一百二十毫米的炮彈威力大多了。

所以湖廣武器公司旗下的三十六年式150毫米輕型榴彈炮研發成功後,就獲得了陸軍以及海軍陸戰隊還有近衛軍的青睞,下了不少的訂單,而這一次歐洲實戰表現又非常出色。

軍方高層估計都有用這玩意取代三十四年式120毫米後續訂單的意思了……主要是兩者重量差不多,但是威力相差巨大。

不過武裝稅警那邊則是沒用這玩意,因為他們本身都不裝備這些軍級乃至戰略級別的大口徑武器,火炮方面一直都只使用步兵炮和師屬火炮。

也就是70毫米步兵炮和75毫米山炮以及野戰炮這三種……

畢竟武裝稅警雖然也參與海外作戰,但畢竟不多,更多時候他們所面臨的敵人其實都是非正規軍敵人,同時武裝稅警的作戰規模也普遍偏小,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幾百人的作戰規模,超過千人的都很少。

所以配屬大口徑火炮對他們而言也沒啥用處,還浪費人力物力。

武裝稅警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對比陸軍、近衛軍和海軍陸戰隊,要更加註重輕量化以及火力密度,尤其是火力密度。

也是這個因素,導致了武裝稅警採用了江南武器公司旗下松江槍械廠裡的啟明連發步槍……為的就是啟明步槍所提供的強悍連發火力。

只是早期啟明步槍遠談不上成熟,各種問題很多,把武裝稅警前幾年坑得夠嗆……一直到去年松江槍械廠那邊才解決了大部分問題,這才讓武裝稅警配發的啟明步槍走上了正軌,並獲得了遠超陸軍,海軍陸戰隊,近衛軍三家的步兵火力。

這甚至引起了陸軍以及近衛軍方面的高度重視,今年正式向河北武器公司提出來了新的研發要求,要求在十八型步槍的基礎上研發一種管內彈倉步槍,獲得連發火力。

無獨有偶,海軍方面也是向湖廣武器公司提出研發要求,讓他們改進十九型步槍,獲得連發能力。

因為管內彈倉技術已經初步成熟,所以要在這兩種步槍上使用這種技術,難度雖然有,但是在可以解決範圍之內,河北武器公司只用了三個月就拿出來了十八型步槍的管內彈倉的初步設計版本了!

真正難的其實是如何協調其他武器公司獲得江南武器公司管內彈倉的專利授權……這玩意是有專利的,而且是江南武器公司旗下松江槍械廠的獨家專利,並且是他們的核心專利之一,啟明步槍就是靠這一專利支撐起來的。

其他武器公司想要用這一核心專利,難度可不小。

所以對於楚軍而言,想要大規模裝備管內彈倉的連發步槍,專利問題大於技術問題,想要讓五大武器公司在這問題上達成一致,難度不會比直接研發一款新槍容易多少。

這也是軍方高層,想要重啟早些年間的軍方武器設計研究所的緣故……只是時間過的太久,軍方的那些研究所早就被轉入了五大武器公司吞併消化了,想要再弄出來已經是不可能了。

所以軍方的想法是,軍方直接搞一個專案,然後出部分研發資金和企業合作研發,研發成功後技術成果共享,專利共享。

這樣弄出來的東西軍方就有權力直接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

雖然這種授權,獲得授權的企業依舊需要給研發企業一部分專利授權金(專利共享,軍方持有部分專利權益,研發企業也持有部分專利權益,軍方可以不要自身的專利權益,但是不能代替企業決定放棄這些權益),但專利授權本身這個行為,並不需要研發企業的同意……這也是軍方直接出研發經費的最大目的。

這就是所謂的‘軍事專案研發招標模式’。

軍方是受夠了企業之間的各種爭鬥,相互使用專利卡對方脖子的行為……早些年甚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甚至還逼出來一個軍方出血本搞出來一個聯合蒸汽機,但是聯合蒸汽機效能好是好了,但是受限於專利限制,只能軍用,因此無法使用民用產品平坦研發以及生產成本,搞的海軍用的聯合蒸汽機價格都比較貴。

軍方已經收購了這種情況,打算親自下場出錢和企業合作搞研發,搞成功了給訂單,但是自己也要有專利權,然後在必要時候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

企業之所以接受,一方面是為了軍方的部分研發資金,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為了專案成功後的訂單……

當然也不是所有專案都會接受這種合作研發模式,有時候企業在一些獨家優勢專案上,會自行研發然後參與軍方招標,不和軍方搞什麼合作研發……

倒不是說真不差軍方那點研發資金,其實也差錢,但因為是獨家優勢專案,東西就只有我有,你軍方想要用就得買,別無他選……這樣的東西自然都是死貴死貴的,這研發成本都在後期武器價格裡獲得了回報。

第一次使用這種合作研發專案模式,就是在下一代步槍上面!

啟明步槍這種槓桿式管內彈倉的連發步槍,讓軍方看到了連發步槍的優越效能的同時,也讓軍方找到了一些缺陷,比如說的啟明步槍因為管內彈倉的緣故,在持續射擊過程裡,因為管內彈倉的子彈消耗,會導致重心發生變化,然後導致射手需要不斷的重新適應新的重心變化。

因此軍方也是想要尋找一種避免這種缺陷的連發步槍。

同時軍務院高層也是對目前四大軍種,竟然使用三種制式步槍的狀況有些不滿……這可不是三種步槍,但是三大系列步槍……光是十八型步槍就有四種現役子型號,分別標準型號,短管型號以及槍管更短的騎兵型號,然後部分型號又細分出來一些熱帶型號以及冬季型號,以分別適應熱帶雨林沿海地區、高緯度寒冷地區的使用。

沒辦法,大楚帝國陸軍的部署範圍,從赤道到北極,從熱帶雨林到北極冰原、沙漠等各種地區都有。

不同具體兵種以及地區,氣候對槍械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而一大楚帝國目標的基礎技術能力,也很難做到讓一直完全的標準版步槍就符合所有要求……都不說技術能力,光是槍管長短都不可能統一,步兵需要標準版的長槍管以及刺刀,用以近距離肉搏戰鬥,而騎兵則是需要更短的槍管方便騎馬攜帶以及射擊。

這都是牛馬不相及的技術要求,除非戰術以及技術發生重大革新,比如弄出後世的AK47來,不然的話是無法統一步兵和騎兵用槍的。

哪怕二戰期間的栓動步槍,都分步兵和騎兵版呢,兩者長短可不一樣。

這也註定了當代的楚軍的單兵槍械很難做到統一,各種細分型號比較多。

本來就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各大軍種還自己玩自己的,除了近衛軍和陸軍用同一種步槍外,其他兩家竟然又自己弄出來一套步槍體系,這後勤保障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

為此,軍方的高層們,主要是軍務院裡的軍務大臣們這幾年其實一直都在爭論統一槍械標準的問題,但是如今已經服役的武器是不可能變化的了,哪怕是服役數量最少的啟明步槍那都已經超過十萬支了,十八型步槍則是已經達到一百多萬支,十九型步槍也達到了三十多萬支(除了海軍陸戰隊,部分普通水兵,岸上警備部隊也會裝備)。

基本上屬於誰都不可能放棄的程度!

所以軍務院那邊只能把統一步槍寄望於下一代步槍上。

為此,經過各軍種高層的妥協和爭奪後,設立了一個下一代步槍的設計委員會,主要確定下一代步槍的一些技術標準,並向五大武器公司進行研發招標。

這些技術標準表面可以看見的標準則是連發步槍,但不要管內彈倉模式的連發步槍。

但實際上看不見的技術標準才是難度最大的。

比如海軍那邊一定要求新槍械要有優秀的防腐蝕效能,在海水,泥沙環境下依舊能夠使用……你沒這玩意,海軍陸戰隊也沒法用了。

然後又說新槍的標準版槍管不能太長,不然海軍實在沒法用,然而槍管短了,如果還想要保持拼刺刀的能力,那麼刺刀長度就不能太短,至少要比現在的刺刀長一截……看似刺刀加長很簡單,但其實技術難度大著呢,需要鋼鐵冶煉鍛造等工藝技術有極高的水平才能做到,不然這種長刺刀就是斷裂彎曲的命!

你說不用刺刀,用軍刺……海軍倒是沒意見,但是陸軍又不願意啊,刺刀在陸軍裡不僅僅是用來拼刺刀的,還具備其他輔助功能,比如砍劈。

陸軍士兵的刺刀往往也是他們隨身佩戴,特定情況近距離肉搏戰的短刀。

光是這一個槍管長度和刺刀長度的問題,陸軍和海軍就鬧的不可開交,誰也不服,最後還是選擇了折中方案,那就是海軍和騎兵部隊以及武裝稅警一起用短管版本,陸軍和近衛軍使用標準槍管版本,至於刺刀,就別搞什麼長刺刀了……這玩意看著簡單,但實際上對於當代大楚帝國而言是超前科技,想要弄出來得先進行基礎鋼鐵以及加工相關技術的大革新才行。

而陸軍那邊呢,除了常規技術要求外,自然也增加了極端嚴寒條件下的使用要求,而想要讓槍械在零下幾十度的情況下還具備可靠效能,這也不容易……

武裝稅警那邊沒提出什麼對材料上的技術要求,而是要求最少連發步槍需要能夠保障五發子彈連續射擊……他們的啟明步槍最新版本,內建彈倉都有八發子彈了,五法已經是他們反覆降低要求的妥協標準了,再低,人家就不和軍方玩,而是自己單獨搞八發連發步槍甚至十發連發步槍了。

反正備考稅務部這個大老闆,武裝稅警一向來都不差錢。

近衛軍那邊倒是沒單獨提出要求,而是說只要陸軍和海軍以及武裝稅警提出來的要求如果都能實現,近衛軍都能接受……換句話說,近衛軍要求上述條件都能達到,否則不要!

沒要求的要求,往往才是最高的要求!

所以這個新槍研發委員會,從提出來新槍的技術要求開始,就註定了這一專案是技術難度超級大的工程……別的不說,光是想要讓槍械同時具備防腐蝕,防泥漿,沙子,嚴寒……對冶煉以及後續加工的工藝要求就是超級難的級別,甚至不客氣的說,這將會是對大楚帝國基礎工業技術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戰!

此外想要裝填五法子彈也不容易,現在使用的是11毫米子彈,這玩意個頭比較大,五法子彈裝下來使用管內彈倉問題不大,但是想要採用後世常見的彈倉設計,那麼問題可就來了,裝不下……

所以這又延伸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搞出來這種新式步槍,你還得先研發一種口徑更小一些的子彈。

而子彈口徑小了,裝的發射藥自然也就少,在目前的這種黑火藥發射藥下,提供的動能就不足了……當年為什麼不直接搞小口徑步槍,而是搞11毫米步槍啊,就是因為黑火藥所提供的動能有限,口徑太小了子彈威力不夠。

然後這意味著要搞新槍,還得先研發動能更好的發射藥……

所以別看軍務院的新式步槍委員會提出來的各種要求看似很簡單,不外乎就是一種栓動連發步槍而已!

但實際上這裡頭有著一大堆的前置技術條件,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特別多。

不過儘管有著諸多困難,但是新式步槍委員會還是成立,並開始了新槍的研發招標,只是這還處於前期的技術研發招標階段,想要真正搞出來估計還得好多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九世紀女裁縫

凍京橙

穿到古代遇天災

沒有天線的天線寶寶

關於我菜成師父心魔這件事

予啾

饑荒年,我搬空現代倉庫,嬌養古代絕美女帝

會飛的鳥兒

大明世祖

飛天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