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定裝彈,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燧發鳥銃開始仿製研發,劉衍也將目光放在另外一個技術上,那就是紙殼定裝彈。這可是與燧發槍相輔相成的大殺器,劉衍自然不會放過。
雖然按照譚曉大的說法,燧發鳥銃仿製成功還需要時間,但是紙殼定裝彈卻可以提上日常,這項技術的難度並不大,批次製造之後,即便是使用火繩的鳥銃也能夠列裝使用。
於是第二天,劉衍便將譚曉大叫到了總旗官廳,說起了此事,在詳細的講解了一番之後,劉衍便向譚曉大詢問起來,以現在火器督造處的技術,這定裝紙殼彈是否可以實現量產。
此時大明軍中的鳥銃手在彈藥裝填上是有定製的,比如在戚家軍中,鳥銃手每人就揹著裝有火藥的竹管五十三個,都是定量的。另一個袋中也放著鉛子五十三個。其餘各部明軍之中也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辦法,只是形式不同,效果也大多不盡如人意。
不過能有這樣的辦法,說明此時的明軍已經有了定裝彈藥的技術理念,不過還可以再進一步,便是劉衍想到的紙殼定裝彈了。
那紙殼定裝彈,是將定量的火藥與彈丸全包於一個長形的紙筒裡面,火藥在後,彈丸在前。鳥銃手在裝填時,需要用嘴咬開紙筒,先倒一些火藥到鳥銃火門內,餘下的火藥連彈丸全塞入銃口就算完成了。
這樣不但保證了槍彈每次射擊的威力基本一致,也可以大大減少火藥的裝填步驟,原本二十多道的步驟,現在只要很少的幾步就可以完成填裝。這讓普通士兵的鳥銃手可以達到一分鐘兩到三發的速度,熟練的鳥銃手,每分鐘射擊四次是沒問題的。
這樣的射速可以讓鳥銃手打出更為密集的彈雨,劉衍相信經過嚴格訓練的鳥銃手,再加上定裝紙殼彈,即便面對建奴騎兵,也可以打出非常好的交換比。
將來與建奴對陣的時候,劉衍便可以用相對低廉卻火力兇悍的鳥銃手,與建奴老兵拼消耗,反正建奴計程車兵都是數年、甚至是十幾年才積累下來的精銳老兵,死一個少一個!而劉衍麾下的鳥銃手則不然,只要鳥銃的產量跟得上,一個月就可以訓練出來,兩個月就可以直接拉上戰場作戰!
當然,用來製作紙殼定裝彈的紙張不能是普通的宣紙,而是有一定硬度,又能隔絕水氣的牛皮紙才行。另外在製作完成的紙殼定裝彈的周身,還要塗抹上油脂,以便在裝填的時候起到潤滑的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彈藥的乾燥。
譚曉大沉思了良久,然後拱手說道:“甲長真是高才,此法確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我軍鳥銃手的發擊速度。與當年戚將軍定下的規制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甲長的想法還要更進一步。”
不過隨後譚曉大又是臉有難色,說道:“只是如此一來,分藥裝彈需要人手較多,堡內還要專門採購牛皮紙,軍費也要相應的增加了。以目前火器督造處的那些匠工人數,要想批次生產這種紙殼定裝彈的話,屬下怕是人手不足啊。”
劉衍道:“這個你不必擔心,我會調派一些人手給你。另外錢的事情就更不用擔心了,現在咱們大盤堡還不用為銀子的事情發愁。”
現在大盤堡有居民一千多口,其中男子六百多口,婦女五百多口,在人力上可以說還算充足。
於是劉衍盤算了一會兒,說道:“這樣吧,在火器督造處的旁邊再建一個坊間,我會調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壯婦二十口給你,每日你便讓他們分裝彈藥,以後他們的月糧工食也由堡內分發。”
譚曉大臉上露出喜色,如此一來,他就不必擔心人手的問題了。
劉衍強調道:“每一根定裝紙筒的藥量都必須過秤相同,這點上,你要監督好。”
譚曉大道:“大人放心吧,屬下一定會管好的。”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譚曉大便製做出幾根定裝紙筒彈藥的樣品出來,放在一個專門的油包彈藥袋內,拿到堡外試射。先要看一看實際的效果,然後再進行批次生產。
此時不但劉衍來到試射的地方觀看,小旗官王越、小旗官汪博也聞訊趕來,想要看一看這種定裝彈,到底有何妙處。
劉衍先是找來一名鳥銃手,將定裝紙殼彈的用法講解了一番,然後讓其進行試射。
只見那名鳥銃手將鳥銃拿在手中,先將火門開啟,然後抽了一根定裝紙殼彈出來,用牙咬開紙殼彈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藥入火門內。再將火門關好,然後將紙筒內的火藥及彈丸一起塞入銃管內,用通條捅好,火繩也早已裝好,至此就完成了射擊的準備!
那名鳥銃手先後試射了幾銃,起初還有些生疏,隨後越打越熟練,圍觀的眾人見狀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定裝紙殼彈用起來太方便了。
劉衍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按照劉衍的估計,這定裝紙殼彈確是可以大大節省裝填時間,現在這名鳥銃手算是技術比較好的,一分鐘估計可以打三發左右。餘者的鳥銃手,熟練後,每分鐘基本也可以打兩發左右,就算是上了戰場,在各方面情況的影響下,一分鐘打出一發是很輕鬆的。
這還是在鳥銃手訓練不是非常嚴格的情況下,劉衍準備等到火器督造處的產能再大一些,便讓手下的鳥銃手進行飽和程度的實彈訓練,用成堆的彈藥來培養鳥銃手的射速和精度。
到了那時,劉衍有理由相信自己手下的鳥銃手,一定可以做到一分鐘三到四發的竟然射速!
隨後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劉衍吩咐在火器督造處旁又興建一處院子,他也在堡內選了一批老弱與婦女過去幫助譚曉大分制彈藥,這些人以後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糧工食,如果幹得好乾得多的話,同樣也都有獎勵。
此事劉衍便交給小旗官王越來辦,王越滿臉堆笑的答應下來,只用了一天時間便將人手招募齊全,又連忙協調了部分修建堡牆的工匠,在火器督造處的旁邊修建院落。
這批新被選中的老弱男丁和婦人都很高興,他們平日家中並不是主要的勞力,眼下卻也可以拿到月糧工食,這讓他們感覺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說話聲音都大了一些。
轉眼過了十幾天,火器督造處旁邊的院子修建完畢了。
其實也不是完全的新建,這邊已經有了幾間房屋,是還沒有分配出去的住房,都是空置的,此番王越只是帶著工匠新修建了一道院牆,將幾間房屋整飭了一番而已。
另外那些新招募的人手也全部到位,譚曉大帶人運來了所需的牛皮紙和火藥,開始分派人手批次製作定裝紙殼彈。
此時堡內的火藥是在火器督造處製作的,在譚曉大的帶領下,火器督造處已經成了規模,下面有火藥坊、兵甲坊、火器坊三個分支。
火藥坊便是專門生產火藥的,兵甲坊生產鎧甲和戰刀、長槍,火器坊現在專門生產鳥銃。
經過大半天的教授,這些人手全部學會了製作,整個作坊也開始運轉了起來。
這處生產紙殼定裝彈的作坊隸屬於火器坊,譚曉大留下一名工匠在這邊指導生產,便準備回到火器督造處去,畢竟現在的當務之急的仿製出燧發鳥銃來,這件事情已經成了譚曉大心中的頭號大事。
可是當譚曉大回去之後,便被自己的徒弟趙昚找上。
趙昚是譚曉大幾個得意徒弟之一,現在就負責主管火藥坊的生產。
趙昚二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瘦瘦小小的,卻非常的激靈,是譚曉大幾個徒弟之中最善於學習的,也是最為細心的一個。所以趙昚才被譚曉大安排在火藥坊,這個危險程度比較大的地方,也只有細心謹慎的趙昚才能讓譚曉大放心使用。
“何事?”
譚曉大還急著去研究燧發鳥銃,於是便直接開口問了起來。
趙昚說道:“師傅,現在火藥坊的產量逐漸增大,可是硝石的供應跟不上了,估計這個月就會產生缺口,火藥的產量只能停頓了。”
“什麼!”
譚曉大說道:“甲長不是說採買硝石等物資,不必糾結於價格,只管放手去買就好,硝石為何還會供應不上?”
趙昚苦笑著說道:“師傅,現在各處對硝石的管制越發的嚴格,王家莊那邊已經買不到了,只能派人去夏河寨前千戶所採買,而且現在還是有價無市,運氣不好的話有錢都買不到,反而還會被抓起來。”
“這就難辦了。”
譚曉大眉頭緊鎖,說道:“你先回去吧,我去見甲長商議一下。”
“是。”
譚曉大隻好又前往總旗官廳,將缺少硝石的事情稟報了一番。
劉衍也沒想到硝石會供應不上,按理說不至於啊。
劉衍先是招呼譚曉大先坐下歇口氣,然後思索了一會兒,便釋然了。
現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流賊大軍四處流竄,幾乎將黃河以北各處攪了個遍,各部明軍疲於奔命,大明北地幾乎處處烽煙。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明軍裝備的火器再不堪用,火藥的需求量也會直線上升,所以各地對硝石的管控必然會越來越嚴格。
“看來靠採買來保證火藥原料供應的辦法,行不通了!”
劉衍也有些發愁了,山東各地本來就缺少硝石礦,另外自己現在還只是一個屯堡的甲長,也沒辦法公然開採硝石礦,這可不同於曬鹽場這樣的產業,硝石是幹什麼用的,誰都知道!
所以劉衍即便找到了硝石礦,一旦貿然開採,必定會給自己招來麻煩,甚至連王炆鎮都會直接跟自己翻臉。
於是劉衍想了一會兒,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然後笑著對譚曉大說道:“放心,硝石買不到也沒關係,我有辦法!正好我準備這兩天去火器督造處巡視一番,就定在明天吧,順便咱們將硝石的事情也商議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