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增加肉食,明末大軍閥,東仙軒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衍又在古鎮待了兩天,便心滿意足的帶著大批訂單回到了大盤堡。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底,距離交付大盤堡燒鍋酒和肥皂的期限已經沒有幾天了,不過劉衍卻並不著急。這幾天酒坊的產量一直在增加,四口燒鍋同時發動起來,再加上苗紹帶人採購的大批次酒麴、高粱等原料充足,準備訂單上的數量並不是難事。

而肥皂就更不用說了,從前兩個月開始,劉衍在供應王炆鎮那邊的時候,便一直在儲備庫存,為的就是今天開闢自己的銷售通道。

於是劉衍回到總旗官廳之後,便派人將王芸禾與陳江氏請來,將酒坊和肥皂工坊的訂單交給二人,囑咐二人儘快備齊。

自從上次王靖、王芸禾前來參觀酒坊,劉衍回到總旗官廳便與他們父女二人長談了一次。

劉衍當面毫不掩飾的表達了自己對王芸禾的仰慕,提出讓王芸禾留在大盤堡,專門負責打理新建的酒坊。而酒坊的高粱供應則由王靖負責。

這樣的事情對於王靖、王芸禾父女來說,算是天上掉餡餅一般。王芸禾不但可以僅此機會與劉衍更進一步,還可以掌控一個日進斗金的酒坊,領取一份豐厚的薪酬。而王靖更是不得了,可以預見大盤堡酒坊今後的產量將會非常巨大,所需的高粱數量也會是一個海量的數額,這對於王靖來說就意味著財富,意味著白花花的銀子!

所以王靖當即便答應了下來,而王芸禾還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才點頭答應。

此時王芸禾與陳江氏看著數額不小的訂單,都是喜上眉梢。

陳江氏自然知道劉衍和王芸禾之間的情愫,二人互相仰慕,只是誰都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

於是陳江氏笑著說道:“好了,既然甲長已經吩咐了,那我就先走一步去準備好了,免得在這裡礙了未來主母的眼。”

說完陳江氏便在王芸禾嬌羞著跺腳聲中,笑著離開了。

劉衍也沒想到陳江氏會來這一手神助攻,尷尬的說道:“這幾天在酒坊那邊辛苦嗎?”

王芸禾“嗯”了一聲,然後便轉移話題說道:“對了,這兩天我看堡內的飯食多是青菜,現在咱們堡內軍戶的手裡都有些錢財,卻苦於堡內沒有肉食售賣,前往別處採買很是不便,所以堡內軍戶多有怨言呢。”

“哦?”

這段時間劉衍還真沒顧上這些,於是便說道:“此事我知道了,這兩天我便想辦法解決一下。不過現在我想說一說咱們的事情,王姑娘你看……”

劉衍還沒說完,王芸禾便哎呀一聲,說道:“有話你跟我爹去說,與我說這些幹嘛!”

說完,王芸禾便拿著那份訂單跑掉了。

劉衍摸了摸鼻子,自言自語道:“我還沒說完呢。”

隨後劉衍便坐在椅子上思考王芸禾提出的肉食問題,如果大盤堡內沒有多少可供食用的肉食,不僅僅是堡內軍戶吃不好的問題,更會關係到劉衍手下墩軍的戰鬥力。

因為只有提供足夠的肉食,才可以讓墩軍們身體強壯,讓他們有體力忍受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使他們將來成為精銳部隊。同時足夠充足的肉食還可以減少墩軍發生夜盲症的機率,使劉衍將來多了一個夜襲的強大攻擊手段。

現在劉衍手下的各旗墩軍每個月都會進行考核,優等者為上等墩軍,合格者為中等墩軍,不合格者為下等墩軍,連續三個月考核都不合格者,立即逐出墩軍序列。

劉衍由此想到,既然墩軍的武藝可以用等級來區別,那眾墩軍的待遇也要區分開來。在同級軍餉相同的大前提下,以後武藝考核為上等的墩軍,每天可以吃四兩肉,武藝為中等的墩軍,每天可以吃二兩半肉,武藝為下等的墩軍,每天可以吃一兩半肉。

此時大明一斤為十六兩,約為後世的六百克。武藝為上等的墩軍,每天吃四兩肉,近一百五十克,已經相當於後世小日本陸軍昭和六年的伙食標準了,不可謂不高。

不過就算如此,劉衍的六旗墩軍一年下來吃的肉也不少,這還不算堡內其他軍戶百姓對肉食的需求。而且隨著劉衍勢力規模的擴大,這肉食,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眼下大明的肉食較為單調,除了豬羊,就是雞鴨魚等。而且眼下大明各地的災害越來越嚴重,大江南北一樣的物價飛漲,據守去年靈山衛城一口豬的價格竟相當於一頭耕牛,如果都要買肉吃,即便大盤堡現在比較富裕,也難免吃不起,所以劉衍決定還是自己養算了。

思索了一番之後,為了避免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劉衍決定飼養的肉食來源儘量雜一些,除了豬羊,雞鴨魚都要養。

不過靈山衛的環境顯然不能大規模養羊,這裡是山東南部沿海地區,沒有大片的草場來養羊,只能便隨便養一些就好。劉衍還是傾向於養雞,養雞的成本比較低,不但可以圈養,還可以放出去自己找食吃,不用怎麼操心,雞還可以下蛋。

同樣養鴨也是如此,可以放到河裡去吃魚蝦,同樣鴨也可以下蛋。如果趕上了蝗蟲災害,還可以趕著那些雞鴨到田裡去吃蝗蟲。

不過讓劉衍比較頭痛的是,雞鴨的傳染病多了點,一個雞瘟過來,可以死得一隻雞都不剩。

同樣養魚的成本也比較低,還可以建在豬欄下面,而且豬糞、雞糞、鴨糞都是很好的飼料,可以大大減少塘魚對飼料等食物的需求。遺憾的是養魚需要很多水,雖然大盤堡在沿海一帶,可是淡水資源也不豐富,只有一條南河比較近,但是水流也不是很大。

最後考慮到出肉率的問題,劉衍決定還是以養豬為主,養雞鴨魚為輔,實行多種牲畜經營模式。

不過這時候養豬也不容易,這時候大明朝的豬並不是後世的那種白胖的家豬,後世的那種白豬其實是從西方引進的外來種。

此時大明的家豬是通體黑色的,就是後世所說的柴豬,養一年也不過一百三、四十斤,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斤左右,生豬出肉率大概便是七十斤到八十斤肉。達到兩百多斤的大肥豬約要養兩年。

而且這個時代也沒什麼剩飯剩菜之說,人都不夠吃了,豬還有得吃?所以家豬隻能吃豬草加些糠,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出去討豬草。

而且大規模養豬,會下仔的母豬與眾多的小豬仔也不好找,思來想去劉衍決定先養一百頭豬,後續再慢慢擴大規模。

劉衍決定大規模養豬的訊息傳出後,當時就在大盤堡內成為熱門話題。

小旗官苗紹被劉衍派去購買豬仔,以及雞仔、鴨仔、魚苗,羊羔等牲畜,苗紹隨即帶上一隊墩軍,又帶足了銀子,還有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軍戶等,直奔古鎮巡檢司,然後去了靈山衛城,最後才買齊了劉衍需求的畜類苗種數量。

在苗紹帶人去購買畜種的同時,劉衍也調了一批的大盤堡軍戶,在西通渠一帶建了一個畜場,並且還靠著南河的位置挖掘了兩處魚塘,準備養魚。

豬羊等當然不能養在堡內,只得建在堡外。在西通渠的末端,這裡已經淤塞廢棄,由於大水車的引水灌田,水流到了這裡,便匯成了一片的水窪之地。

劉衍讓人在這裡挖了兩個魚塘,在魚塘的上方用土墊高,在這裡建了幾個豬圈。在豬圈的旁邊,又建了一些的鴨圈與雞圈。

以後豬吃豬草與糠,雞鴨或是吃豬的糞或是自己出去找吃的。而下面池塘裡的魚則可以吃豬糞、雞糞與鴨糞。這些糞吃不完的,還可以拿去肥田。如此便形成了一種迴圈飼養方式。

此外在距離畜場不遠的地方,隔著一片窪地與水溝,劉衍還調集一些軍戶在那邊種了十幾畝的菜地,以供養大盤堡的軍戶吃用。菜地的肥料,就可以取之於各種雞鴨豬糞。

劉衍如此新奇的規劃,不但讓大盤堡的軍戶們感到新奇,就是此後王家莊、夏河寨前千戶所與古鎮巡檢司的軍民聞聽了,多有好奇地趕過來看熱鬧。

其實劉衍的做法並不新奇,這種迴圈飼養方式,在大明萬曆年間,就有蘇州常熟一戶叫譚曉的人家做過,據說當時還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穫,只是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之後也沒有推廣開來。

轉眼到了十一月三十一日,小旗官苗紹帶著那些軍戶浩浩蕩蕩的回到了大盤堡,買齊了劉衍所要的東西。

此行苗紹帶人跑了很多地方,最遠到了靈山衛城內,他向劉衍彙報此行經歷時,嘟嚷的只是罵現在大明物價之貴,往日一頭小豬仔只要銀六錢,現在則要一兩多。往日一頭可產仔的老母豬隻要銀錢十兩,現在升到了十三兩。加上購買魚苗,以及雞鴨苗的開銷,此次苗紹帶出去的八百多兩銀子一點沒剩,全都花光了。

不過劉衍卻並不心疼,反正現在對於自己來說,幾百兩銀子已經不算什麼大事了。現在豬仔,魚苗等買齊後,這個西通渠畜場便也開始正式運轉,大盤堡的軍戶百姓和一眾墩軍可以獲得穩定的肉食供給,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於是劉衍讓陳江氏選用了一批大盤堡的婦女,以及一些老弱男子,還有一些有勞動能力的孩童去放鴨放羊,養豬種菜。

他們的月糧工錢同樣也是由堡內支付,這讓這些得到工作的大盤堡軍戶都很高興,他們又多了一條補貼家用的路子,讓家人可以過得更好。

與此同時,苗紹還給劉衍帶回來一個訊息:古鎮巡檢司的商賈們近來囤積了不少的鐵料和煤炭,看樣子是準備在今年冬日和明年開春集中出手。

劉衍當即笑著說道:“真是太好了,我正要給火器督造處囤積物資,就有人幫著咱們運來了貨物,看樣子我要再去一趟古鎮巡檢司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天海山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

龍孫繞鳳池

重生之冒牌皇帝

一劍開山河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