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 元 璋 的 驚 恐 !
八十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朱 元 璋 的 驚 恐 !,大明:抬棺進諫,老朱求我別作死了,八十第,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懷指著四周……
隨口說道:“那就是這天下的百姓,不論是四民,還是富戶不富戶的!”
“遲早要被當今陛下制定的這制度,給害的家破人亡!”
“反倒是……”
“那位陛下認為:民收民解,由百姓和軍卒對應供給,少了官員參與, 就少了貪腐!!”
“那就更搞笑了!”
“真正的情況是,官員貪汙的,會越來越多!”
“甚至,超出數倍乃至數十倍!”
老者的表情越發的肅重!
蘇懷說的沒錯。
從昨天回去,他就根本睡不著。
全都是在想這件事。
可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為什麼會是自己制度的問題。
不應該是那些官員的問題嗎?
然而。
當蘇懷接下來的話響起後.…
“民收民解。”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明徹底失去了對民間百姓、以及地方的控制權!”
“甚至……也會形成地方士紳、官員、甚至和地方衛所,三方、四方乃至 多方聯合起來……坑害百姓的悲慘局面!”
“以至於:明律虛設,明法崩猝,百姓恨不得,直接給這破爛的明律, 再給狠狠徹底踩碎!”
這一刻!
老者滿臉的不可置信,他死死的瞪著蘇懷,直接怒道:“一派胡言”!士.
淮安街道。
人影匆匆。
但老者卻彷彿被定在了原地,他的表情僵硬,死死的盯著面前的少年。
而在其旁邊,之前蘇懷見到的“書辦”,正是蜀王朱椿。
昨天他因為進宮,面見母妃,母妃聽他回來自然是準備了好些東西。
如此一來,也錯過了昨天的盛景。
今天一早。
又被父皇宣入宮,跟他一塊來找這位蘇懷……
得知父皇一夜未睡,今天卻剛來就遭重擊,他已經不敢說話了。
“你……你說什麼?”
“你說清楚!”
"民收民解的過程之內,官員根本沒有參與其中。都沒有參與進去,他 們還怎麼貪汙?”
“你莫非在開玩笑不成?”
朱元璋這一刻,是真的怒了。
昨天他在都察院說出的那些。
比如:
民收民解問題,存在“富戶”管理不當。
導致舊的富戶落寞後,新的富戶沒有跟上,這才導致了,那魚龍幫的 “賬冊”出現。
因為這些地痞行事無所顧忌,再加上背後有人給他們撐腰。
所以才會出現,地痞將富戶逼得“抵押兒女”的慘劇發生!
如上所說,他都能理解。
但是……
要知道民收民解,是百姓針對軍卒,是一對一。
沒有第三方,官員怎麼貪汙?
而看到了面前這位老者疑惑。
蘇懷無奈的搖了搖頭。
隨即直接上了馬車,“先去城外,路上在說。”
朱元璋看著他這樣子,心中更為急切。
給朱椿使了一個眼色後。
連忙上了馬車。
朱椿面容一怔……
得了,我真成馬伕了。
“先去寧江大街,接一個人,之後再順著她的方向走。”
給這位“書辦”交代了一句。
蘇懷便“五一零”老神在在的坐到了馬車內。
而此時。
朱元璋也迫不及待的上來。
“快說!”
蘇懷無奈一嘆,“你真的連這都想不明白嗎?”
“貪汙,可不只是非要參與進去,才能貪汙的。”
“就說最主要的三點!”
“第一,民收民解的催收、運送、保管問題!”
“當今陛下定下的這個策略,的確是出於很多考慮。就比如運送,官府 如果負責徵收、運送。那麼這些成本,自然是由官府來負責。”
“大明地大物博,單以軍需糧草而言,從江南物產豐饒之地,運往北方 戰線,基本上是運一半,損耗一半!”
此言一出。
朱元璋當即點頭,事實也的確如此。
他當初定下這個制度,最大的考量因素,其實就是“損耗”!
“可這位陛下,卻忘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蘇懷繼續說道:“那便是:損耗終究都是損耗,不是因為官府不支出, 就沒有損耗了。”
“相反,這部分的損耗,還會攤派到百姓的頭上。”
老人聽到這句話,不由得皺眉。
“就算攤派又能攤派多少?”
“當今陛下定下這個制度的時候,可是以天下富戶為主!”
“哼!”
“本官可太清楚陛下的想法了,元末雖然號稱紛爭亂世,但也正是因為 其不會管理天下的原因,導致了太多太多的豪紳地主出現!”
“這些人,不顧百姓死活,在地方為非作歹。”
“史書上有一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用來說他們,可是 絲毫不為過!”
“大明立國,當今陛下的好幾次大案,明著是殺貪官!”
“但也是藉此,在殺這些地主豪紳!”
“而犯錯少,也是運氣好留下來的,當然要負擔其更多的責任。”
“否則,陛下為何要留他們狗命?”
蘇懷點頭。
他順手撩開窗簾,看向窗外。
話說這馬車還真大,坐四個人都綽綽有餘。
“你也不必為那位陛下說情!”
“他雖然是這麼想的,但做起來的時候,方向就已經偏了!”
“是,誠如那位陛下所言:”
“元朝施行的稅收制度是包稅制度。”
“即:由中樞朝廷向各省攤派,各省再向各府攤派……以此推類,繼續往
各個地方,然後具化到每一個百姓身上。”
“由於包稅制度的奇葩國策,導致權力一波波的下方,最終在基層百姓 身上,就體會到了無盡的剝削和壓迫。”
"比如,這個村落的地主豪紳,藉著催繳稅收的命令,大肆剝削本地村 民的糧食。只需要給上面交夠,那自己就能無所顧忌。”
“長此以往,自然各地的豪紳大戶就越來越多……”
“但相反!”
“天下百姓無不苦其策!”
“是以:元朝不過百年國運,就讓天下百姓皆反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聽得連連點頭,正是如此。
聽著耳邊年輕人的分析,他看向窗外,內心也不禁感嘆連連。
淮安街道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平民街道。
這裡甚至連“絲綢店鋪”都沒有。
賣的最多的也是“粗布店”。
而就是這樣的街道。
卻出現瞭如此怪誕的“少年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