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突變!!
八十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突變!!,大明:抬棺進諫,老朱求我別作死了,八十第,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十五稅一、二十稅一、一-直到了三十稅一。
他原本想的是。
大明對於商賈的地位降低,但是另一方面,給予的稅務優-惠,卻要提 高。
可是,效果卻越發的不盡如人意。
難不成。
真的是有人在其中作梗?
是誰?
似乎是知道了這位“大人”心中所想。
蘇懷錶情不動。
心中卻暗想。
行了!
上鉤了!
他浪費這麼多時間,說這麼多。
不會真以為自己是給這位陛下,提建議呢?
從《鳴冤書》到《論罪書》。
自己的主旨只有兩句話。
諸藩子弟入科舉、進武門,平衡文武。
廢軍戶、變四民、改科舉!
可是說了這麼多。
當今陛下只改了一點,那便是宣佈……諸藩入京,特別強調還要帶著十 二歲以上的子嗣。
估計也就是削藩。
其認為,有了改的必要。
但是第二步,卻依舊紋絲不動。
故而!
蘇懷覺得,自己必須換一種辦法。
其實這個想法,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而是隨著天香樓、還有富桂莊出現的兩案.…
逐漸在心中浮現。
到了這個時候。
已經在自己的心中,成了定論。
那便是……
用大民最大的弊端—— “沒錢”作誘餌。
從而讓當朝這位陛下, 一步步陷入自己的“佈局”之內。
就比如現在所說的“商稅”!
其實說白了。
就是國朝稅收的一小部分。
國朝稅收,這位大人剛才也說了,認為其撼動的局面太大,事關整個大 明。
恐怕那位洪武皇帝,不會輕易而動。
但是……
商稅,他就一定會動!
因為. …
李赫案、魚龍幫的賬本,還有六合縣的知縣,和豪紳勾結,大膽的兼併 土地。
並且逃脫“軍戶供給”的責任!
這在那位洪武陛下看來。
一定是亂了大明的軍戶衛所的根基。
所以他一定會變。
要不然。
洪武皇帝也不會派這個老頭過來,這兩天非要纏著他,問自己要什麼答 案。
而眼下說的商稅!
看這位大人的表情, 一定是把這個“答案”當成瞭解決之法。
嘿嘿!
可是……
只要那位洪武皇帝,真的“執行”下去。
馬上他就會發現。
處處都是困難,處處都是艱難的局面需要改……
比如最簡單的第一點。
廢除民收民解,改為官收官解之後。
剛才說的“實物換錢”,就存在最大的問題。
蘇懷從小在這大明京城長大。
可太知道眼下的貨幣,是個什麼鳥樣子了。
眼下的大明,最缺白銀。
所以大部分的錢,都是貫錢,也就是銅板。
當然,這是宋朝時候就留下來的弊端。
而這些銅板……
最詭異的是,朝廷並沒有禁止私人鑄造。
於是……
大明民間的銅板,參差不一,鐵錫混雜,形狀粗陋,有的更是纖薄如 紙, 一掰就斷。
如果那位陛下,要將商品實物的徵收,換成稅錢。
就一定會發現,錢財方面存在的巨大問題。
這還只是其一。
第二個問題。
便是隻要施行商稅。
那麼!
必定要核查整個京城,全範圍的“土地、資產”所有的明細。
而這位陛下也一定會發現……
大明竟然存在了,不少明明是商賈,但是旗下卻根本查不到“產業”的空 產商賈。
他們全都是在為了某些“詩書傳家”的大族、以及當朝的權貴,互相奔 走。
類似於六合縣的知縣,和那位方員外的情況。
整個大明“商稅”制度推進,就又會陷入困境。
進退兩難!
第三個問題:
要啟用商稅,隨著商業的繁花,商人的地位必定會提高……
而到時候,這大明的四民,不變也要變。
朝廷掌握對軍戶衛所的“發俸權”之後。
軍戶內部也會出現一連串的問題……
總之……
一個變,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就是全部都要跟這變。
最後……
則會區域某種平衡!
而在這個過程中,局面一定是極為混亂的。
當朝的這位洪武皇帝,也一定會焦頭爛額。
而自己……
作為後世人,雖然論聰明才智,可能不如當下的大明群臣。
但是……
在繫結了海瑞和張居正的模板,以及後世“歷史大勢”全知的背景條件 下。
毫不客氣的說。
這超越世代的大勢滾滾向前時……
只有自己,才能緊緊地握住這個方向盤,並且讓其朝著固定的方向行 走。
與之相比。
僅僅只是洪武二十五年的縮影—-藍玉案。
又算得了什麼呢?
而真到了這個時候。
那麼……
當朝陛下,已經年老的陛下,將大明的傳承有序、國祚興亡,看得比任 何都要重要的這位陛下。
又會找誰來解決這些問題?
說白了。
在蘇懷的預想中。
這就是一個“圈套”!
只要入了這個圈套,就會被時代洪流、天下大勢所裹挾。
洪武皇帝,在元末紛爭亂世的大勢之中,憑著自身的努力和氣運一飛衝 天。
從當年的放牛娃變成了大明的至尊!
而當再一次的洪流所到來時。
這位殘暴、嗜殺、將他人之生命看得如同草芥的皇帝……
卻並非是一個只知道貪圖享樂、昏庸無道的昏君!
因此!
他會做出最有利於大明的選擇。
故而……
這個圈套。
他不鑽也要鑽,甚至還要甘之如飴、迫不及待的鑽下去。
那麼真到了這個時候。
他想的。
就不是為了太孫,從而讓大明傳承有序了。
他該真正考慮的是,誰為大明掌這個舵?
毫不客氣的說。
這是明棋!
這也是光明正大的“陽謀”!
至於這樣謀算一個大明的皇帝,會不會心中有愧?
笑話!
從無端牽扯藍玉案之後……
從被那位皇帝,將“案犯”變為“旁審”,要讓自己進退兩難,處於為人不 孝、徇私枉法、或者“大義滅親”的尷尬局面中……
他所做的任何謀劃,都是合情合理。
更何況。
那位陛下所做的選擇,雖然逐漸的趨向對自己有利……
而自己所做的謀劃,也是逐漸的對大明國祚有利!
無非是和其剷除藍玉案,或者是為太孫朱允蚊鋪平道路的意願,相悖而 已! 相悖就相悖了。
讓國朝很多人氣的牙根癢癢,也就癢癢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