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一章:王文的啞巴虧,皇兄何故造反?,月麒麟,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該說,胡濙這個禮部尚書,在六部七卿當中,算是最沒有存在感的。

他既不像吏部的王文一樣強勢,也不像戶部的沈翼一樣無賴,沒有于謙,陳鎰那股令人望而卻步的凜然之意,也不像陳循一樣清流門生遍佈朝野。

咦,好像漏了什麼……算了,反正不重要,繼續……

總之,這位大宗伯,雖然資歷深厚,各種榮銜加身,但是在朝堂上出的風頭遠不及其他人。

就連禮部本身的一些事務,平素他老人家也不大管,基本上全都交付給兩個侍郎打理。

上朝的時候,他多數時候眯著眼睛,似醒非醒的,見了人也都笑呵呵的,像一個仁慈寬厚的長者,遠像於一個高不可攀的老大人。

所以,他老人家這次的反應,也的確讓朝堂眾臣感覺到有些意外。

但是,緊接著,他們就明白,什麼叫做五朝老臣的威望了!

胡濙的話音落下,頭一個站出來的,就是內閣的王翺,這位從頭到尾都沉默無聲的首輔大人,邁步來到殿中,道。

“陛下,臣以為胡尚書所言有理,李侍郎自宣德八年登進士第,授官吏部主事,歷考功司、文選司郎中,後因土木之役後,朝廷急缺官員,驟而拔擢為三品侍郎,實則缺乏躬理庶務經歷。”

“如今社稷安穩,朝廷人才濟濟,正是讓李侍郎出京積累經驗之時,今廣西右布政使一職仍舊空置,臣舉薦李侍郎出京任職,前往廣西撫政安民。”

李賢的臉色一下子就黑了。

他是怎麼得罪這位首輔大人了,一開口就要把他給支到廣西去?

大明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出了名的荒涼貧瘠的三個,就是廣西布政使司,貴州布政使司和雲南布政使司。

凡是去這三個地方的,就沒有不掉一層皮的。

涉及到人事問題,繞不開的,肯定就是吏部。

於是,群臣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落到了天官王文的身上。

王老大人此刻的臉色也不大,看著話說的冠冕堂皇的某首輔,心裡啐了一聲。

呸,老東西,別以為他不知道,內閣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好東西,一個個的,逮著個機會,就想跟吏部爭權。

李賢是該外放,可要外放去哪,輪得著你一個內閣大臣來說?

同樣沉著一張臉,大步來到殿中,王文道。

“銓選自有規矩,禮部侍郎為正三品官職,廣西布政使卻是從二品官職,李賢既然是因不稱職而調任,豈有擢升品級之理?”

“今貴州苗亂方平,正需大臣前往安民,故吏部之意,可調李賢為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

王文的話語一如往常,詞鋒犀利,就差沒說你們內閣太不專業,還是別摻和這檔子事了。

但是……

到底是誰不專業啊天官大人?!

大明的官職什麼時候開始只看品級了?

事實上,如果換一個對大明官制並不瞭解的人,一定覺得,王翺是在維護李賢,王文是在打壓李賢。

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

承宣布政使司,雖然名義上是一省的最高理政機構,但是,自從宣德以後,各布政使司的權力就大大下降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省開始設定巡撫,原本只是臨時性的,但是後來,漸漸變成了常置的官職。

巡撫嚴格意義上講,屬於中央朝廷的派出官員,通常由副都御史或僉都御史兼任,本身具備監察權,與此同時,多數巡撫的手中,有朝廷授予的‘差事’,譬如協理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總督漕運等。

如此一來,承宣布政使司的職權就被分割出了一大部分,而且相對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漸漸的,巡撫成為地方上的封疆大吏,而承宣布政使司,則淪為處理一些地方日常事務的機構,真正的大事要事,則要交給巡撫來處置或直接上報朝廷。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洪武朝和永樂朝,皆有布政使直接調任六部尚書的。

但是,自宣德之後,基本反了過來。

布政使別說是調任六部尚書了,就是調任六部侍郎,都算是升遷了。

所以,王翺所說的方案,才是真正的貶謫。

至於王文所說的,則只能算是平調。

畢竟,禮部侍郎雖然清貴,但是,畢竟沒有什麼實權,巡撫則是一方封疆大吏,代表朝廷巡撫地方,權力大的巡撫,甚至可以干預軍務,雖然品級有限,通常只是三品右副都御史銜。

但是,如果能力夠強,也不是沒有可能擢升為右都御史巡撫地方。

所以,王文這話,明顯就是在跟內閣賭氣。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王翺卻沒有堅持,在朝這麼久,對於王文的言語攻擊,如王翺這等老大人們,基本都已經免疫了。

他拱了拱手,道:“大冢宰何必動怒,銓選乃吏部職權,老夫不過舉薦一二,不妥吏部再議便是。”

說罷,王首輔施施然的就退回了朝班,只不過嘴角莫名的,露出一絲笑意。

王文到底也不是傻子,看到王翺這麼輕易的就放手,頓時反應過來,自己千防萬防,還是上了這個老賊的當。

這貨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真的打壓李賢,畢竟,李賢這種清流出身的大臣,在朝中有著深厚的人脈。

內閣調和內外,靠的就是人際關係,怎麼可能這麼不長眼的頭一個出來的罪人。

王翺此舉,無非是借吏部對銓選舉薦之權的敏感,給李賢賣個好而已!

從禮部侍郎調任廣西右布政使,明顯帶著貶謫的意味,這是給王文出了一個難題。

三品大員的調動,理論上來說,應該由吏部來提名,報天子核准,如果天子有所猶豫,再下發廷議。

結果如今,內閣搶先了一步,把提名權拿走了。

如果說王文不站出來阻止,那麼內閣之後必然會引援此成例,想辦法侵蝕吏部的事權。

這種事情,他們之前就做過。

可是,他要開口,也是騎虎難下,如果說只是開口贊同王翺的意見,那其實壓根沒有必要說話,反倒像是吏部只能對內閣亦步亦趨一樣。

所以,王文開口,意見一定要和內閣不同。

那麼,要麼進一步貶謫,把李賢打到地方知府或者是按察使上頭。

但是,如此一來等同於連降兩級,李賢雖犯錯,但他剛剛去迎復了太上皇歸朝,就算是有胡濙出面要責罰他,也不至於如此苛刻。

所以,王文其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給李賢一個相對來說,還算不錯的出路,將他打發出京去,但又不能太過打壓。

於是,便有了現在的局面……

王文深深的看了某首輔一眼,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果然不愧是內閣的老大,這時機的把握,簡直妙到毫釐。

他這麼一說,王文無論怎麼做,都是內閣得利。

要是按著內閣的方案將李賢貶了,內閣便算是插手進了銓選事務當中,以後必定得寸進尺,若是駁斥了內閣,那麼李賢又逃脫了,必然會對他們有所感念,簡直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當然,或許還有其他的意思,王文的眼神淡淡的向內閣中的某個或者說某幾個人身上瞥了幾眼,但是最終,卻沒有多說什麼,只道。

“陛下,吏部啟奏,請調禮部侍郎李賢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協理軍務,請陛下御準。”谷

這便算是代表吏部正式的表態了。

朱祁鈺坐在御座上,將底下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

王翺的用意,他自然也清楚,甚至於,他看到的更多。

但是,他並不打算干涉。

對於王文,他給了足夠的信任和權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被內閣侵奪了事權,只能說,王文的能力不足。

過分的維護和偏重,有些時候反倒不是好事。

相反的,倒是王翺這次,讓他頗為滿意。

這次雖然事發突然,但是對於內閣來說,往往最需要具備的,就是這種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調和內外,撫順朝局,不僅僅只有結黨強壓著一條路,因勢利導,輾轉騰挪,也是內閣可用的手段。

所以,雖然作為他的心腹,王文被擺了一道,但是,朱祁鈺並不打算替他找場子,相反的,下了朝之後,他說不定還需給內閣一番賞賜。

心頭念頭轉了轉,朱祁鈺卻沒有直接點頭,而是對著胡濙道。

“大宗伯,你覺得吏部此議,可妥當否?”

胡老大人抖完了威風,在兩王吵架的時候,就已經又恢復了那副垂垂老矣,昏昏欲睡的樣子。

此刻,眯縫著的眼睛睜開,這位大宗伯拱了拱手,道。

“銓選乃吏部執掌,天官大人也是個中老手,臣並無異議,一切悉聽陛下裁斷。”

於是,御座上天子點了點頭,終於將目光,落在了當事人的身上,聲音溫和,問道。

“李侍郎,吏部提議調你前往貴州巡撫,你可有不願?”

我……

李賢欲哭無淚。

陛下啊,您跟天官大人,大宗伯都決定好了,還問我幹啥?

難道我說不,您就不調了嗎?

嘆了口氣,李賢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心竭力,撫政安民,不負朝廷重託。”

於是,這件事情,就此徹底塵埃落定。

胡老大人回朝班繼續睡覺,吏部王老大人在自己的笏板上開始記仇,內閣王老大人的得意掛在眉梢。

只有李賢,一步一步的從殿中往朝班中挪。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要和這座象徵著大明絕對政治中心的大殿道別了。

朝堂之事,永遠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這樣的結果,感到無奈的,可不止李賢一個……

隨著朝堂再度恢復了秩序,日頭也已經高高的懸在了天上。

今日的早朝,著實進行的時間不短了,不少大臣隨著李賢之事的塵埃落定,心神已經開始放鬆……

出了這麼檔子事,只怕,接著也議不了什麼大事了。

大清早的就趕到了宮中上朝,老大人們此刻,都想著趕緊回家吃早飯。

但是,對於朱鑑來說,他不能再等了!

沒聽到胡老大人剛剛說嗎?下了朝之後,他老人家就要親自主持部議,最遲今晚宮門下鑰之前,太子出閣的儀注就會確定下來。

真到了那個時候,一切就晚了!

於是,深吸了一口氣,狠狠的一咬牙,朱鑑移步出列,道。

“陛下,臣有本奏。”

說著,他從袖中拿出一份奏本,高高的舉過頭頂。

隔著遠遠的,諸多大臣並看不清上頭寫的什麼,只是對於到了這個點,還干擾大家乾飯的朱閣老心中隱有不滿之意。

但是,站在朝班最前頭的幾位老大人,卻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這本奏疏上頭寫著的幾個大字。

《奏請置太子府屬官疏》!

於是,幾位老大人互相交換了個眼神,神色頓時都肅然起來,就連昏昏欲睡的胡尚書,眼中也頓時散出一絲銳利。

果然,還是來了……

內侍走下御階,將奏本呈上御案,擺到天子的面前。

群臣肉眼可見的,便看到天子原本平靜的目光,陡然落在了殿中朱鑑的身上,帶著濃重的審視意味。

朱鑑站在殿中,沉默不語。

天子的目光也一觸即收,伸手將奏疏翻開,細細讀了起來。

片刻後,天子似乎有些猶豫,但是,最終還是對著一旁的成敬擺了擺手。

於是,後者會意,恭敬的上前將奏疏接過,然後展開讀道。

“臣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朱鑑謹奏。”

“臣聞儲君乃國家之本,社稷之本,東宮出閣讀書,為天下歡欣之事,儲本既定,萬民歸心,群臣皆安。”

“然自我朝開國之時起,東宮出閣皆置屬官,今太子雖幼,聖人之理不可不學,國家政務不可不預,否則無以承社稷之重,擔陛下萬民之望。”

“太子無詹事府,則政務無以習,無左,右春坊,則講讀經筵無以立,此誠朝臣之失職也,臣以不敏,斗膽請陛下三思,出閣備府,置衙設官,實乃古禮,不可廢止。”

“陛下愛重太子之心,天下皆知,群臣皆體,然東宮為社稷儲本,當自幼嚴加培養,故陛下當稍舍疼愛之心,命朝廷設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輔太子,此方為社稷之君,萬民之父也。”

“…………”

奏疏並不算長,很快就讀完了。

原本還飢腸轆轆,神思不屬的老大人們,在成敬的聲音落下之後,頓時面面相覷,將所有的情緒都丟到了腦後。

殿中安靜了片刻,緊接著,就是沸騰的議論聲。

這個時候,隨著糾儀御史的一聲鞭響,天子開口了。

他老人家面色依舊平靜,彷彿這道奏本,和平常的政務沒有什麼不同,淡淡的道。

“此事重大,今日朝上難以討論分明,暫且散朝。”

“明日卯時,廷議此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道修羅

百鍊成神

我本邊軍一小卒

四月花黃

徒弟都是天命大反派

言下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