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經濟
藕池貓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經濟,穿越三國:她攜無限物資搞基建,藕池貓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地方的改變是瞞不過旁人眼睛的。
即便是交通不便的漢時,這段時日內,盧龍縣中變化也逐漸輻射到了周邊。
尤其遷安、臨渝等縣中流民,已開始在遊俠的煽動下,小規模的向盧龍縣流動。
在盧龍有活幹,有飯吃。
這樣的訊息,在以關氏為主的商會成員的商隊口中,以及收取了錢財,在遼西遊蕩的遊俠兒口中傳播開來。
流民流向盧龍只要開了口子,便再也止不住。
對這樣的傾向,臨渝等地主官只是去信令支,將控訴的文書遞到了太守府的案頭。
但公孫瑎並未多加理會,他父親公孫景尚且不管,他何必多事。
再有他那侄女不知是突然開竅還是如何,孤竹莊中已經炒到萬金的清繹酒,竟然慷慨的給他送來了一車。
還來通道,用完了還有,絕不小氣。
太守府方向沒有反應,其餘人等也不會有太大動作。
這些流民,留在縣中不願附為大家蔭戶,反倒是不穩定的負擔。
坐視他們餓死,於政績名聲都不,倒不如讓這些負擔去到盧龍。
更多流民的到來,雖然讓盧龍縣中官吏更加忙碌,但縣城、盧龍塞遍地開花的工地,確確實實拉動了經濟的繁榮。
一處城牆修築的工地,便有數百勞工。
圍繞著工地,圍繞著數百勞工和管事、小吏,便有無數的工作機會。
在保證薪酬的前提下,勞工手邊就有花銷,便會有消費。
為了拉動經濟,在盧龍縣城的勞工是沒有如盧龍塞那邊那麼細緻管吃住的。
因此每個工地周邊逐漸有了一些小食肆,小食肆中販賣一種叫饅頭的主食和一些小菜,生意不錯。
於是由食肆便有延伸出廚娘的就業,水磨坊的執行和農家菜地的銷路。
再有工地旁一些一碗酒摻一壺水的廉價小酒肆以供閒暇休憩。
以及提供大池以供洗浴的溫湯客舍,雖髒兮兮的水和大通鋪,環境堪憂。
但仍有家住得較遠的,或者單身漢子,在權衡得失之後,選擇入住。
一為便宜舒適,二為方便。
一間溫湯客舍,則可提供鍋爐工、女侍等數個工作的機會。
即便是身體較差的老媼,也能在這找到一份掃灑、縫補或替人洗衣的活計。
更不提勞工拿回家的薪酬財貨,又是一輪新的消費。
諸般種種,旁人難以看到如此之深。
但這些改變確實正在發生,並且細微的改變著盧龍縣中居民的生活。
盧龍縣,便在縣衙和官辦商會各種產業的支撐推動下,逐漸的以點至面,呈現出繁忙景象。
而早期加入商會的人,早已在框定的框架之內,賺到了第一桶金。
一隊商隊在盧龍縣織造坊,用縣衙商會蓋章的布票,領得了三車夏季最受歡迎的細葛布。
從盧龍織造坊中出的布料,匹匹都是針腳細密、平滑的上品,但進價低廉,是十分搶手的貨物。
管事辭別了織造坊門前邸舍的接待,心中高興於這三車細葛布將帶來的利潤時,心中也有些不滿。
縣衙商會之中給他們家的布票份額實在太少。
這些布票份額都是依照商會會員等級來劃定,他們等級貢獻低,自然所得份額便少。
即便自家表示願意增加手續費,也不能多領一張布票。
管事一邊張羅著,給後頭的車隊讓開道路,一邊心中盤算著回去勸說家主。
多送些勞工到盧龍塞或是將家中蔭戶匠戶送到盧龍,增加商會貢獻,領得更多布票酒票。
他們並不是沒有想過賄賂,或者乾脆竊取織造坊織機的圖紙。
但縣中糾察極嚴,上一個敢收賄賂的商會管事和小吏已經掛在了盧龍縣的牆頭。
上一個敢行賄竊秘的,已經堡塢被破,全家發放盧龍塞勞改營教育改造。
尤其,最近縣中還在募兵,再有盧龍塞軍寨中駐紮的強軍,當前沒有哪家敢去捻虎鬚觸黴頭。
盧龍縣中大量優質的細葛布流入市場,更優質的質量,相同或者更低廉的價格,短短時間,將原本的布匹市場衝擊得七零八落。
已有數家原先自持掌握了大量織娘、綾羅戶不願加入商會的,表示願意將自家織娘送歸盧龍縣官屬,以尋求折中妥協之法。
只有少數家族還在強撐。
想到此,這個管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即便這些家族撐過了夏天,冬天也一定會低頭。
他曾經隨家主參加商會開辦的招商展示會,裡面展示了一種名為棉布的東西。
待到冬日,這種東西一出現,現在大多數人家中囤積的粗麻布帛都將一文不值。
這名管事又抬頭看了一眼後邊等待著拉貨的車隊,心中不禁感嘆,時代變了!
他一邊感覺迷茫,一邊與一隊剛剛入城的人馬擦身而過。
這隊人馬風塵僕僕,顯是從遠處來到。
居中一架牛車上,這坐著一個坐姿豪放的中年文士,他手邊擱著一壺在道旁買下的酒,面上微紅,一邊好奇的的四處張望。
“好地方啊!”他打了個響嗝一邊說道。
(不是什麼特有名的人,不用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