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張飛
藕池貓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張飛,穿越三國:她攜無限物資搞基建,藕池貓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公,速去調集人手,一定嚴守四大城門。”
想通公孫瑎可能的意圖,這一點其實不需公孫顏再向左平提醒。
但聽得她決然的指令,左平下意識拱手道:“諾。”
應聲後,他才一愣。
不過他並未多說廢話。
他心知,此時在場諸人,最靠譜的也只有眼前這位顏娘子。
立在門口的王伍、左遠被喚進屋裡。
“顏娘子,此乃我孫兒左遠,對府中事物熟悉,任由你差遣。”
“阿爺?”
左遠的面上有些錯愕,他有些弄不清楚當前的狀況。
不過他早年喪父,是他阿爺將他養大,最聽話不過。
縱然心中不解,依舊聽從左遠吩咐拱手低頭。
左平未再多解釋,只狠狠的在孫兒肩頭一拍。
“顏娘子,此處拜託了!”左平一邊說著,一邊雙手遞來一方小小龜鈕銅印。
這三指寬的銅印並不是太守府官印,而是公孫景在左平及冠時為他鑄的私印。
代表著公孫景對左平的信賴,也是左平一生忠誠的佐證。
在調動公孫宅中部曲時,是足夠用的。
待公孫顏接過銅印後,左平再次深深看了一眼躺在眠床上,喉頭扎著銀針的公孫景,轉身大步離去。
左平走後,公孫顏自然的命左遠輔助王伍集結部曲接手防務。
若是公孫瑎能如他所說的看看便回,在公孫家直接將他扣下自然是上上之選。
目送兩人走遠,公孫顏一回頭,便見盯著她神色莫名的公孫璇。
“看什麼看?”見她眼神,公孫顏就知道她又是妒恨咬心,自然對她毫不客氣。
公孫璇忍不住咬牙。
可是自從孤竹莊園部曲事件後,公孫景便解散了她的衛隊。
從前她自詡與別的女郎不同。
時常陪同她縱馬玩樂的武裝部曲,全部被公孫景發作處置,再無從前自傲飛揚的資本。
後因串掇葉堯上門求娶之事,再次被公孫景訓斥一番,在家中禁足。
她看了一眼門口所立的甲士,到底沒敢發作。
將注意力轉回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公孫景身上。
趁著她們議事的當口,華佗將試管中的藥劑用鶴嘴壺灌進公孫景的喉嚨。
所中之毒,讓公孫景喉頭腫大,呼吸、吞嚥困難,受罪無比。
發病到現在還挺著,著實是因其從前保養得宜。
藥劑加上施針,公孫景很快呼的一下,從胸中吐出一口濁氣。
隨後急促喘息了幾口,面上黑紫稍微緩解了一些。
見狀,公孫顏、公孫璇都舒了口氣。
左平是公孫氏老部曲將,雖名為部曲,但因公孫景的仰賴,於公孫家享有十分超然的地位。
昨日公孫景突然病倒,左平不在令支,府中人心惶惶。
此時知他歸來,諸人瞬間安定許多。
這就是老將能帶來的安心。
又有左遠相助,公孫景的院子很快被可靠的人手暗中層層保護起來。
整個公孫家,外鬆內緊,明面上安定了下來。
華佗為公孫景解毒後,他的情況也好轉了許多,眼皮輕動,有了清醒的跡象
公孫顏喚了他幾聲。
無太守令信,即便是左平也不能說服各方,擔著干係直接封閉城門,防備戰事,搜尋公孫瑎這個明面上的太守。
尤其是這知曉公孫景性命垂危的檔口。
於是公孫顏便如同一個哄騙老人遺產的無良後代,喚著公孫景,詢問他太守印信何在。
只是公孫景到底年紀太大。
受了這一番折騰,哪怕偶爾抬一下眼皮,雙眼也像木頭珠子一般毫無神采,沒有任何回應。
公孫顏正欲帶人前去書房翻找,院門處傳來了巨大的撞擊聲。
院中諸人紛紛神色一變。
王伍與幾個侍衛立即拔刀向前,迎了上去。
“砰!”院門又是一聲巨響,同時還有一個滿是怒意的吼聲。
“這便是你們公孫家的規矩嗎?”
這吼聲直透門扉,猶如響雷,震落了樑上灰塵。
“某千里迢迢送從許都送還公孫將軍遺骨,竟連公孫將軍子女也見不得?”
隨著又一聲大喊,院門猛的再次被巨力衝撞。
牆垣屋角望樓上,一個公孫顏的侍衛張弓瞄準。
門外暴怒砸門的巨漢,身著深色戎服,滿臉虯髯漆黑剛硬。
卻總讓這侍衛覺得有些眼熟。
不知是不是感應到什麼,那巨漢倏地望向望樓,精光四射的眼直視而來。
這侍衛原也是公孫軍中白馬義從精銳,經歷過諸多戰事,依然被這巨漢挾帶的強烈威勢一震,險些一抖手,將箭矢射出。
所幸,這侍衛已經看清楚了門前之人,對著下面喊話兩句。
直接奔下望樓,前來稟報。
直到院門開啟,方才擂門的壯漢走進來。
公孫顏還有些沒回過神來。
數月之前,她還對這些青史留名的人,懷有敬畏。
這是記憶帶給她的影響,她總是下意識告訴自己,她只是一個普通人。
而青史所載之人,大奸大惡大善大義……
哪一個不是人傑,千年之後名字依然傳頌於眾人口中。
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和與趙雲等人的相處,這樣的情況漸漸消退。
但這樣驟然之間,在奇怪的時間,奇怪的地點,從門外走進來一個活生生的張飛時。
她反應有些慢了半拍。
公孫顏的反應落在張飛眼中,卻讓他有些後悔懊惱。
早知門後是公孫將軍之女,他定然不會那樣暴躁,嚇到這個小姑娘。
公孫瓚與劉備同是大儒盧植門下學生。
兩人既有同窗之誼,也有收留提拔之恩。
劉備以兄長之禮待公孫瓚,公孫瓚也對劉備多有幫助。
劉備落魄投奔時任中郎將的公孫瓚,得到公孫瓚的收留相助,先舉為別部司馬,後命為平原令,平原相。
直到曹操徵徐州,田楷攜本部兵馬與劉備同救徐州,劉備方才脫離了公孫瓚。
這其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便是公孫瓚殺死劉虞,直接導致兩人理念上不可彌合的分歧。
然,理念不同並不能抹去過往情誼恩德。
身在許都的劉備,雖早知公孫瓚難以善終,可聽聞他兵敗自焚於易京,還是數日疏於飲食,為他守執齊衰之禮。
作為兄長的劉備,尚且如此,關羽張飛自然要跟從。
此時張飛親自護送公孫瓚全家遺骸來到遼西,也是因那封請還遺骨的文書。
(寫麻了!本來想給張三一個霸氣登場的!但是腦袋裡面只有漿糊!或許我只適合當一更獸嗎……此處劉備經歷性格除了桃園結義,其餘走歷史向,歷史向漢昭烈帝討喜得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