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葉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魚與熊掌今重問 狐挾虎威復再來(下),蘭若蟬聲,掃葉僧,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雲與李神俊此時也下了馬,正想上前打個招呼,道聲抱歉。
哪知那白袍喪門星著實蠻橫無理,不待慶雲開口,便從馬上扯下一杆孝棒般的兵器,一竿子戳了過來。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一戳在旁人眼裡或似隨意,可是慶雲卻看得眉頭一跳。
神劍山莊的劍法?
這漢子使得雖然不是奪命十三劍這樣的究極武學,但是慶雲遇過謝梵境,擋過謝阿吉,鬥過謝娥眉,對謝家的劍意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那白袍漢子甫一出手,他便已認了出來。
慶雲有意賣弄,斜退一步伸左掌架過木棒,隨後右手駢指如劍,將照虎畫貓所得的奪命十三劍劍勢肆意揮灑起來。
“啊?”
白袍漢子識得厲害,忙倒拖孝棒向後躍開。
棒梢掃過馬腿,那馬吃痛,希律律一聲叫喚,掉頭便走。
待那馬從白袍漢子身側衝過,他將孝棒在地上一點,騰身而起,躍上馬背。
“小子有種別走,爺爺去去就來。”
慶雲與李神俊對望一眼,這還真是白日撞了鬼,碰見這麼個神叨叨的活寶。
等到二人重新上馬的時候,那白衣漢子早已經連人帶馬溜得不見蹤影,怕是追也追不上了。
“我還以為有機會好好打一架呢,就這?”
李神俊不屑地撇了撇嘴。
無故起了這番風波,兩人總是稍微收斂了些,沿著官道右側,微微放緩了些馬速,並轡而馳。
遠方洛陽城的輪廓逐漸清晰,慶雲的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
他正要加鞭摧馬,卻見兩騎飛馳自城門衝出。
為首一騎雖然尚看不清面目,但那頂白色高冠實在扎眼。
李神俊也瞧了個真切,冷哼了一聲,
“這是找幫手來尋我們晦氣了?”
“來就來吧。
剛才看那喪門星隨意出手的一劍,
大概可以抵得上試劍山莊的地支劍奴。
他叫來的幫手可能會更強些,敢不敢打?”
“笑話!我隴西李家會怕事?
走!打他良的!
打出事來有我李家兜底!”
慶雲這還是第一次瞭解到跟大族闊少交朋友的好處。
他大哥雖然也是出身皇族,但究竟是江湖做派,
說到打架自然併肩子上,卻不會扔這種官痞風格的榔頭。
慶雲與李神俊相視一笑,一起翻身下馬,叉手待來騎。
對面二馬奔到近前,見對方已經擺好了架勢,也是一先一後甩鞍下馬。
與白衣漢子同來的那人一身黑衣黑帽,兩道濃黑的掃帚眉最是吸睛,幾乎將其餘五官細節盡數遮去。
嘿,這一喪還真喪了一門,這一對兒能湊在一起,也是奇蹟。
“老八?你說的神劍山莊高手,就是這位?”
黑衣人見李神俊風姿不凡,眼見過了冠年,正是體力全盛的年紀,因此便以為那白衣人是吃了他的暗虧。
“不,老七,使出奪命十三劍的,是旁邊這小子?”
黑衣人聽他這麼一說,哦了一聲,上下打量了慶雲一眼,抱拳道,
“在下順陽範無咎,這位是我的結拜兄弟陳郡謝必安。
敢問這位少俠可是神劍山莊三公子?”
雖然慶雲看上去仍是少年,明顯比傳聞中的三少爺更年輕了些,但神劍山莊在冠年之前能夠領悟奪命十三劍這種上乘武學的,近年來怕也只有三少謝阿吉一人了。
謝必安與神劍山莊同出一脈,所以他和慶雲一搭手,便知道對手絕不簡單。
他與謝氏本家有一段樑子,他自知難敵對手,卻又不想放棄,這才風風火火地叫來範無疚幫他找場子。
慶雲輕笑道,
“謝阿吉?我倒是見過。
上次在他手上輸過一招。
不過前些日子,我打贏了一個叫謝娥眉的,
算是把場子找回來了吧。”
範無疚把那兩道濃密的粗眉蹙在了一團,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
“你勝了謝娥眉?
她還活著?她在哪裡?”
“不錯!謝娥眉現在客居斬蛇山莊,正是四大凶奴之一的饕餮。”
慶雲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謝必安已經聽出慶雲並非神劍山莊的人,又見他提到斬蛇山莊,忽然警覺道,
“你,莫不就是前些日子單挑斬蛇山莊的檀宗新任檀君,慶雲?”
“正是在下。
這位是隴西李氏,李神俊。”
慶雲適時地報過名號,架勢作足,明白了不想多言語,準備好開撕了。
對面那二人也是上道,範無咎抱拳一禮,
“如此便有僭了!
我八弟曾因小過被逐出神劍山莊,和那邊有些樑子。
我們遲早也要去尋他們晦氣。
既然慶宗主與神劍山莊兩位頂級高手都有交手,
那我們不妨就借兩位兄臺試試成色,印證一下我們兄弟二人近來琢磨出的花樣。”
慶雲對謝必安的身手大概已有了解,料想這範無咎也強不出太多,於是便把手一擺,故作大氣,
“無需勞煩李兄,就由我一個人來和二位切磋切磋。”
範無咎又擰了擰眉毛,把那兩根粗線擰得猶如哭喪棒一般,
“好叫慶宗主心裡先有個數。
我兄弟知你藝高人膽大,但我等亦非等閒。
雖然我和八弟單打獨鬥本事確實稀鬆,但是近年來我們拜在龍虎山張真人門下,致力研究兩儀相生的承輔法門,
以此合創了一套武功,合擊使用,聲勢何止倍增。
慶宗主還是小心為上。”
慶雲聽到張天師這三個字,剛想出言相詢。
哪兒知道範,謝這兩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傢伙還真光棍,說打就打。
範無咎手中是一根漆黑的扁棍,與那謝必安使的白色哭喪棒倒是登對兒。
二人一出手,白蟒黑蛟滾在一處,烏雲蓋頂,白浪拍根,那氣勢還真是遮天蔽日,
與謝必安方才那不痛不癢的一棒相比,判若天淵。
慶雲瞳孔中倒映的畫面已經被黑白兩色分割,
他不禁倒抽一口涼氣,自己方才那些話說得的確有些託大。
就衝這一招,眼前的黑白二鬼和謝家三少怕是真有的一打啊!
不過他現在可沒有時間為謝阿吉擔心,自己如何逃出這黑白光柵才是當務之急。
涇水清,渭水濁,兩河相匯,聲勢雖增,但仍涇渭分明。
這黑與白,始終還未混為一色,便終究不能算是無懈可擊。
烏雲白浪間,隱隱還有一線空濛,
只要自己的劍比對方的棍棒更快,那麼勝負便有一搏!
》》》》》敲黑板時間《《《《《
上一章關於古代音樂已經講完,但是筆者發現還漏了個尾巴。不知火舞在鬥舞時的所選舞曲玉藻前庭華,華通花,其實是與玉樹後庭花相對,杜撰出的曲目。不知火舞被魏王賜予玉藻前的世襲稱號。玉藻前,在日本是九尾狐的化身。所謂玉藻,就是天子冠冕前的垂鎏,玉藻前其實就是帝王眼前的女人之意,用於指代禍國之妖姬。
在日本文化當中,玉藻前的形象基本就是按照妲己來構建的。之前有傳玉藻前來自印度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這一套轉世說的原創便在日本,他們說九尾靈狐本來出生在中國,商朝的時候為妲己。妲己事敗身死,轉世在印度的十六雄國時期摩揭陀國化身太子妃華陽天。神滅之後又潛回中國,在唐朝跟隨遣唐使吉備真備的船到了日本。這個九尾搬運的故事是日本原創。在故事中,商朝的年代比印度十六雄國早了好幾百年,自然起源在中國。而且,中國的九尾起源最早並不在商朝,而是三皇五帝時期的青丘族。九尾印度起源說,可以休矣。
不過中國喜歡將許多古老傳說歸因印度,其事不止一樁。今天我們就要說說有關閻羅王的因果。閻羅文化到底是哪裡來的?本節當中黑白無常出場,範無咎(黑)和謝必安(白)是二位無常的本名,這二位是中國原產神祗,應無疑問。
可是對於閻羅王,以及牛頭馬面,爭議可就大了,我們需要慢慢分說。
首先地獄之主單閻羅的模式,出自《西遊記》。這屬於西遊文化,並非中國本土信仰。眾所周知,西遊的初衷就是迎佛,所以將一些本土信仰與佛教id進行了融合。本土信仰的陰司之主,最早是太山府君,從我們提到過的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到宋《雲笈七籤》都是如此記錄。即便後來有了十殿閻羅的說法,閻羅王只是其中第五殿——東北方天尊化冥府五殿最髒耀靈其君閻羅大王。這十殿閻羅和閻羅王與印度文化到底有沒有關係,那我們總要去找印度文化中尋找有沒有合適的原型對吧?
關於閻羅王呢,哈印者一直認為,其起源是yamaraja,音譯閻魔羅社。果真如此嗎?這個神出自印度教吠陀書,只在《梨俱吠陀》中提到過。這是一名天神,六慾天中第三天閻魔天的主人。而且他的本體是一對雙胞胎,有一個妹妹閻冪。這個天神和地府之主有什麼關係呢?沒有。
印源佛教典籍也是承認六慾天的,在《長阿含經》裡,閻魔天的天王曾經幫助帝釋天與阿修羅戰鬥。但是同樣在《長阿含經》裡,又有一名同名的陰間厲鬼,也叫yama。卷19“有大獄卒,捉閻羅王臥熱鐵上,以鐵鉤噼口使開,洋銅灌之,燒其唇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焦爛。受罪迄已,復與諸采女共相娛樂。”這是個受懲戒的反派,並沒有任何證據他曾經或者將要入主地府。
印度源的兩個yama概念和陰司閻羅毫無關係。印度本土文化的陰司之主是地藏王菩薩,中土佛教也延用這個概念,所以拎出單薄的一個名詞yama來作為中原陰司之主的文化源頭是荒謬的。
這時候有人便會拿出《問地獄經》中的說法:閻摩王,雲其本為毗沙國的國王。可是這本經書至今無全本,更無梵文溯源,只能在各種經文中找到其二次引用的片段。之前我們已經講過一些佛教經典的來龍去脈,許多經文都是中國土生的。這本不知年代,不留殘本的經書,是目前閻羅西來說的孤例。
也許並不是孤例,畢竟有一本詳細介紹十殿閻羅的《十王經》在那裡放著。閻羅王忽然以一化十,究竟是誰借鑑了誰的文化?對於yama對應的身份,有的說,便是第五殿閻羅王,有的在註解中卻認為是平等王化身。這種自洽不能的說法,恰恰證明了十王與yama之間並無文化對映。十王說是在中國孵化出的新論。
這時候一定有人問啦,你只會說閻羅和印度沒有關係,那你倒說說閻羅這個名字在中國本土文化中可有出典啊?如果沒有本土源頭,那你也沒有立場反駁《十王經》吶。對,說的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陰司閻王爺和本土文化的關係。
閻,這個字,你會在古代字書中發現,它曾經是一個地名。出《左傳?昭公二十年》戰於鬼閻。【注】潁川長亭縣西北有閻亭。《集韻》,鬼閻,地名,在潁川。
閻與鬼這兩個字,早在公元前500年就聯絡在一起了。潁川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地方?答案就藏在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里。《左傳》雲,隱公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00餘年,鄭伯克段與鄢,抓了自己的親弟弟,因此與自己的母親鬧僵。鄭伯(莊公)賭氣要與母親斷義,不到黃泉,誓不相見,並將母親軟禁在潁川。後來鄭伯後悔,想見母親,又不願食言,就在穎地領主穎叔考的建議下在潁川掘地見泉,與母相見,是為黃泉會母。這個地方後來就成了鬼閻(閻者,門也)。黃泉信仰在中國早已有之,掘黃泉見鬼閻,那麼黃泉之下,百鬼之王,是不是應該稱閻王?所以說太山帝君是閻王,說得通。從佛家的角度,地藏王菩薩也當得,但yama是什麼身份,怎能隨意稱閻王?
十王在宋朝以後已有定論,第一王秦廣王本作曾經介紹過他的淵源,其後還有諸如包拯,呂岱,陸游也都各領一殿。這是華夏自己的信仰,敬天地君親賢。
所有的地名都是有寓意或者歷史背景的,從來沒有名字出自天賜,都是人賦。關於鬼閻這個地名的考證,上下五千年,前兩千五百年無人解密,後兩千五百年很多人就會抄這本書。這就是本書存在的價值,這樣的首創提法比比皆是。
說完閻王,我們在略微提一下牛頭馬面。翻爛印度經典去找那些牛頭馬頭的,就和硬把哈努曼扣在孫悟空頭上一樣,一點根據都沒有。關於牛頭馬面出印度的說法一共只有兩處。一處是前文提到的失傳的《問地獄經》,我們不多展開了。還有一處便是《楞嚴經》。
這《楞嚴經》是唐代有一個天竺國的沙門般剌密底(無量)口授,烏萇國沙門彌伽鑠佉口譯,唐沙門懷迪口述整理(大概是因為口音問題),居士房融抄錄的四手經文。這篇經文是不是偽經學術界一直有爭議,但沒有爭議的是,此經已無梵文原本傳世。又是僅有漢文的孤品經文。而且,是其行文非常地道公整的漢學文章: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槊。驅入城門。向無間獄。
這裡的牛頭馬頭顯然並非有意所指,和火蛇火狗虎狼獅子並稱一處,與現在的牛頭馬面沒有邏輯上的關係。但是在中華文化中,牛頭馬面早就有其寓意,這段經文很可能也是借用了這種寓意轉錄成文的。
牛頭,象徵公正;馬面,象徵洞察。
這都是漢朝甚至以前就存在的文化象徵。證據再此:
牛頭:《三國志·蜀書·蔣琬傳》琬見推之後,夜夢有一牛頭在門前,流血滂沲,意甚惡之,呼問占夢趙直。直曰:“夫見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當至公,大吉之徵也。”
牛頭形似公字,故象徵公正。
馬面:取意馬王爺。馬王爺崇拜,最早見於先周,應天上星辰。其有三目能洞察一切真相。這個信仰在晚期分裂為二郎和馬面兩個人物,而原本的出處,星官星日馬也漸漸取消了三眼設定,只能在諺語裡找到曾經三眼馬王的存在。
佛教,尤其是中土佛教的文化,絕對不可等同於印度文化。我們有成熟的文字,人家卻只有語言和記音的書寫體。然而我天朝上邦整理出的文字記載還都要溯源於梵語的轉錄和口授?荒謬!
如果再有人說牛頭馬面閻羅王來自印度文化,那你就讓他背一段梵文原典聽聽,也好讓馬王爺過過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