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求旨,如意枝頭,翠錦,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了承恩公的話,王錦鵬自然要把這事告知宮裡的肅宗。肅宗聽了鄧如光的話,知道他讓太子祭奠太后生父是假,讓太子親近鄧家才是真的。
肅宗正猶豫呢,畢竟鄧如光找的藉口十分體面,只說替太后盡孝。太后的生父德英公整壽,太后體弱多病又久居後宮,她的孫子去替太后祭奠,再合適不過了。
到底,該找個什麼藉口拒絕了此事呢?肅宗正琢磨著,鄧皇后卻來求見了。
他們夫妻,結婚的時候,正是肅宗當了太子開始有些悔意的時候。肅宗不滿鄧家的做法,鄧皇后卻也覺得,肅宗是過河拆橋,沒有仁君之範。
兩人彼此都生了芥蒂,可鄧皇后畢竟是被動的一方,生了太子之後,佔了中宮皇后的位置,只求兒子以後能繼承大統,對肅宗那些鶯鶯燕燕,也一概無視了。
素日裡,鄧皇后只在鄧太后宮裡朝夕陪伴,日夜盡孝,淡的就像不存在一樣。儘管鄧太后退居慈寧宮,把六宮的權力交給了鄧皇后。可是鄧皇后絲毫不取,就像一箇中轉站一樣執行,無論什麼,事無大小,全都問過鄧太后。就這一點,鄧太后對這個侄女,是十分滿意的。
可是,肅宗對這一點,卻越發惱火起來了。他本來就想奪了鄧太后的權力,讓母親頤養天年,別整天指手畫腳,想幹預他的朝政。
可偏偏這個皇后太過軟弱,手裡拿著權,卻一股腦兒地全往慈寧宮送。可是再一想,肅宗也明白過來了,在鄧皇后眼裡,唯一的靠山就是鄧太后,而不是他這個結髮夫君。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肅宗心裡越發生氣。可鄧皇后做事也有依據,一個孝字,就能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肅宗也奈何不了她。兩人之間,就越發淡漠了。
鄧皇后跟肅宗之間的關係雖然冷淡,卻事婆母至孝,對六宮妃嬪也一視同仁,沒有挑刺沒有打壓。在百官看來,這樣的皇后,倒是算得上母儀天下。
肅宗就算不滿,也沒有任何名頭,去動自己這個結髮妻子。更何況,太子今年已經二十歲了。到了弱冠之年,又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這麼久,這樣的繼承人,已經根深枝茂了。為了太子,肅宗自然也不會去動鄧皇后了。
所以,鄧皇后突然來找肅宗,肅宗倒是有些吃驚的,趕緊讓魏明把皇后請了進來。
鄧皇后一進書房,就給肅宗行了大禮,夫妻之間,生疏至此,倒也算得上一件可笑之事了。
行好禮,鄧皇后脫口而出就是一句,“皇上,別讓太子去給德英公祭奠。”
肅宗一愣,他雖然也不願意太子娶個鄧家的女兒,可鄧皇后這麼反對,他就得問個清楚了。
“德英公是朕的外公,雖然是外姓,太子去祭奠他,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啊。”肅宗開始了打哈哈。
鄧皇后聽了,突然落淚,跪在地上,猛地磕了三個頭,說道,“若是太子這次去了,母后的懿旨就能跟著下去了。”
鄧皇后說的懿旨,就是鄧太后給太子和鄧潔賜婚的懿旨。這道懿旨,很多年以前就在商量了,只因鄧皇后一直暗中阻攔,肅宗的態度不明,所以才一直拖延至今。
肅宗跟鄧太后周旋了這麼多年,對自己母親的短視和貪心,也是看得一清二楚了。他對鄧皇后雖然有所不滿,卻也知道,鄧皇后跟自己的母親不一樣,她只為太子的利益著想,心思並不貪。
肅宗沉吟了一會兒,鄧皇后卻哭的滿臉是淚,“皇上,你我夫妻一場,只得這麼一個孩子。別的事情,臣妾也不強求,可太子的婚事上面,還請皇上慎重考慮。”
肅宗和鄧皇后的想法,其實是差不多的,他也不願意,鄧家再把手伸到自己周家裡面來。只是,鄧皇后多了一層為太子謀利益的考慮。
“皇后,你先起來吧,”肅宗示意魏明扶起皇后,“這事朕自有決斷,你先回去,莫要走漏了風聲。”
“謝皇上,”鄧皇后對肅宗,一向沒什麼指望,也沒什麼期望,可這會兒,卻在丈夫身上,看見了希望,心裡倒是百感交集的很。
等魏明迴轉,肅宗突然又問,“十三那天寫信回來,說是何時能到京城?”
這十三,自然是肅宗的十三皇弟英王了。肅宗登基九年半,卻從來沒有封藩。活著的三個兄弟,福王管著宗人府的事,此後再沒希望離開京城了。
大楚和大梁都有慣例,留一個八面玲瓏的王爺,在京城負責宗人府的事情,免去就藩一事。
而福王在兄弟裡面,又是居長又是活絡。所以,這宗人府的位置,肅宗理所當然就留給了福王。福王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在這宗人府的位置上面,一干就是七八年。
而那個又驕傲又臭屁的榮王呢,肅宗乾脆就擱置他不理睬了。榮王本就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肅宗只是擱置他,他就沒有別的法子了。
有些人就是如此,他覺得別人就該理所當然地來搭理他,可真等別人回過神來,不理他了,他又無可奈何,榮王就是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為此,榮太妃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可肅宗理由十分正當啊,讓榮王親自來說,否則,他不說話,朕怎麼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榮太妃試過許多法子,攻擊肅宗的,挑唆皇室宗親的,最後無可奈何走鄧太后的路子的時候,已經走不通了。母子兩人,就這麼被肅宗留在了京城。
當然,百官裡面也有不長眼睛,偶爾問起三位王爺就藩之事。肅宗也理直氣壯地回答,十三年幼,總得等他行了加冠禮,否則,鄧太后跟方太妃都不放心啊。
你看看,這答的多兄友弟恭,還得等英王過了二十,才去就藩。
按理說,藩王十七八歲就可以去就藩。只是自古有舊例,受寵的王爺,有些都是年紀一大把了,才出京就藩的。
所以,肅宗的回答合情合理,至於榮王嘛,大家就琢磨著,他這個當兄長的,大概要等英王長大了,一起出京就藩吧。(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