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虎山強勢的道士,大明:寒門輔臣,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口傳出腳步聲,顧正臣抬頭看去。
兩個道士,皆著藍色道袍。
左側道士年長,五十餘歲,面容清瘦,鬍鬚短小,一雙丹鳳眼透著精光,左肩後露著木劍劍柄,黃色劍穗微垂,渾身透著出塵氣息。
右側道士雖只有三十餘歲,行路之間腳步輕輕,不帶聲響,手中拂塵揮過身前,雙眸如夜中明星,透著光的背後,是南測的深邃。
“正一道龍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座下,張尋經、餘平生見過縣尊。”
年輕道士開口,一旁年長道士只報了名。
顧正臣不敢怠慢,起身還禮:“顧正臣見過兩位道長。”
正一道不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可以招惹的,尤其是龍虎山的人。
中華文明中有傳承世襲的兩大世家,一個姓孔,另一個姓張,即南張北孔。
孔家衍聖公在曲阜,而張家則是在龍虎山天師府。
歷代天師華居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修身養性,世襲道統,備受歷代王朝重視,是名副其實的“道都”。
元廷時,正一道為皇權認可崇奉,龍虎山在道教中是執牛耳者。
在老朱稱帝之前,還曾派遣使者詣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請發上天文書,授以“天運有歸”符命,以製造君權神授的輿論氛圍。
只不過在當了皇帝之後,天師府派人到金陵恭賀,老朱說了一句:“天至尊也,豈有師乎?”
那意思是說,老天就是最上面的人了,怎麼還會有師?
於是乎,張正常天師的稱號沒了,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領道教事。
老朱自詡為是天子,估計是不喜歡“天”這個非本生爹上面還有個師傅在人間活著,又不能一口氣將道徒給收拾了,只能改真人了,也不知道“真人”這兩個字是不是有意提醒天師府的人,記住自己是真正的人,而不是什麼天師……
雖說老朱除掉了“天師”的稱號,但龍虎山天師府的名字並沒有改,這些道士的待遇可不比尋常,是可以使用驛馬車船的人!
僅僅是這一點待遇,足見老朱對其重視。要知道侯爺擅自騎驛站的馬,侯爵說除就給除掉了!
雙方落座。
張尋經率先開口:“十月中接到書信,言說句容縣尊手中有三本張神仙的道書,不知然否?”
顧正臣看向門口的張培、姚鎮,微微點了點頭。
姚鎮轉身離去,不久之後便取來《打坐歌》。
顧正臣沒有接過,而是示意姚鎮直接交給張尋經:“這是其中一本,後面還有一些註解,雖不知是何人所書,但想來是道中高人。”
張尋經接過之後,展開看去,連連點頭,然後交給一旁的餘平生:“餘師叔,你且看看。”
餘平生仔細看著,翻至後面註解看了看,然後對張尋經說:“沒錯,是龍虎山的東西。不過看筆跡,更像是張子固師父的抄本。多年前,那裡是失竊過三本道書。”
張尋經鬆了一口氣,總算這一趟沒有白來:“不知這竊取道書之人何在?”
顧正臣端起茶碗:“死了。”
張尋經臉色微沉:“據說這書是清真觀所得,竊取道書之人是觀主,也是道教之人,名為葛山人。”
“沒錯。”
顧正臣坦然。
張尋經起身問:“大明皇帝說過,龍虎山領天下道教諸事!葛山人是道徒,他的生死應該由龍虎山來決定,你擅殺道門中人,是在藐視道門嗎?”
張培、姚鎮走近堂中,一左一右。
顧正臣看著張尋經,嘴角微動:“擅殺道門中人?張道長似乎忘記了,無論是佛門眾僧,還是道門眾眾徒,你們首先是大明子民,生在大明,自然就應該遵循大明律令。那葛山人雖是道士,但他所犯罪惡皆在民間,受害之人是句容百姓,砍掉他的腦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若你,或者是你身後的龍虎山認為本官殺錯了,不妨我們去找皇帝討論討論,到底是道門的臉面重要,還是大明的律令重要?現如今朝廷正在編寫《大明律》,你們龍虎山要不要上一封奏摺,請求皇帝寫上一句:凡道士所犯罪行,皆由龍虎山所裁?”
張尋經臉色一變。
餘平生哈哈大笑起來,起身道:“縣尊果然好是犀利,尋經啊,你還年輕,缺乏歷練,怎可忘記真人教導。律令法條乃國法,道法自然,可終在國法之內。縣尊以國法處置惡徒葛山人與清真觀,合情合理。”
張尋經哼了一聲,坐了回去。
餘平生看向顧正臣,平和地說:“還請縣尊多寬恕,他下山少,不懂人情世故。這裡只有《打坐歌》一冊,不知道那《玄機直講》、《玄要經》在何處?”
顧正臣靠在椅子裡,看了一眼張尋經,目光落在餘平生身上,淡然地說:“他不懂人情世故,餘道長應該懂吧?”
餘平生不明所以。
顧正臣有些鬱悶,這些道士還不如和尚,人家和尚來的時候,自己看中了佛珠,說要人家就給了,說給錢毫不馬虎,可你們龍虎山的人,怎麼就不懂得給好處呢?
餘平生見顧正臣拿出了一枚銅錢,總算明白過來,尷尬地笑了笑說:“不知縣尊打算用這三冊道書換多少錢糧?”
顧正臣很乾脆:“五千貫。”
“什麼?”
張尋經驚呼起來。
餘平生也沒想到顧正臣獅子大開口,有些不悅地說:“這三本書,原本就是龍虎山之作,縣尊要如此漫天要價,是不是不太合適?”
顧正臣嚴肅地說:“你們不會以為這五千貫入縣衙縣庫吧?不,這筆錢是為了彌補那些受害的百姓!葛山人是道士,清真觀是道觀,他們犯下的罪行,理應由道門承擔!哪怕是沒有這三本書,本官也一樣會寫書信讓龍虎山給出賠償!”
“若我們不答應呢?”
張尋經咬著牙問。
顧正臣笑了笑,敲了敲桌子:“句容有雕版匠人,雕三本書還是容易。張邋遢的作品,想來能大賣一筆,什麼時候縣衙能收夠五千貫錢,什麼時候停止雕版印刷。當然,在這期間三本書會流傳到何處,會不會傳到天界寺高僧手裡,呵呵,那就不是本官所考慮的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