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寡婦與軍隊問題,大明:寒門輔臣,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姚鎮看著鬱悶的五戎笑出聲來,結果被顧正臣勒令一起識字讀書,五戎頓覺心情舒暢。
該,活該。
劉南山還想說話,被五戎重重踩了一腳,都是這個可惡的傢伙,盤查就盤查,說那麼多話!
顧正臣要讓自己識字讀書,很可能不是開玩笑,加上沐英有意讓沐春、沐晟拜顧正臣為先生,自己作為護衛,很可能跑不出顧正臣的魔掌啊……
剛想催促顧正臣入城,五戎突然感覺有一絲異樣,轉過身看向官道。
顧正臣見狀,也跟著轉過身。
只見不遠處的官道之上出現了一排軍士,前面是騎兵,數量不多,只有一排,四騎,後面是步卒,再後面是一輛輛馬車,馬車皆沒有遮蔽圍擋。
馬車之上,一群群婦人護著裡面的孩子,擠作一團,瑟瑟發抖的眼裡毫無生氣。
“這是?”
顧正臣皺眉。
五戎也有些不知情況,看向劉南山。
劉南山目光中透過一抹傷感之色,沉聲說:“這是大同衛送來的寡婦和孩子。”
“寡婦?”
五戎似乎明白過來,看向走近的馬車隊伍一臉嚴肅。
顧正臣見五戎、劉南山如此模樣,眉頭微皺,明白過來。
這些寡婦,不是民間百姓的,而是衛所軍士的遺孀!
大同是軍事前線,時不時便會面對小股敵人的襲擾,明軍出現損傷是很正常的事,哪怕是徐達、李文忠等人在那裡鎮守,也無法在缺乏騎兵的情況下有力反擊元軍!
死了軍士,如果軍士的兒子還小,或還沒有兒子,沒辦法接替,大都督府會去軍士的原籍勾人,而軍士的妻子,自然需要離開衛所重新安置。
這些寡婦及其孩子,一些在山西的,就地安置,在北方的,命其各自歸籍。而一些在南方的,在金陵的,則因為路途遙遠,會派一部分軍士護送至金陵,聽宣之後再安置。
“前線有些難啊。”
劉南山沉重的感嘆。
顧正臣微微點頭,此時可以說是明軍最虛弱的時刻,尤其是戰馬損失巨大,根本無力遠征。
雖說朝廷在極力推動民間養馬,可這需要時間,而且民間養出來的馬,大部分是挽馬,負重慢行可以,想要遠途奔襲,適應戰場需要,難。
一匹真正戰馬的養成,可比養五個娃還難,成本還大。
顧正臣等人讓開道路,看著馬車一輛輛經過眼前,婦人的手滿是凍裂的口子,嘴唇已被凍得發紫,裡面的孩子早就沒了哭鬧的力氣。
這些人扛著冬日凌冽,一路南下。
沒有人問出為何不春日送來,省得她們吃罪的話。
因為冬日裡,是前線相對輕鬆的時候,嚴寒對明軍是個困難,對元軍也是困難。衛所調動一批軍士護衛,總需要在相對不需要人的季節。
顧正臣看向百姓,商人,除了在軍士臉上看到敬重之外,就再沒看到敬意。
百姓眼裡,更多的是對她們的同情。
商人眼裡,無動於衷外還有些不屑一顧。
這個時代,缺乏對軍士的敬意。
這也不能全怪百姓,畢竟軍士在民間的代名詞是武夫、粗人,甚至還有人將其稱之為兵痞。他們或許清楚是誰在邊境作戰,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是軍士用命換來了當下城中穩定、安全的生活。
顧正臣暗暗傷感。
古代軍隊從不重思想建設,防範武將造反的手段,無外乎是分權,你盯著我,我盯著他,他盯著你,三個將領帶兵和三個和尚挑水差不多,沒有深入到軍士,沒有深入至千戶、百戶、總旗、小旗、軍士等等這些軍士做思想工作,也沒有給過他們榮耀,給過他們地位。
在一個犯了法,動輒充軍的時代裡,你指望百姓如何對軍隊保持敬意。就連孩童難免也會問:壞人都在衛所裡,衛所的人豈不都是壞人?
“走吧,我們入城。”
顧正臣在車隊入城後,與劉南山別過,便進入城中,重新上了馬車,一路走走停停,終抵達了北門橋的沐府別院。
因為此番回金陵是計劃外之事,顧正臣也來不及送信提前通告,沐英雖告知顧氏顧正臣將歸,但也拿不準具體日期,畢竟句容縣衙的事總需要安排妥當才好前來。
馬車停在別院外,姚鎮跳下馬車,低聲道:“老爺,到了。”
顧正臣掀開簾子,踩著木凳下了馬車,看向一旁緊閉的大門,又看向不遠處的北門橋,笑道:“這地段怕是幾千兩都不下來啊。”
五戎笑道:“這可是為朝廷重臣營造,用於賞賜所用。”
顧正臣看了看牌匾,微微點頭,打著沐府的旗號,確實沒有人會說顧家壞了規矩,人家沐英的別院,用來招待下客人,怎麼能說壞規矩呢?
“叫門吧。”
顧正臣整理了下衣襟,看向姚鎮。
姚鎮上前,抓起門環咚咚叩下,沒多久,裡面傳來腳步聲,隨後是隔門一聲問:“誰在敲門?”
“陳嬸,是我,正臣。”
顧正臣聽出了陳氏的聲音。
陳氏連忙移開門栓,看到顧正臣正在門外站著,驚喜地喊道:“老爺,是老爺回來了!”
說完,便向院子裡跑去。
顧正臣抬腳進了門,回過身看著外面的五戎。
五戎行禮:“我需要回去覆命,就不打擾你們一家人團聚了。”
顧正臣微微點頭,也沒有強留,只說:“告訴沐都督同知,這個冬日裡,可以將沐春、沐晟送過來,我有空暇時,便教他們一些學問。”
五戎答應,轉身離去。
姚鎮將馬拴在石獅子上,將馬車裡帶來的三匹棉布搬了下來,跟著進了家門。
進門迎面是影壁,左側屏門開著,過屏門,南面是倒座房,這裡是下人、看護居住之地,只不過此時空空蕩蕩,並無一人。
經垂花門進入庭院,入眼是四個大水甕,東面是東廂房,西面是西廂房,北面是正房。不等顧正臣再欣賞,正房旁的走廊裡閃出一人,腰間圍裙尚在。
“母親!”
顧正臣喊了聲,肅然跪了下來。
“正臣哥!”
顧氏迎上前,雙眼頓時變紅,拉起顧正臣,來回打量著,哽咽中連聲說:“好,好,好……”
別後團聚,閃在淚光裡的滿是親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