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蚍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文死諫,我娘子天下第一,小小一蚍蜉,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龍皇帝李政高高階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的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諸位愛卿,除了兗州蝗災的問題還有沒有奏本啊?”
朝中文武大臣相互巡視了一眼,端王李楊出列站到中庭:“啟稟陛下,臣弟有本要奏。”
李政眉頭一皺,看著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端王李楊:“准奏,端王所奏何事啊?”
端王李楊從衣袖中取出一本奏摺:“回稟陛下,兗州發生蝗災大禍,蝗蟲過境,寸草不生,如今兗州百姓肯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臣弟懇請陛下開倉賑災,兗州刺史羅林有負聖恩,竟然枉顧百姓安危與不顧,隱瞞兗州蝗災的訊息,導致眾多大龍朝的百姓食不果腹餓死街頭,臣弟以為應當即刻下旨將兗州刺史就地革職查辦,以儆效尤,至於詳情臣弟已經在奏摺中一一敘表,請陛下檢視。”
李政衝著一旁的太監示意:“呈上來。”太監馬上走下龍梯接過李楊手中的奏摺呈給皇帝。
“陛下,奏摺。”
李政細細翻看手中的奏摺,越看越是眉頭緊皺然後看著端王:“戶部侍郎馬泰來負責賑災事宜,兵部郎中於同浩出任兗州刺史?”
端王行禮:“回稟陛下,臣弟只負責舉薦,至於如何處置臣弟並不會過問,陛下明鑑。”
李政掃視了一下諸位只曉得眼觀鼻鼻觀心的大臣,嘴角輕輕揚起:“端王所奏,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兗州刺史羅林就地革職查辦,戶部侍郎擔任賑災糧餉,兵部郎中出任兗州刺史的摺子諸卿可有異議?”
一個站在左邊排頭身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站了出來,手持朝笏,“啟稟陛下,臣童三思有異議,有本要奏。”
“哦,右相有何要奏?准奏!”
“回稟陛下,兗州雖然是山西府的一個下州,可是我朝規定,下州刺史官居三品下四品上,兗州刺史羅林是先皇在位時威赫三十七年的進士,資質頗深,且為官廉潔,官居四品上,太祖令有言,審理四品以上官員必須經過三司會審,查出實據方可以定罪,如今端王所言直接將羅刺史就地革職查辦不符合法制。臣諫言,將兗州刺史安全押解回京,經過三司會審之後,證據齊全再行處置。”
李政點點頭:“右相所言甚是,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四品以上官員審理必須經過三司會審之後一切屬實才可以定罪,諸卿以為如何哪?”
“啟稟陛下,臣魏永有奏。”
“魏愛卿也有本要奏?准奏。”
“兗州刺史羅林是否有罪暫且難下定論,如同右相所言,需要經過三司審理之後才可以定罪,臣無異議,但是端王奏摺之中舉薦戶部侍郎賑災,兵部郎中於同浩出任兗州刺史臣有異議,官員任免須有吏部稽核任免,何況是一州封疆大吏,如此輕而易舉的決斷,僅憑一份奏摺便可定論這是對兗州百姓的不負責,請陛下明鑑。”
“啟稟陛下,臣夏公明有本要奏。”
“御使大夫,你也有本要奏?”
“回稟陛下,臣彈劾端王李楊,枉顧宗法禮制,禍亂朝綱。”
端王李楊臉色陰沉,稍微側身狠狠的盯著出列的御使大夫夏公明,御史大夫有責檢查朝中百官的一切舉止行為,有風聞奏事之責,想不到今日竟然會將火燒到自己身上。
李政眼睛一轉:“哦?夏愛卿何出此言?端王致力賑災,為朕排憂解難,怎麼能是不顧宗法禮制,禍亂朝綱哪?”
“回稟陛下,吾朝太祖令有言,後宮與宦官不得干政,上到親王郡王,除太子以外,李氏宗親有爵無權,逾制著斬,端王乃是親王,根據禮制,過問朝政,舉薦官員便是逾制,論罪當斬。請陛下削去端王爵位,押往天牢,有宗府審理錄證,秋後問斬。”
滿朝文武皆是震驚的看著站在中間的御史大夫夏公明,想不到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端王逾制不逾制那還不是皇帝說的算,如今其搬出太祖令來,這是徹底斷了端王的後路啊,夏公明,你可真是又公又明。
端王嚇了直接跪在地上:“陛下明鑑,臣弟只是為了陛下排憂解難,絕無逾制之舉,夏公明老賊這是誣陷臣弟,臣弟請陛下做主。”
李政面露難色:“夏愛卿,端王也是好心,無心之舉,朕看還是算了吧。”
“陛下,法制就是法制,臣身為御使大夫,職責在此,好心與無心都是逾制,請陛下執太祖令,削去端王爵位,押解天牢。”
夏公明身後的一眾御史相互看了看,還是跟著老大走吧,身為御史的職責註定如此,相接跪了下來:“請陛下執令,削王爵,下天牢。”
李政一陣頭大:“夏愛卿,朕想......”
“回稟陛下,臣死諫,皇帝李政,你忘了祖宗的禮制了嗎?數典忘祖便是不孝,賞罰不分便是無信,李政你想當一個昏君嗎?”夏公明將近六十歲高齡,鬚髮皆白,眼神凌厲的看著高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
李政神色發紫,氣氛的看著先帝遺留下來為數不多的老臣之一的御史大夫,想指著鼻子罵他一頓,可又怕將他一不留神的罵走了,畢竟五六十的高齡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啊,難得一諍臣,再說了在其位謀其政,夏公明確實沒錯,御使大夫的職責便是糾察百官。
“臣夏公明請陛下削王爵,下天牢。”
看到剛正不阿的夏公明李政嘆了口氣:“傳旨,端王無視祖宗禮制,逾制朝事,即日起貶為郡王,面壁一月不得上朝,欽此。”
端王狠狠的瞥了一眼夏公明,恨不得弄死這個老頭子,可是李政已經下旨了也不敢反駁:“臣謝主隆恩。”
“夏愛卿啊,君無戲言,朕已經下旨了,你不能讓朕朝令夕改吧。”
御史大夫叩頭起身,他剛正不代表他不懂禮制,為君者不可朝令夕改,事情已成定局,在逼迫下去就是不識抬舉了。
見到回到原處的御使大夫,李政鬆了口氣,萬一夏公明繼續以死相諫可真的有夠頭痛的了,這也是夏公明敢直呼天子高姓大名卻依舊穩坐其位的原因,明大理,知進退,諍臣才是好諍臣,真要是一根筋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而且李政需要夏公明這樣的元老,資歷深厚,為人不負其名,公明,有時候夏公明確實是一把好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