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一 第065章 是了,就是他!,貞觀無太子,赴醉人,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的安排斷然不止這些,很顯然,他是在給李承乾到了洮州之後鋪路。
不管是從文臣還是武將,他都做了安排。
說到底,李世民還是很在意自己這個嫡長子的。
當然,這一切李承乾不知道。
當長安下朝的時候,李承乾一行人已經和糧隊匯合,繼續上路了。
楊林三家安排來的人,除了幾家的子侄外,其他都是一些糙漢。
人數也就五十來人,每家都派了不到二十人。
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運送糧食,不過你也不要認為這些糙漢除了運送糧食就沒啥用,真要碰上劫道的,他們可都是生力軍。
約莫剛到未時的時候,車隊選擇了一個地勢還算寬闊的地方停了下來。
一早上的舟車勞頓,也該休息會兒了。
平日裡一日兩餐無礙,但劉三,趙巖這些人,可餓不得肚子。
這一路上,還得指望他們來著。
“公子當真是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下了馬車,李勤儉就朝著李承乾這邊走了過來,一臉不敢置信地說道,“我也坐過不少馬車,但是像公子這樣的馬車,也實屬罕見。
一路舟車勞頓,竟然沒有一絲疲意。”
他倒也並非全然恭維,說實話,這一路他最擔憂的就是舟車勞頓,畢竟上了年紀,哪能跟年輕人相比。
上馬車之前還是心神忐忑,總覺得這要遭罪一回,但為了家族,這罪得遭啊!
只不過,當馬車緩緩行駛之後,他就察覺到了異樣,頓時是眼冒精光。
隔得不算太遠的張二牛聽到有人稱讚這馬車,憨厚的額笑了笑,整個人也是十分得意。
李承乾倒是沒太在意,弄這馬車就是貪圖享受的,否則一千多里地,誰扛得住?
“這馬車要是發賣的話,估計長安城裡那些做馬車生意的得哭。”李承乾沒說話,李勤儉便繼續說道。
作為一個商人,他如何看不到這東西的商業價值。
自從見識過手套的暴利後,他就發現,這賺錢啊,還得賺勳貴們的錢,那些傢伙有錢,也捨得花,更重要的是願意享受。
這樣的馬車要是弄到長安去,還不得讓那些勳貴們趨之若鶩?
李承乾笑了笑,說道:“行了,就別打馬車的主意了,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筆小買賣罷了。但你真要這麼做了,那些以打造馬車為生的工匠又靠什麼謀生?
做生意,賺錢沒錯,但得弄明白什麼錢能賺,什麼錢不能賺。這種奪人飯碗的勾當,少做,再說了,我們哪兒有那麼多人來製作馬車?”
當初他之所以要把核心技術攥在自己手裡,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李勤儉其實不以為然,商場如戰場,誰還管這麼多,自己沒能力,怪得了誰。
只是李承乾都這麼說了,他也就不再多言,沒意義。
而一旁的王玄策卻是點頭說道:“公子所言極是。”
站在一個讀書人的立場,他當然見不慣商人唯利是圖,錙銖必較的性格。
這也正是商人讓人厭惡的地方。
在他們聊著的時候,春花幾人已經生起了幾個碳爐,安置了一張矮桌。
“公子,我先去處理一下埋鍋造飯的瑣事。”見狀,李勤儉當即躬身告辭。
總共百十來人,埋鍋造飯也絕非易事。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實話,他覺得有李勤儉在,倒是很多事情都要輕便許多。
“玄策兄,坐。”李承乾隨口說道。
正準備跟著李勤儉去幫忙的王玄策,當即拱手道:“公子抬愛,玄策出身貧微,當不起公子一個兄字啊,公子叫我玄策便可。”
李承乾笑了笑,說道:“當日我讓楊林知會於你,原本還以為你會推辭一二,不知這是為何?”
“讓公子見笑了。”王玄策說道,“公子出身高門,自然不知我等的無奈,就說今年得陛下賞識的馬周來吧,公子認為我與馬周相比如何?”
馬周?
李承乾有印象,貞觀年間寒門貴子的代表嘛,聞言說道:“馬周有宰輔之才,若是於你的話,知之甚少,尚且不好判斷。”
“與馬周相比,本就是我給自己臉上貼金。”王玄策倒是說的坦然,“但縱使有宰相之才的馬周,不也的得人舉薦麼?在這之前,不也是別人府上的門客麼?”
歷史記載,馬周是受常何舉薦,從此青雲直上。
王玄策的意思其實很簡單,馬周尚且如此,我又何嘗不需要這樣的機會呢?
雖然說前朝就開了科舉,本朝也有科舉,但科舉取士,又豈是那麼簡單。
說到底,這年頭的官員,最多的還是恩蔭入仕,其次便是舉薦,真正科舉出來的真不多。
王玄策說完,李承乾就懂了。
不過對於這個,他還真沒啥好說的。
為了自己的前途,付出一些是必然的。
相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適合在這個官場上廝混。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壓根就不適合額混跡官場。
“對了。”不再提及這個話題,李承乾問道,“我比較好奇,當初你是怎麼幫楊林在崔家的打壓下堅持下來的。
雖然伱也是讀書人,但崔家對你這種無根無底的讀書人,怕是不會客氣吧?”
說到這個,王玄策也笑了:“崔家當然不是我可以匹敵的,不過也不需要我匹敵,不是麼?於崔家而言,我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人家從未拿正眼瞧過。”
李承乾點了點頭,是這麼個理。
王玄策繼續說道:“我當時不過是去拜訪了一下我們的縣令崔大人,問了他一個問題。”
他也想賣賣關子,畢竟想獲得別人的舉薦,就必須表現出相應的能力。
“額,什麼問題?”李承乾很配合地問了一句。
王玄策說道:“我問崔大人,涇陽縣令到底是誰?”
妙啊!
李承乾聞言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崔浩這些年因為崔家大量往涇陽運送糧食的關係,在涇陽城聲望很高。
弄得老百姓都對他感恩戴德的,很是親近。
但崔明遠雖然是涇陽的父母官,但正因為是官,哪怕官聲再好,但和老百姓還是有些距離的。
沒辦法,官和民天生就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到了這一刻,李承乾百分百肯定,這傢伙就是他知道的那個王玄策。
這是手段,過於熟悉了!
當然,事情具體的過程當然也不是王玄策說的那般簡單。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承乾真的撿到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