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1 第 21 章,夫郎家的現代小相公,白雲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子晨從馬家院裡出來,發現外頭晃悠著幾個人。

剛才動靜不小,馬家住的也不算偏,怕是不少人都聽到了。

他甚至看見個漢子還端著盤在扒飯,顯然是從飯桌上匆匆趕來的。

吃瓜吃的很敬業。

“方小子。”有人跟他打招呼。

方子晨微微笑,對人點點頭,又成往日那個溫潤爾雅一身書香氣的人。

他打人厲害是不錯,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表面上的風度都維持的挺好。

方子晨雖在小河村住了近一個月,但他天天往鎮上跑,幾個大嬸大叔跟他不算熟,招呼一下就不懂該說什麼。方子晨藉口回家吃飯,走了。

“這小子厲害啊!”有個漢子看著他的背影,語氣感嘆的說。

正主一離開,幾人開始八卦起來。

“是厲害,我剛剛趴牆頭那裡看,好傢伙,他一棍下去馬家那桌上就裂開咯。”

“這得多大的勁啊!我要是沒記錯,馬家那飯桌是在老馮家那兒買的吧!那桌子用料可硬著呢!”

“方小子今兒為什麼來馬家鬧啊?”有個訊息不靈通的開口問。

“你還不知道啊!我聽王大梅說那家人反悔了,想把趙哥兒要回來給他們當牛做馬呢!”

“呸,一家子泥腿子,還學鎮上老爺夫人那做派讓人伺候,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命。”這人語氣酸溜溜的,一聽就知道不是替趙哥兒打抱不平,而是眼紅呢!

方子晨遠遠聽了一耳朵,撇撇嘴往家走。

趙哥兒坐在院門口,不停地往路上張望。

乖仔趴在他腿上,玩著自個兒的手指。

天已經黑了,趙哥兒遲遲不見人回來便到門口等著,要不是上次被方子晨說了一遭,又看見劉癩子他們鬼鬼祟祟的,這會他怕是早跑村口蹲人去了。

“父親······”乖仔突然喊起來,從趙哥兒腿上起來,張開手直接往門外衝。

趙哥兒站起來,方子晨高高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哎呦,你這小崽子。”方子晨抱人也不好好抱,扛大包一樣,把乖仔夾在腋下。

乖仔一臉的興奮,仰頭看他:“父親不回家,等父親。”

麵條已經擀好,就等著人回來下鍋。

趙哥兒往灶下加火,不一會兒廚房開始亮堂起來。

等他下好面,方子晨把賣身契遞給他。

趙哥兒抹了抹手上的水漬,接過卻沒開啟。疑惑的看著方子晨。

方子晨朝他笑了笑,示意他自己看。

這紙微微有些泛黃,疊的整齊,但應該是有些年頭了,邊角被蟲子啃了一些。

像是突然意識到什麼,趙哥兒的手突然顫抖起來。

“這是?”

方子晨看著他:“你的賣身契。”話剛落,他就見趙哥兒愣了愣,而後眼眶開始泛紅,他站著不動彈,捏著手裡的賣身契,用力到指尖泛白。

明明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兒,可見趙哥兒落淚的一剎那,方子晨莫名的明白那種感受。

恨和無能為力。

這張紙看似輕飄飄的,一撕就碎,可它卻像千斤重的鎖鏈一樣,圈在脖子上,將趙哥兒囚困在馬家。

他不能逃,因為不論逃到哪裡,這鎖鏈存在一天,他就一天不得自由。

十幾年來,他遭受的所有苦難全都拜它所賜。

怎麼能不恨呢!

“趙哥兒?”方子晨輕輕喊了一聲,往乖仔那邊抬了抬下巴。

乖仔站在桌子邊,下巴剛剛夠到卓沿上,從對面看就只露著個小腦袋。

那桌子是趙哥兒在村裡木匠家買的,因為做壞了,很便宜。

買回來後趙哥兒才發現,這桌子太高了,乖仔年紀小,個子矮,每頓飯都只能站著吃。

方子晨之前還笑話他,說人站立時腸子會被拉著,吃飯的時候就能多吃兩口。

乖仔眼裡含了兩包淚,握著筷子也不吃麵,期期艾艾的看著趙哥兒,小嘴撅著,一副快要哭了的模樣。

“你別哭,你哭了乖仔也要哭。”方子晨說。

趙哥兒深深吸了口氣,抹了把臉,等眼裡那股熱意散去,才走到乖仔身邊坐下,撫著他的小臉兒,又低頭親親他發頂,道:“乖,爹爹沒事,面坨了,快吃吧!”

乖仔挨著他掌心蹭了蹭,奶聲奶氣的說:“爹爹也吃,”說罷又看向方子晨,見人還站在灶臺邊,又噠噠跑過去牽人:“父親也吃~”

趙哥兒想賣身契是方子晨花了三兩銀子‘買’回來的,理所應當歸他管,可等晚上睡覺他把賣身契遞給方子晨,方子晨卻是不收:“你收著吧!等我賺夠了錢,去衙門辦戶籍和文書時順道把它消了。”

這害人不淺的東西,留著膈應得慌。

趙哥兒沒說話,良久才輕輕道:“好。”

碼頭最近幾天很忙,似乎趕著卸貨,中午休息一時辰,船管事說誰要連著幹,這一個時辰內,可以兩包一文錢。

這誘惑力有點大。

重金之下,自有勇夫,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連著幹,就方子晨一個‘嬌弱’。

畢竟正中午那會兒實在是熱,方子晨有點眼紅,但想了想,還是命要緊。

他一個富二代能低下頭勤勤懇懇的扛大包賺錢,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進步了,留著命在,以後何愁賺不到錢。

吃過午飯,他又像往常一樣來找船管事的表親聊天。

聊了半個下午,才知道船管事這麼著急的卸貨,那是因為官船要來了。

碼頭就這麼大,商船自然要給官船讓道。

這官船也不是載著什麼官貨,此行載的都是從邊關退下來的傷殘士兵。

二十年前可沒有這個政策。

那時候在邊關殘了打不了仗,就寫退役書,服役沒到期的交點銀子就自個兒回家。

交通不便,大多傷殘士兵沒死在戰場上反而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現如今皇上仁慈,感嘆他們家鄉離邊關山高水遠的,著實不便,好歹是保家衛國的英雄,便下令讓邊關官員對其傷殘士兵返鄉之事好生妥當安排,當地官員接令後,想了想便讓官船將人護送回來。

水路總是快些。

“這仗打了六年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表親搖晃著腦子嘆氣:“我那村裡有個漢子是從邊關退下來的,他剛回來那會兒,整個人瘦的啊我都差點認不出來,”

“他斷了一條腿,”表親把手放在膝蓋處:“從這兒斷的,說是被蠻夷大刀砍的,當場斷成兩節。”

“不過他能活下來算是命好,當初村裡一共去了二十個,就他一個人回來。”

方子晨沒說話。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兒。

邊關沒人了就急急徵兵,被徵的大多數都是交不起銀子的貧苦人家。

他們一生多在村裡,是老老實實的莊稼漢子,眼界有限,不會耍槍弄棍,一到邊關都來不及接受專業的訓練就被拉上戰場,千軍萬馬、敵人揮著的大刀,光看著他們就腿軟了。

這些人完全就是去湊人數給敵人送人頭。

死的可不就多了。

方子晨來自和平的年代,平日裡連血都沒見過,雖說膽子夠大,打人也厲害,但他根本無法設想,要是自己有一天真的站在戰場上,狼煙四起,風煙瀰漫中面對敵人的大刀和馬蹄,他會不會表現的比那些人好。

怕是不太可能。

打架鬥毆都是小兒科。

砍人割頭那可是真要命的。

他估計也會腿軟。

“我聽說,”表親往四周看了看,見人都忙著,沒人注意這邊,才湊過來壓低了聲音跟方子晨說:“明年可能又要徵兵了。”

方子晨不由眼皮一跳,也壓低了聲音:“不可能吧!不是今年剛徵過人嗎?”

“這不太清楚,”表親臉色有些凝重的說:“上次東家過來,在我這兒喝茶,不小心說漏嘴,我聽了兩耳朵才知道的。”

方子晨碗裡的水都咽不下了,擱了碗問:“這訊息靠譜嗎?”

一年一徵兵,京城那位是怕老百姓們不造反嗎?

“應該靠譜吧!”表親道:“東家在京城裡認得些人,他們聽說朝廷是有這麼個打算,我們這兒離京城遠,有些訊息不靈通,我就是跟你提個醒,這事兒可別往外說。”

方子晨點點頭:“我知道的。”

一整個下午方子晨都有些心思不屬。幾個平時跟他聊的挺來的見他一副焉了吧唧的樣,問他怎麼了。

方子晨搖搖頭:“可能曬蒙圈了,感覺有點累。”

“累你倒是少扛一包啊!”有個漢子說:“你也是厲害的,都扛了差不多一個月了你才喊累,等會兒下工了買點好吃的補補。”

方子晨眼睛一亮,抬頭看他。

下工後方子晨當真去逛了。

這個點很多攤子都收攤了,一家豬肉鋪還開著,案板上擱著兩塊巴掌大的豬頭肉。

那老闆見到方子晨,招呼道:“小夥子要買嗎?一斤八文錢給你。”

豬肉不便宜,好一點的部分要十二十三文一斤,豬頭肉便宜,可尋常也是九文錢一斤。

方子晨摸摸荷包:“六文我就要。”

老闆有些猶豫:“都要完嗎?”

“嗯!”

“行,那給你六文錢一斤。”

反正擱明天也不新鮮了。

盯著那兩塊肉,方子晨喜滋滋的,心情都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了了

哀藍

神三群聊:三國

混日子的又一天

我的老婆是執政官

錄事參軍

紅樓:選項系統助我位極人臣

Zhohonwe

南唐烽火

安仔

攬春光

糯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