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伊斯法罕之圍(二),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重慶老Q,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爾納巴德之戰結束後,阿富汗人休整了整整三天,才繼續朝伊斯法罕進軍。對於這場戰鬥的結果,馬哈茂德本人都無法相信,他帶領軍隊在古爾納巴德繞了幾圈,生怕有伏兵。結果什麼也沒有,敗退的波斯人全都狼奔地逃回了伊斯法罕,但馬哈茂德仍然不敢追擊波斯敗軍。
在小心翼翼地偵查後,阿富汗人於3月11日,進抵查揚德河以南的地區,相繼佔領了法拉哈巴德宮殿群、朱利法區和亞美尼亞區,然後洗劫了亞美尼亞巨賈們的財富,並掠走了大量的年輕婦人。
而此時,薩法維宮廷中愚蠢而無意義的爭吵仍未停歇。儘管諸多大臣極力勸說沙阿撤離伊斯法罕,暫時躲避阿富汗人的兵鋒。但是,膽小怯懦的沙阿不願意冒險離開伊斯法罕,做出了一個最為糟糕的決定,留在城中堅守待援。
3月12日,王儲薩非·米爾扎王子主動向沙阿請命,想要帶人突圍,前往西北地區,重整軍隊再戰。但此舉,遭到沙阿的猜忌,懷疑他別有用心,意圖出外自立,然後廢黜了他的王儲之位。
3月13日,帝國大維齊穆罕默德·庫裡汗·沙姆魯向沙阿建議,為了可以長期地堅守伊斯法罕,等待帝國各個行省總督的救援,當務之急需要將城中不斷湧入的難民和部分原有居民疏散出去,這樣可以減少對城內物資的消耗。
但是,沙阿拒絕了這項頗有建設性的建議。他認為,城中積聚更多的百姓,可以為守城部隊提供充足的民力和丁壯,對於抵禦阿富汗人的進攻,據有積極的意義。
隨著時日的遷延,帝國政府除了不斷派出信使前往周邊各個行省和地方部落,徵召勤王兵馬外,幾乎沒有做出任何積極有效的軍事應對。當看到城外附近零星出現的阿富汗遊騎時,守軍將伊斯法罕的所有城門徹底封死了,開始了一段漫長而又血腥的圍城戰。
伊納亞圖拉·哈瓦拉扎米舉著長矛將一名瘦弱的難民高高挑起,隨後在士兵們的歡呼聲中,狠狠地拋向前方。
數百部族戰士跨著雄駿的戰馬,揮舞著鋒利的彎刀,在四散奔逃的難民隊伍中,往來賓士,縱意踐踏,收割著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前方那座堡壘是什麼所在?”伊納亞圖拉·哈瓦拉扎米收起長矛,抬頭望向遠處一座堡壘模樣的建築物,眼神裡露出幾分炙熱。
“管它什麼所在,去將它掀翻了就是!”一名粗壯的部族戰士舉著彎刀,滿不在乎地說道:“或許,那座建築物是某個波斯貴人的一處別院。我們去將它打破,殺死裡面的男人,搶走他們的財寶和女人!”
“對,殺過去,搶走裡面的所有東西!”
“……”
越來越多的阿富汗部族戰士注意到了前方那座疑似堡壘的建築,頓時群情洶洶,眼中露出無盡貪婪的神情,顧不上再去追殺劈砍那些逃散的難民,紛紛調轉馬頭,直奔它所在的方向而去。
就連沙阿最為喜歡的法拉哈巴德宮都被我們奪佔,據為中軍大營所在,那麼在伊斯法罕城外,還有什麼城堡莊園能阻擋我們的攻擊?!
“特麼的,終於來了!”在一座匆匆搭建的瞭望塔上,營長閆少武雙手舉著望遠鏡,看著遠處洶湧撲來的數百阿富汗騎兵,嘴裡喃喃的說道。
經過十餘天的不斷加固,整座齊國商站已變成一個小型的軍事要塞。原本單薄的護牆,在其外圍新建了一道堅固的木柵欄,並以大量的夯土填充其中,用於提升它的遮護性和防火性。在木柵欄的外面,還挖掘了一道壕溝,阻止敵方部隊快速突進至護牆。
商站周邊數公里的樹木皆被砍伐一空,留下遍地的矮樹樁,不予敵人提供任何建造攻城器械的木材。甚至,為了給敵軍安營紮寨製造困難,齊國人還將附近幾個村落的民房統統焚燬,並將所有的水井和水源予以徹底填塞和破壞。
現在唯一可慮的是,商站中積存的火藥不多,無法支撐幾場大戰。若是敵人不計傷亡,發動持續猛攻,可能很快會將為數不多火藥消耗殆盡。屆時,僅憑兩百多名陸軍官兵和不到三百人的商社夥計、僱工,全部持以冷兵器接戰的話,恐怕就無法面對四面八方蜂擁攻來的敵軍。
另外,因為商站位於伊斯法罕近郊,囿於薩法維王朝的軍事禁令,根本不允許擁有火炮之類的重武器,使得困守商站的官兵們也失去了賴以憑持的重火力支援,這對他們防守而言,將會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不過,官兵們和商社人員對於守住商站,還是報以極大地樂觀態度。雖然,阿富汗人擊敗並重創了波斯大軍,但面對一座擁有數十萬人口的伊斯法罕,他們未必能攻得下來。在他們看來,一旦阿富汗人在攻打伊斯法罕時,吃了虧,損失一定的兵力後,必然會帶著搶來的財物,撤圍而走。要不然,等帝國各地的勤王兵馬到來,說不定就被波斯人來一個裡應外合,將他們一鼓聚殲於城下。
當三百多名阿富汗騎兵奔至商站近前時,便驚訝地看到這座方圓不過數百米的建築群,宛如一座防禦嚴密的堡壘。那些站在護牆上警戒防衛的人員,大部分都長著一副東方面孔,與傳統的波斯人迥然不同。他們在看到數百彪悍的阿富汗騎兵殺到時,也沒有表現出任何驚慌失措的樣子,就那麼冷冷地看著他們,似乎充滿了不屑和鄙視。
“他們是齊國人!”一名見多識廣的部族戰士高聲呼道:“……這裡一定是齊國人的商站!”
“嗯?……齊國人!”跟隨吉爾扎伊人首領馬哈茂德南征北戰數年,尤其是數度殺入波斯腹地,襲掠地方,伊納亞圖拉·哈瓦拉扎米自然是知道齊國人的。克爾曼、亞茲德、設拉子、伊斯法罕,以及阿巴斯港、布什爾港,到處都有他們商人活躍的身影。甚至,就連他們的大本營坎大哈,都有幾名狡黠的齊國商人和數量更多的齊國代理商。
他們吉爾扎伊人的西南鄰居喀拉特汗國就是依靠齊國人的支援,不斷向北面和西面擴張,試圖要將整個俾路之地區都納入他們的統轄之下,從而建立一個統一和完整的俾路之王國。若非他們吉爾扎伊人的地盤跟俾路之人之間隔了大片的荒漠戈壁,說不定,早就跟他們爆發激烈的武裝衝突了。
另外,從各種渠道資訊反饋,齊國人持有的立場應該是支援波斯人的,為了在帝國取得更多的貿易利益,他們不斷為波斯人輸入各種先進的火器。在三年前(1719年),他們幾乎兵不血刃地攻佔了克爾曼,並將這座城市洗劫一空。但在去年八月,當他們再攻克爾曼時,就遭到了當地守軍激烈的反抗。因為,齊國人為這座城市提供了五六門威力巨大的火炮,使得他們在圍攻該城時,吃了大虧,損失不少精銳的騎兵。
而剛剛結束的古爾納巴德之戰,雖然他們阿富汗人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殲滅波斯軍一萬五千餘。但在這場戰鬥中,包括他們吉爾扎伊人首領馬哈茂德在內的所有將領,無不大呼僥倖。當他們置阿拉伯騎兵抄掠後方營地不顧,直接全軍攻向波斯前軍時,就遭到了他們的火炮轟擊。連續數輪的炮擊,幾乎摧垮了騎兵衝鋒的勇氣。
要不是前軍統領阿馬努拉·汗發現整個炮兵陣地沒有波斯大軍護持,從而發起堅定地突擊,說不定,整個部隊就會在連續的火炮的轟擊下轉身逃跑,從而失去擊敗波斯人的機會。
在騎兵蜂擁殺入炮兵陣地後,阿富汗人赫然發現,他們的指揮官竟然是一名齊國人。在所有波斯炮兵倉皇逃散時,他卻謹守一名軍官的榮譽,留在了炮兵陣地,握著一把指揮刀,與殺來的騎兵力戰到最後一刻。
想不到,他們這些奉命在伊斯法罕城外掃蕩地方、隔絕城內外聯絡的遊騎部隊,竟然在伊斯法罕東南郊外發現了齊國人的商站。
“向齊國人喊話,讓他們開啟商站大門,放下武器,主動出來投降。”伊納亞圖拉·哈瓦拉扎米深吸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勝利者的驕傲,“要不然,待我們殺進去,雞犬不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