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陸軍的野望,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重慶老Q,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來了。”

齊國樂安大長公主齊子若看到隱在幾個子女後面的宋文茹,虛弱地抬起頭來,露出一絲微笑,朝她眨了眨眼,示意她走到近前。

“母親……”宋文茹急忙上前幾步,緊緊握住母親那隻形銷骨立的手,淚如雨下,無語凝噎。

“你這些年……是怎麼過的?”齊子若費力地抬起另外一隻手,想努力地替女兒擦拭滿臉的淚水,但終究病體虛弱,手臂又無力地垂了下去,“文茹,你可曾……恨我?”

“沒有……,我沒有……”宋文茹淚眼摩挲地看著母親,抽噎地說道:“女兒從來……從來沒有怨過母親,更沒有對母親生出……半點恨意。女兒不孝……”

“唉……”齊子若看著淚人般的女兒,觸動了心中的一絲柔軟,“當年,你執意要……要嫁於那個自詡前途遠大的小軍官,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會有這個境遇。……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

“女兒沒有……吃苦。”

“你的孩子呢?”齊子若抬眼看了看後面,輕聲問道。

“他在陸軍服役,現下在印度……”

“嗯……?他怎麼……怎麼也入了軍隊?”

“……”宋文茹看著虛弱的母親,淚如雨下。

“唉……,這些渴望建功立業的少年人呀!”齊子若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腦海中卻突然浮現出一個模糊的英武軍官的身影。

“我在軍中服役,時日無常,如此一來,必不能有太多時日可與公主殿下相見。”

“無妨!我等伱。”

“若是陛下不許……”

“這是我的事。父皇那裡,我自去說項,定不使之為阻礙。”

“好,待我在軍中有所功業之時,我必來長安尋你。”

“既如此,那我在長安……等你。

一晃眼,四十多年了,那個英武少年早已逝去,為了追求他的軍功偉業,埋骨於非洲荒野之中。卻未曾想到,自己的女兒,在二十多年前也會如她一般,同樣喜歡上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青年軍官,不顧自己的強烈反對,毅然離家而去,下嫁於他。

這些熱血的男兒們,為何會如此執著於沙場征戰,醉心於開疆擴土,卻獨留身後一個個痴心苦候的可憐女人?

-----------------

11月28日,總參謀部大樓。

“……經過縝密推演和細緻謀劃,針對波斯的大規模軍事幹預行動,總參謀部擬定出動兵力組成如下:一,海軍將於明年3月底前,從北海艦隊、本土艦隊,以及印度艦隊抽調二十六艘艦船組建一支特遣遠征艦隊前往波斯地區,承擔海上封鎖、登陸掩護、驅逐外來海上勢力、掌控海灣制海權等各項作戰任務。該艦隊轄下包括十七主力戰艦、四艘武裝偵查聯絡船、三艘補給船、一艘醫療船和一艘維修船,艦隊司令官由印度艦隊司令、海軍驃騎將軍(上將)褚雲嶺擔任。”

“二、陸軍將從本土、宣化(今帝汶島)、開化(今爪哇島)抽調兩個團五千四百餘官兵,從順國、衛國、呂宋(鄭氏)、河仙、占城五個藩屬國抽調七個營三千餘官兵,於1月底前廣寧集結。隨後,分乘海軍艦船和徵用的商用運輸船前往印度,會同孟加拉駐屯軍一個團、科欽駐屯軍一個團、寧陽駐屯軍一個團,共計七千二百餘僕從兵,共同組成波斯遠征軍,司令官由南洋衛戍司令官、陸軍鎮國將軍(中將)傅衛榮擔任。”

“三、印度莫州駐屯軍、印度西州駐屯軍抽調十個營四千二百餘僕從兵,會同喀拉特汗國騎步兵五千餘,組成西路軍,司令官由莫州駐屯軍總司令、陸軍明威將軍(准將)孫友鵬擔任,從俾路之地區攻擊坎大哈,以斷絕阿富汗吉爾扎伊人的退路,同時將我齊國軍事力量浸透至阿富汗地區。”

“……”

“此戰過後,陸軍的實力又要膨脹幾分了。”海軍部總參謀長、鎮國將軍(中將)顧繼洪一邊聽著臺上正在宣讀的軍事部署計劃,一邊朝海軍部副總長、驃騎將軍鄭德朋小聲地嘀咕道:“三個架子團滿編,加上戰後駐軍波斯,這差不多就增加了八千餘兵額,將整個陸軍規模足足擴充了五分之一。”

“何止於此!”鄭德朋暼了一眼就坐於斜對面的陸軍總長、驃騎將軍彭輝明,低聲說道:“他們陸軍正在多方遊說,希望能仿我海軍模式,在南洋各藩屬國建立聯合陸軍司令部,想要將人家手裡的陸軍納入統一指揮系統之內,以期擴大他們的陸軍影響力。”

“哦?”顧繼洪掃了一眼對面的陸軍將領,臉上帶著揶揄的神情,“陸軍終究是不甘屈居我們海軍之下呀!……但凡遇到某個海外熱點問題,便使出渾身解數,極力擴大他們的影響力。”

齊國自建國八十多年來,除了剛剛入主漢洲時遭到西屬菲律賓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三次入侵外,隨著齊國海軍實力的快速增長,並進而掌控了南洋制海權,本土便再無任何外患的威脅。

到了後期,經略南洋、奪取呂宋、謀佔安南,所面對的一個個敵人,實力也都相對較弱,而且齊國也是採取多方分化、逐步蠶食的手段,很少實行大規模的兵團作戰,這就使得齊國陸軍規模擴充速度一直都比較慢。

當然,這也跟齊國早期人口資源不豐的因素有關,不能像大陸秦國那樣,動輒出動數萬乃至十數萬龐大的軍隊。另外,在數十年前,為了快速積聚人口,齊國每年都要拿出大筆資金進行移民活動,使得政府只能將有限的財政收入投入到最為關鍵的海軍建設上來。因而,齊國便一直奉行著“大海軍,小陸軍”的建軍模式,在各種資源方面,優先向海軍傾斜,從而強化海軍實力,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

待逐步控制了南洋、安南以及部分印度地區後,齊國又大量抽取地方土著建立僕從部隊,將其作為齊國繼續對外擴張殖民的炮灰,驅使他們征戰四方,以夷攻夷,從而減少寶貴的陸軍消耗。

在發生對外戰事時,齊國往往會以少量的精銳陸軍為核心,輔以大量的土著僕從部隊為主力,憑藉兇猛的火力,超出對手武器代差,就能輕鬆擊潰當面之敵。若是戰事規模擴大,齊國則會大量徵調藩屬國軍隊隨同出征。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使得齊國陸軍規模的擴張速度顯得異常緩慢,從兩萬人增加到四萬餘人,足足用了三十多年。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不論是大陸上的秦國,還是歐洲各國,所擁有的軍隊規模無不以人數龐大而著稱。三十多年前,法國為了爭霸歐洲,常年保持著20、30多萬的常備軍,在9年戰爭時期法國陸軍總兵力甚至達到了44萬人,達到了同時期歐洲軍隊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沙俄在彼得大帝時期進行了軍改,於1710年組建了42個步兵團、6萬餘的新式陸軍。隨後幾年,又把這支部隊擴充到十幾萬規模。當時,彼得大帝的建軍思路是,按照每100人抽掉一人終身服役的標準進行擴軍。在1722年沙俄的人口總共是1600多萬,也就剛好能夠給他湊出10餘萬陸軍和數萬海軍。這個比例在工業化以前是非常高的,和羅馬帝國的最高標準相當--嗯,不愧自詡為第三羅馬。

而表現出更加窮兵贖武的歐洲國家當屬普魯士,1713年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後,把王室開支削掉四分之三,節省下來的錢全部都用來建設軍隊。普魯士全年國庫收入才700萬銀元,砸在軍隊上就600萬。結果就是,普魯士的陸軍規模從他接手時的不到4萬人,到1720年時就增加了一倍多,達到8萬人。而這個時期,整個普魯士所控制的人口僅220萬,軍民佔比高達3.8%!

當然,對於齊國陸軍而言,儘管無不極度渴望擴充規模,增加陸軍的影響力,倒也不至於像普魯士那般瘋狂,不顧國力的限制,建立一支數量龐大的陸軍。

但是,齊國立國八十多年來,從據有漢洲本土,到控制南洋諸島,進而又殖民印度、非洲、美洲等地,這般廣袤的領土,僅有區區四萬餘陸軍兵力,是不是數量也忒少了點。

固然,各個海外領地可以徵召了大量僕從兵,還有人數眾多的地方輪值鄉兵,表面上看,確實能維護這些領地的基本安全和帝國的商業利益。但不要忘了,有句俗語叫做“鞭長莫及”。一旦某個偏遠的海外領地在一些野心家的攛掇下謀求自立,脫離帝國的統治,那麼陸軍無法做到及時平叛,必然會造成不可測的帝國危機。

所以,陸軍心中的小算盤便是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裡,將陸軍人數增加到十萬的規模。如此,方能在有效維護帝國的領土完整的情況下,積極推進帝國的殖民擴張事業。

“彭總長,此次我齊國率師征伐波斯,可有成算?”

總參謀部的軍事部署會議結束後,皇帝侍從武官、明威將軍(准將)滕錫光緊走兩步,來到陸軍總長、驃騎將軍彭輝明身側,一邊走著,一邊輕聲詢問道。

“我齊國兩萬餘大軍,皆訓練有素,且糧械充足,面對那些野蠻愚昧且又武器落後的阿富汗部落武裝,當能一鼓將其聚殲于波斯境內。”彭輝明信心十足地說道。

“如此甚好!”滕錫光點點頭,說道:“陛下希望此次遠征,除了幫助薩法維王朝恢復國內統治秩序外,還要打出我齊國聲威,展現我齊國強大的戰力,以此震懾奧斯曼帝國和沙皇俄國,為我外交斡旋勸退兩國撤出波斯境內領土,張以聲勢。”

“請滕將軍回報陛下,我陸軍上下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期望。”

“彭總長有此信心,陛下定然亦為之欣慰。”滕錫光笑著說道:“對了,陛下有一個私人之請,請彭總長著人尋一位印度駐屯軍中一位仁勇校尉(中尉),名叫李延良,將其調回本土,至長安陛見。”

彭輝明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點頭應道:“我會立即著令印度駐屯軍從速辦理此事,以最快速度將這名仁勇校尉召回長安。”

李延良?

難道是某個匿名的皇室子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將臣一怒

什麼?我在南亞當大明皇帝

清風過山崗y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