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海忘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邀請,妖探,曠海忘湖,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天一亮,延平縣衙便緊急釋出了兩條告示。
一條是關於崔嘯天的罪狀與審判,宣佈三日後遊街示眾,凌遲處死。
另一條則是關於鬼面殺手的真相,向公眾宣佈十三年前的鬼面殺手案是冤假錯案,真正的鬼面殺手叫做李準!
看到告示,延平縣再次沸騰。
老百姓們對於崔嘯天的審判自然是爭相歡慶,鑼鼓喧天,好似過年,其慶祝程度遠超裘霸天問斬之時。
而對於鬼面殺手一案,同樣引起滿街譁然,尤其是對那些被害人的家屬而言,更是極為關注。
於是,就在當日,延平縣衙由縣丞陳厚祿主持了一次公開審判,將李準殘害七名少女的罪行當眾公佈,人們這才知曉了關於此案的來龍去脈。
同時,對於齊雲正殺害童縣令、盧玉勝以及劉三洋的罪行也進行了公開審理,只是由於案情複雜,暫時延後對於齊雲正的宣判。
不過,齊雲正已經心滿意足,此生無憾,因為在他的見證下,衙門正式為齊大郎洗冤平反,以證清白。
人群中,一名中年女子偷偷哭泣,此人正是齊雲正的二姐齊巧妹,她的心情無疑最為複雜。
雖然大哥大仇得報,可是二弟又從此陷入牢獄,生死難料。
本來,在他們的計劃裡,齊雲正最後是能夠逃走的,可是齊雲正心懷佛戒,改變主意,最終還是放棄了逃生。
於是,齊巧妹五味雜陳,開始懷疑這次復仇計劃是否值得?
鬼面殺手的審判,讓那些被害人家屬們萬般激動,他們一來感謝衙門秉公辦理,主持公道,二來難以避免地對天雄鏢局憎惡仇恨。
於是,他們當天便集結大量群眾,去到天雄鏢局遊行聲討,想要向李四雄討個說法。
然而,等他們來到鏢局一看,卻發現鏢局人去樓空,大門已拆,牌匾已砸,早已成了一片廢墟。
原來,當天雄鏢局的鏢師們得知鬼面殺手是李四雄的兒子李準之後,早已預料到鏢局垮臺是必然之勢,因此早早分了東西,就地散夥。
其中一些沒搶到好東西的鏢師,還怒砸了鏢局牌匾……
李四雄的倒臺,預示著延平縣的四大惡霸已去三位,對於老百姓們來講,幸福似乎來得太過突然,大家除了敲鑼打鼓之外,都不知道到底該怎樣歡慶了。
三日後,還是在南郊的谷河岸邊,崔嘯天被凌遲處死、。
由於聖上手諭提示,崔嘯天的黨羽一律重判,所以崔嘯天的兒子崔猛,以及一干重要手下,全都被判了開刀問斬,足有二十人之多!
於是,谷河岸邊血染地面,只待來年河水高漲,才能沖刷乾淨……
正所謂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崔嘯天傷天害理,導致無數百姓家破人亡,今天也算是自食其果。
與之前刑部來人不同,司禮監的蘭公公並沒有深居簡出,謝絕見客。三天裡,他來者不拒,陸續接見了以韓文韜為首的大小官員,而且收穫了不少“小禮物”。
可是,這蘭公公也果然經驗老道,無論與對方怎樣交談,他都是始終滴水不漏,沒有被對方套走半點資訊,幾乎一句有用的話都不說。
而且,蘭公公對案情也毫不關注,只是象徵性地監督了一下行刑,其間連卷宗都始終沒看一眼。
不過,蘭公公似乎對宋知禮有所偏愛,臨走之前還叮囑宋知禮,要他好好幹,別辜負了聖上的厚望。
宋知禮自然受寵若驚,連表忠心。
在送走蘭公公一行之後,韓文韜自是沒有逗留價值,也在同日離開延平縣。
就這樣,一場滅頂之災實現大逆轉,好像忽然之間,衙門又迴歸了往日的平靜。
但是,宋知禮與徐真等人全都知道,他們與刺史韓文韜的樑子算是結下,現在的平靜,只是暫時的平靜而已。
裘霸天問斬,崔嘯天凌遲之後,他們那些有罪的手下,也陸續被押送大觀城等待服刑。
衙門的南監大牢終於壓力驟減,再也不像以前那麼人滿為患。
目前,裡面關押的最重的犯人,也就僅剩鬼面殺手李準,與和尚齊雲正。
由於鬼面殺手案件牽涉甚廣,需要等到諸多家屬前來確認,所以暫時還在審理之中。
至於齊雲正,宋知禮卻打算寫一份陳情書,利用齊雲正僧人的身份免除他的死刑,只判他一個充軍發配。
但是,這份陳情書需要司馬信的批示,可現在司馬信已經隨著韓文韜返回州府,所以他打算把這件事延後處理。
當然,他馬上就要前往齊州任職,這件事也就只能留給陳厚祿來辦。
此刻,內堂之中,宋知禮屏退所有人,只留徐真一人在屋中敘談。
而敘談的話題也可想而知,宋知禮邀請徐真跟他一起去齊州,讓徐真做他的幕僚。
“你看,”宋知禮分析道,“我手握金蟠桃,諒他們也不敢動我,可我這麼一走,難保他對你們不利啊!
“不如,你跟我走,將來我必能讓伱擺脫賤籍,將來也謀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豈不甚好?”
對於宋知禮的邀請,徐真已然有所預料。
儘管他們二人素有恩怨,儘管宋知禮被徐真耍得團團轉,但最後的結果證明,徐真的判斷和計謀都是對的。
尤其透過宋知禮擅自逼供崔嘯天這件事來看,宋知禮更加意識到,徐真這個小捕快比他更加穩重,思慮長遠。
如果把徐真帶在身邊,自然能讓他如虎添翼。
然而,徐真的考慮卻不盡相同。
他不否認,跟著宋知禮的確能讓自己更快地提升階層,甚至將來有機會接觸到權力中心。
但是,他也知道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
徐真並不為將來承受的壓力擔心,他最不放心的,其實還是宋知禮這個人。
宋知禮曾經派人刺殺過他還在其次,關鍵是徐真發現,宋知禮雖然是一介文人,但骨子裡卻透著一種難以琢磨的邪氣。
他不貪,不惡,可每每在關鍵時刻卻包藏私心,跟著這樣的人,徐真實在無法放心。
當然,徐真懂得變通,他並沒有直接拒絕宋知禮的好意,而是對宋知禮說道:
“宋大人,正因為您去了齊州,我才更應該留下來,防止那些人對我們不利。”徐真真誠說道,“您放心,一旦危機過去,大家安然無恙,我便立刻動身去齊州投奔您!”
……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