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0章:不講武德,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舊迎新的爆竹聲並未沖淡籠罩在瀋陽城內的濃密愁雲,由於戰歿及失蹤,隨處可見主要街路兩側的府邸有懸掛白綾的情況。
此番出征,戰損帶後期因傷病不治而亡,及喪失戰鬥力與成為殘疾的,大清王師光是作戰兵力便折損了五萬之巨,死去的包衣更是超過七萬!
根據詳盡統計之後,出征時的二十六萬五千大軍,如今就剩下十四萬出頭。
這是自太祖高皇帝起兵討明以來,大清國蒙受的最大損失了。
光是八旗兵便折損了一萬九千人,讓皇太雞心裡都在滴血!
加上之前為收復遼東半島而折損的兵馬,此二役,大清便打光了超過三個旗的八旗兵!
皇太雞為此病了兩個月有餘,等正月十五之後,身體狀況方才轉好。
但一想起那些損失的兵馬,皇太雞便感覺心如刀絞一般。
萬惡的蠻明太子,不敢讓其軍隊與大清王師正面較量,私下卻祭出天花病毒!
真是委實可恨,若是能有機會將狗太子生擒活捉,定要將其凌遲處死!
倘若雙方拉開陣勢,真刀真槍較量一番,大清王師必然大獲全勝。
如此苟且陰險,靠旁門左道之伎倆,僥倖竊得一場勝利,分明是不講武德!
出動近三十萬大軍非但沒有攻下京城,反而是損兵折將甚多。
即便主力人馬已然撤至關外,又怎能讓皇太雞甘心?
每天想起此事,便頓感無比上火,怒火攻心之下,病軀又難以儘快好轉。
然而想起京城城頭懸掛自己將在四年後病逝的條幅,皇太雞便更加惱火了。
自己若真應了那信口雌黃出來的時間,甚至提前駕崩了,往後大清國可咋辦?
豪格的正藍旗剛剛遭到重創,尚在重建階段。
而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根本就沒參加攻城戰,連根毛都沒損失。
比較起來,倘若自己撒手人寰,保不齊多爾袞兄弟會伺機向豪格發難。
若多爾袞得逞,往後大清國的皇帝,可就不是自己的子嗣了……
故而,決計不可讓那方才黃口之年的惡童得逞!
振作!
自己必須振作才是!
靠著頑強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念,皇太雞居然在年後痊癒了,這可是讓后妃們歡心不已。
為此,后妃們還特意請來會唱關內的意呆利歌劇《小拜年》的戲子來為皇上賀喜!
意呆利歌劇自從傳到瀋陽,便成為了競相追捧的物件。
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勳貴與將領們都酷愛聆聽這種通俗易懂且膾炙人口的歌劇。
唱得好的戲子更是炙手可熱,日程早已排滿,一次能領到不下十兩銀子的賞錢。
皇太雞聽過數段歌劇之後,自然也喜歡上了這種形式的表演。
但又得知此為蠻明惡童所創,心裡便感覺有些彆扭。
可是無奈后妃們都喜歡,皇太雞也只能從善如流了。
好在其說辭也是以尋常生活為主,每天聽些也能陶冶身心。
不像該死的《京師日報》,頭版頭條便是《大敗清軍》之類的標題,看著都鬧眼睛!
等刊載關於京城之役內容的那些天的報紙被送來,皇太雞看過之後,便被放在了一旁。
可又認為很不吉利,少了有些顯得自己心思狹隘,擺著又覺得無比噁心。
想過一番之後,便決定踩在腳底下,當作墊腳布了……
好在之前向大清國各地宣傳的都是王師取得了空前大勝,斬獲頗豐,與上次入關一樣,重創蠻明人馬!
由於實打實地從畿輔一帶收上來好些糧食,加之捲走了不少人丁,以及王師固有的強大戰力,百姓們也就不得不信了。
參戰的將領都被嚴令不得向任何人等透露分毫實情,若是口不擇言,一旦核實情況,必將嚴懲不貸。
損失的包衣阿哈就是攻城時為國捐軀的,這是死得其所!
將士們則是在攻城與野戰中損失的,只有一萬,僅此而已!
驍騎校及以上將領與校尉損失原因是帶頭衝鋒所致,此乃大清王師作戰之慣例,無可厚非,多給家眷些撫卹便是了。
有范文程、寧完我、鮑承先等大學士所撰寫的數篇讚頌大清王師是役之勝利的文章,均已在之前出版的《大清日報》上刊載。
要讓所有人都覺得,只需再打一次,大清便可以取得決定性勝利,進而順利入主關內了!
百姓們也不敢有所懷疑,更沒那個工夫,眼下防禦天花都來不及。
除巴牙喇外,“凱旋而歸”的所有兵馬均不得入各城。
須先在城外駐紮,以確定天花患者是否被徹底隔離開。
即使防範甚嚴,由於某些將領的疏忽大意,天花也不脛而走,傳入瀋陽、遼陽、海州等城內。
雖然隨後城內守軍便加強了管控,使用了諸多方法,包括將天花患者及其家眷進行隔離,甚至軀幹至城外居住。
但還是有上萬人被感染,沒被傳染的人也不敢貿然上街,生怕不經意間被染上,殃及全家。
弄得大清國各地均是人心惶惶,而且儘管知道這是蠻明狗太子弄出來的,可沒一個人知曉到底如何化解此病。
更可怕的是,若是再次向南發兵,蠻明再次使用如此毒計,該當如何是好啊???
大學士們對此一籌莫展,將領們更是擔心不已。
有心來個以毒攻毒,你用天花,我便用蛇毒,可是……
這麼玩下去,人數處於劣勢的大清王師扛得住這等無比慘烈的對戰模式麼?
大清天兵死一個,狗蠻子死五六個,蠻明仍然是佔了大便宜的!
若是王師再次折損上萬人,多半還得跟此番一樣,灰溜溜地收兵撤退。
皇太雞對此也是深思熟慮了多日,可絞盡腦汁都未能想出上佳的對策。
為此只能召集眾人來議一議,寄希望能夠商量出一個較為穩妥且可行的法子出來。
“皇上,臣以為我大清王師擅長野戰殲敵,而蠻明人馬則多好憑城據守。若將大力攻城改為圍城打援,或可有所斬獲!”
范文程是不贊成再次發動攻城戰的,莫說京城,就算連松山都沒打下來,再打的結果也只能是繼續損兵折將,僅此而已。
“皇上,臣以為王師待開春之後,可圍攻錦州,困死城內守軍,迫使祖大壽向蠻明朝廷告急,待其派出援軍,王師便可以逸待勞,半路截殺了!”
寧完我也贊成打野戰,畢竟棄馬攻城是不智之舉,還是要揚長避短,發揮大清王師的優勢方面。
“皇上,臣以為王師可先行阻擊敵軍,而後斷其糧道,再派出一支騎兵燒燬抑或是佔領蠻明軍隊屯糧之處,援軍缺糧,則必敗無疑。錦州城內守軍見援軍無望來援,便再無抵抗之心,如此錦州可下矣!”
鮑承先又進一步完善了前兩位的打算,這樣便草擬出來了一個比較的作戰梗概了。
“皇上,如此一來,王師不但可以一舉重創,甚至殲滅蠻明關外主力,更可順勢補充糧餉,尤其是王師較為缺乏的各型火炮,待是役之後,再行叩關,攻入畿輔一帶亦不遲!”
都察院承政張存仁也獻計獻策,前三位都直抒己見,他也不能落於人後。
“嗯~!諸位愛卿言之有理!”
皇太雞想了想,覺得如此行事,倒是能夠避實擊虛,畢竟蠻明軍隊的特殊武器再厲害,野戰時也抵不過驍勇善戰的大清鐵騎。
是役王師一次便損失了近九十門紅夷大炮,其他火炮數量更是高達數百門之多,亟待補充。
鑄炮廠倒是又造出了三十門,只能補上一部分差額,剩下的部分,若是想要儘快補齊,便只能透過繳獲來補上了。
能消滅數萬甚至十數萬蠻明兵馬,又能繳獲大量的火炮與糧食,說不定還有運往錦州的銀子,這還是很划算的。
更重要的是,能把關外的蠻明軍隊一網打盡,即便是有個別漏網之魚,也不足為懼了。
待王師大獲全勝之後,便可直搗山海關,一舉攻克這座礙事的關隘了。
沒了山海關這座屏障,蠻明便無險可守了,其都城已然成為大清王師的囊中之物了!
“皇上,若是圍城打援,則可發揮我大清鐵騎驍勇善戰之優勢,不但八旗兵可奮勇爭先,檬古健兒更是能夠恣意施射、砍殺蠻明雜兵!”
剛林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檬古兵在攻城時沒出多大力,大清可以不計較,但打野戰,那就不能再推三阻四了。
“臣附議剛林所言,皇上,此番檬古諸旗可作牽制之用,而我大清八旗兵則能給予蠻明援軍致命一擊,如此配合,便可勝券在握!”
希福立刻領會了剛林的意思,便出了個還算聰明的主意。
“皇阿瑪,兒臣願率檬古諸旗出戰!”
豪格的正藍旗到手還沒捂熱呼,就被折騰沒了,新補充的人馬根本就沒多大戰鬥力,還不如檬古兵。
於是豪格便把心思放在了檬古諸旗身上,十一個旗,每旗抽出一個甲喇,那也等於兩旗多的人馬。
“嗯!容朕三思!”
對於自己兒子那點小心思,皇太雞當然很清楚,不過念其在攻城時也是竭盡所能,不想像某些人故意儲存實力,倒是可以考慮這個建議。
“不知十四弟意下如何啊?”
諸多宗室裡最聰明,除了自己,便是多爾袞了,皇太雞還想聽聽這位十四弟的意思。
若是多爾袞亦同意圍城打援,那就派兩白旗衝鋒陷陣,否則必須說出服眾的理由才行。
“皇上,臣弟願率兩白旗為先鋒!”
多爾袞早就想過如此扳回一城,唯一可能的法子就圍攻錦州,迫使王在晉出戰。
錦州倘若有失,必定震動蠻明朝野,王在晉不可能不為錦州失手的後果負責。
既然文臣都建議皇太雞發兵錦州,自己再推辭便是犯眾怒了。
圍攻京城時,兩白旗都在防備蠻明勤王之師以及徵糧,故而毫髮無損。
這會兒自己再不願出戰,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故而莫不如主動請纓。
“好!有十四弟率兩白旗出戰,王師必可大獲全勝!”
多爾袞無比痛快地答應下來,讓皇太雞很是高興,至少免去了一番規勸的口舌。
“……”
看著多爾袞的側臉,多鐸很是不解,二哥是不是睡傻了,這事還有爭先的?
狗蠻子弄出甚子鐵甲戰車,還有甚子飛艇,戰力可是不得了。
兩白旗再損失人馬的話,真會傷了元氣的。
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公尚可愛都返回了駐地,二哥代善遠在義州防備祖大壽。
“諸位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
問過文臣及十四弟的意見之後,其他人,包括濟爾哈朗、阿巴泰、杜度等人的意見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濟爾哈朗仍率鑲藍旗留守瀋陽,朕將率兩黃旗及外藩三旗御駕親征,十二弟(阿濟格)、十四弟(多爾袞)、十五弟(多鐸)率兩白旗為先鋒,朕將檬古八旗之正四旗交予十四弟指揮,如何迎戰,皆由十四弟全權負責。豪格負責統領檬古八旗之鑲四旗負責策應,伺機斷其糧道。兩紅旗為後援,佔領敵軍屯糧之地,兩灰旗及三順王兵馬負責圍攻錦州,不得有誤。”
“是!”
至於何時出兵,眼下還沒出正月,關外冰天雪地,錦州那邊稍微暖和一些,但也遠不如關內。
此時若是包圍錦州,王在晉能派援兵來救麼?
估計不大可能!
於是皇太雞便打算過些天再說,先將發兵之事定下來,具體時間,得看天氣變化情況。
不過再晚也不能晚於正月末,路上還得走些日子。
好在關外不像關內,而且發兵錦州比進攻京城的路途短了一多半。
若是三軍全速前進,三天之內必到錦州城下。
此番是假攻城,真打援,也就無需動用太多的包衣了,帶去兩萬人就足夠用了。
關鍵看王師能否打援成功,反之冥頑不靈的祖大壽是決計不會主動棄城投降的。
“二哥,你為何主動要做先鋒啊?”
等退朝之後,多鐸實在忍不住了,便詢問起來。
“不然如何?等先鋒的差事落到咱兄弟頭上?”
多爾袞聞言不禁覺得好笑,你真以為這先鋒的差事躲得過去?
“……”
此話直接把多鐸給問住了,他倒是沒細想過這個關鍵。
“二弟,蠻明援軍短期之內未必能來救援錦州啊!”
阿濟格想了整個過程,倒是覺得王師近期不會有所斬獲。
“那還不好?”
多爾袞可是不想再損兵折將了,能不打就不打。
“二哥,你到底是何用意啊?”
多鐸不想再繞圈子了,必須弄個明白才是。
“遼西明軍之戰力,明顯遜於京城守軍。倘若其出戰,王師自然可以獲勝。否則,我部便可一直守株待兔。”
“……”
“更何況,你以為倭軍只來這一次?蠻明太子何等狡詐,嘗過甜頭之後,焉能不會故計重拾?若是開春之後,倭軍捲土重來,兵力與上次等同,甚至比上次還多,王師還當如何?你不是亦知曉倭軍之戰力麼?是遼西的明軍好打,還是倭軍好打啊?”
“……原來如此!”
多鐸聽罷,真是佩服二哥的深謀遠慮,連倭軍都被二哥給算計到了。
比起遼西的狗蠻子,倭軍真是一坨又臭又硬的石頭,難啃至極。
五六萬倭軍就夠讓自己頭疼的了,若是來地再多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