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6章:緬軍夜襲,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軍,尤其是鄭成功起家的部隊,這些年沒幹別的事,就是跟著他們的世子連年伴駕北伐,只是最近兩年才沒過多參與其中。
伴駕的時候別的本事沒學到多少,苟且與龜縮戰術已經練得爐火純青了,幾乎達到某新皇嫡系部隊的水準。
結陣、挖戰壕、利用制高點來阻擊敵騎突擊等這些活計,完全不用再用鄭成功來教,實戰打過幾次就駕輕就熟了。
以前鄭成功麾下的部隊算是典型的攻強守弱,跟鄭芝龍麾下各部大同小異,如今算是攻守均衡,準確的說是攻苟均衡……
在狹義上,陸戰隊的使命濃縮起來就兩項——搶灘登陸守住灘頭!
從廣義上說,那任務就多了去了,跟陸軍沒啥區別。
眼下三個陸戰旅就是使出了看家本事,要是在灘頭被緬甸土著給趕下海,這可真就是丟人現眼了。
用某新皇的話說,連苟都苟不住,除了跪地乞降之外,你們還能幹點啥???
每個旅的班上以上的軍官都在北都接受過正規化的訓練,與相應軍銜的軍事知識學習。
士兵想要成為士官,也要在北都接受訓練,而且要參加過至少一次北伐行動才能得到晉升。
能成為世子麾下計程車兵,除了要稽核福建原籍之外,還要調查爺孫三代是否有前科,非特殊條件,只有身份清白之人才能入伍。
用一些新兵的話說,這簡直就是鄉試!
不過待遇也不是一般的好,餉銀標準可以跟東宮衛隊大致相當。
伙食上更是沒的說,壓縮餅乾與泡麵是最基本的,只要不是深入內陸作戰,三個旅的將士都可以吃到可口的海鮮。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緬甸土著主動夜襲之際,鄭成功的陸戰旅就發揮出了應有的戰鬥力,儘管是用錢砸出來的。
“都給老子頂住!誰敢後退一步,休怪老子翻臉無情!”
作為第三陸戰旅的旅長,劉國軒知道鄭成功就在後面看著自己,而且主要是看自己這個旅的表現如何。
萬禮和甘輝都是世子的同門師兄弟,接受過昊菁皇帝的言傳身教。
別的不說,光看他倆帶來的那兩個營計程車兵,氣質面貌就不一般。
若認為世子接受過皇帝的點撥,已經有過人本事的話。
那麼世子的兩位師兄,能耐自然也不會太低。
連劉國軒自己都認為,若是第一和第二陸戰旅被緬甸蠻子打崩,那對方得多厲害啊?
衡量各部戰鬥力的方式有兩個,若是己方戰敗,就看哪部率先崩潰,折損兵馬最多。
若是己方獲勝,就要看哪部的戰損比最高。
顯然,打緬甸蠻子,而且是在全線防禦的情況下,還能落敗的話,那就得全體跳海餵魚了。
“旅長,您放心,蠻子根本就是來送死的,咱們旅沒一個孬種!”
劉國軒身邊的一名親兵倒是信心滿滿,大夥前些年連狗韃子都打過,而且擊斃了不少狗韃子,眼下還會怕這些狗蠻子?
儘管只跟緬軍交鋒了一次,但大家都不是初出茅廬的新兵,一打眼就能看出對方的實力究竟如何。
退一步說,若是緬軍真能打,放著白天不來,還用得著三更半夜玩偷雞摸狗的把戲?
除了警衛連這樣的主力預備隊之外,只要不是旅裡的廚子和醫師,連輜重部隊在內,一律被劉國軒派上前線。
他們這些非戰鬥單位作為第二梯隊,一旦一線頂不住,隨時都得準備衝上去,反正不能讓世子在後面看笑話。
開打不到十分鐘,不容有失的劉國軒就到了火線,親自檢視陣地上的防禦情況。
由於雲層較厚,月光微弱,明軍各部只能不斷地往天上打照明彈。
只要在夜空中陡然爆開,便可以看到對面黑壓壓的一群“爬蟲”。
每一個黑點都是一隻緬兵,數量多到難以統計的地步。
但每個陸戰旅的輕重火力都不弱,加之之前廣挖土坑,這會兒可以起到不錯的遲滯敵軍推進的效果。
劉國軒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但眾多手下也沒給這位上司丟臉,尤其不能表現得連緬甸蠻夷都打不過。
迫擊炮、佛郎機、手榴彈、短銃、步槍火力起開,連蹺蹺板拋射油桶都用上了。
連續爆炸之後,陣地上的陸戰隊員就沒人覺得夜間戰場不夠亮了。
看見前方出現劇烈爆炸,緬兵就開始本能地往回跑。
又被後方督戰的軍官趕了回去,如此往復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只要還滯留在戰場上,沒有逃到明軍槍炮的射程之外,其實一衝一退都要捱打。
“成功,想必今夜貴部的戰果會相當豐碩啊!”
黃廷此番只是負責收穫礦工,連打下手都算不上,故而這會兒便跟同門師弟攀談起來。
他倒是很想率部上陣,也在覲見的時候請示過,不過被某新皇直接否決了。
某新皇還對這隻弟子語重心長地教導過,可別小看運輸礦工,這裡面的學問大了去了。
如何抓獲獵物,如何進行運輸,如何確保所部不受當地疫病的襲擾,可以全身而退。
而且不光要想著抓人,還要防著對方的伏擊和偷襲,不是說礦工放在那讓你去抓的。
之前學的一身本事,不能就飯吃了,這會兒不用,那就算是白學這些年了。
某新皇還對黃廷說過,這差事最辛苦,但同門師兄弟裡,只有黃廷最適合做。
為啥?
原因很簡單,某新皇託仙界軍師劉伯溫算過,一門八人,黃廷的命最硬!
聽到這裡,黃廷真是感激不盡,這說明自己會比其他師兄弟多活好些年。
於是再也不敢發牢騷了,老老實實伴駕來到緬甸,做起了二道販子的差事。
“呵呵,那便借四師兄之吉言了!”
鄭成功旋即回了一句,但端著望遠鏡沒放下,因為夜間的戰場情況十分的複雜。
在修築防線的時候,鄭成功便讓艦炮測距過,定好仰角與射程之後,便可守株待兔了。
這樣對岸上的陸戰隊實施火力支援,只要己方不主動出擊,就不用擔心被誤傷。
戰艦或者武裝商船上的炮手們根本就不用測距,一切準備工作早就做完了,眼下就是裝填彈藥與點火而已。
至於能否打到敵人,那不是他們該關心的事情,在夜戰時不誤傷友軍就算是萬幸了。
為了確保艦炮不會誤傷手下人馬,鄭成功也做了一百步左右的冗餘距離差。
哪怕炮彈落點近了一百步,也不會傷及麾下士兵。
由於鄭軍艦隊反應時間的原因,緬軍前鋒完全沒遭到艦炮的襲擊。
反而是跟上來的近半主力被雨點般飛來的炮彈,給劈頭蓋臉一頓削。
一枚炮彈落地就能砸出一個坑,在艦隊全速施射之後,彈著區域就跟下雨一般壯觀。
電光火石之間緬軍騎兵與步兵便被轟得人仰馬翻,將萬餘人硬生生打成了四處亂竄的沒頭蒼蠅。
沒遭到艦炮活力覆蓋的先頭部隊也沒得好,看著亮如白晝的頭頂,一個個都是感到極大的驚慌與彷徨。
說好是夜襲,這算啥夜襲?
眼裡好的人是可以看見對面明軍士兵的身影的,但這有啥用?又不能活活瞪死對方!
只要直腰往前衝,隨時都可能被對方的炮火給撂倒。
若是選擇趴在地上的話,炮彈又隨時可能落下來,那就跟等死沒啥區別。
一個是找死,一個是等死,所有人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眼下縱使己方人多也不靈啊,根本無法形成大規模的衝鋒!
之前的進攻隊形完全被明軍給活活轟散了、打亂了,加上遍地是坑,再沒幾個人覺得是役可以輕鬆獲勝了。
對方火力實在太過兇猛,槍聲持續不斷,比爆豆還密集,倒在地上斷氣的同伴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不是說下雨可以削弱明軍的火力麼?
這也沒看出來弱了多少啊?
己方因此而死的人可是一點沒少啊!
難不成明軍的火器已經先進到可以防雨?
第一次進攻在諸多緬軍將校腦子處於懵圈狀態下,只能跟著敗兵灰溜溜地跑路。
躺在沙灘上的屍體不下五六千人,可在不得命令的情況下,沒一個陸戰隊員出去摸屍。
夜間被己方炮火所誤傷是最倒黴的事情,只要自己不中彈,摸屍的機會自然有的是。
尤其是要防範緬軍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雙方炮火無眼,因為出去摸屍被打死,那就算是自食惡果了。
“宋紀,鄭森那裡打得甚是激烈,是否需要馳援之?”
由於天氣炎熱,加之感冒又沒法吃冰激凌,崇禎根本就沒心思睡覺,正好趕上對方發動夜襲。
在見到鄭成功那邊早已開打,而且有愈演愈烈之趨勢,見到宋紀還按兵不動,崇禎不免有心擔心起來。
鄭家雖為那逆子效力頗多,可說到底還是大明的忠臣,起碼為大明先後打敗過荷蘭人與西班牙人,還收復了東番。
不能因為鄭成功所部不是朝廷所轄兵馬,而在其遭到敵軍圍攻時見死不救。
否則讓鄭成功寒心的話,往後徵緬沒了來自鄭家的海上支援,那就將會變得很是艱難了。
“請陛下安心,之前臣派親信過去檢視情況,鄭成功回覆營盤無恙,親系親眼所見亦是如此。臣前些日還親自去檢視過一番,只見所部防線穩固,士氣旺盛,加之有艦隊火力支援,若是堅守不出,眼下不會有大礙。”
宋紀就怕皇帝一意孤行,讓自己派兵過去幫倒忙,這才好好解釋了一番。
這黑燈瞎火的猛然過去一大群人,萬一被當成敵軍,造成誤傷就壞事了。
“愛卿所言有利,朕亦認為如此!”
崇禎聽罷也覺得是自己多慮了,鎮海公之子跟著那逆子前前後後學了近二十年之久,還隨軍北伐過多次。
說是進取不足的話,防禦的本事總該是有的,那逆子當年不就是靠龜縮防禦,打贏了皇太雞的鐵騎麼?
鄭森手下光陸戰隊就高達一萬五千人,還有數百艘戰艦進行炮火支援,想來也應該可以擊退來犯之敵。
由於“成功”二字源自某逆子的賜名,故而崇禎一直避諱此二字,只是稱呼對方的本名。
不過當初賜名“成功”二字的寓意是很好的,為朝廷成大事,為大明建功勳。
眼下鄭成功已經開始做了,而且伊始階段做得還不錯。
崇禎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敵軍只圍攻鄭森的營盤,而在本陣這邊只是佯攻一次便退,委實有些不可思議。
問題是連崇禎都知道鄭森的兵馬戰力不若,與南廷所轄諸部相差無幾,實戰經驗更是超過了後者。
莽白今夜如此用兵,究竟是何用意?
崇禎也不好意思當眾說自己不明白此事,只能耐心等到戰後再找俘虜問個清楚。
明緬雙方的初次交鋒,明軍還沒發力,對方就因為戰象的緣故而潰敗了。
到了二番戰,緬軍不可謂不英勇,也不可謂不賣力。
然而因為不熟悉明軍的戰鬥力,也不清楚對方的火力配置與防禦措施,結果折戟沉沙。
雙方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激戰,最終以緬軍主動撤退而告終。
在天光大亮之後,陸戰隊員便開始打掃戰場,鄭成功也從高階俘虜們的口中得知了此番莽白的策略。
緬軍參戰兵力高達六萬,不過各部來自各地,將領們的心思自然也是無法協調一致,使得緬軍無法擰成一股繩來跟明軍較量。
莽白用六萬大軍來打一萬五千陸戰隊,這麼安排倒是沒錯,只是他不知道陸戰隊的看家本領就是原地防禦。
當年連窮兇極惡的東虜鐵騎都無法強行衝破陸戰隊的防線,更別說緬甸這些自恃甚高的蠻夷渣滓了。
對方願意自討苦吃,鄭成功和手下自然樂意奉陪,不然這倆月就算是白等了。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天色的緣故,加上己方太缺戰馬,使得無法掩殺敵軍,進而擴大戰果。
即便如此,海灘上還是留下了兩千五百餘具屍體,加上受傷被俘之兵,鄭成功因此推斷,緬軍的傷亡可能達到一萬以上,甚至接近兩萬人。
一次折損近三成兵馬,緬軍主動退卻也就說得通了。
由於艦隊掩護得當,使得緬軍炮隊幾近無從下手,加之己方反應及時,陸戰隊的損失很是輕微,受傷五百餘人而已,戰歿二十一人。
這樣的戰損比讓鄭成功較為滿意,只是不知道莽白還敢不敢興兵來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