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6章:四部會師,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三萬俄軍步兵眼睜睜地看著騎兵們,一個接一個地被黃皮猴子屠戮殆盡,心中在驚詫之餘,也不由擔心起了自己的性命,但為時已晚。
另一個方向的一萬三千明軍騎兵也向其撲了過來,使得東側戰場頓時變成了一部巨型絞肉機。
兩萬多明軍騎兵對陣兵力幾乎相當的俄軍步兵,在武器裝備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面對萬馬奔騰的駭人場面,大量的俄軍步兵已經被妥妥嚇得露出了農奴的原形,都不知道是戰是逃,不少人還愣在原地。
如果打順風仗,他們自然都會變成萬夫莫敵的勇士。
反過來的話,那很多人就會淪為待宰的羔羊了……
儘管他們手裡有燧發槍、火繩槍、弓箭、長矛、戰斧等武器,可還是覺得遠遠保護不了自己的安全。
熱兵器裝填太慢,冷兵器似乎又沒多大殺傷力。
好在還有腦子清醒的軍官,讓大家使用手榴彈迎敵。
只要黃皮猴子的騎兵靠近,就一起扔出去,將他們全都炸死。
然而沒等他們有所動作,明軍這邊就先發制人了。
檬古騎兵衝在隊伍的最前面,這是戰術安排,因為便於發射箭雨。
對付兩條腿的獵物,在非關鍵時刻,己方並不需要死打硬拼。
只要圍繞其隊伍進行反覆環射就行了,二三十次箭雨之後,對方還能剩下一半人都算是運氣好的。
由於在之前的戰鬥中,檬古騎兵部隊並未浪費太多箭矢,使得此時每人還有攜有不下上百支箭。
平時倒是也打獵,但只要能抓獲獵物,射出去的箭都是能收回來的,狩獵羅剎人也是如此。
故而若是來個五十次箭雨,對面沒有足夠厚的鎧甲以及足夠多的盾牌的話,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弓箭比燧發槍與火繩槍地低端火槍的優勢在於射度要高得多,火槍裝填一次,弓箭手可以拉弓十次,只要體力可以支撐的話。
“啊……”
面對這種獵殺戰術,俄軍步兵又再次吃到了當年前輩們所吃到的苦頭。
八千檬古騎兵繞圈施射,前前後後每人總計射了不下五十支箭。
落進俄軍步兵隊伍裡的箭矢在四十萬支左右,造成的傷害自然是非同小可的。
至少有上萬人中箭,要麼被直接射死,要麼已經倒地無法站起,還能勉強招架的也是異常害怕。
對於敵人所採取的卑鄙戰術,俄軍士兵在捱打之餘,是又氣又罵,但又無可奈何,由於機動力遠遜於對方,只能被動挨打。
雖然也具備一定的還手之力,可單位時間內的殺傷力也比對方遜色很多。
等檬古騎兵完成任務,後面的關內騎兵隊伍便開始登場亮相了。
戰術跟關外的同行們大同小異,也是環繞開打,只不過武器變成了火槍。
五千火槍兵騎馬繞圈跑,一邊跑一邊開火,其實難度並不比訓練時高多少。
理論上在馬上裝填彈藥比瞄準開火更難一些,但由於都是老兵,這方面的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
半小時之後,包圍圈裡的近三萬俄軍步兵已經死傷殆盡了,而明軍這邊僅僅傷亡了不足千人而已,戰歿者不到百人。
剩下三個方向上的俄軍早已開溜,由於兩條腿的步兵居多,跑路速度根本不可能太快。
在冰天雪地的戰場上,一小時能跑出二十里,那都算是腿腳麻利的高手了。
撤退的俄軍步兵超過十萬,在雪地的映襯下是非常明顯,都不需要特意搜尋。
另外一路明軍騎兵就專挑這些落在隊伍後面的敗兵下手,根本沒打算追擊對方的騎兵。
騎兵追騎兵的話,對方忙著逃命,在不馬失前蹄或者馬力耗盡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大可能追上。
與其那樣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收割這些兩條腿的獵物更為划算。
一個羅剎騎兵價值五十銀幣,價錢倒是非常可觀。
一個羅剎步兵就值十銀幣而已,但勝在量大管飽。
昊菁皇帝早就計算好了,西征打到最後,對方肯定徵集大量的農奴來打仗。
農奴充當騎兵的機率是很小的,故而便把步兵的價錢定得很低。
如此一來,自己才不會被戰果獎勵弄得直接破產……
以羅剎人的地盤來推測,昊菁皇帝也不相信對方能把僅有的軍費放在發展步兵上面。
肯定以騎兵為主,步兵都是附庸,打光就再招一批農奴,入伍之後身份一換,就成步兵了。
對明軍騎兵們來說,眼前一堆獵物,少說也可能價值一百萬銀幣。
最後能落袋多少銀幣,那就要看手氣如何了……
從戰場到喀山城的這段不到五英里的路,在明軍騎兵的掩殺下,就變成了俄軍步兵的死亡之路了。
不但遍地都是屍體,而且數量還在不斷攀升之中。
沙皇阿列克謝一世本打算救助麾下的步兵,可救助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出動寶貴的騎兵。
大部分騎兵都是貴族的財產,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貴族們都不願意平白無故地貢獻出自己的財產。
在允諾封了二十幾公爵與侯爵之後,才有上萬騎兵前去救援,說白了就是讓他們擋住黃皮猴子騎兵的進攻。
如果能配合步兵一鼓作氣打掉追兵那就更好了,但這僅僅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其實很多俄軍騎兵也抱有同樣的想法,硬衝黃皮猴子的陣地並非是他們的強項,他們更擅長打野戰。
趁此機會,便可以狠狠地教訓一下不知死活的黃皮猴子,順便將對方手裡那種可以連續開火的武器搶過來。
但等開打之後,俄軍騎兵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對方的戰鬥力超乎想象,不但火力兇猛,而且小隊配合嫻熟。
俄軍騎兵叢集的突擊並未受到奇效,因為被對方給發現了,並提前主動後撤了。
在俄軍騎兵叢集衝過去之前,明軍騎兵已經收攏了不下三千人,並且列隊完畢,展開就地防禦了。
所謂的“就地防禦”便是採取“騎牆戰術”,人挨人,馬挨馬,排隊開火。
用密集的彈雨來阻擊對方的推進,前排騎兵下馬,便可以與後排騎兵形成梯隊火力。
檬古騎兵由於可以曲射,便在關內騎兵的身後頻繁發射箭雨。
上萬俄軍騎兵強行突擊三千左右的明軍騎兵,結果是自身損失了過半兵力,卻沒衝下來。
剩下的見勢不妙,自然都掉頭跑路了,不會前仆後繼,跟著去送死。
在跑路的時候,又被兩翼的四千多明軍騎兵給盯上了,再次被暴打了一頓。
等跑到喀山城之後,經過一番清點,就剩下不到兩千人了……
阿列克謝一世見狀不得不放棄對步兵的救援,在舍因率部斷後的情況下,帶著貴族們經封凍的伏爾加河,向西撤退。
群臣二人也商量好了,喀山當地的戰事由舍因來全權負責,堅守也好,撤退也罷,阿列克謝一世都不會責備舍因。
如果還能繼續堅守喀山城,那麼在明年秋季之後,阿列克謝一世還會調集一支大軍來給守軍解圍。
前提是必須堅守近一年時間,否則解圍大軍無法在秋季渡河。
如果棄守喀山城,那麼撤退的部隊必須堅守上游的下諾夫哥羅德。
否則敵軍便會經此地與弗拉基米爾,直接進攻莫斯科了!
下諾夫哥羅德是莫斯科的倒數第二道門戶,必須堅守。
在收攏了殘兵敗將之後,自己的兵力還有五萬多,考慮到城內的糧食足夠吃的。
舍因便決定繼續堅守喀山城,因為守軍以步兵為主,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根本就不可能逃出昇天。
既然跑不掉,又不願意向黃皮猴子投降,那就只能繼續堅守了。
對萬禮、張煌言、曾英來說,一戰消滅超過二十萬羅剎兵,實乃一次空前大勝了。
透過俘虜的交代,三兄弟也知曉了對方投入的兵力情況。
結合己方所取得的戰果來測算,張煌言估計城內至少還有五萬敵軍。
王師雖然也繳獲了不少口糧,但糧食的大頭還被對方囤積在城內。
想要奪取,要麼勸降城內的敵軍主將,要麼就只能發動強攻了。
繳獲的糧食加上死去的戰馬,已經夠王師吃到開春的了。
經過一番商議,萬禮等人已經不滿足眼下的戰果了。
因為剛剛大敗羅剎援軍,在短時間內,對方已經不可能再派出另外一支援軍了。
換句話說,趁著王師士氣正盛,眼下是攻城的最佳時刻。
而且冬季作戰,由於戰場的低溫,還不容易引發疫病傳播。
讓俘虜們將屍體搬運到一處合適的場地,進行掩埋處理,全軍便可以大吃大喝了。
在休息了三天之後,萬禮三兄弟便將沒有傷病的部隊拉出來四萬,大張旗鼓地開始炮擊城頭。
檬古騎兵還是負責外圍巡邏與狩獵,並不需要參與攻城行動。
炮兵部隊各就各位,重新開始圍攻喀山城。
萬禮覺得最好將三個方向的城牆都轟塌才好,讓羅剎兵守著一面牆痛哭流涕。
現在就是大力出奇跡,不需要跟你講道理了,炮多便是王道!
一炮飛昇!
兩炮超渡!
三炮投胎!
守軍實在受不了,完全可以衝出來,與大明王師決一死戰。
沒這個勇氣和魄力的話,那就繼續龜縮在城內好了。
城內的俄軍士兵一邊看著外面頻繁開火的重炮,一邊瞧見遠方在封凍的河面上鑿洞捕魚的黃皮猴子,心裡真是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連西伯利亞都是屬於偉大的沙皇陛下的。
但是現在,自己就只能在城內這麼點地方里活動,城外都被黃皮猴子給霸佔了。
對方就明目張膽地開伏爾加河上捕魚,己方偏偏就無法將其殺死,真是太氣人了。
由於可以在河面上捕魚,故而明軍捕魚小分隊的收穫其實比另外三季都要大。
在捕魚這方面,大明王師計程車兵不遜於任何一個地方的專業漁夫。
唯有如此,才能讓一群人在征戰的時候吃到新鮮的河鮮。
吃苦耐勞的王師士兵也不挑食,包括鯰魚在內,啥魚都吃,而且既不嫌小,又不嫌刺多。
萬禮所部在喀山一帶呆了兩年之久,對伏爾加河的魚類來說,這就等於來了一群“河魚終結者”……
一六七三年一月十七日,在明軍炮兵部隊連天的猛轟之下,終於完成了萬禮的既定目標,將喀山城的三面城牆基本拆除。
鑑於憑藉城頭固守已經不再可能,舍因決定率部出城,與來犯的黃皮猴子決一死戰。
五萬多俄軍士兵也受夠了此前震耳欲聾的折磨,與其繼續躲在城裡遭罪,不如出去殺光可惡的黃皮猴子。
考慮到對方的火力優勢,舍因決定採用夜襲的辦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己方的傷亡數量。
一月二十日夜,俄軍傾巢而出,打算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結果在半路上便被明軍的哨兵給看見了,照明彈將出城的一大群“老鼠”照映得清清楚楚。
即便如此,舍因也不打算帶兵回城了,已經下決心出來了,那就必須拿到戰果才行。
跟上次如出一轍,俄軍半路便開始頂著猛烈的炮火向前進攻。
這次有了夜幕的掩護,對方命中率的確有所降低。
但等推進到五十步以內的距離,再往前衝,子彈就跟長了眼睛似的會主動找到俄軍士兵的身體。
明軍士兵並不缺乏營養,全部都接受過夜戰訓練,無非是這次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守株待兔罷了。
對方主動上門,自己還省著過去了,那就照單全收好了。
在大規模交火之後,伴隨著連片的爆炸,戰場上的光亮頓時幾近黎明時分了。
萬禮將檬古騎兵的手榴彈收過來一部分,留給圍城部隊使用,他們外出打獵,每人留一兩顆就夠用了。
於是夜襲的俄軍再次遭到了手榴彈雨的攻擊,步兵們根本無力招架這種規模的攻擊,被連片的被炸翻在地。
坦克是另外一種讓俄軍士兵生不如死的武器,再承擔阻擊任務的時候特別管用。
可以速射的佛郎機幾乎是所有俄軍步兵的夢魘,一個車組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幹掉上百個目標。
舍因猜測對方的彈藥在大戰之後,應該所剩不多了,但情況卻與其判斷並不一致。
萬禮所部倒是消耗了大量的彈藥,但張煌言與曾英這兩部人馬,抵達喀山之前,就是無仗可打,一路都是走馬觀花似的過來的。
三方彈藥平均一下之後,萬禮便無須為部下缺乏彈藥而躊躇了。
更何況明軍作戰,若非大戰或惡戰,歷來節省彈藥,並不會因為武器的優勢而浪費彈藥。
之前明軍在戰場上繳獲的俄軍火藥,雖然不能作為步槍子彈的定裝彈藥,但完全可以用來製造迫擊炮的炮彈。
這直接導致了舍因在這方面沒佔到任何便宜,而且讓手下吃盡了苦頭。
在明軍拼死阻擊的情況下,雙方廝殺了近三個小時,直到戰至黎明時分。
俄軍終究沒能反敗為勝,只得倉皇撤退,但由於傷亡巨大,城內自然也受不住了。
舍因帶著部分騎兵先行開溜,步兵跟在後面,希望藉助天色的掩護,能在天亮之前抵達河對面。
張煌言見狀,並未下令追擊,因為天還沒亮,追殺的話,容易造成誤傷。
只要對方還有大量步兵,那麼就肯定跑不出五十里的距離。
天亮之後出動飛艇搜尋,便可一目瞭然了。
由飛艇負責發現目標,打出訊號彈,騎兵過去一抓一個準。
經過清點,夜戰總計消滅羅剎兵達到近三萬七千人。
結合俘虜交代,張煌言認為跑路的羅剎兵應該有超過一萬五千人。
這麼多人一起跑路,在雪地裡的活動蹤跡應該很明顯。
飛艇在升空兩小時後,便找到了向西北方向撤退的敵軍殘部。
兩萬明軍拍馬趕到,將這股羅剎兵消滅一多半。
只有少量騎兵搭載著一些步兵,以兩人一馬的方式趁機溜走了。
前、中、後三次作戰,等於喀山戰役總計消滅了超過二十七萬羅剎兵。
若是羅剎國可以動員百萬大軍來抗衡大明王師的話,現在已經摺損掉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兵力。
餘下四分之三,萬禮相信隨著王師繼續西進,也會在路上遭遇的。
現在佔領了喀山城,也就得到對方囤積在城內的大量糧食。
不過還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由於彈藥消耗過大,己部已經無力繼續西征了。
集中所有彈藥進行估算,張煌言認為倒是可以再與羅剎軍大戰一場。
不過風險很大,故而建議等本土送來彈藥,再行西征莫斯科。
有了充足的糧食,只要不用擔心撤兵的事情了,先在喀山城過冬再說。
後來的人馬完全可以駐紮在原來他們的環山而建的營盤裡,希望可以儘快拿到所需的彈藥。
還有一件事,也需要考慮。
那就是在開春河面解凍之前過河,還是等開春之後得到彈藥,再逆流而上,在下諾夫哥羅德一帶過河。
經過一番商議,暫時在沒有彈藥補給的情況下,三兄弟只能選擇按兵不動,啥時候得到補給,再決定是否過河。
下諾夫哥羅德算一站,莫斯科算終點站。
這麼算的話,再有兩年時間,王師才能打到莫斯科。
距離最先參加西征的萬禮所部開拔,已經過去了八年時間。
但能打下如此廣袤的地盤,比起尊師擊敗東虜,已經算是耗時不多了。
張煌言只能寄希望於鐵路能修到巴爾喀什湖更往西的地方,否則用卡車來運輸彈藥,那他們所獲得的補給規模就很不樂觀了。
但一看地圖,眾人心裡仍舊不太好受。
因為哪怕鐵路修到烏拉爾山腳下,距離喀山也是近千里的路程。
理論上說,能把鐵路修到玉茲境內,已經算是進度非常之快了。
尊師說過,西征羅剎的最大敵人不是羅剎本身,而是補給與嚴寒。
每一箱彈藥都需要從萬里之外運抵戰場,而且還不能走海路,這裡面的難度與成本可想而知……
運氣好的話,己部應該在秋季獲得補給。
因為下一批次的隊伍,在春季啟程,在入冬之前必須抵達駐地,否則就要在野外修建木屋了。
其實只要踏著前面西征隊伍的足跡,根本不需要自力更生,木屋都是現成的,而且每處營地都有一定數量的守軍來來駐守。
從目前看來,西征打下羅剎都城莫斯科,便是極限了。
再往西,大明就實在難以為繼了。
莫不如走海路,從瑞典上岸,然後東進,成本會更為低廉。
為了以防萬一,開春之後,張煌言便遣人開始大規模種地了。
別的不說,起碼能在入秋之後收穫一堆土豆。
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繼續西征,那就在當地進行屯墾。
守著伏爾加河,自然也不缺乏灌溉土地的水源。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害怕又來了一堆援兵,城裡的糧食就這麼多,能開源節流自然比坐吃山空要好。
由於進攻無力,但自保有餘,整個部隊處於半癱瘓狀態。
萬禮沒等來本土過來的援軍,卻等來了走著來的楊展所部。
與走小路過來的萬禮所部不同,楊展帶著麾下人馬是從東打到西的,一點不摻雜任何水分。
從位於鄂霍茨克海邊的北地藩國出發,先去打了雅庫茨克,之後是奧廖克明斯克、基廉斯克、布拉茨克……
要是不打仗,只是走路的話,肯定用不著這麼長時間。
問題在於沿途有大大小小的一堆羅剎據點,楊展便率部逐一拔掉了。
若不是在庫爾幹得到了補給,他們這路人馬幾乎跟當地的野人差不太多了。
能抵達喀山這裡,還是全憑張煌言留下的人馬來指路才成功的。
當初起兵的一萬人,如今就剩下不到五千了,其餘要麼傷死、病死,要麼就留在沿途的據點來調養了。
不論怎樣,能來就好!
來到喀山,就算是該部人馬成功了一半了。
至少在合兵之後,不用擔心糧食的事情了。
楊展所部計程車兵見到友軍同伴,無不如釋重負,很多人都痛哭流涕。
他們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此前完全沒想過西征會變得如此艱辛。
好在一路可以捕魚打獵,不然他們肯定堅持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