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6章:清軍出擊,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利奧波德來說,發現敵人的第二路援軍並不是最糟糕的訊息。

七月二十四日,索別斯基向其告辭,必須儘快回師本土南部。

原因幾乎不可抗拒,並未有人覬覦他的王位,而是超過三十萬清軍大舉入侵!

順雞能與易卜拉欣一世握手言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水師幾乎為零。

由於自己的新地盤是環黑海的,所以只要雙方還處於交戰狀態,那麼奧軍就能夠憑藉強大的艦隊隨心所欲地實施登陸作戰,讓自己的騎兵疲於奔命。

清軍的總兵力與奧軍相比並不少,但絕對不可能只防御幾處戰略要地,反而奧軍可以一直保證襲擊的突然性。

而易卜拉欣一世也不打算與神羅、波立、清軍三個敵人同時開戰,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歇兵休戰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惡劣。

對於薩拉托夫以北的蠻明軍隊,順雞根本就不打算去想,更不敢惦記,有人曾進言此事,立刻被多爾袞怒斥無知。

與蠻明在西方再次開戰,就一定能取勝?

如若不然,豈不是大清上下都要被逼得跳海自盡?

趁對方立足未穩,打幾次伏擊倒是可以,然後呢?

等到那魔童把數十萬大軍運過來,大清又將以何處為新家呢?

有人說這決計不可能,西方距離遼東有兩萬裡之遙,那魔童焉有通天本事?

多爾袞拿出一張世界地圖,在上面畫了一條路線,殿內便頓時鴉雀無聲了。

黑海連著地中海,地中海連著大洋,根本不需要走陸路。

依靠海盜鄭芝龍的船隊,用不了一年時間,蠻明的軍隊便可以在黑海大規模登陸!

為今之計便是與奧斯曼修好,力爭使其明白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阻止蠻子經海路過來。

然後也要為今後打算一番,若是黑海沿岸可守,便可以此地為大清新龍脈。

否則,便要繼續向西,進攻波立!

完成春耕之後,也不需要繼續讓這麼多兵力耕作了。

在打聽到奧斯曼與波立和神聖羅馬帝國三方在布達佩斯進行決戰後,多爾袞便進言希望出兵波立南部地區。

現在波軍主力被奧軍牽制在布達佩斯,大清王師若能偷襲其後方,獲勝機率較大。

最重要的是,波立是諸方之中,實力最弱的,而且王師也不需要進行海戰。

若是有結盟之希望,也可以與奧斯曼聯盟,聯合起來對付神聖羅馬帝國與波立。

但在此之前,需要王師展示一下自身實力,讓奧斯曼不能小覷大清……

順雞便同意多爾袞的建議,並命令以四順王的部隊打頭陣,發兵波立。

在抵達西方之後,順雞便重賞麾下的文臣武將,將續順公沈志祥擢升為續順王,與其他三王並稱為“四順王”。

勇順王吳三桂倒是不在其列,聽說帶著所部人馬與百姓北去了。

順雞也就不再對其掛懷了,只要今後不與大清為敵即可。

四順王各出三個甲喇,漢軍十六旗也照如此標準出兵,漢兵合計九萬,皆為騎兵。

檬古諸旗加上在西域歸順的諸部,合計出兵十四萬。

加上督戰的九千兩白旗與隨行的上萬哥薩克,總兵力近二十五萬。

全部都是騎兵,沒有步兵與炮兵,目的就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在其回師之前,便完成大部分既定作戰計劃。

節省己方糧草的同時,王師亦可就食於敵。

餘下各部皆要嚴守駐地,不得有誤,尤其是要防止對方採取同樣的戰術。

在侯賽因回師之後,克拉科夫自然被波軍收復了。

如果聯軍可以一舉收復布達佩斯,將奧軍趕到巴爾幹去。

那麼克拉科夫便是高枕無憂的大後方了,完全不必擔心被奧軍再次攻佔了。

波蘭南部的守軍並未保持太高的警惕,被奔襲而來的清軍打得無力招架。

出了派人將戰況稟報給在布達佩斯作戰的索別斯基之外,已經別無他法了。

東部重鎮盧布林的守軍見到城外的敵軍兵力太過雄厚,根本就不敢出戰。

多爾袞也沒打算攻城略地,此番作戰的目的就是一個字——搶!

只要是城外的東西,甚子都可以搶,包括牲畜和女人!

大清王師駕臨,便是天恩浩蕩!

不論何人,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有了這到命令,又不需要完成難度最大的攻城任務,清軍士兵作戰時就變得無比亢奮了。

活物歸各旗旗主與酋長們分配,其他戰利品,則需上交一半,餘下自行分配。

波立人沒見識過清軍的破壞力,等他們見識到了,一切都晚了。

經歷過此前歐陸戰爭的老人,對這種場面似曾相識。

清軍的所作所為,幾乎與華倫斯坦麾下的那支蝗蟲大軍別無二致,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甚。

農夫被殺死,農婦被劫掠,牲畜被吃掉,村莊和莊稼都被燒燬。

凡是有濃煙的地方,就預示著那裡已經被清軍破壞殆盡了。

從踏入波立的地盤,到出現在盧布林外圍,清軍只用了三天時間。

而隨後在華沙周邊大肆劫掠,不過是一天之後的事情。

這並非是清軍騎兵都可以日行千里,而是多爾袞讓多鐸帶著一半的人馬過去洗劫。

然後兩部人馬在羅茲外圍匯合,屆時視具體情況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由於此前波軍要給克拉科夫解圍,已經與奧軍血戰一場了,現在主力又被索別斯基帶到了匈牙利,後方便的非常空虛。

華沙周邊只有一萬左右的守軍,面對咄咄逼人的清軍,只能選擇收縮兵力,憑城據守。

多鐸倒是很想攻陷華沙城,進入大肆洗劫一番,但考慮到此番沒有攜帶炮兵,也只能作罷了。

但在周邊的莊園裡的收穫也不少,尤其是華沙城附近的莊園都歸貴族或將領所有,裡面的油水加起來並不比攻佔一些城市的收穫小。

等與兄長多爾袞匯合,發現距離出兵,時間只過去了十二天,接下來有兩個選擇。

其一,趁對方的救兵未到,繼續在波蘭腹地大肆劫掠,但副作用便是班師回朝的時間要推遲。

等汛期一道,維斯瓦河恐怕就沒有淺灘可走了,要從上游,走波蘭南部的西喀爾巴千山這條路,返回本土。

其二,自然是立刻收兵撤退,現在還能走東邊的原路,再晚的話就來不及了。

考慮到波立並非蠻明,本來其國土面積就很有限,此番王師又僅僅洗劫了其大概兩成的地盤而已。

各部雖皆有斬獲,但普遍反映遠未撈夠本,連旗主和酋長吃不到半飽便回師,那是肯定不行的。

故而多爾袞決定繼續留在波立的腹地作戰,不過各部必須緊密合作,協同作戰。

時間過了這麼久,在匈牙利作戰的波軍主力應該早就接到軍情,此時或許已經回來了。

王師上下要隨時做好與十萬波軍交鋒的準備,不能將此番視為單純的洗劫行動。

波立各地倒是都有不少的駐軍,但兵力就無法與集體行動的清軍相比了。

一旦主動出擊,立刻就會被絕對優勢兵力的清軍一口吃掉。

清軍不攻城,雙方便只能打野戰,清軍的兵力又極度佔優,還沒有任何一支波軍取勝過。

雖有零星的戰鬥能夠偷襲得手,可根本不影響多爾袞所部的戰鬥力。

多爾袞在出兵之前,仔細研究過奧斯曼提供的波立地圖。

於是在這次行動中便可以避開了水網密佈的北部地區以及沼澤較多的東部地區,選擇維斯瓦河以西的地方下手。

還嚴令各部,決計不允許進攻波立的大城市,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傷亡。

這趟出來,其實就是打算用波立的糧食和牲畜,來飼養這二十五萬大軍的!

留在本土的話,那肯定是要吃家裡的糧食的。

與其那樣,莫不如把人馬牽出來,還能削弱波立的實力。

若是可以,多爾袞都打算待秋後再班師回朝,把敵國地盤上能吃的都吃光才好!

留在本土的王師是負責看家的,不計後果的話,那就都可以牽出來溜溜了……

等索別斯基急匆匆地率部從布達佩斯返回到華沙之後,發現對方早就走人了。

又不得不率軍去救中部的羅茲以及西南部的弗羅茨瓦夫,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

等索別斯基的部隊抵達弗羅茨瓦夫時,多爾袞已經率軍過了波蘭南部的卡托維茲。

全軍一路向南,準備翻越西喀爾巴千山……

此番戰果雖然不大,但損失同樣也不大,死亡士兵不到一千。

用一千人換近二十五萬吃飽喝足,還有女人可以玩,這買賣,多爾袞認為是非常划算的。

鑑於己部皆為騎兵,機動力極強,可進可退,而南邊的雙方仍在決戰。

多爾袞便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布達佩斯看看!

對於清軍的不請自來,利奧波德與紹姆貝格都沒有任何準備。

後者仍率部在多瑙河東岸與侯賽因的主力對峙,雙方誰也不肯先發制人。

對岸的利奧波德在索別斯基撤退之後,一邊還惦記著吃掉此前重創己部的賈馬爾所部,同時還要兼顧圍困布達城堡,兵力開始捉襟見肘,已經是左右為難了。

但隨著第二路奧軍援兵出現,缺少了翼騎兵作為戰場突擊力量,利奧波德就只能將兵力收縮在布達城堡外圍了,準備來個圍城打援。

多爾袞其實也是來看熱鬧的,只不過看熱鬧的動機不像賈馬爾那麼單純罷了。

後者與聯軍血戰兩場的原因,完全是由於自己跑得慢了,為了保命,被迫迎戰……

對於如此之多的清軍出現在戰場附近,雙方主帥都大為驚詫。

不過侯賽因首先清醒過來,旋即派心腹過去送去了自己的親筆信。

只要清軍能夠幫助己方取勝,不但戰後可以奉送多爾袞十萬銀幣與一萬匹戰馬,除了敵軍主帥和將領之外,其餘戰利品可以隨便拿,全拿走都可以!

在不要求清軍正面進攻敵軍,可以選擇下手的時機的情況下,這條件不可謂不豐厚。

付出的代價很大,侯賽因依舊認為成本不值一提。

己方在不依靠清軍幫助的情況下,還是有取勝的機會的。

可要攻陷對方已經修築多時的戰壕,絕對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在接到賈馬爾的戰報以及增援部隊的訊息,並獲悉波軍騎兵撤出戰場之後。

侯賽因認為眼下雙方的實力差距已經微乎其微了,但利奧波德不再次犯錯的話,自己想取勝也不太容易。

可突然出現了這麼多的清軍騎兵,對布達佩斯戰役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多爾袞同意了侯賽因的條件,也沒趁機漲價,同時回信說,自己帶來三十萬騎兵!

由於一人雙馬,還攜帶了不少戰利品,故而刻意誇大五萬,對方根本就看不出來。

回信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侯賽因什麼時候進攻,清軍就什麼時候下手。

奧軍不開打,多爾袞就完全可以按兵不動,因為騎兵不是用來打戰壕用的。

這種虧,多爾袞當年在關東戰場,已經吃虧吃到吐了……

根據多爾袞的判斷,聯軍的兵力至少有五六十萬。

雖然以步兵為主,但由於壕溝的存在,王師騎兵是很難在平原上恣意馳騁的。

是役也不是非打不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向東返回本土去過日子。

在收到多爾袞的回覆之後,侯賽因便心情大好,不再躊躇滿志了。

清軍雖不一定會兌現進攻聯軍的承諾,但他們的出現,對聯軍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危險。

除非對方與利奧波德或者索別斯基事先聯絡過,否則己方與清軍的關係,肯定要好過聯軍與其的關係。

侯賽因也沒被突如其來的兵力優勢衝昏頭腦,就算多瑙河漲水也不需要著急,反正自己又不是要包圍佩斯城。

聯軍包圍佩斯城,己部完全可以順勢包圍聯軍,讓清軍在外圍隨時準備追殺突圍的聯軍步兵。

等到九月十五日,由拉希姆所率領的第三路援兵抵達戰場。

拉希姆麾下的兵力達到五萬,包括兩萬騎兵、一萬步兵、三百輛蒸汽坦克、一百門輕型加農炮,以及大量的糧草補給。

實力的天枰開始向奧軍這邊傾斜了,在三路援軍匯合之後,這下連利奧波德在多瑙河西岸的兵力都不佔絕對優勢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考秀才,我棄筆從戎做將軍

李破山

狗東西

矮腳虎

被抄家流放後,帶著嫂子統兵百萬

隔壁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