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5章:產業升級,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為了補償波洛與易卜拉欣內心的失望部分,朱慈烺也頭一次同意轉讓汽車生產線。
向兩國轉讓轎車生產線一條,越野車生產線一條,卡車生產線三條,囊括輕卡、中卡、重卡這三個型號。
奧斯曼帝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油比水還便宜的國家,能夠一次獲得五條汽車生產線,真是讓易卜拉欣大喜過望。
當然,考慮到奧斯曼帝國的配套能力,在當地鋪設的生產線前期每天的產量最多也就在五十輛左右,一年上萬輛而已。
等到三五年之後,才會達到日產一兩百輛的規模,真正成為奧斯曼的支柱型產業。
為了獲得這五條生產線,波洛與易卜拉欣都付出了價值五千萬銀幣的成品油與精銅。
代價不可謂不大,然而獲得的回報也是較為豐厚的,等於實現了產業升級。
以前是造馬車的,如今可以造汽車了,這當然能夠振奮人心!
前期,所謂的生產線也就是條總裝線。
直白地說,就是用從大明進口的零部件進行組裝!
就這,世界上其他國家都不會,連偷師學藝的機會都撈不著!
以最簡單且風靡世界的甲殼蟲轎車為例。
車殼包括前後保險槓、發動機蓋、車門、邊窗、擋泥板、車燈、踏板、雨刷器……
底盤包括轉向連桿、轉向齒輪、減震彈簧、懸掛支撐、底板、手剎、託臂、制動背板……
這些連一半的配件都不到,最精密的發動機就更別提了。
哪怕有了生產線,除了從大明帝國進口發動機之外,別無所求了。
可以說,奧斯曼帝國與新印加帝國的產業工人前三年都是在給大明的師傅當學徒。
等把整個組裝流程弄明白了,在沒有師傅指點的情況下能夠自行組裝好一輛汽車了,這才算是出徒了。
至於自行製造汽車所需的全部配件,沒有五十年是別想了……
即便有這個願望,兜裡也有足夠的錢,那還要看朱慈烺的心情!
讓兩國均具備每年不到十萬輛汽車的產能,對大明汽車的市場份額威脅並不大。
而且兩國工廠的產能也遠遠滿足不了其自身的需要,未來五十年,依然還要從大明進口整車及零部件。
好的一面就是這兩個被朱慈烺重點扶持的盟友,在工業基礎方面,迅速追平,甚至反超了法荷等國。
此前,法國已經引進了“信天翁”戰機的製造技術。
但這款戰機就是一戰時期的玩意,其技術含量並不會比甲殼蟲汽車更高。
朱慈烺之所以對其他國家在短期內仿製不出“黑腳信天翁”很有信心,就是因為這是一款基於二戰飛機研發出來的東西。
二戰飛機大多數也都是採用了螺旋槳發動機,簡單地說,就是一戰飛機的升級版,並沒有新增太多的零部件。
但在外形設計與機體材料方面,就比一戰那些純木頭飛機要好太多了。
當初大明科學院對原型bf-110等比例縮小,之後造出來的衍生品,可是耗費了不少資金。
高昂的研發費用也直接導致了雙發的“黑腳信天翁”,在量產時的價格遠超單發的“信天翁”。
可以說,為了研發“黑腳信天翁”,哪怕科學院不是從零開始,也投入巨大的財力與人力才算成功。
朱慈烺認為,除了大明之外,其他國家想要製造出同型別的戰機,研發費用不會低於兩千萬銀幣。
要使用場地和設施,要聘請大量航空設計師,要打造多款不同尺寸的樣機,再進行成百上千次的測試,加上專案組的優厚待遇……
故而方方面面加起來,兩千萬銀幣的研發費用,其實一點都不多。
按這個標準,路易十四每年投入一百萬銀幣,說不定二十年之後就真能造出效能接近“黑腳信天翁”的戰機了。
如此看來,自己將“黑腳信天翁”的出口時間定在二十年之後也是合情合理的。
等法版“黑腳信天翁”問世,明版“黑腳信天翁”再降價促銷……
路易十四的手下要是真能在十年之內造出法版“黑腳信天翁”,那真是能讓朱慈烺刮目相看。
這也就意味著法國誕生了某個航空天才,可以直接來個彎道超車了。
朱慈烺倒是願意拭目以待,因為世界上最好的航空方面的專家,應該都在大明科學院。
年薪五百銀幣起步,薪資跟能力掛鉤,上不封頂,衣食住行,以及女人,全部免費。
科學院還提供最好的裝置,資深人士還能看到某皇帝親自撰寫的合訂本……
這些待遇加在一起,相信世界其他國家的同類機構就望塵莫及了。
在安保得力的情況下,歹人哪怕想綁票,都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若是被抓了個現行,那就等於在大明與某國之前出現無法彌合的裂痕了。
想要賠禮道歉,得看某皇帝的心情,以及對方賠償的究竟是甚子玩意了!
這種事,矢口否認是沒用的,當作啥都沒發生,那就更好了。
等大明王師登陸某國本土,打個稀巴爛,朱慈烺也當啥都沒發生!
海軍,尤其是陸戰隊,對跑到對方沿海地區搶一票非常感興趣!
這都是拜揭暄所賜,當年就是這麼折磨西班牙的秘魯總督區的……
事到如今,朱慈烺可以負責任地說,普天之下,沒一個國家能擋得住大明海軍的劫掠!
海上就抵擋不住大明海軍的平推,一路推到你家門口,剩下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某皇帝給海軍添置的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就是用來幹這事的。
即使有了這兩種能夠搭載艦載機的海戰利器,揭暄仍然對海軍的規模不甚滿意。
一百年之內的小目標就是讓海軍擁有由五百艘各種戰艦組成的大艦隊!
目前海軍規模已經超過了兩百五十艘,還差一小半……
按照一個建造批次需要七到八年計算,填上兩百二十艘的大坑,需要每批次多造二十艘。
都用小型鐵甲艦彌補缺口的話,這倒是個很簡單且省錢的法子。
但揭暄需要的是三級鐵甲艦以上的玩意,那就非常費錢了。
不過常規巡邏近海以及群島的話,經濟實惠的小型鐵甲艦還是很實用的。
之前,造艦計劃的重點是建造主力艦以及三級鐵甲艦。
今後的建造重點,將是頂級主力艦、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以及小型鐵甲艦。
也就是說,噸位劇中的戰艦一下子變成雞肋了。
從數量來上說,四十四艘巡洋艦(二十四艘布呂歇爾、二十艘俾斯麥)也基本夠用了。
在二十五年之內,也就是三個建造批次裡,不需要再考慮追加建造更多的巡洋艦了。
三艘布呂歇爾的造價相當於一艘俾斯麥型超級戰列艦,但前者的威懾力顯然不如後者。
等把h39造出來,五艘布呂歇爾的戰鬥力也抵不過一艘“興登堡”!
對其他國家的海軍來說,或許布呂歇爾還是好玩意。
但在大明海軍這裡,噸位越大且火力越猛的戰艦才值得青睞以及採購。
既然朱慈烺與揭暄在商議之後,已經決定在第十六批次(1731-1739)開始建造九級戰列艦。
那麼從現在開始,也就可以砍掉雞肋一樣的六級鐵甲艦了。
維持建造最低數量,用於替代艦齡過大的同型戰艦。
然偶將淘汰下來的戰艦以優惠價賣給盟友,能換到啥都算是賺了。
而且噸位越大的戰艦,改裝的空間也就越大。
兩萬噸以上的戰列艦,很輕鬆就可以加裝一個機庫,用來起降“黑鷹”直升機。
在揭暄的命令列,造船廠已經著手對回來維修的主力艦進行這方面的改裝了。
每艘主力艦搭載一到兩架直升機雖然不多,可十幾艘主力艦加起來,直升機的數量就非常可觀了。
直升機工廠已經在研發通用型直升機了,除兩名飛行員之外,還可以搭載四人,這正是海軍需要的款型。
若是能夠儘快研發成功,海軍將一次下訂兩三百架之多。
一旦通用型直升機成為艦載機,那就意味著在搶灘登陸作戰時,能將陸戰隊直接投送到敵方縱深幾十公里的距離上。
在該機效能較為理想的情況下,揭暄認為用一百架通用型直升機,一次投送一個營的陸戰隊員是沒問題的……
如此一來,那就真正實現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作戰思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大明海軍的戰略簡而言之,就是在數量達不到最佳的情況下,保持噸位與火力上的領先優勢。
透過不斷更新換代,拉大與身後潛在競爭對手的差距,最終實現掌握百年全球海權的小目標。
從具象來闡述,那就是大明海軍的實力相當於身後二到十位之和!
爾等加起來都打不過老子的“大橙子艦隊”……
朱慈烺就算是徹底放心了,可以踏踏實實地睡覺了。
路易十四也不用氣餒,因為海軍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好發展的軍種,無非是比較費錢而已。
空軍才是爬升難度最高的軍種,從飛機到彈道導彈,那就幾乎是隔著一座珠穆朗瑪峰一樣!
一枚“北風”導彈造價二十萬銀幣,光實驗就是已經發射了上百枚,這就意味著兩千萬銀幣被打沒了。
若是算上之後的實驗,沒包括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開支,就至少打沒了七八千萬銀幣!
這還是建立在科學院按照某皇帝賜予的合訂本照抄的情況下來完成的,否則一百年時間都摸不著門在哪!
要達到朱慈烺期待的標準,估計整個專案則耗資兩億銀幣,甚至更多。
可以說,彈道導彈就是億元俱樂部的門檻。
兜裡沒一億銀幣,就別想進來了……
你想買這個大殺器也不是不行,某皇帝翻十倍賣你!
在任何時代,落後就要捱打,窮就是原罪!
北都特種車輛廠早就接到了一塊大肥肉,那就是研製重型越野載重卡車!
至於幹嘛用的……
淨載重需要達到二十噸,車體中間有一個長條形的凹槽,後期還會安裝起重機的吊臂!
要同時滿足這麼多要求,造價自然是不菲的,單車均價可以達到五萬到十萬銀幣!
若是成本更高也無所謂,朱慈烺對這種玩意的成本根本不在乎。
只要能夠達到自己的全部要求,還會給全廠員工發獎金!
研發時間也很寬鬆,二十年夠用了吧?
覺得不夠用也沒關係,研發團隊可以去找閻王爺做延時!
若是有人在故意拖延時間,某皇帝絕對不介意向地府輸出一些浪費糧食的人口!
大明的重型卡車的最大載重量都接近十噸了,要是連載重二十噸的特種卡車都做不出來……
目前,大明帝國年產卡車的數量已經達到一百萬輛,不過依然供不應求。
可以說,全世界想買卡車的客戶都等著求購大明出口的卡車。
尤其是家裡有礦的易卜拉欣與波洛,都將買到足夠多的卡車作為訪問大明的主要任務之一。
奧斯曼帝國由於生產石油,煉油規模也是全球最大的,自然在各方面都更加依賴和傾向於卡車。
帝國上下不但將卡車視為提振經濟的重要方式,還將卡車作為防禦匈牙利的陸戰武器之一。
根據來自各方面的匯總,預計每年需要至少五到十萬輛卡車,才能滿足所有需求。
如今得到了生產線,而且使用成品油換購的,自然能讓帝國上下喜不自禁。
路易十四也得到了汽車生產線,也是用成品油換購的。
由於奈及利亞油田的開發,加之法國化學家攻克了成品油提煉的奧秘。
使得法國一下子就變成了妥妥的石油加成品油出口國了,相應的益處瞬間就被套現了。
大明帝國已經不太需要原油了,朱慈烺更喜歡質量合格的成品油。
既然是扎金花,幹嘛不扎你的成品油呢?
這玩意更貴,更符合朱慈烺的胃口!
鄭芝龍在安哥拉的油田也已經實現了開採與煉製一體化,但眼下還不能大規模出口。
每年還要用南非開採出來的礦石來換購大明本土的各種商品,也包括大量的汽車。
朱慈烺首先就是要保證奧斯曼與新印加帝國的基本利益,然後再考慮法國與鄭芝龍。
鄭芝龍那邊已經實現自給自足了,少進口一些礦石也餓不死。
最重要的是,南非的礦石與南美的土特產種類重疊的部分不大,反而能形成互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