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5章:再次移藩,明末黑太子,牛筆老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在鄭芝龍看來,有的歐洲國家居然為了逃犯給的那點錢而與大明反目,其元首真是鼠目寸光,可笑至極。
跟大明合作可謂是互利互惠,這些年來,世界各國與大明友好相處,哪怕是個人口不多的小國,都能得到不菲的回報。
自己帶著福建老鄉們哪怕到了非洲南部自力更生,也能得到昊菁皇帝的巨大幫助,得以在當地迅速站穩腳跟。
如今不敢妄言閩國實力如何強大,在軍事、工業、人口、農業等方面,起碼不下北歐霸主瑞典了,自然資源更是遠超該國。
利奧波德父子,既想佔大明的便宜,都在損害大明的利益。
以為昊菁皇帝會置若罔聞,無動於衷麼?怎麼可能?
鄭芝龍認為退出原來的同盟,建立一個全新的聯盟,僅僅是昊菁皇帝的第一步而已。
自己的閩國平白無故地得了一個成員國的位置,鄭芝龍當然知道皇帝的用意。
想要投桃報李也容易,只要從閩國多挖些礦石,冶煉成半成品運抵大明本土就行了。
如若需要出動自己的艦隊,那當然也是可以的。
非洲中南部的土著幾乎是不堪一擊,拿著長毛就想抗衡鄭軍,就是白日做夢一般。
鄭芝龍派出的地面部隊在飛機的配合下,能把對方打得屁股尿了,四散奔逃。
久而久之,從將領到士兵都覺得這麼幹實在是沒啥意思。
至於海軍艦隊,那就更別提了,土著們除了漁船,哪還有像樣的戰艦呢?
用艦炮去打就能坐三五個人的漁船,連過癮都目的都實現不了。
鄭芝龍甚至認為自己陸陸續續買到手的兩艘八級戰列艦、六艘七級戰列艦,以及一堆萬噸級巡洋艦似乎沒太大用處。
不過依然可以起到震懾法國與荷蘭海軍的作用,興許沒了這支艦隊,自己在非洲南部也就再無立足之地了。
自己便是靠艦隊起家的,吃的也是海上貿易的飯,沒了能夠自保的艦隊就等於砸了飯碗一樣可怕。
那些年花出去的真金白銀,如今也變成了實打實的大艦隊,並不算是虧本。
想來也是用成本價購買的鐵甲艦,比起那些耗費巨資的冤大頭可是強太多了。
鄭芝龍也得到了朱慈烺的通知,買完第二艘八級戰列艦之後,便可以不需要繼續採購同型戰列艦了。
可以安心攢錢準備採購九級戰列艦或更大的十級戰列艦,抑或是發展航母編隊和兩棲打擊群。
鄭成功是早有此意的,而且派人跟著揭暄參加了安南戰爭,對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的做用已經有所瞭解了。
而在今年之後,閩國就可以從朝廷這裡大批次引進直升機的生產技術了,可以在本土自行製造這種對土著游擊隊特別有殺傷力的飛行器了。
對於九級戰列艦,鄭成功的興趣不是很大,但為了保險起見,也就是擔心手下玩不轉有飛行甲板的戰艦。
鄭成功還是決定繼續訂購九級與十級戰列艦各兩艘,聽尊師介紹,這也是最後兩個級別的戰列艦。
在抗打擊方面自然是超凡脫俗的,只要不遭到來自水下的夢裡攻擊,那麼這兩型戰列艦幾乎是不太可能被擊沉的。
畢竟噸位擺在那裡,對方就是出動四艘七級戰列艦來個四打一,都未見得能擊沉一艘九級戰列艦。
貴有貴的道理,對於尊師推崇的武器,鄭成功自然是較為放心的。
更何況這就是用挖礦換來的,故而鄭成功也就沒啥心疼的了。
現在鄭氏父子算是切實體會到了挖礦的好處了,只要下家胃口夠大,那自己從地裡挖出來多少都能變現,挖得越多,賺的就越多。
時至今日,閩國上下都不愁吃喝,哪怕新來這裡的百姓亦是如此,種的糧食足夠吃,周邊海域的漁業資源又極為豐富。
只要定居地點靠近海邊,那麼每家每人每天都能至少吃到半斤海鮮,這在本土內陸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哪怕是福建內陸的百姓,也達不到這個飲食標準。
當地的氣溫與福建那邊又差不太多,新移珉基本上不需要很差的適應時間。
由於能夠吃飽穿暖,凡是來到這裡的百姓,基本上沒有後悔的。
連一些已經在東藩定居的百姓聽說閩國的情況之後,也爭著過來定居。
自己的地盤足夠大,鄭氏父子自然歡迎移珉,來者不拒,而且多多益善。
集團麾下的龐大船隊能夠保證每年都有數千艘船的本土商品運抵當地,百姓們也就不需要擔心生活用品出現短缺了。
鄭氏父子都是大明的異姓藩王,而且鄭成功還是昊菁皇帝的門徒,有雙重保險,百姓們對定居閩國也就有了一定的信心了。
閩國所需的物資,朱慈烺一向是敞開了供應,因為與鄭氏父子的關係不僅僅侷限於貿易這方面。
鄭氏父子是最早一批支援自己的人,如今能在非洲南部立足,還遷移過去大部分福建百姓,等於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給予他們一定的便捷條件是應該的,往後還能從當地獲得源源不斷的金屬半成品,這能極大地促進大明的工業化發展。
對閩國如此,朱慈烺對北地的諸多藩國亦有好處,那就是“二次移藩”。
當初朱慈烺對北地五隻藩王的待遇是可以隨便向西擴張,但計劃不如變化快。
隨著自己今後將定居北地的新都,北地藩國向西擴張土地的願望也就基本上化為泡影了。
為了補償大家的損失,朱慈烺便將北美的東北部拿出來,供藩王們瓜分。
送給藩王們的地盤也就是後世的魁北克、安大略、馬尼托巴、愛德華王子、新不倫瑞克、新斯科舍、紐芬蘭這七省,以及以北的努納武特地區。
主要是針對岸上的潞王、徽王、福王、周王,以及在勘察加半島南部就藩的崇王,二封地位於庫頁島的代王與晉王亦可帶著麾下百姓移藩過去。
大家此前不是都吵吵封地太冷,不適合久居麼?
現在好了,東邊有一塊大得多,且氣溫比北地要高一些的土地。
當年藩王們的後代,如今也來到了北都為昊菁皇帝祝壽。
趁此機會,朱慈烺便讓大家好好想想,也可以集思廣益。
若是隻有一位藩王同意移藩過去,那若大的地盤就都歸這一位藩王所有了。
兩位藩王過去,那就半劈土地。
以此類推,兩位以上藩王同意移藩的話,可以跟當年一樣,用抽籤的辦法來確定各自的封地。
機會只有一次,不是過後還能申請。
一旦錯過這次機會,那就得永遠在天寒地凍的北地東部住著了。
有的藩王是不太願意動地方的,譬如住在最南部的福王以及地盤上出產硫磺的崇王。
崇王還是朱由樻,由於當年他是藩王裡最年輕的,故而趕上了好時候,得到品嚐仙藥的機會,如今早已是百歲老人了。
故土難以,更何況自己的土地上還有一堆活火山。
這些活火山看似嚇人,實則每一座都相當於一座巨型硫磺工廠。
幾乎每天都在製造出大量的硫磺,火山周邊的土地由於受到火山灰的滋補,也比內陸土地要肥沃許多。
加上極其發達的海鮮捕撈產業,使得崇國雖然位於最北方,卻成為了海外藩國裡最為富庶的國家之一,百姓生活也算是上等了。
大明近半的硫磺成品與半成品都依靠崇國的供應,餘下就是與其比鄰而居的周國了。
周國是這些藩國裡面積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國家,但生存環境卻非常不盡如人意。
有鑑於此,周孝王朱恭枵長子,繼位王爵的朱紹烱便有意換個地方,然而一直無機可乘。
如今好不容易盼來了機會,他當然不會願意錯過。
“諸位藩王意下如何呀?若是都不想移藩東地,朕倒是也不會勉為其難!”
朱慈烺是不擔心那邊會沒人定居的,無非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之前便在封地的時候,已經知會了次子朱祥圳。
東地北部這塊地皮,就不需要給他了。
你要是連東海岸就安排不了多少人,那為父就要拿這塊地皮另作打算了。
不能一直這麼空著,地廣人稀倒是可以,但不能太稀了。
往酒裡兌水可以,往水裡兌酒就肯定不行了。
朱祥圳倒是沒意見,北部那邊的氣候明顯不如西海岸和東海岸好。
即便是東海岸的東南部,對新移珉的吸引力度也遠遠超過了東北部地區。
除了願意在紐芬蘭漁場附近定居的漁夫家屬之外,幾乎很少有人去那邊。
父皇想安置藩王自然可以,只要雙方劃定了邊界,秋毫無犯即可。
“陛下,臣不才,願率麾下百姓移藩東地!”
朱紹烱見到其他藩王沒有表態,便直接出言,他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反正不管別人如何思索,周國是肯定要搬到東地那邊去的。
“此舉甚善!不知還有藩王願移藩否?”
朱慈烺不相信只有周王願意移藩,自己此前也答應了,移藩不會影響到對他們的仙藥供應。
“陛下,臣願與周王同往東地!”
“臣亦願通往之!”
潞國與徽國的地段也不是很好,儘管比周國靠南,但終究不是啥好地方。
在與幕僚們分析過利弊得失之後,這兩位藩王也同意跟周王一起搬過去。
“……”
福王朱由崧本不打算過去,可看這幾位藩王都如此這般,弄得自己非常被動。
搬過去的話,就等於放棄了父王與自己這麼多年努力的結果了。
拒絕皇帝的提議?
說不定往後真就沒這麼好的落腳點了!
朱由崧內心是很掙扎的,幕僚們也是分成了兩團,各說對方的不是。
“不知福王意下如何呀?”
朱慈烺見到這貨一直不發話,便主動詢問起來,讓他不得不開口作答。
“臣謹遵陛下旨意!”
被點名了,還沒想好的朱由崧也只能敷衍了一句。
“福王若是嫌棄路途遙遠,完全可以不搬。朕有言在先,這次移藩,全憑自願,絕不勉強。但那邊比這邊地方大,氣候隨不比關內,但也比如今的北地東部稍微暖和一些。有一點朕沒說,那就是當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有儲量很高的石油資源!”
“……”
聽到最後這句話,眾多藩王便立刻大吃一驚,早知道有礦,他們立馬就答應了,何苦還要審慎思索呢?
“諸位藩王千里迢迢去挖礦,朕有些於心不忍啊!適才說出來,是害怕諸王吃虧嘛。如今有了礦產資源,想必移藩應當不吃虧了吧?”
吊胃口這種事,朱慈烺又不是頭一次幹。
“陛下英明!”
到了這個地步,諸王也就不好再多說甚子了,只要當地有礦,那一些就都迎刃而解了。
君不見鄭芝龍那廝在非洲挖礦都富得流油了,大家早就嫉妒壞了……
這下連崇王都動了移藩東地去挖礦的念頭了,之前挖硫磺攢下的錢就全當是路費了。
七隻藩王都要過去的話,那就涉及到數百萬移珉的大工程了。
不過朱慈烺有全球噸位與規模均為第一的遠洋船隊,倒是不難解決這件事。
到了美州那邊,在長灘便可搭乘火車去往封地,交通方面是非常便捷的。
更可以經過巴拿馬運河,將移珉直接投送進聖勞倫斯河沿岸地區。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就是七隻藩王都打算移藩了,那就得透過抽籤來決定各自的地皮了。
這就是宿命,因為當年大家也是透過抽籤去北地就藩的。
朱慈烺上次切蛋糕是橫著切,難免有肥瘦之別。、
這次則是豎著切,大家不論位置如何,都能得到靠近南部邊境地區的地盤。
無非是靠近聖勞倫斯河入海口的位置是最好的,大概只有兩個人能享受到。
周孝王朱紹烱是最先同意移藩的,自然可以享受到一號選手的待遇。
手氣不好也不壞,抽到了位於湖大湖最南側的一塊地皮,也就包括後世多倫多。
等潞王與徽王都抽過之後,福王朱由崧則延續了其父的好運氣。
抽到了新斯科舍半島的地皮,也就是聖勞倫斯河河口以南的絕佳地段。
這塊地皮面積是最小的,不過地理位置卻是最好的。
河口以北的地皮則歸崇王朱由樻,這裡擁有紐芬蘭漁場,並不比勘察加半島的條件差。
代王與晉王抽調到了位於內陸的地皮,雖然不臨海,但瀕臨哈德遜灣,而且面積是最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