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9章 天命,挽明從薩爾滸開始,夢吳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以後,明國財政趨於崩潰,恰逢四方皆有戰事,明軍疲於應對。
在東北,遼鎮與朝廷離心離德,李成梁的出現只是加速了這一程序。
既然帝國在邊境的統治難以為繼,即便沒有薩爾滸這樣的慘敗,遼東獨立出去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在薩爾滸之前,遼東便已經呈現出獨立的趨勢。
發生於萬曆時期的所謂“高淮亂遼”,還有什麼“楊榮亂滇”,套用文官的經典敘述:皇上寵溺宦官,宦官禍害地方,激起民變或兵變,最後邊境局勢大壞,一發不可收拾。
可惜,明朝宦官本沒有什麼話語權,連鄭和這樣的太監巔峰,去世後,寶船被毀,史料全無,其他太監的遭遇可想而知。實際上,在明代,太監更多的是作為背鍋的存在,如王振······
否則,遼鎮與建奴的故事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版本了。
以高淮在遼東收礦稅激起“兵變”為例,與其說是邊事爆發的導火索,不如說是離心勢力擺脫中央尋找的藉口。
當然,後來到了天啟、崇禎朝,遼鎮乾脆藉口也不用再找,朝廷絕不敢再派錦衣衛入遼東,算是默許了軍頭們的割據地位。
劉招孫思緒紛飛,抬頭望著遠處漸漸逼近的包衣阿哈,不由對二韃子們悍不畏死的精神表示十分欽佩。
作為穿越者,他很能理解這些包衣阿哈為生存而戰的決心和勇氣。
當然,能理解並不代表可以接受。
想到這些包衣奴才們只是為了一己榮華富貴,帶著建奴從薩爾滸殺到山海關,從錦州殺到雲南,殺得漢人屍山血海,殺得永曆皇帝無處可逃,最後殺出個三百年文字獄,康乾盛世。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酌中志》中記載:因為高淮亂遼,少壯強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
如果說當包衣奴才是這個時代遼東漢人的主流,也是努爾哈赤口中所謂的天命,那麼,劉招孫就要逆天改命!
距離長槍兵只有三十步,包衣阿哈們奮起餘勇,將手中飛斧鐵錘奮力擲出,明軍陣前頓時濺起一陣血雨,前排長槍兵很多人被擊中,悶哼倒地。
後排的長槍手填補上空位,各排旗隊長大呼:
“虎!”
長槍兵也投出了一波飛斧鐵錘,對面包衣阿哈齊齊倒下一片,長槍陣線已經推進到二十步,一丈七尺的竹槍高高豎起,如同閃閃發光的竹林。
“殺!”
長槍兵鼓點變得越來越急促,得益於浙兵平時嚴格訓練,長槍兵們都保持著整齊的步伐,發出整齊的踏步聲。
各營掌號笛手吹響嗩吶,長槍兵開始加速前進,銀色的鴨嘴槍頭映著遼東清寒的陽光,宛如璀璨星河。
經過數輪打擊,倖免於難的包衣阿哈們,各人手上終於有了像樣的兵器鎧甲。
他們手舉盾牌,另一隻手握著大刀長槍,雙眼血紅地往長槍兵衝來。
這些包衣阿哈對明軍也頗為蔑視,以他們的經驗,只要衝到近前,明軍便會丟下兵器逃竄。
曹忠清拎著順刀,背後的弓箭已經被他丟棄,他不準備在長槍兵攻擊範圍內用弓箭和明軍作戰。
他自持有幾分武力,盯著遠處長槍兵,一面用盾牌護住身子,一邊試圖接近用大刀砍長槍兵小腿。
那長槍兵卻是毫不避讓,一丈七尺的長槍如毒蛇般猛地飛出,越過曹忠清左手盾牌,斜斜刺向他的眼睛,曹忠清連忙低頭躲閃,長槍刺中他身上鎖子甲,金屬撞擊發出令人不安的摩擦聲。
曹忠清想起真夷主子說過,要砍這些竹槍槍頭,要調整身體平衡,乘著槍頭收縮蓄力的空擋,猛地挺身,做出要攻擊的姿態。這時,又有一杆長槍刺向他的咽喉。曹忠清身子一歪,堪堪躲過致命一擊,身後一名冒失的包衣被刺中,矛頭藉著長槍兵衝擊的慣性輕鬆刺穿他的鐵甲,破入胸膛。
那個身材短小的包衣阿哈,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便被長槍頂著朝後面退去。
他充滿驚愕的望向刺入胸膛鴨嘴槍頭,眼中露出驚恐的神色,嘴裡吐出一股股鮮血,不等對面那長槍兵拔出長槍,包衣已經停止了呼吸。
曹忠清被眼前這景象嚇住,下意識往後退兩步,這位兇猛包衣將右手抬高,左手放低,刀口頂住盾牌,這是刀盾兵的防禦動作。
放眼四周,只能見到密密麻麻的長槍突刺,不斷有金屬撞擊聲傳來,周圍包衣阿哈的慘叫聲不絕於耳,曹忠清這才發現,自己身邊空空蕩蕩,已經沒剩下幾個包衣阿哈。
剛才弓箭對射,這些包衣還能和對手打的有來有往,現在短兵相接,戰陣的作用便凸顯出來。
隨著持盾的包衣一個接一個倒下,包衣陣線上出現一個個難以彌補的缺口,後排那些沒有盾牌鎧甲的包衣們驚恐的望向前面發生的血腥戰鬥,他們大多數人手中只有一把順刀或是大棒,這樣的武器在面對一丈七尺的長槍時,毫無優勢可言。
“殺!”
眼前的長槍兵發出歇斯底里的狂叫,如同狂暴的野獸,攻擊任何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敵人。
曹忠清被這一往無前的氣勢震懾,他雖然在打行打打殺殺,然而和軍陣搏殺相比,那隻能算是雕蟲小技。
身邊的包衣紛紛轉身向後退去,包衣陣列變得參差不齊,一些長槍兵甚至追到了曹忠清前面。
抬旗的想法終於煙消雲散,現在曹忠清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趕緊逃到後面,保住這條性命。
這時,曹忠清忽然感覺到前面傳來隆隆的腳步聲,彷彿大地也在微微顫抖。
他疑惑不解的望向前面鑲藍旗陣地,兩百步外,一道黑線如同潮水般向自己這邊殺來,中間飄揚著一些藍色的小旗。
曹忠清一眼便認出這是真夷主子,主子來了,他有救了。
他正要大聲喊叫,卻瞥見跑在自己前面的一個包衣,人頭高高飛起,後腦勺的鼠尾辮在空中打了圈,綿軟無力落在地上。
“王三兒?”
一名督戰的白甲兵拎著血淋淋的人頭竭斯底裡的怪叫:
“後退者死!”
那個衝在最前面被殺的包衣是曹忠清的同鄉,名叫王三兒。
王三兒也是殺了明軍腦袋去投的主子,平日裡對主子恭順有加,沒想到最後竟落得這個下場。
曹忠清沒時間感傷,他身處兩輪陣中,眼看兩邊就要撞在一起,他身子一歪,假裝中箭倒地,朝臉上胡亂抹了把人血,順手拉過個已經僵硬的包衣屍體,壓在自己身上。
先頭長槍兵撞上真夷甲兵,雙方在董鄂路已經打過一場,不分勝負,眼下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雙方立即砍殺在一起。
長槍脫離陣列便失去了突擊優勢,長槍兵殺得性起,忘記了身後危險。
幾名冒失的長槍手陷入包圍,很快被真夷甲兵殺死,後面奔跑的明軍看到黑壓壓的真夷朝自己這邊衝來,長槍兵頭腦開始清醒,連忙往後退卻,希望重新組結陣,擋住真夷這波進攻。
衝到近前的鑲藍旗戰兵當然不會給長槍兵重新結陣的機會。
這些百戰老兵環顧四周,取下弓箭,從容不迫用重箭將那些失去刀盾手保護的長槍兵一一射殺。
兩千真夷稍作休整,草草結成牆形陣列,以最快的速度朝混亂不堪的長槍兵狠狠撞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