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清明祝,古橋頭,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支開了胡契之後,二人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才由衛懷開口,他支起藤拐,慢慢說道:“萬黨行如此事,是要逼我們與他魚死網破啊。”
夏元龍聞言,毅然起身:“他們如果容不下書院,大不了就拼他一把!雖說手上無兵無權,但身後有那麼多百姓支援呢!衛先生,您只要一發號呼,民眾必蜂起響應,藉著給鎮江松院長伸冤的名頭,衝擊官府衙門,誓不屈服,看萬黨怎奈何我們!”
衛懷眼露猶豫,柺杖在地上劃了半天,長嘆道:“鎮江已為前車之鑑,若再反抗律法,縱有千萬百姓,其勢亦難矣。況且葉廷龍心向新政,又屢次救我於水火之中,實在不忍將其牽累。”
夏元龍復拱手諫道:“鎮江情形與此處不同。其一,那裡民意未曾積攢,忽來一班人馬,總需適應之期;其二,鎮江地小城舊,難以發展之書院勢單力弱,而撞上陸黨此等大敵,自然輕易瓦解。可我們當初三人合力,紮根南京,算來已五六年了。百姓已受惠政之利,又曾大舉搭救您出獄,與書院感情極深,敬先生一如先賢。如此,官府想要控制局勢,穩定民心,就難上加難了。至於葉永甲嗎,他也不樂意看到先生輕言退縮吧?”
衛懷聽他分析的頗有幾分道理,便稍將眉毛舒展,一跺腳,一咬牙:“我衛懷從無畏懼之心,不過慮書院前途罷了。既然人英講明白了,那就按你說的去做。但衛某的能力有限,怕再添出亂子,毀了大計……這樣,由元龍你一手操辦吧。”
“元龍必當荷蒙重任,以報盟主託付之恩!”說罷,他向前半跪著,不由分說,就是一拜。
衛懷面帶微笑,連忙伸過手去:“我與人英情似手足,哪用得著談什麼恩不恩的,只要齊力抗敵,挺過這段苦日子就行!”
元龍忙欠了個身:“愚弟一時心切,及民勿怪。”
接到胡契歸來的訊息,滿心歡喜的萬和順還沒有意識到——談判,破裂了。夏元龍此時將衛懷的意思傳達給了整個文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與其說是轟動,毋寧說是給安靜許久的書院帶來了活力,令全院同僚歡欣鼓舞,振奮不已。他們一直期待著的,不會流於妥協的鬥爭,終於開始了。
興奮過後,他們還需要冷靜下來,和夏副盟商討進一步的對策,即執行的問題。夏元龍綜合了幾個可行的意見,認為應‘明面上繼續順從萬黨,擴大新政,以免遭受懷疑;暗裡則向百姓分發《行要》,並放書院一角為講堂之所,每日宣揚新政,以凝聚民心,招攬人眾,以待時機成熟,打官府一個措手不及’。同僚們深以為然,迫不及待地要拍下板來,紛紛表示贊同,遂正式開始依計劃行事。
計用受田的失敗,令南京百姓深感失望,在他們落寞的心情還得不到寬慰時,卻在看到一篇告示之後,彷彿振作起來了。那告示也十足令人眼前一亮:
“應國子監祭酒衛懷上書,官府將借書院之力,推行‘核田減並’新政,以惠黎民。”
這所謂‘核田減並’與之前的計用受田大不相同,乃是核算各大田戶的田畝多少,可否與帳冊對照,如有不立契、不報官之私吞土地者,即退田還與原主,無人招領者即賜貧家農民。
那群鄉紳素來飛揚跋扈,百姓們見了這條新政,無不拍手稱快,重新燃起了對新政的念想,都說也得治一治他們了。
萬和順便因勢去勸導一眾豪紳,無非是說“衛懷前番使得是虛情假意,實欲相圖諸公。試想田一被收,宗族力微,何以管制鄉民,自保祖業?本不想讓眾人陷入泥淖,然如今政令已出,悔之莫及,汝等好自為之,莫要怨天尤人!”
鄉紳們見他說的這等嚴重,心中懼如猛虎,無不苦嘆哀嚎,哭天喊地。他們當然不願坐以待斃,紛紛向官府投去數以百件的書信,請求寬恕罪過。官吏們也被這陣勢嚇到了,亦覺義憤填膺,罵這衛懷多管閒事,壞了自家的名頭,一個個也開始恨之入骨了。
夏元龍看到了這一苗頭,便在此時急忙派人混於書攤,販賣《行要》。因這《行要》不取路人分文,且是衛先生所著,故爭搶著拿,不一會兒就統統賣光了。夏元龍便加緊派人印發新書,乾脆拿輛木車盛著,推向利涉橋等地去發,三四個時辰便全發完了。而探聽訊息的回來,說衛先生已經出城,開始丈量土地了,夏元龍便知行動未晚,吐了一口重氣。
另外,書院的東北角修起一座簡單的講堂,因怕官府知曉,故藏在角落的倉庫旁,白日開張,晚間拿木板掩住門,面前的那條街還都是市井人物出沒之所,故不聲不響地開了講,也漸漸聚集了小五十人。
到了這日夜間,衛懷終於打著轎子回書院了。他見夏元龍臥在後屋睡覺,連忙打了一盞油燈,湊到他床前。
元龍睡得不沉,感覺臉頰上有熱氣撲來,一睜眼,正是衛懷喘著粗氣,提著燈。二人相視一笑。
“外頭宵禁啦?你不回府?”夏元龍掀開絮被,坐起來,拿了一件外衣。
衛懷坐在一旁,把燈放下:“放心,我剛辦完公務回來,轎子上還打著國子監的燈籠,巡街的人不會查的。”
“那就好,”夏元龍套上衣服,還覺得冷,又往燈邊靠了靠,“核田的事兒進展如何?”
衛懷捶著腿說:“還好。今天先問的幾個小戶,有問題的不少,但敢找麻煩、抵賴的沒幾個,紛紛將田交出去了。明天再查大戶,不過那些人就要了命了。你這裡怎麼樣?”
“萬和順整日派人自城門口過,與您不同路的,我猜就是煽動豪紳的情緒,讓他們往反新政靠攏。所以提前開始分發書籍,開辦講堂,全部成功,暫時沒有人察覺。”夏元龍說罷,卻擔心地看向遠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