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飛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平橋豆腐驚四座 天資聰穎慢成長,文狀元抗倭寇,一葉飛毯,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大人邁著方步走進縣衙,莊嚴肅穆的縣衙正面“明鏡高懸”幾個鎦金大字熠熠生輝。大人在堂上坐好,兩隻深邃的眼睛直視前方。
少頃,師爺連忙上前稟告:“霍大人,敲鼓的是河下鎮沈煒,這是他的狀子。”
師爺呈上狀子,大人定睛一看,一拍驚堂木:“還不把人帶進來!”
“是!”
“兩個人快進來。”衙役大聲道,這聲斷喝把姓李的船民嚇得直打哆嗦,倒是沈少爺畢竟見過世面,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進了衙門。
沈少爺抬頭一看一身官服的縣太爺正襟危坐,他那威嚴的目光讓人肅然起敬。
“小的,見過大人。”沈少爺連忙按規矩行禮,船民也撲通跪倒在地。
“大人,請為小人作主。”
“狀子上說河下街錢老闆不守信用,剋扣貨款,可否屬實?”
“大人,小的豈敢撒謊?小人句句屬實。”船民頭都瞌破了。
“來人啦!把錢某帶上堂來。”一支籤扔在堂上,那清脆的聲音在縣衙裡迴盪……
沈少爺連忙和小龍耳語了幾句,小龍頻頻點頭後離開了縣衙,直奔河下。
再說宋記酒樓後廚此時此刻忙得熱火朝天,宋老闆親自對後廚訓話:“諸位,今天是我們酒樓長臉的時候了,沈家小少爺的滿月酒也是大廚們露臉的最好機會。今兒個,其他菜餚大家駕輕就熟。就是這道剛剛學來的‘平橋豆腐’,我不大放心呢。”
“老闆,我敢打包票,我們絕對把這道新菜做得和平橋鎮本地味道一樣子。”剛剛學藝歸來的張大廚當即誇下海口,宋老闆看著他一旁盆裡早已備好的豆腐,他頻頻點頭。
“嗯,像模像樣。今天就看你們的了,老規矩,今天辦得好晚上必有重謝。”
“老闆,你就去準備銀子吧,我們忙了。”張大廚對荷官說,“來,我們再做一下最後準備。”
說起平橋豆腐,那自然不能不說平橋。平橋是距淮安府山陽縣南二十餘里的一偏僻的集鎮,史書記載早在宋元時就已形成了城南的一個較大的環境優美的集市。
南來北往的商賈官宦大多在此落腳,因此平橋商業發達,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自然也就促進了佛教文化的興起,一度廟宇香火興旺,尤以兜率廟為最盛,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初一廟會一一小人會,亦稱笑人會。
廟會期間舉行各種群眾文藝表演,開展各式商貿活動。河下吳承恩有詩云:“短篷倦傍河橋泊,獨對青旗枕臂眠。日落牛蓑歸牧笛,潮來魚米集商船。繞籬野菜平臨水,隔岸村炊互起煙。會向此中謀二頃,閒措黎杖聽鳴蟬。”
平橋鎮上的小吃店店主為招攬顧客,爭相改進烹調技藝,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菜餚,“平橋豆腐”就是其姣姣者。
胡師傅用鮮鯽魚腦加雞湯與豆腐做成的一道燴制的“胡氏豆腐"。平橋豆腐的燴制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做豆腐時,生漿、熟漿都要用細白布將漿水過濾一下,這樣做成的豆腐才細,點用鹽滷,如此豆腐才又細又嫩又清香,千萬不能用石膏點。
其次是將豆腐裡的黃花水排出,方法是將豆腐放在清水鍋裡煮一煮,水一開當即撈起,再次用刀將豆腐切成碎薄片放在涼水裡養一會兒。
然後配好佐料,雞肉丁、碎肉丸、碎魚丸、雞蛋絲、蝦屑、筍屑,瓜子仁松仁均搗成碎屑、蔥、蒜、姜、澱粉、胡椒粉、豬油、醬油、鹽等。
張大廚將炒鍋上火,燒熱後用豬油滑鍋,頓時香味撲鼻。然後放入蔥姜,隨後將準備好的鹽滷豆腐及其他佐料,同時放人鍋中炒拌幾下,最後再放人雞湯、醬油,等鍋慢慢燒開。
“張師傅,今天這道平橋豆腐一定會讓師傅名聲大振。”荷官看到張大廚嫻熟的操作禁不住說。
張大廚並不回應,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做菜上,就在這時鍋開了,細如髮絲的豆腐在沸騰的鍋中翻滾著。他用勺子攪了攪,又蓋上。不一會兒他舀入少許澱粉勾芡,然後靜等鍋透。
最後時刻大廚揭開放人適量胡椒粉、蒜屑、萏荽,再一開立即起鍋,分成了八個大海碗。此刻又香又嫩,油而不膩,嫩而不滑,素則清心,葷則人肺的美味平橋豆腐就燴制而成了。
其他菜按照順序上了,樓上人聲鼎沸,食客們大聲地聊天,談論著天南地北新鮮事,品味著酒樓正宗的淮揚菜做得是否夠味。
桌上的獅子頭只剩下幾片綠葉,嘉賓們吃得特別開心,交口稱讚酒樓的菜地道。
“平橋豆腐來了!”幾個店小二同時上菜,三樓主賓桌更是二八佳人親自上菜,男賓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