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女子一腔忠勇,毫不遜於兒郎!
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女子一腔忠勇,毫不遜於兒郎!,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豬兒夢蟲,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香閣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因為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位飄香苑的蝶衣姑娘,竟然是一身素服,而且未施粉黛!
雖然她素顏素面,也是一個絕色佳人,但問題在於,這可是花魁大會啊!
哪一個參賽的姑娘不是容貌絕佳,又哪一個不是精心打扮,只希望能夠拔得頭籌一舉奪魁?
這位蝶衣姑娘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身素衣素面,不知是“別出心裁”,還是徹底擺爛了。
短暫驚愕之後,觀眾就開始了竊竊私語。
二樓雅間裡面,梅婉琰也是滿臉茫然之色。
她知道李弘壁因為盛寅的懇求,所以出手指導了這位蝶衣姑娘,幫助她在花魁大會上面一舉奪魁。
可是現在看這架勢,這位蝶衣姑娘分明就是擺爛了啊!
“相公,你打的什麼鬼主意?”
李弘壁瞥了她一眼,輕笑道:“那你親我一下,我就告訴你!”
此話一出,盛寅頓時驚為天人。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啊!
梅婉琰羞得俏臉通紅,索性扭過頭去,不再搭理這個登徒子。
而此刻臺上也又出現了一批人,赫然正是金陵城中最有名的戲班子,梨園潘家班。
見到他們登臺,下面的觀眾更加不理解了。
這是怎麼個意思?
難道下九流同臺表演不成嗎?
這可是花魁大會啊,蝶衣姑娘到底想幹什麼?
臺下觀眾議論紛紛,一時間嘈雜無比。
梅婉琰忍不住好奇地追問道:“相公,什麼是“下九流”?”
“這是對社會等級的區分,上中下九流。”
李弘壁耐心解釋道。
“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君王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進士)八舉(舉人)九解元,這就是所謂的上九流。”
“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畫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這是所謂的中九流。”
“一流高臺(戲子)二流吹(樂師),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這則是最後的下九流!”
“從事下九流職業者,大多都是地位卑賤之人,所以被人鄙夷輕視看不起,主要依靠的是賣藝為生。”
“嗯,娼妓也有賣肉的,所以排在了最後面,地位也最是卑賤,處境也最是可憐。”
盛寅聞言嘆了口氣,怔怔地看著高臺上的程蝶衣。
很快,琵琶絃動,觀眾頓時安靜了下來。
蝶衣姑娘一隻手抱著琵琶,另一隻手在琴絃上輕輕滑過,微微側頭,朱唇輕啟,眉眼間透露出無限的哀怨。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戲腔一出,震驚全場。
而她背後的潘家班也開始了動作,演繹出了一副悽美的畫面。
這是一個頗有名氣的戲子,正在臺上演唱戲曲,四周看客雲集,為她喝彩叫好。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悲愴哀怨的聲音一直未斷,令所有人心神動盪。
戲子尚未唱畢,臺下突然多出了一群人高馬大、蠻橫兇暴的蠻夷,他們將整個高臺都給圍了起來,逼迫這戲子繼續唱曲兒給他們聽,不然就要殺掉整個戲班子所有人!
“那是……韃子!”
不知何人低喝了一聲,臺下觀眾頓時一片譁然。
他們仔細一看,這才發現那些“蠻夷”的服飾打扮,確實很像是蒙古韃子。
可是,韃子也好,蠻夷也罷,這又與戲子妓子有什麼關係呢?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陳詞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戲子無奈,只能繼續唱下去,可是當她看到蠻夷隨手虐殺百姓,甚至以殺人為樂時,不知何時她的眼眶已經紅了,甚至隱隱可見淚痕。
臺下觀眾早已被吸引了全部心神,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的表演。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憂國?
位卑未敢忘憂國!
似乎為了驗證這震撼人心的戲詞,眾人只見臺上那名戲子不斷向一旁的班主他們使者眼色,班主等人虎目含淚,默默地退了出去,甚至還關上了整個戲院的門窗,似乎在密謀著什麼。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戲腔驟起,慷慨悲壯。
隨著聲聲鑼鼓敲響,這些蠻夷全都擁擠在劇院中聽的入迷,絲毫沒有注意到班主等人早已逃之夭夭,唯獨只留下了這位風姿綽約的戲子還在表演。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啊~”
一聲哀怨長鳴,整個戲院突然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勢迅速蔓延開來,臺下蠻夷慌亂成一團四處逃竄,可整個戲院都已經被封死,他們根本無處可逃。
而那名戲子還在烈火濃煙之中,演繹著她人生中的最後一曲!
“濃情悔認真,回頭皆幻景,對面是何人~”
蝶衣姑娘的聲音愈發悲愴,而下一刻她與那名戲子完全合一,共同演繹出了這場震撼人心的人間慘劇。
二女音調完全一致,抒寫著一曲悲歌!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慣將喜怒哀樂都藏入粉墨~”
“陳詞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臺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臺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
“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終是客~”
“你方唱罷我登場~”
“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臺前蝶衣姑娘捻動琴絃,聲音如訴如泣。
臺後那戲子在火海中翩翩起舞,歌聲慷慨悲愴。
最後,一曲終了,戛然而止。
那戲子倒在了火海之中,輕聲呢喃道。
“都道戲子無情,怎知戲子也有心?”
隨後,氣絕身亡。
而給她陪葬者,卻是戲院裡所有的蠻夷。
她用自己一條命,換了數十上百個蠻夷韃子的命!
臺下觀眾怔怔出神,久久都未曾回過神來。
更有甚者,早已經是淚流滿面,啜泣不止。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憂國!”
“唱得好!”
一名貴公子站了起來,神情動容地喝道:“都道戲子無情,誰知戲子之心?”
“哪怕只是一些伶人妓子,也能在山河熊熊燃燒的烽火面前甘願為國獻身,甚至都不在乎是否有人記得她,也不在乎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他娘地,老子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見識到了何為忠貞愛國,何為家國大義!”
“敢問蝶衣姑娘,此曲何名?”
程蝶衣朱唇輕啟,道:“此曲乃是曹十六公子所作,名為《赤伶》!”
“《赤伶》嗎?“伶”乃戲子,那這“赤”……”
“這“赤”指的是赤子之心!”
程蝶衣展顏笑道:“小女謹以此曲告訴大家,不管是王公子弟,還是販夫走卒,都當有一顆忠君愛國的赤子之心!”
“女子一腔忠勇,毫不遜於兒郎!”
“我可對鏡貼花黃,亦可鐵甲披寒光!”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緊接著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蝶衣姑娘,多謝賜教!”
貴公子鄭重無比地向程蝶衣躬身行禮,這一幕驚呆了在場所有人。
但緊接著,一名接一名的書生士子起身,全都向程蝶衣躬身行禮,甚至就連不少名士顯貴亦是如此。
沒辦法,這不只是什麼花魁的問題了,而是政治立場的問題了啊!
今夜這程蝶衣,勢必會奪魁!
程蝶衣強忍著內心的不安,裝作雲淡風輕地欠身行禮,然後就走了下去。
可她前腳剛下去,後腳一盞盞花燈就被點亮,密密麻麻,數不勝數,少說也有上百盞之多,遠超先前那些清倌人了。
見到這一幕,盛寅先是激動得大喊大叫,可隨即他又想到了什麼,神情頗為落寞地坐在了位置上面。
李弘壁見狀嘆了口氣,有些事情,得讓盛寅自己做出決斷。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家小媳婦兒不知何時,竟已經哭成了淚人。
“相公,你是那“曹十六”?”
“咳咳,不可外傳嗷!”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