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商之大者 為國為民 第三十二章 商聖范蠡
掛機的阿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卷 商之大者 為國為民 第三十二章 商聖范蠡,拯救大宋,從謀反開始,掛機的阿V,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幕被亞澤看到了,他驚奇何事會讓細封族長如此作態,順著他的目光看向入口,一個高大不似人類的身影就快要把晨光全部遮擋。
隨著那道身影的進入,大廳裡所有人皆站起身來齊呼“會長”。
這就是會長嗎!
亞澤看著這個面容和煦的年輕人,激動到無法呼吸,這是他的信仰,是給他和他的家人、他的部族帶來新生的人,是他發誓一生都要追隨的佛陀。
在他的目光中天地都失了顏色,瞳孔中僅剩這個身影一人,會長並不比自己大幾歲,才剛露出些胡茬,但是身形看著卻比兩個自己都要大,渾身散發著屬於佛陀的威壓,隨著會長的走近,感受到會長的氣息,亞澤兩腿都止不住打顫,甚至都忍不住想要跪下,卻被一隻大手穩穩抓住肩膀,然後拍了兩下……
亞澤腦袋瞬間空空,連剛才會長笑著說了些什麼都想不起來了,他只知道,會長剛才扶住了他的肩膀,還鼓勵的拍了他兩下……
再回過神來時,就見會長已經落座,在與眾人談笑風生。
亞澤下定決心,這件黑衣他以後都不洗了,回去就收好,這是佛陀觸控過的衣服,必須要做為傳家至寶,一代代傳下去,護佑子孫後輩。
亞澤站在這裡只能看到會長的側臉,他的半個身子比同桌人要高出一大截,很難被擋住。
緊挨著他的身旁坐著兩個稍矮一點的年輕人,右邊這個他認識,是商會的慰問隊隊長種彥崇,聽說也是會長的表弟,曾帶著物資到過他的族部,他的家裡也受到了資助,故一眼就能認出。
左邊那個他沒見過,但看著那標誌的大小眼也知道是誰了,商會護衛隊大隊長,岳飛!
在受到亞澤注視的時候,岳飛彷彿直覺通靈,雙目似不經意間掃過亞澤,僅僅一眼亞澤就感覺自己光著身子被劍鋒臨頭,彷彿稍有異動就會身首異處。
這就是佛陀座下羅漢嗎,果然可怕。
亞澤收回目光,不敢再去看他,此時會員也都到齊,瞅著時辰已到,一名主持上臺宣佈,“大家安靜,西夏商會第一屆全體會員大會正式開始,接下來由王智會長髮表講話。”
王智站起身,對四周行了一禮,眾人回禮後,王智並未座下,而是離開座位,踱著慢步邊走邊道:“很高興與諸位夥伴再次碰面,三年了,商會一路走來多有不易,所幸諸位始終不離不棄,這才有了今日的西夏商會。”
“三年並不久,回想下來就仿如昨日,那時的商會何樣,平夏城何樣,在座應該都清楚,如今的一切,是諸位所有人的功勞,商會會牢記諸位的付出,西夏城與西夏的百姓會感謝諸位的恩德。”
“在三年合約到期之前有夥伴問我,合約到期之後會不會續簽,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因為商會是大家的商會,非是我王智的商會,也非是琅琊王氏的商會,大家在建立商會之時,合約上的條例寫的很清楚,有關商會的所有事都必須經過商會多數元老會員投票透過才能進行,商會是繼續還是解散,那當然也是需要在會員大會上來決斷。”
王智的漫步引動眾人的目光,當然也有亞澤的目光,他開始有些懂了,為什麼一個宋人能夠在西夏建立商會,全是西夏人的商會為何會唯一個宋人馬首是瞻。
有人說是因為利益,但亞澤透過他們的目光中能夠看出,那絕不是利益,那是尊敬,是對這個比他們大多數年紀都小的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尊敬。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力量掌握所有權力時,有幾人能忍住誘惑,並把權力分給其他人?
沒人會,他們有了權力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謀求更大的權力,直到登基稱帝,權傾天下。
但是會長會,他掌握著西夏商會的所有貨源,所有護衛隊的武力,他實際擁有著物品的定價權,錢財的使用權,和人事任免權,但是他全都沒有插手,大小事宜全都以商會全體會員意願為主,尊重每一名會員的意見,想來這才是會長成功建立商會並延續數年諧發展的原因吧。
“在諸位夥伴發言投票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王智走到臺上,背手看向牆面之上,大家的目光隨之看了過去,只見牆面左右兩邊各掛著四個大字,左邊寫著‘商之大者‘,右邊寫著‘為國為民‘,兩幅大字正中掛著一副畫像,畫像是一個老者,下方標註了名字‘商聖·范蠡‘。
“話說在春秋時期,我們的祖先中有一人,名叫范蠡,他生於楚國,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文武雙全。”
“二十五歲那年他離開國富民強的楚國,來到了積弱積貧的越國,陪同越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嚐膽為奴三年,最終成功幫助越王覆滅了吳國,被越王封為了上將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就在慶功宴的當晚,范蠡毅然辭官,把豐厚的賞賜分給窮苦百姓後掛印而去。”
“好友問他為何,他說越王這個人可共患難,但不可同富貴,並且還勸好友也離開越國,好友不聽,最後果真被越王所殺害。”
“范蠡自此隱姓埋名離開越國來到了齊國,在齊國購買了一些靠海邊的土地,開墾種田,兼營漁業捕撈、開鹽田,因此積累了一些資金做起了生意。”
“在年初,他和一些農民、商人簽訂商品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商品價格上漲,范蠡就按照市場現價收購,如果價格下跌,他也嚴格履行合約價格。”
“還有一次啊,范蠡資金週轉不靈,向一個富戶借了十萬錢,一年後,這個富戶帶著各家的借據出門討債,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幾十萬錢的借據和路費都沒了,恰好走到范蠡家,於是投奔范蠡,在沒有借據的情況下,范蠡不僅連本帶息還了錢,還額外贈送一筆路費給這名富戶,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廣播天下,各國商人都願意和范蠡做生意,他憑藉自己的商業能力和口碑很快就積累了萬貫家財,成了齊國首富。”
“齊王聽說了他的能力和品格很是欽佩,請他做了齊國的宰相,范蠡為相三年,使得齊國國富民強,百姓奉范蠡為神明,可就在此時,范蠡再次辭官,他說:居官致卿相,治家達千金,這對於一介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於是再次掛印封金,盡散家財,分贈給好友與貧苦的百姓,隨後帶著妻兒飄然離開齊國。”
“之後范蠡舉家遷至西北陶地,改姓更名,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雙手之本,再次開創家業,不久後陶地就在范蠡的推動下,成為春秋時期的商貿之都,范蠡也再次富甲天下。”
“再後來呢,陶地發生災荒,面對所有糧商奇貨可居,哄抬糧價,他主動解開自家糧倉,打壓已經升上了天的糧價,廣施糧粥,最終散盡家財,卻保全了一方百姓。”
“沒有意外,後來他又富可敵國了,直到八十八歲時無病而終,兒孫滿堂”
“細數范蠡這一生中兩次官至極品,三次富過鉅萬,每次富達萬金後又都施濟天下,但不久後又會迅速再至萬貫,彷彿這個錢財就和他有緣一般,甩都甩不掉。”
王智不大不小的開了個玩笑,走下臺來,問向眾人,“你們認為范蠡的營商能力是天生的嗎?”
眾人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但大多還是點頭的。
王智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繼續圍著長桌踱著慢步,說著慢話,“沒有人生來就是聖人,萬事萬物都有跡可循,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商亦有商道,范蠡的一生所做的事,究其根本就是商道。”
“范蠡離楚從越,是因為他看中了越國的潛力,願意把所有的身家投入進去,幫助越國復國,用最小的投入獲得了最大的回報,這在商業中就是投資。”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在位極人臣之時,看清越王為人,及時斷臂求生,曉利害,知進退,這在商業中就是風險控制。”
“他與人簽訂了合約,就算遇到商品價格下跌他也按原價收購,絲毫不佔人便宜,他欠別人十萬錢,在已無借據的情況下依舊連本帶利的還錢,這在商業中便是誠信。”
“他在遇到災年時不哄抬糧價,反而主動降低糧價,甚至散盡家財救助百姓,這看似與商業無關,但卻是營商最重要的一條,仁義。”
王智走完了一圈,站在他的座位前,雙手撐在桌上,面向眾人道:“若有夥伴不清楚仁義與營商之間有何關係,我來你們,若是范蠡在陶地災年時沒有救助百姓,反而與其他富商一起囤積糧食,哄抬糧價,那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