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冷泡茶加冰,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獲得經略河隴地區權利的張議潮,也徹底將自己的手段施展開來。
搞生產,通經濟是這段時間河西的主旋律。
已經被吐蕃奴隸主搞的民不聊生的河西被張議潮有條不紊的恢復。
比如效仿武侯興水利修溝渠,每渠都設專門的負責管理人員。
比如提倡農、牧、商賈各盡其責,各展所長。
比如大力傳播大唐文化,當時記載“訓以華風,鹹會訓良,軌俗一變”。
對張議潮的治理,當地唐人很自豪:百年左衽,復為冠裳;十郡遺黎,悉出湯火。
公元856年,沙州以北的吐谷渾王前來劫掠,懾於張議潮之威,吐谷渾王想劫糧而逃。
張議潮率軍北追千餘里,一直殺到吐谷渾國境。
此戰張議潮軍以少圍多,張議潮本人率精騎身先士卒,直踏敵陣,其盛唐武士風采讓吐谷渾人膽寒。
被包圍的吐谷渾部雖然勢眾但戰意全無,只想一心突圍然後北逃,最終被唐軍以一當十大破,時人記載:
“蕃戎膽怯奔南北,漢將雄豪百當千處。”
時隔近百年後,這裡的吐谷渾人再次渾身戰慄的想起了曾經唐軍的天威。
張議潮大勝,將吐谷渾宰相三人在眾軍前梟首,斬數千,俘數百,奪駝馬牛羊數千。
凱旋而歸的歸義軍們在路上快活的唱起了《大陣樂》。
這首從漢朝起流傳的軍歌沒有傳下來,唯有寥寥數語見於宋朝文人的記載。
而其中一句“萬里徵人盡漢歌”,成了張議潮功績最好的註解。
同年,沙州的回鶻及吐蕃殘部作亂,張議潮同樣圍軍而殺。
蕃人喪膽潰逃,被銜尾追殺,屍體遍及五十里路,歸義軍繳獲牲畜萬頭,凱旋。
除此之外,河西但凡有不軌的党項、回鶻、嗢末等都會遭到張議潮鐵拳,既保民生產,又揚歸義軍威。
最終張議潮安坐沙州:
千里之外番邦來臣,四方胡人來此求好求和。
八方夷狄階下拜舞,舊敵殘部獻金玉以修好。
白髮軍覆滅五十年後,大唐終於再次揚威西域。】
“還真如軍師一般。”張飛低聲道。
越是瞭解這種千古人傑,張飛愈是感覺得到自己的微小。
未曾打過胡人,為大哥征戰一生功績也寥寥,落了個荒唐死法,千古作笑。
至於這種治理更是兩眼一抹黑,更別說還是這種百胡之地。
此人既能揚威,又能施德,讓四方盡附,讓諸夷盡服,對張飛來說已經屬於神話範疇了,跟軍師一個級別的。
“恩威並施,井井有條。”龐統歎服,這人竟如此厲害?
“而且……”龐統眼裡盛著笑意看著孔明:
“其人少時雖自比臥龍,然尤勝臥龍。”
“至少孔明你可不會身先士卒率騎踏陣。”
孔明搖搖頭,他自是幹不來這事兒,領兵可以,衝鋒還是免了。
“竟還是一員驍將。然戰功至此……”
關羽忽然道:
“昔日陳子公有言,胡兵五而當漢兵一。”
“然孫臏亦有言,兵分客主,客倍主人半。”
“這歸義軍能以少擊眾且主動圍其城,並大破……勇猛至此,素少有聞。”
“也許是盛唐積威?”魏延猜測。
不過對於這張議潮的戰功魏延還是頗為羨慕:
“端坐城中,受胡人臣服獻舞求和,威名之盛,直追衛霍。”
“直追衛霍還待商議。”黃忠搖頭:
“然其勇猛,亦稱得上名將。”
……
甘露殿的李世民就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字:
“好!”
隨即興奮起身:
“好好好!”
腦袋完全不疼了並且渾身上下感覺充滿了力氣。
“若是盛唐邊將都如這張議潮一般,如何不能再綿延百年?”
當然李世民也知曉這就是說說而已。
唯一的遺憾就是……
“為何是大陣樂?”
大陣樂李世民當然也知道,甚至最早起兵時,打了勝仗也會與將士們一起唱。
但既是盛唐武士,如何不唱唐朝軍樂?
“莫非朕的《破陣樂》沒有流傳下去?”
“這有何難?”
長孫無忌如影隨形:
“想來樂師們很樂意為大家的破陣樂寫曲填詞。”
“如此將士們無論是出陣、破陣、凱旋、思鄉都可高唱破陣樂!”
“甚好!”李世民滿意:“應是萬里徵人盡唐歌才對。”
“不!”李世民又有了主意:“萬里胡人盡唐歌。”
李世民哈哈大笑,房杜對視一眼,早就習以為常。
【雖然連番大勝,四方臣服,但張議潮當然也明白歸義軍的問題在哪裡。
吐蕃佔據的涼州斬斷了歸義軍的動脈,只有重新打通此處,才能從中原往河西輸送人口資源。
只有讓河西的大唐百姓重新繁榮起來,大唐才算真正掌握了這裡,歸義軍才能有持續不斷的有生力量補充。
但是重新打通涼州城,談何容易?這裡是吐蕃帝國在河西最後的堡壘,河西吐蕃所有的潰軍、殘部、奴隸最終都逃到了這裡。
但張議潮已經等不下去了,積蓄十年,他決心殊死一戰,讓河西真正回到大唐懷抱!
858年開始,在得不到長安支援的情況下,張議潮正式開啟了對於涼州的戰爭。
涼州城外的每個縣郭都需要歸義軍與吐蕃人拉扯爭奪,戰役持續三年之久,無數歸義軍將士賭上了生命前仆後繼,最終才打通了一條通往涼州城的道路。
861年八月,麾下僅餘七千人的張議潮下令:
討番開路,直取涼州,唐兒歸國,就在今朝!
以弱擊強的情況下,張議潮選擇隱蔽行蹤突襲涼州,吐蕃陣線大亂,但很快便組織起反擊,因為他們發現來犯的只有區區千人。
而歸義軍則是在張議潮身先士卒的情況下爆發了驚人的戰鬥力。
頭部受創就抹一把土繼續殺敵,馬匹死亡就手執白刃朝著蕃騎衝鋒。
將士穿著的衣襖被吐蕃人的鮮血澆灌通透愈發沉重,有的將士乾脆脫掉,與吐蕃人赤膊廝殺。
最終“漢家持刃如霜雪”的歸義軍更勝一籌,徹底碾碎吐蕃人的鬥志,開始四散奔逃。
而張議潮似乎早有預料,命令預備隊開始合圍,吐蕃人陷入了唐軍有條不紊的絞殺。
最終幾十裡內遍佈吐蕃人的屍首,有些屍首直到天氣轉冷凍霜都沒來得及收斂,甚至大部分還變成了虎狼野獸的口糧。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到長安送信的高進達也參與了涼州之戰,但其後不見記載,也許就是戰死於這裡。
靠著這場漂亮的殲滅戰,河西走廊終於貫通,這片土地承載了張議潮與歸義軍之名。
隴西再次和大唐的疆域連線在一起,滯留於此的百姓也終於能夠回到故國,時人有詩讚曰:
河西淪落百年餘,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唐將,就該如此!”
雖然疼惜張議潮之孤忠,但李世民也愈發滿意。
如今尚是初唐,渭水之恥未平,突厥未滅。
這張議潮,反而讓李世民很好的明白了盛唐武將應該是什麼樣子。
真要說唯一的缺點就是……
“這不聞不問的宣宗能叫小太宗?”
李世民很是鄙夷:
“簡直是汙朕之威名!”
“叫小玄宗還差不多!”
他還記得那逃入蜀中的子孫諡玄宗。
而且,若有張議潮如此之良將,哪怕是親征他李世民也要給其做支援。
更別說是打通河西這種大事兒了。
“朕這好子孫是完全不通軍事嗎?”
杜如晦猜測:
“或是因為當時其他地方亦有戰事,難以兼顧。”
“畢竟我等觀光幕,也不過是管中窺豹而已。”
這已經算是盡力找補了,畢竟此前那被光幕嘲諷觀看西涼伎飲酒作樂的將軍也沒過去很久。
李世民哼了一聲,有些惋惜道:
“倒是可惜這高進達了。”
隨即又對宣宗厭煩起來:
“他哪怕能援千二百人,這高進達也許就未必會死!”
房玄齡安慰道:
“不見記載未必就是死了,也許只是不臨戰陣了?”
李世民被勉強說服,最終道:
“這張議潮,真不愧光幕所評能比肩諸葛武侯。”
“單憑其如此作為,足以冠忠武之名!”
“不能用之,可惜!可惜!”
李世民是真覺得可惜,如今初唐剛起,正是需要這類進能踏陣退能治理的英才。
“記其事蹟,單獨成傳,朕要時時閱覽。”
最終李世民如此下令。
……
“一振雄名天下知!”
意思簡單易懂,張飛表示愛了愛了,並歎服:
“這唐朝文人也太會夸人了!”
“確實如此。”黃忠點頭一本正經道:
“就像張將軍打贏了沒人誇耀還要自誇。”
“漢將軍飛,大破張郃,立馬勒銘。”
張飛臉色肉可見的紅了起來,悶不吭聲。
廳內大笑。
龐統盯著光幕緩緩道:
“這歸義軍愈勇猛,統便愈覺得,這晚唐已無藥可醫矣。”
“張議潮此人,不承唐統,只因思追盛唐,憤而起兵,光復淪陷百年的十一州。”
“民心歸附,四方夷服,最終民心所向要開舊路歸國,如此義軍那唐庭既不援糧草,也不援兵馬。”
“全憑這群陷落敵手百年的遺民一腔忠勇,花三年重新鑿通河西。”
簡雍介面道:
“這張議潮心向盛唐,然而擊穿涼州見到的是晚唐。”
“猶如孔明,心向強漢,但卻不得不在這亂世縫縫補補。”
孔明一怔,隨即大笑。
歸義軍還是值得說說的。
另外送禮物有啥好意見沒?諸位姥爺暢所欲言。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