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 第002章,假世子經商致富後揣崽跑路了,埃熵,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雲秋是被抱錯的。

其實承和二年八月十五,在報國寺產子的,並非只有寧王妃一人。

僧人們冒雨出寺請回產婆,回到寺門口又意外遇見個渾身是血、昏迷不醒、生產在即的民婦。

是夜電閃雷鳴、風急雨驟,民婦和王妃先後產子,接生嬤嬤忙得焦頭爛額,再加上那民婦難產,兵荒馬亂下——竟裹錯了襁褓:

兩個孩子被抱反,民婦之子由此成為金尊玉貴的世子,而真世子卻陰差陽錯變成孤兒。

那民婦身上有傷,產後不幸血崩,沒留下隻言片語就匆匆離世,僧人們只在她隨身的行囊中發現了一把月琴,還有塊洗得泛白的帕子。

帕子上未繡花鳥,不像女子用物,圓空大師拿到燈下細看,才在內側角落發現一個用綵線繡的“李”字。

本來,無父無母的孤兒該被送到京城慈幼局,但圓空大師看這孩子可憐,加上與寧王世子同日降生也算有福,便將他留在了寺內。

依帕子上的李姓,圓空大師取“從舟行自在,何處不逍遙”義,給他定了個俗名叫從舟。

後來又按寺中僧人圓明淨智、了悟真常的輩分,給他取了個相應的法號叫明濟,算在圓空大師門下。

圓空大師雖是得道高僧,但對寺中一眾小沙彌都是關愛有加,尤憐這孩子從小喪母,便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養。

李從舟也爭氣,從未讓圓空大師失望。

即便長在佛寺,他也一直勤勉刻苦:

晨起挑水劈柴、讀書習字,午後騎馬練劍、踏梅花樁,入夜後還挑燈幫圓空大師釋經譯典,小小年紀就能通讀梵文佛典。

八歲時,就已寫得一手銀鉤鐵畫的好字。

十二歲那年,元宵夜,陛下在宣武樓出一道畫題考眾舉子,最終奪魁的卻是落款“報國寺一僧”的僧明濟。

後來,適逢海外遊方高僧到訪,他盤膝蒲團與對方論道,竟贏得高僧不絕讚譽,言他將來必成一代宗師。

往後一場秋獵,李從舟一席僧衣立於簷下,閉目開弓、連中十靶,每一靶都正中紅心,以此技壓群雄、拔下頭籌。

圓空大師以他為榮,報國寺的僧人們也極喜愛這個小師弟,無論上哪參加法會,他們都會想著他——小時候給他帶吃的玩的,長大就帶孤本經書。

而李從舟雖不知曉自己身世,卻敬圓空大師如父、諸位僧人如兄,當真將報國寺當成了自己的家。

可惜,承和十五年一場大火,竟將包括圓空大師在內的數百名僧人都不明不白地燒死在寺裡。

李從舟當時恰巧被派往九華山法會,反而僥倖躲過一劫。

他回來時,官府已在收殮遺骸,問,也只說是流寇作祟。

京中百姓議論紛紛——

有人質疑一朝國寺走水怎會無人相救,定是望火樓失職;有人卻提起之前一樁疑案、說是報國寺勾結貪官在先,才有此報應……

總之,那是京城人最後一次見到僧明濟。

他安葬了恩師和一眾師兄弟,又在報國寺冒著黑煙的殘垣斷壁前守了七天七夜,然後就離開京城北上。

他蓄髮還俗,輾轉去西北投身軍營。

再往後——

就是人人都在傳,說西北軍中出了個嗜血戰神:逢戰必上、戰無不勝,只帶五百人小隊,就奇蹟般擊潰了西戎數萬大軍。

……

宴會上,那接生嬤嬤還未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照舊樂呵呵牽著顧雲秋的手,甚至還沒什麼眼力見兒地說了句:“世子生得好,像王妃。”

顧雲秋如坐針氈,後背一陣陣冒冷汗。

直到寧王妃搖晃了一下暈倒,整場宴會亂作一團,老太太才意識到事情不對勁。

知情不知情的賓客被一一送走,顧雲秋也被銀甲衛團團圍住,很客氣地將他送回後院寧心堂。

同時一匹快馬出京,帶著寧王的親筆信遠赴西北。

到西北時,不巧李從舟已翻過戈壁,正發兵前往西戎王庭——

軍情大過天,再無奈,寧王府也只能等。

而顧雲秋被軟禁在寧心堂,剛開始心裡更多的是茫然。

——人生錯位了二十年,到頭來,他卻連自己是誰都不知。

等緩過那陣勁兒,他又忍不住擔憂起寧王妃:

她身子不好,怎受得住這般驚嚇……

雖家世顯赫、出生高貴,但寧王妃溫婉和善,待誰都親厚有加。

即便是普通農婦,她也願挨擠到田埂上、央著人教她繡花;同樣,顧雲秋從小到大也一直由她親自照顧,甚至為了他去學民婦哄孩子入睡的歌。

顧雲秋想去探望,走到門口卻被銀甲衛無情攔下。

他們對他還算客氣,王府一開始也沒短顧雲秋吃穿,甚至還許原來的小廝、雜役們伺候。

只是,他並不知道寧王和王妃最後要怎麼“處置”他。

這一點,讓他在漫長的等待中驚惶,又漸漸絕望。

還有幾個小廝異想天開,聚在一起說戰場兇險,想李從舟要是回不來,是不是他們主子就能繼續當世子。

後來,西北捷報頻傳,那些小廝就陸續找藉口離開。

再三個月,隆冬將至。

前線終於傳回訊息,說李從舟率部大獲全勝、已生擒了西戎王和王妃,正準備押解歸京。

而寧王府的人也找到了他,向他說明了一切。

顧雲秋不知李從舟得知真相後作何反應,只知那一日後,他身邊最後幾個嬤嬤先後請辭,都收拾行囊離開了寧心堂。

院中烏泱泱的人走光,只剩一個跛腳又結巴的雜役。

那天以後,送來寧心堂的東西漸漸減少:

飯菜的樣式越來越簡單,有時甚至是餿的,冬日要用的炭也沒了。

雜役去問,還平白捱了管事一頓打。

那管事語氣惡劣,“誰有空理那假主子,王妃病重你不知道麼?闔府上下都忙著照料,你們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想要什麼好飯好菜好炭?喝西北風去吧!”

雜役愣了愣,瘸著腿回寧心堂,見顧雲秋神情低落,最終沒把這事告訴他。

而顧雲秋看著他烏青的眼眶,心也漸漸涼了。

那一夜下了很大的雪,顧雲秋披一席薄毯,靜靜看簌簌落雪。

他總想起小時候:

也是這樣的雪天,寧王會帶他堆雪人、打雪仗,牽著他到凍結的護城河上走冰;寧王妃會準備熱騰騰的古董鍋,給他們烤鹿肉、燒乳兔……

他在窗邊站了一夜,沒有足夠的炭火,第二日就眼睛酸脹、渾身發燙。

雜役著急,本就結巴、現在更說不清話,跟門口銀甲衛比劃半天,卻只換來對方一聲冷笑:

“今兒真世子就回來了,王府要舉辦盛大的認祖歸宗慶典。讓你家主子別廢這個心思,王爺不會過來的。”

雜役急了,還想說什麼,顧雲秋卻虛虛靠在門邊,招手讓他回來。

“公、公子。”

顧雲秋笑了一下,卻又忍不住劇烈地咳喘。

雜役慌了,轉頭又要去找銀甲衛。

顧雲秋卻拽住他,“……別忙了,天冷,陪我說說話。”

他已經不在意寧王和王妃如何看他了,也不想去深究這些苛待是那兩人的授意,還是王府刁僕的自作主張。

他只是覺得荒唐,覺得可笑,又可悲可嘆。

顧雲秋自顧自坐回屋內火塘旁。

他們早沒了炭火過冬,現在燒的都是屋裡能拆的傢俱,顧雲秋盤膝而坐,裹緊絨毯撥了撥面前的火,又掩口嗆了嗆。

雜役最終沒坐,只半蹲下來拿起蒲扇,將火塘燒出的黑煙往外煽。

顧雲秋也不是真要聊什麼,只是到這一步,他也不想身邊唯一的小僕役再受人冷眼。

他不開口,雜役也安靜得很。

顧雲秋訥訥看著院外:

聽說這認祖歸宗的大典,是李從舟向寧王要來的,說要邀皇親國戚、說要文武群臣觀禮,甚至列了個大名單,直言這些人不來他就不到場。

嗖地一聲,禮炮升空。

沉寂許久的王府,終在這一刻又熱鬧起來。

顧雲秋自嘲地牽了牽嘴角,忽然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

鳳子龍孫、天潢貴胄。

沒過多久,還未等他釐清心中情緒,熱鬧的前院忽然發出一聲尖叫,緊接著就是越來越多的慘呼:

“救命啊——!”

“殺人了——!”

顧雲秋愣住,雜役更嚇得將手中蒲扇掉進火塘。

守在寧心堂外的幾個銀甲衛聽見聲音面面相覷,他們警告地瞪顧雲秋一眼,分出兩人去前院探知情況。

然而淒厲的叫聲並未停下,動靜反越鬧越大——

滾滾濃煙起、竟還見了火光。

留下的兩個銀甲衛也坐不住,猶豫間,迴廊上突然躥出來十幾個人,他們渾身是血、滿面狼狽,仔細觀瞧竟還是朝廷要員。

銀甲衛忙迎上前,“大人,您這是……”

被他攔住的官員卻只是瞪大眼,受刺激般喃喃重複了兩遍“瘋子”,然後就怪叫著往前跑。

銀甲衛追了幾步,身後又湧出更多的人,他們面色如土,身上也多帶傷。

“發生什麼事了?”銀甲衛連擋幾人都被對方推開,好容易見著個相熟的管事,卻發現對方已沒了一條手臂,“到底發生什麼事?您這手?!”

“快、逃……”管事氣若游絲,“真世子他……瘋了,突然在宴會上、大開殺戒……”

銀甲衛一愣,那管事卻頭一歪直接斷了氣。

他們的對話顧雲秋不知道,倒正巧被趕來探知訊息的雜役聽著。

雜役變了臉色,忙一瘸一拐跑回寧心堂,將這訊息告訴顧雲秋後就拉起他往外跑。

雜役瘸腿結巴,心思卻活,臨出門前,還給顧雲秋遮了塊帕子。

從前院跑出來的人太多,混亂之中,那幾個銀甲衛就沒顧上,竟真叫他們離開了寧心堂。

兩人順人潮往前,一路上聽了更多前院之事——

王妃抱病,寧王這些日子都在照顧她,雖然許多事情顧不上,但還是如李從舟所願,請來了名單上所有的人。

李從舟身披玄鐵黑鎧、神情宛若地獄修羅,禮炮才鳴、他就突然發難,當眾毫無預兆地拔劍,一劍扎穿了身旁的宗正院院|士。

那院|士不可置信地瞪大雙眼,李從舟卻看著他,突然大笑出聲。

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僕役嬤嬤,他一句廢話沒有,手起刀落,一個都沒放過。

羽林軍和銀甲衛上前阻攔,也被這瘋子毫不留情斬殺。

逃跑的人太多,最後都泱泱擠在迴廊上。

然而後院門一開,外面站著的卻是和李從舟一樣身披黑甲計程車兵,他們同樣一言不發,提刀就殺。

尖叫聲再起,人潮再次分散逃竄。

顧雲秋還病著,走完這段路實在沒了力氣,雜役無法,只能半拖半拽地拉他重新回到寧心堂。

寧心堂後院有道矮牆,不高,或許他們能從那出去。

此刻的寧王府已成了地獄——到處都是血、到處都是血肉模糊的屍體。

顧雲秋越看越心驚,一回到寧心堂,就忍不住扯下蒙面巾帕、扶著廊柱嘔個不停。

本來那雜役還在旁替他順氣,結果忽然一回頭,他就驚慌失措地將一個髒兮兮的小布包塞到顧雲秋懷裡,“公、公子你、你快跑——”

顧雲秋皺眉接住,發現裡面是一包碎銀子。

雜役狠狠推他一下,然後就轉身一瘸一拐跑向寧心堂院門。

他費勁地合上門、插上門栓,又轉身背靠門板,他用下巴指著矮牆方向,“公、公子你翻過去,就能……”

他的話沒說完,一柄劍就從門縫刺出。

淬著藍光的劍鋒穿過他胸膛,汩汩血河又順著劍尖一滴滴落到雪上。

雜役張大嘴,怔愣看向自己胸前的劍,半晌後他卻再次衝顧雲秋大喊:“公子,跑啊——!”

他強撐著最後一口氣,擋著門一步不讓。

顧雲秋一顫,撲通軟倒在地。

——他甚至不知道雜役叫什麼。

寧心堂的大門最終還是被人踹開,提著血劍緩步走來的李從舟眼寒似冰、神色瘋癲,雙頰上沾滿血點、嘴角掛著狂狷笑意,宛若地獄修羅。

顧雲秋都沒來得及開口,就被他一劍砍了腦袋。

然後,他就回來了。

回到了八歲這年的春四月。

想著前世身心俱疲,顧雲秋竟真被寧王妃哄睡了。

意識朦朧間——

他嗅到了一股桂花香,暖烘烘的,帶著點炒過糖砂的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開局震驚了李世民

坐望南山

折春茵

白鷺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