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的小螞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4章 找上門,重回嫁給知青那年,有夢想的小螞蟻,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憶安去自己的小手箱裡找出來一個手帕,從裡面拿出二百二十塊錢和十張工業券,“這是你放在我這裡的,拿回去吧,以後過日子用……”
謝瑾年看著蘇憶安,“你可以對我有意見,錢不髒。”
“再髒的錢也能花出去,別人的就是別人的,我只花自己的。”
謝瑾年見蘇憶安堅持,接過來數了數,數出來一百塊,“這是我這段時間的住院、調養以及吃喝拉撒的費用,你要和我斷的徹底就收下。”
蘇憶安只拿了五十,“這些就夠了。”
謝瑾年本想去牛棚的,最後還是決定回了知青點。
蘇憶安問道:“東西先搬過去,要回來吃餃子嗎?”
“嗯,吃。”
二老還沒回來,他該道個別。
午飯除了餃子,蘇憶安還做了一個蒜泥拌黃瓜,一個紅燒茄子。
還把蘇大海散白酒拿了出來。
蘇大海和白紅梅都在。
蘇憶安喝不了白酒,另外三個人都能喝一點,蘇憶安給每人倒了一小盅。
謝瑾年把酒盅端了起來,說道:“叔叔阿姨,感謝你們這幾個月的照顧,好話我不會說,我只說一句,以後有什麼用得著我的地方,我要是說個不字算我不是個東西。”
蘇大海寡言,白紅梅看了他一眼,代替他說了,“都說憶安配不上你,可她在我們眼裡是最好的,不說了……希望你以後對你媳婦好一點,你傷她,就是傷老的心。”
“我記住了,對不住了。”謝瑾年將一盅酒一飲而盡。
餃子美味,但幾個人各懷心事,離婚,總不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
蘇憶安和謝瑾年的婚姻,始於一九七五年二月初八,終於七月二十七,五個月零十九天的婚史。
從今往後,謝瑾年是蘇憶安的前夫,蘇憶安是謝瑾年的前妻。
蘇憶安,終於不用走上輩子的老路了。
鄉下,屁大的事也能搞得滿天飛,何況是離婚這麼大的事。接下來的幾天,蘇憶安是活在那些老婦女嘴上的,有人拐著彎的給蘇憶安找婆家。
和她預料的一樣,不是死了老婆的鰥夫,就是***幾三十多歲的光棍,蘇憶安都拒絕了,與其委屈求全,她不嫁人也是可以的,她又不是離了男人活不下去。
現在最重要的是掙錢,有了錢日子過的滋潤,人也有底氣。
七月底河水淺了,蘇大海他們的夜捕開始了,代銷點到了晚上是白紅梅和蘇憶安在守著,做做鞋面,納納鞋墊,一天天的日子過的也挺快。
這天中午,快到十二點了,代銷點外面急匆匆走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和一個孩子。
蘇家村無論娶進來的媳婦,還是嫁出去的姑娘,再不濟蘇憶安都能認個面熟,這個婦女蘇憶安確定是不認識。
經常有過路的或者到蘇家村走親的會過來買東西,來者都是客,蘇憶安還是會熱情接待的。
“這位嫂子,你要買點什麼嗎?”
婦女拽了拽牽著的孩子,“看看,是這個姐姐嗎?”
姐姐?蘇憶安懵了,這孩子有七八歲吧,喊她姐姐?
孩子和蘇憶安來了個對眼,孩子高興地指著蘇憶安,對他媽媽說:“是這個姐姐,她笑起來有兩個酒窩,和我一樣,她還給了我兩顆糖,我給了媽媽半塊,媽媽還揍我了。”
婦女張嘴就開始罵,“我揍你是因為糖嗎?我揍你是因為你不聽話。”
蘇憶安也認出來了,這是她前幾天從河裡救起來的小男孩。
婦女握著蘇憶安的手,熱淚盈眶的,“妹子你別怪嫂子來晚了哈,這小子昨天說漏了嘴,我才知道他掉進河裡差點淹死了……要不是妹子你,他八成是餵了魚。”
蘇憶安連忙找把凳子讓她坐下,說道:“我也是碰巧遇上了,就伸了把手,真沒什麼。”
蘇憶安還有點不好意思,別人救人都是九死一生,她救人有點簡單了。
但不論簡單還是以命相博,都是救了一條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對獲救的家庭來說,意義是一樣的。
婦女把手裡的包硬塞給蘇憶安,“他爹本來打算和我們一起來的,見見恩人,表示我們的心意……沒承想臨時接了個通知,開會去了。”
蘇憶安不用看也知道,包裡面肯定是點心罐頭等謝禮。
蘇憶安說:“嫂子,這樣吧,你等我一會,我帶你回家去,來者是客,總得吃了飯再走。”
婦女也有此意,不過還是客套地問:“會不會太麻煩了?”
“不麻煩,就是家常便飯,我們也要吃飯的嘛。”
蘇憶安拿了幾塊糖給這娘倆,甜甜嘴。
蘇憶安把幾個顧客服務走,把回家吃飯的小黑板掛出來,把門一鎖就回家了。
白紅梅正要去給蘇憶安送飯,一轉身看見閨女回來了。
“今個咋回家吃了?”
“媽,有客人,這是馬莊的李嫂子和小和子。”
鄉下人都是很熱情的,白紅梅儘管不認識人家,還是熱情地把一大一小讓進了屋內。
李嫂子給白紅梅和蘇大海解惑,“叔,嬸子,前幾天憶安妹妹不是救了個孩子嗎?呶,就是俺家這個潑皮小子。”
蘇憶安搭了把手,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這個事就沒和家裡人說。
要不說蘇憶安心大嘛。
“這孩子,我和她爹根本不知道。”
“憶安妹妹做好事不留名,真是個大好人。”
午飯就在蘇憶安家吃了,吃的不是山珍海味,主客吃的很盡興,處的很融洽。
李嫂子叫李喜妹,是個爽朗健談的,從交談中得知,丈夫姓馬,是這一片的管區校長,管著七個村子的小學。
蘇家村也在其中。
知恩的人總覺得救命之恩比天大,儘管帶了禮物了,總覺得還不夠。
“妹子,我們村也有代銷點,我知道幹這個不容易,補貨的時候可是累著呢。他們還是大老爺們,咱女人天生力氣小,有多累都不用說——
和子他爹好歹是個校長,聽說你們蘇家村小學不是缺老師嗎?我和他爹說說,這個名額給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