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遊記,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姐我問你啊,如果本科畢業的時候,我以這個課題作為我的畢業論文,從比較文學的專業出發,去證明我的這個論點……”周至饒有興致的問道:“你覺得導師該給我的論文打多少分?”
“這……這這……”池薛荔都結巴了,她自己也是相關專業出來的,她的畢業論文,無論思想高度、研究深度和視野開闊度,和這個課題相比,那可差得……
為什麼“李商隱是意識流文學創始人”這個命題,直到現在也無人提及?
因為就連導師們,都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過!
見池薛荔明白了,周至才笑道:“所以這篇文章,得等到六年後寫出來,才能實現它的最大價值。”
說完對兩人嚴肅地說道:“今天提前告訴了你們,必須給我保密啊!”
楊和早就聽得滿眼圈圈了,心想你說這些,估計我出了這園子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池薛荔卻想到一個問題,擔心地問道:“肘子……那……那要是……有人提前……也想到這個了呢?”
“那我當然會替那個人高興。”周至說得無比的輕鬆:“然後再換一個課題唄!”
“……!”
一場遊歷,讓池薛荔感覺非常的愜意,導遊的存在果然重要,哪怕是一處荒園,兩處遺冢,也能將之變成一次文化之旅。
為了答謝周至的付出,池薛荔帶著周至跟楊和,到錦江賓館請了一頓西餐。
回到招待所,楊和對上午那套題還在糾結,回憶出一道來攻關。
而周至則開啟本子,開始構思池薛荔要求的命題作文,《望叢祠遊記》。
其實這也是一篇隨筆,不過是旅遊和歷史相結合的隨筆。
歷史隨筆,文化隨筆,最大的忌諱就是無病呻吟。
在這樣是隨筆裡邊,景物描寫和歷史科普需要巧妙地用作者的思緒和聯想將之連線起來,除了文筆,不時丟擲些“冷知識”,也是吸引讀者的一些小技巧。
還有就是各種引用需要標明出處,有些抱持著懷疑態度的好學讀者,他們是真的要“按圖索驥”的。
其實這樣的讀者,是周至最喜歡的讀者,前一世那本歷史小說裡,大家在評論區熱烈討論一個典故的真偽,這樣的事情,周至非常歡迎。
有些讀者的水平相當高,高到能考證出大蘇一首詩歌的創作年代,周至有時還親自下場,虛心請教。
其實這樣的文章是周至最擅長的,寫著寫著,周至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是在高考作文裡寫歷史論文,只要能貼合題目,是不是能拿到高分呢?
三千字的內容,基本就是今天當導遊講的那些,都不用思考更多的素材,所以非常輕鬆。
等到寫完,楊和那邊,還在跟那道難題苦鬥呢。
……
……
第二天是週一,周至來到電視臺,池薛荔將他帶到了臺長那裡。
臺長對周至說道:“周至同學,給你的‘報酬’,我們可算是完成了。”
“謝謝伯伯,都說記者是‘無冕之王’。新聞工作者的能力真的很厲害,我們來找池姐姐和伯伯,真的找對人了。”
說完拉著楊和對臺長鞠了個恭。
臺長也開啟自己的櫃子:“昨天薛荔應該告訴你們了,四中高考狀元李兵同學的全套學習資料,筆記心得,李兵父母同意送給你們。”
“是的,也請臺長替我們轉達感謝,我們一定以李兵哥哥為榜樣,好好學習!”
“我這裡也搞到了一些,其中有一套七中的數學密卷,不過這東西有點敏感,學校保護得有些嚴格。”
“這套捲紙我就單獨交給你,如果你要拿去給同學們用,記住,原題最好不要出現,改改數字,改改條件,明白嗎?”
“明白,這是對伯伯在七中的從事秘密工作的同志的保護,將來還可以不斷地得到情報。”
“哈哈哈哈你這鬼頭鬼腦的小傢伙……差不多的意思吧,你明白就好。”臺長笑著又拎出一個鐵箱子:“當然了,你的點子,受益的是我們電視臺,僅僅收集些資料交給你,那就叫出工不出力。”
“為了表達我們對夾川中學同學們的關心,我們利用自身優勢,委託峨影廠那邊,將李兵同學的筆記,製作成了幻燈片。”
“擔心你們學校裝置不夠先進,可能沒辦法播放大尺寸膠片,我們臺黨委決定,贈送你們學校一臺大尺寸幻燈膠片播放機!”
“啊?!”周至這些真是驚喜莫名:“謝謝臺長伯伯!你真是太好了!”
“這些東西加起來都挺沉的。”臺長說道:“所以我們備了一輛車,把你們,幻燈機,還有安裝除錯人員,一起送到夾川。”
“謝謝!謝謝伯伯!”
“好了,那周至同學,楊和同學,再見!希望再次見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已經學業有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謝謝伯伯!我們會的,伯伯再見!”
臺長在和周至他們交談的時候,池薛荔就在一邊看周至給她的遊記。聽到再見才抬起頭來:“那臺長我就帶孩子們去樓下了,肘子你過來,這首詩是誰寫的,怎麼別的典故來歷都能讀到,唯獨這首詩沒有?”
臺長問道:“薛荔你手裡的是什麼啊?”
池薛荔說道:“昨天本來是帶肘子出去玩,結果成了他帶我,導著我遊了一回望叢祠。臺長那地方真是不錯,下次臺裡團建活動,我建議就在那裡進行。”
“先說你手上的東西,是篇文章?”
“嗯,回來的路上,我就建議肘子將我們遊覽時候他講的那些內容,寫一篇文章出來,沒想到這孩子一晚上就完成了。”
“是嗎?給我看看。”
三千字的東西也不需要看多久,文章最後,以作者在回程路上,腦海中不由自主冒出的一首詩作結。
才看到首句,臺長就不禁拍案:“好大氣!”
岷山雪解亂雲馳,玉壘鵑聲立蜀時。
許尺荊叢青望墓,近分萍水綠靈池。
開江闢陸勞心死,導野催耕泣血知。
殘碣於今阡陌下,邊人猶省舊王祠。
看完之後,臺長笑道:“我同意薛荔的意見,別的典故引用都說了出處,這個結尾如此重要,怎麼能不標明詩人呢?”
“池姐姐,臺長伯伯,沒法標明,因為這首詩,本來就是我寫的啊。”
“……!”
“……!”
臺長真的驚呆了,這首詩完全是盛唐詩風,將之丟進《全唐詩》裡頭,那是一點都不突兀。
自己跟薛荔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古人的作品,而面前這位十六歲的少年,竟然說是他自創的!
如今最多的“古詩”是“革命體”,說白了,就是領導們“改革開放齊聲好,神州大地齊歡笑”那種,還在各種刊物上大模大樣地登載。
池薛荔覺得自己已經對面前這娃無限高看了,也完全沒有料到,周至還能做古詩,還能做到這樣的水平!
“周至,你不騙姐,這詩真是你寫的?”
“姐,寫得不好,你多指教。”周至老謙虛。
“……”
經過昨天的導遊,池薛荔倒是開始相信周至的說法,畢竟詩本身就是這篇遊記的完美凝練。
不過臺長還是不相信:“來來來,肘子來給我解釋一下你的創作思路。”
接下來周至就給臺長講這首詩,“岷山雪解”,“玉壘鵑聲”,其實就是寫作的套路,標明二帝立蜀的時間,地點,還暗藏杜宇這個人物。
還暗示了杜宇立國之後,即將到來的大洪水。
至於“望墓”,“靈池”,則是祠內的景物,望帝陵和叢帝的鱉靈池,不過描寫墓上有了荊棘,池水進水量太少,這是在委婉地批評當地沒有做好重要文物的保護工作。
下面一聯就是寫二帝開闢蜀川平原,推行農耕文明,生前死後的勞績,不過“杜鵑啼血”的典故,被周至與“布穀催耕”聯絡了起來,賦予了其另一層更積極的含義。
最終一聯就更好理解,如今雖然原來的碑碣已經殘斷再無蹤影,但二帝的功績,就在周圍漫延到天邊的稻田中間,再無需它物來裝點。
遺惠千年,哪怕他們的陵墓祀園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尊隆,但依舊還有記得他們功績的受益者,從遠方前來省望憑弔。
周至的家鄉夾川,是巴蜀的邊界,因此周至稱二帝“舊王”,而自稱“邊人”,倒是恰如其分。
一個“省”字,更是蜀人才用得,多了幾分晚輩對親長的孺慕之意。
解釋到這裡,臺長已經明白,這首詩,只可能是周至自己寫的。
不由得笑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怎麼著,這文章又準備投哪兒?”
池薛荔將稿子接過,翻了周至一個白眼:“大作家傲氣得很,這篇文章還是我求著他才寫的,剩下的,都不敢勞煩他了。”
周至赧笑道:“昨天還給池姐姐拍了不少照片,選幾張出來和這文章一起登的話,我覺得效果會更好。”
池薛荔愣了:“什麼時候?”
“就在池姐姐聽講解,看文物的時候,不然相機怎麼跑到我脖子上來的?”
“你!”
“好了薛荔別鬧了。”臺長樂呵呵地說道:“趕緊送周至和楊和去坐車,這還老遠的路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