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修復,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聯想能力非常寶貴,也能讓周至擁有許多別人沒有的樂趣。
比如後來周至就喜歡坐在蜀都的老茶館裡,看著外面街上的人來人往,猜測他們之間互動的前因後果,腦補出他們之間的對話。
再到後來,這種能力變成了對美的欣賞直覺和文字創作能力。
這種能力,無論是四表舅,還是乾爹乾孃,都將之稱為“靈性”。
車過棗陵橋,周至從車上跳了下來,和大家道了別,他還有事情,要去四表舅那裡一趟。
進入蘭香習習的小院兒,悄悄推開四表舅書房的大門,動作非常的輕緩。
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大多數的字畫古籍修復工作者,都有心率不齊的毛病,這個毛病就是因為該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專心致志,一點小小的外界干擾都很容易造成驚嚇帶來的。
大門一點點的開啟,四表舅和四舅媽在巨大的書桌前細緻地拼合著一幅卷軸,他們身後是一張巨大的板子,板子上貼著一幅尚有殘缺的畫心,正是石延年的《籌筆驛詩》。
書畫的修復,說白了就是洗、揭、補、託、全五大工序而已。
第一步是洗,工作包括去除舊錶和洗去汙漬。
書畫作品的核心稱作“畫心”,一般是一張書法的生宣、繪畫的熟宣,或者生絹和熟絹,書畫作品是直接創作在其上的。
其後作品會給加上託紙和背紙,再加上裝表,製作成卷軸以供懸掛。
除舊錶的工作,就是將原來的古畫拆除掉卷軸,綾表等外圍物件,只留下畫心,託紙,背紙一體的書畫核心部分。
這部分是貼上在一起的,如果有損毀、斷裂、腐蝕、蟲蛀等“病症”,一般都是一起發生的。
因此除舊錶的動作,除了去除外圍裝飾以外,需要將核心部分用水浸溼,使之便的柔和綿軟,可以伸展之後,在桌面上鋪上修復用的底子,再將畫心放置在修復框裡,一點一點拼合被水浸泡的作品,利用水的浮力和張力,將碎片化的古畫一絲不差地恢復成原作的就有模樣。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這一步常常會發生錯誤,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在修復的過程中,有一頭驢就給修復錯了頭部的朝向,後來成了一樁著名的公桉。
將圖畫或者書法重新拼合好之後,蓋上一層面紙,便進入了下一步,洗去汙漬的過程。
之所以能夠這樣做,那就是中國書畫的獨到之處了。
中國書畫,書法用墨加了膠,然後反覆錘鍊,最終得到的墨錠磨出的墨汁在書寫到紙上之後,就能夠做到遇水不散。
包括繪畫顏料同樣如此,紙上往往會用礬進行固色,有時候多達十幾次。
作品完成之後,不管再過百年千年,遇水都不會再暈散,這就是中國古代書畫可以反覆修復的基本前提。
一般傳世的作品,每過五十年到一半年,都會重新揭表修復一次。
去除舊錶,拼合畫心之後,就進入了第二步動作——去除汙漬。
書畫的汙漬包括許多中——水漬、黴變、蟲漬、油斑……都在其列。
針對不同的汙漬,去除汙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體上分為物理去汙法、化學去汙法兩種。
物理去汙就是將紙面用大量的水浸透,然後用溼毛巾卷兒從作品中心朝外滾動擠壓,將作品表面的汙漬透過這樣的方式擠壓出作品之外,達到清潔的目的。
這個工作非常的有效,百年古畫,洗下來的汙水常常色如普洱茶湯,又濃又黑。
至於水漬、黴變、蟲漬,留下的一半都是酸性痕跡,這樣的汙漬就需要用到化學方法。
比如常用的高錳酸鉀去汙加維生素C溶劑還原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經過初步清洗和修復汙痕的作品,就進入到下一步大工步驟——揭託紙的工作。
揭託紙是重表書畫的最關鍵的一步,需要將剛剛處理好的作品反過來,揭去新加上的用於固定的背紙之後,在將已經浸潤溼透的舊錶的託紙和背紙一點點取下來,留下最核心的“畫心”。
託紙與畫心直接粘連,相當於畫心的半條生命,行業中習慣將其稱之為“命紙”。
因此顯而易見,在揭託紙環節如果稍有不慎,必將傷及畫心,如果手藝不夠精細,將對書畫造成最直接的損壞,甚至是造成無法再復原的損失。
要是石延年的《籌筆驛詩》在修復過程中遭遇到這般的損失,那周至和四表舅基本就可以定性為“民族罪人”了。
這個工作非常的艱難細緻,耗時往往會很長,一般需要兩天三天的時間,最煩難的可能會持續半個月以上。
在修復的過程中人是需要休息的,這種時候就需要給作品蓋上溼毛巾,保持溼潤。
揭託紙的過程有時候還會有彩蛋,如果古畫是用複合的多層紙創作的,託紙揭完之後,可以繼續“揭畫心”,得到兩幅一模一樣的古畫。
早年間很多古玩行,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將一幅古畫或者書法變成兩幅,多賺一倍的錢。
但是經過這樣處理的畫心,毫無疑問的顏色會變澹,因此還要配合一系列的造假方法,將之變得更加“完美”。
這不能叫純粹的造假,因為這樣得到的兩幅作品,的確都是真品。
經過這一步之後的作品,就需要進入下一步修復動作——脫酸保護。
因為書畫無論是載體還是顏料還是裝表方式,用到的都是大量的有機物,因此凡年代久遠的書畫,均可能出現酸化情況嚴重的現象。
稍帶一力點,畫心就有可能支離破碎,所以需要中和書畫中的酸性物質含量,以達到延長其壽命的目的。
這一環節被稱為“脫酸”,經過脫酸處理的作品,壽命會比之前增加四五倍,一百年內無需再大動。
對於古畫來說,伴隨這一步的,還有個“脫鉛”的處理。
古代顏料裡常常含有鉛白,這是一種重要的調色劑,幾乎所有顏料在使用之前,都要透過它調整到合用。
但是年久之後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鉛會氧化變質,導致畫面的顏色變得暗澹。
修復的方法就是在畫卷上用溼毛巾圍出需要複色的區域,倒上白酒,點火燃燒,始變質的鉛料重新變成鉛白,讓畫面重新變得鮮亮。
紙遇火即燃,這是常識,這步修復全靠眼力、經驗,保護紙張的是經過這麼長時間處理之後,紙張當中所含的大量的水。
高明的修復家就有這樣的能力,讓酒火熄滅之時,畫面依舊保持溼潤,且鉛白修復還原得恰到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