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演,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算貴的,瓷器的價值也不能光以大小來定論。”周至說道:“雍正鬥彩是自明成化以來的第二個高峰期,無論造型還是色彩的工藝都是歷史最高水平。”
“這兩套杯兒正是因為體積的關係,所以繪製得更加精細,通體沒有一點衝裂缺陷,更難得是兩套全品一個不少,因此在一萬二普價的基礎上,增加四千溢價,是合理的。”
“成化雞缸杯也是鬥彩,到萬曆年間就有‘成窯雞缸杯,為酒器之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雞缸杯一對,值錢十萬’,也有‘成化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的記錄。”
“雍正鬥彩杯雖然在年代上不能和成化相比,但是工藝更勝一籌,這兩套三多杯,色彩用了十來種,據我所知雍正朝的彩色,一共也就不超過二十種,所以,這兩套杯兒,還是研究雍正鬥彩釉色的最好標本。”
“這麼有信心?”乾爹給周至這麼一講,嚇得都不敢伸手直接從慈相手上接了:“師父你放桌上,我看看。”
雍正瓷器的風格就是文雅細膩,圖案繪製的留白相當的講究,而填彩的精細程度,比成化鬥彩有過之而無不及。
紋樣越雅潔,越難以表達思想全貌,線條越細膩,越容易產生細微的瑕疵,因此小杯的工藝水平,其實比大件要求還要高。
僅就工藝來講,雍正鬥彩,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加上是酒的載體,備受文人的推崇青睞,所以才有了比大盤更加昂貴的價格。
一般講解之後,乾爹才算是點了頭:“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能說出這麼多道道來,起碼是上了心的。”
從一沓子錢裡數出一萬六千塊來:“這麼昂貴的東西,合同要訂立一個的……”
“那我寫誰的名字?”周至問道。
乾爹瞪了周至一眼:“現在算是你從慈相主持這裡交易,待到了夾川你自己再去和買家去交割,咱們一事了一事,我這裡也脫得干係。”
“是,應該應該,就這樣都給乾爹你添麻煩了。”
看來四表舅也沒給乾爹說實話,讓乾爹本色演出了,不然不會如此真實。
等到將合同簽下,慈相捧著厚厚一沓票子,激動得眼裡含淚:“夠了,終於可以準備了!你們慢慢聊著,我去找小山去!”
等到慈相走出房門,乾爹看著周至和自家兒子的眼神,不禁老臉一紅:“一文錢難道英雄漢,你們當縣裡能給文保方面撥多少經費?!”
“辦法還不是人想出來的?”周至不敢說話,喬老爺沒大沒小的嘀咕上了。
“看地圖看地圖,我們給乾爹彙報一下工作……”
三人這才將目光轉移到正事兒上來。
“到現在我們差不多能夠確定,風水局的說法並非完全的空穴來風。”周至用竹棍點著縣域地圖上用紅色鋼筆標註出來的地方:“原來在法王寺下方,還有一處寺廟臺基,據寺內老僧說那裡本來叫做肇龍寺!”
這個寺名比較特殊,潛龍啟肇,結果剛一出頭成為龍首峰,頭上咣噹就坐下來一個鳳凰巢壓得死死的。
“在法王寺的周圍,也有很多帶有龍字的地名,整條山脈,稱為龍掛山。”
“民國軍閥迷信很正常,不怪周其龍聽到那樣的傳說之後,疑神疑鬼。”
“在藏經閣裡,我們也找到了幾處彈孔,說明周宗敏命喪藏經閣的故事,也有幾分是真實。”
“不過故事過於匪夷所思了,因此我們認為存在另一種可能。”
“什麼可能?”
“就是周宗敏進入藏經閣時候,源秀和尚其實也躲在閣中,就在明間的大門之上!”
“等到周宗敏轉身之際,源秀突然關閉閣門,然後撲而殺之!”
“周宗敏本身就是鄉下小土財主,哪裡有什麼軍事素養,猝不及防之下胡亂開槍,根本傷不到源秀分毫。”
“之後源秀上到二樓,藏身於藻井板或者梁木之上,等到民團最終大著膽子進入藏經閣,帶走周宗敏的屍體之後,到夜晚就可以輕鬆脫身了。”
“那傳說中當時的風雨龍吟又如何解釋呢?”
“這個嘛……風雨可能就是巧合,龍吟或者就是源秀施展武功時的聲音。”
“至於閣內的烏雲,可能就是當時源秀佈置的玄虛了。”
“還有一種可能。”喬老爺補充道:“就是當時民團眾人已經破膽,來去匆匆,為了搪塞周其龍,編造了這麼個神神秘秘的故事。”
“之後再經過多年的演繹,最終變成現在我們聽到這個版本。”周至又向乾爹講解了武和尚臨死前皈依法王寺,死後還得葬靈塔,和法王寺歷代高僧並列的離奇事蹟之後,給出了武和尚就是源秀的推斷。
而他對法王寺功業會是什麼呢?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保護了《龍藏經》。
這才有了源秀臨終的時候,和源隱的兩首迷一般偈語。
“而所謂‘無字天書’,其實只是源秀之前就已經用毛邊紙偷偷將大部分經書都置換了出來而已。乾爹,你覺得我們這樣的推斷合理嗎?”
“不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乾爹看著地圖沉吟道:“考古之所以是一門科學,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儘量多去思考各種可能,然後去逐一求證。”
“當然了,失敗會是常態,但這並不是我們不去做的理由。這就叫廣撒網,細蒐羅,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說完看了兩人一眼:“當然了,前提是經濟支援的情況下。”
還等著在這兒找補呢,說得就跟你在經濟上支援過我多少似的。周至一邊腹誹一邊笑道:“乾爹說得是,因此接下來我們就又在這樣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推理。”
“假設源秀是為了保護《龍藏經》犯了佛家大忌,出手殺掉周宗敏,震懾了周其龍,轉移了《龍藏經》,以匪首身份保護經書,臨死放下屠刀,歸葬後山,那麼這《龍藏經》一定就保管得非常妥善,妥善到源隱認為那裡甚至比藏經閣還要好,因此才沒有將之轉移回來。”
“而源隱師傅圓寂時,當時的社會環境正是滅佛高峰,就連大雄寶殿諸佛金身都被毀掉,牆上的壁畫還是寺內僧人以麻布敷牆石灰塗抹,方才遮掩保護下來的,因此這個秘密源隱主持絕對不會吐露,就這樣帶著這個秘密走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