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九章 石榴尊,重生之乘風而起,二子從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檢查了一次貨,的確沒問題,三人這才將東西收好帶上。
那邊老頭已經樂得不行了,連帶兩側的攤主都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開市就賣出價值四百的貨品,一家人兩個月的生活費都夠了,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的確是值得羨慕的。
當然更高興的卻是周至,他現在算是理解了費觀的那句話,要是四表舅來到這裡,簡直跟撿錢差不多。
“肘子,你那瓶子是不是有什麼古怪?我看這釉色有點像窯變啊……”
“窯變本身不稀奇,柴窯守火不勻,最愛出那玩意兒,”周至說道:“主要還是要看燒造年代,器物精美程度,窯口,釉色髮色等多個方面。”
“你買那瓷器的底是怎麼回事兒?會不會是故意造假啊?”
“那是猴屁股的痕跡吧?”老李說道:“不過怎麼給弄成了那樣?整個底都給燒得花裡胡哨的?”
“這年頭暴殄天物的還少嗎?”周至說道:“估摸著就是當廢品收進,然後自己瞎鼓搗,把器底弄得一塌湖塗當廢品給賣了。”
“那周至你看那小罐是什麼物件兒?”老王說道:“聽說現在市場上開始有類似‘回流貨’了,從內地把文物走私到港島,然後透過港島的古董行轉上一手,拿到發票,過海關蓋火漆。就改頭換面,成了傳承有序的老物件,相當於有了‘身份證’。能夠堂而皇之地上拍賣會了。”
“所以這猴屁股火漆印啊,可是越來越吃香了。”
“要是剛剛那位真懂這樣的套路,也不會費力氣想把它弄掉是吧?”周至不禁搖頭:“弄還沒弄好,把底給刮湖了.”
“也是,”老李笑道:“現在的古玩,擺地攤上連親孃老子都不認它們,都說是贗品、假貨;可是等到海關的火漆一戳,再回來就身價倍增。這猴屁股挺值錢的,行家都不會把它刮掉才對。”
“各位,俗話說得好,買的沒有賣的精,事出反常必有妖。”老柴笑道:“不過五十塊錢也不當事兒,肘子喜歡就好,是吧肘子?”
“是,主要是我看那石榴尊像是老康豇豆紅,順口喊了個價,沒想到老頭就真賣了。”
“石……什麼尊?”老李都傻了:“不是罐子?”
“你們沒有發現這罐子的器型像一個石榴嗎?”周至笑道:“圓肚,小口,矮頸,頂部帶著五瓣半圓形的小花瓣花口……”
“對呀,配上釉色,還真就是一個大石榴的樣子!”
“所以肘子這是撿漏了?”老王問道。
“這個得回去洗掉底汙,看看底款,還有存不存在瑕疵,仔細研究之後才知道。”周至說道:“不過要真是老康豇豆紅裡邊的‘美人醉’,五十塊那就絕對是撿到漏了。”
“這豇豆紅是個什麼名堂?”老柴對青花的研究算是入門級,而關於別的就幾乎一竅不通了。
周至笑道:“豇豆紅是康熙時期創燒的銅紅釉品種。燒製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
“因為多層施釉,又是高溫釉,受燒成氣氛的影響,豇豆紅釉的呈色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或粉紅色中有深紅,或深紅包逐漸暈散為淺紅色,或區域性泛淺黃淺綠色,或深綠中泛紅。”
“這些呈色,也決定了豇豆釉品級的高低,上乘者名‘大紅袍’或‘正紅’,通體一包,鮮豔明快;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有深淺不等的斑點及綠苔,稱‘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較淺為‘娃娃面’或‘桃花片’;”
“銅釉是既能燒出暖色也能燒出冷色的,這點和鈞窯的窯變有些類似,其餘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榆樹皮’,再次一等的釉色灰黑不勻,則稱‘驢旰’、‘馬肺’;最次的一等,叫‘黑焦泡’。”
“因為燒造難度極高,在清康熙時期。豇豆紅器精品,必為官窯產品,除了釉色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瓷器的圈足裡都呈現銅鏽色斑。”
“雖然這個石榴尊底部款識被燒壞的火漆刮痕遮掩住了,但是銅鏽色斑還是能夠看得出來,加上器型也對,釉色雖然不是上等的大紅袍,但是作為大片深紅,部分粉紅,偶爾帶點綠苔的窯變色,配合石榴尊這樣的器型,我感覺比上品的‘大紅袍’和‘正紅’還要閤眼緣,因此就忍不住下手了。”
“其實就算是買壞了也沒關係,作為一個書房裡的小擺設也是不錯的。”
“肘子這心態倒是要得。”老柴對於收入的這對盤子已經非常滿意,他之前是把那對兒盤子當做康熙官窯器看的,經周至提醒才想起光緒青花裡也偶有“返紫”,不能將之當做康熙青花的完全證據。
但是光緒官窯器裡能夠做到“返紫”的青花,那就絕對是高彷裡邊的高彷,這漏算是相當大了。
包括那幾條衝線,其實也是細不可見,完全不叫事兒,要不是周至心細,誰都發現不了,要是今天周至不在場,這對盤子真給那老頭當做康熙官窯賣給老柴,三四千怕是都打不住。
“那幾道衝肘子你是如何發現的?”熘攤逛市場砍價的經驗周至的確不如幾位,但是驗看瓷器的經驗卻能夠甩出這幾位好幾條街,老柴是虛心請教。
“其實有時候眼睛是做不了準的。”周至說道:“但是還有一件可靠的東西——指甲。”
“人的手指是非常敏感的,用指甲在瓷器表面劃過的時候,如果有細微的裂紋,哪怕眼睛在昏暗的光線下看不出來,指甲在經過沖線的時候,手指也能感受到那種輕微的不同。”
“原來如此。”老柴這才點頭:“這就又學到一招。”
“其實那種衝線根本不叫事兒。帶回去找孫老,可以請他進行‘官修’。”
“啥叫官修?”
“說起來好笑,古陶瓷修復其實有三種:研究修復、展覽修復、商品修復。最早出現的是商品修復,可以上朔到清中期,宮裡總會出現瓷器被打碎的現象,於是有心的太監們,便把這些破損的瓷器偷拿出宮,請高手匠人修好了以後,再以高價賣出。”
“當時所用材料有蛋清,蟲膠,樹膠,魚膠等等,漸漸的,就發展成了一個這種行業。”
】
“再後來這就發展成了內府修繕瓷器,玉器,石器文物的秘法,,被稱作‘官修’,到現在當然還要結合現代科技如陶瓷漆,彷釉樹脂,低溫釉和乙炔噴槍等修復材料和工具了。”
“總之對於瓷器上的微小瑕疵,孫老能夠修復到完全看不出來的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