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虛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2章 東廠衛,扶明錄,浪得虛名,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三桂,將門世家,家族勢力在朝堂和軍隊根深蒂固,其手中更是握著大明最強也是最後的三萬關寧鐵騎,其又堅守大明關外的唯一領土,孤城寧遠!
前月清軍來犯,吳三桂力克多爾袞十餘大軍,打出大明數年少有的勝仗,使得朝野振奮不已。
試問,此等大功及勢力,朝廷當賞他什麼?
臺下文武百官都在想這個問題,登臺的吳三桂也在想這個問題,進京前他時他忐忑不安,深怕崇禎帝為了掣肘他便以清軍突襲入關他有失察之責問罪。
又思及寧遠大功,最多將功贖罪卻也不至於出什麼大事,患得患失之際去登門拜訪常宇,得到一句,此行無憂,心中大安,知崇禎帝不會以失察之責借題發揮,畢竟朝堂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內閣諸臣考慮更多,而且他在朝堂裡的關係也多,更重要的是崇禎帝現在還沒實力一下就和他翻臉。
加上自己還留了一手備用,所以……或許柱國的大門還會朝自己開著的。
“臣,吳三桂扣將皇上”吳三桂登臺後在崇禎帝跟前跪拜,崇禎帝起身近前攙其手臂:“長伯(吳三桂字)你總是能給朕驚喜啊!”
“皇上,臣……”吳三桂一怔想要說什麼,卻見崇禎帝擺擺手,去聽封吧,說著對王晨恩點了點頭。
“吳三桂,加國柱,太子太傅”。
呼,台山的吳三桂和臺下的文武百官忍不住的鬆了口氣,果然也位列國柱了。倒是台山側立旁觀的常宇卻皺了眉頭,因為太出他的意外了。
回京後他入宮曾和崇禎帝深聊論功之事,矛頭直指吳三桂,其人勢大必緩緩圖之,可借視察之責將功抵過,不抑不揚,簡單說就是,不罰你也不賞你,你就當如今來觀禮了。
崇禎帝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內閣不這麼想,聯合朝臣各種給崇禎帝施壓,為此崇禎帝還曾找個常宇聞訊意見,當時常宇力挺崇禎帝,讓他咬緊不放。
可眼下,竟然還是讓吳三桂位列柱國。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一早崇禎出宮時提醒他事情有變,讓他有點心理準備竟然是這事。
加柱國,然後呢……
啊,然後就沒有了?
百官等了半響,卻見王承恩再也沒宣讀什麼,捧了冊書金印遞給吳三桂,多是訝然,不會吧,只給了個柱國!
吳三桂謝恩,心中五味雜陳,若是沒有周遇吉,黃得功,唐通三人封爵在前,他位列柱國當然是大喜,可如今……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臺下議論聲大起,文武皆顯得不解。
但臺上崇禎帝聽而不聞,李邦華和史可法對視一眼也沒說什麼話,王承恩繼續宣讀封賞,馬科,高傑,劉澤清,劉良佐依序登臺,然則四人雖也是大佬,卻並無多大的收穫,無一入柱國,亦無封爵,僅加授軍銜了而已,這令幾人很是不快,卻也心知肚明,也有自知之明,尚未建可封賞大功。
一番封賞之後,天已晌午,王承恩至點將臺邊緣:“點到名的至臺前,由皇上親自頒發勳章”。
勳章?百官又迷糊了。
勳章分為兩種,一是大明軍功勳章,一是皇家榮譽勳章。
皆為純金打造,專供這次閱兵大典是為大明最高的榮譽獎章。
授予作戰勇敢,對大明有突出貢獻的武將或悍卒。
而且這次一共才八塊,授勳吳三桂,周遇吉,黃得功,李巖,郝永忠,吳中,屠元,姬際可。
這顯然又是意外之喜,八人連連謝恩,引得其他人豔羨不已,便是吳三桂心中的不爽也去了不少。
眼見已是晌午,諸將也封賞完畢,本以為皇帝要起駕回宮了,誰知點將臺上王晨恩又高呼:“東緝事廠提督常宇聽旨”。
常宇一怔,趕緊至崇禎帝跟前跪拜,而臺下的原本騷動的文武百官也安靜下來,莫不是皇帝要封賞小太監?
誰人都知道,這數月來大明能抗住不倒,皆因為小太監的力挽狂瀾,除了他誰都沒把握說在國庫無銀,手裡無兵,將不聽令的情況下在賊軍和清軍的連番攻擊下,還能守住京城不破。
論功,小太監才應該是最大的功臣。
雖然很多人不服氣,不願意承認,但卻也深知這是個事實。
但是,太監不能當官,皇帝會賞他什麼呢?
“常宇督軍有功,皇上御賜府邸一座,賜建軍功牌坊,其麾下四營改東廠衛,為第二十七親衛軍”。
握草!
臺下議論聲達到今日之最,文武百官各自嚷嚷起來,這也太誇張了吧。
皇上賜大臣府邸這都不算什麼,就是賜給寵信的太監也沒什麼,畢竟常宇有功,賞套宅子也不為過。
但後邊這倆,裡邊的心思可就多了!
軍功牌坊,向來是皇帝御批給建大軍功的武將,也多在開國時期,平日少見,這次大典,御賜了周遇吉和黃得功兩個已是罕見,此時竟然還要賜給一個太監!歷朝歷代絕無僅有啊。
但百官也懂崇禎帝的心思,常宇是太監不得為官,但其又確切有軍功,所以就賜建了個軍功牌坊。
而祖規也沒說不能給太監建軍功牌坊,所以百官雖覺得不妥也找不到什麼藉口反對。
但是把東廠麾下四營,劃為皇帝親衛軍,那就明顯是私心了,而且很多人看出了其中的深意。
大明皇帝又親衛軍二十六衛,兵權是皇帝直轄,不屬於並不也不屬於五軍都督,此時崇禎帝要收編小太監麾下四營編為二十七衛的東廠衛,看似要收小太監的兵權,實則是給兵權。
常宇麾下的四營,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培養心腹用來自保,這年頭世道多亂啊,身邊沒個信得過的人呢都不敢出遠門,更別說還去督軍了。
這些心腹絕對忠誠自己,平日可謂護衛,戰時也是一支勁旅,督軍時也可震懾那些軍閥**。
說白了就是他的一支私軍。
但朝廷不會允許一個太監有私軍的存在!
只是因當時是非常時刻,朝廷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但如今回京後,便開始有人嚼舌頭了,天天以此彈劾。
崇禎帝自然信得過常宇,也知道這支兵馬對他的重要性,否則你讓他掛個空印單槍匹馬下去督軍,那些囂張跋扈的軍閥那個是吃素的,震的住誰啊。
所以崇禎帝,絕對不會掣肘常宇,因為那等於掣肘自己,但一直這樣也不行,被人盯著咬不放。
於是乎,他想出了這麼個法子,組建一支新的親衛軍,東廠衛,由東廠管轄,這個別人再也無法指指點點了,由其他衙門代管親衛正常不過,比如騰驤四衛就掛在御馬監衙門下的。
這樣一來常宇統轄四營,不光名正言順,而且對四營的將士也是大好,原先他們最多算是臨時工,無軍籍,無軍銜,如今可是正兒八經的皇帝親軍。
除了名正言順統轄四營,常宇還有了一定的許可權提拔手下將士,比如提個總旗,百戶升遷千戶,根本不用給任何衙門打報告了,自給自足自己說的算,當然其麾下四營統領剛剛都被提千戶銜。
皇帝果然寵信小太監,如今其手下掌管一支皇帝親衛軍,地位更加牢靠,越來越扳不倒他了。
百官竊語不絕,有人不屑,有人不恥,有人暗罵,有人則覺得小太監戰功赫赫得此並不為過,且皇帝也並未作出真正讓人接受不了的封賞,不就一個軍功牌坊麼,至少小太監沒學魏忠賢建生祠,也沒稱千歲呢。
臺上常宇連忙謝恩,他也沒想到崇禎帝竟然給自己這麼大一個驚喜,什麼府邸啊,軍功牌坊啊,他都不看在眼裡,甚至覺得軍功牌坊太扎眼,簡直是為自己招黑粉找罵,但對於四營被收編為皇帝第二十七親衛東廠衛卻是開心的好。
其餘二十六衛職責都是巡查皇城皇宮,唯獨他的東廠衛是巡查天下兵馬,很顯然崇禎帝在為給他製造便宜。
崇禎帝看到常宇一臉喜色,甚是得意,低聲道:“沒想到朕會給你……”說著突然皺眉看向正東,常宇扭頭回望,卻見正東遠處圍觀的百姓人群突然混亂不堪,四下奔逃,依稀可見有兵馬在廝殺,於是起身大呼:“護駕!”
臺下百官大驚失色,亂做一團。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