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科舉篇 第093章 坑人的題,寒門仕子,佯忘,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題,來了!

第三篇雜文的題目是:說稅!

稅好說嗎?

不是好不好說的問題,是根本沒辦法說好!

為什麼呢?

就現下來說,稅的主要構成為是夏稅和秋糧,除了這兩大塊之外,還有戶稅、丁稅、商稅、關稅以及其他不知名的特別稅。

這些,就是稅的種類。

除了稅的種類之外就是稅制了,這一點,才是難中之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稅很不固定!

從古時的初稅畝、屯田制、均田制、方田均稅法等等,從這種大方向上可以看出,朝廷在稅制的改進上一直都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幾乎每代君王都或多或少的會對稅制有些改動,以適應當下的需要。

哪個好,哪個不好,這誰能說的明白?

如果是不好的話,那應該怎麼去改呢?

所以說,稅的範疇實在太大,大到沒法細說。

或許,也只有戶部尚書那種專職高官,才能真正想得明白吧?

讓考生們去說稅?呵呵~~~

幾乎可以想象,此時眾考生的心目中,一定是開罵了。

不過,透過這道題目也能看得出,科舉越是往上考,就越接近於做官方面的實用。

稅,確實是不好說。

齊譽也是一陣頭大,這道題該怎麼答呢?

不要慌亂,先冷靜分析。

稅的種類這一塊並沒什麼好說的,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那麼,其重點應該就是討論稅制的問題了。

避重就輕來寫這篇文章?

呵呵,那無意於是棄考之舉,下下之策!

繼續說稅。

如果是討論稅制的話,那為何不暢想一下改良呢?

如果是這麼答的話,會得罪人嗎?

想多了,當然不會。

現在只是考試,又不是讓你去搞變法,哪來的得罪一說?

放心答題就是。

猶記得,後世裡有一位能臣叫做張居正的,他就曾推行過一種名叫‘一條鞭法’的稅法,先不論他的這項改革最終成功與否,最起碼在稅改上很有建樹。

何不借鑑一二?

就這麼辦!

繼續閱卷。

後面的題目乃是:詔、誥、表。

這些個文體形式算不上有多難,但是,卻非常地注重格式排列以及辭藻華麗等等,只要你認真作文,不胡說八道的話,基本上都能拿到中評。

這種題目無異於是送分。

此外,還考到了‘判’,即,判案。

是啊,當官的人怎麼能不會判案呢?

這可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

這種型別的題目,主要是考驗考生們的邏輯推理能力,也就是你的頭腦到底靈不靈。如果只讀死書,腦子不會轉彎,那就完蛋了。

……

會試的第二場,終於是熬過去了。

累嗎?

非常的累,簡直累死個人了。

這麼說並不是誇張,而是事實。

真有那麼一個年邁的老舉人,他就因勞累過度,直接猝死在了號內。在衙役開啟那扇門時,卻發現他的屍身早已僵硬了。

唉,窮其一生盡,其一世所終。

哀哉!

……

貢院的大門外是人頭攢動,考生們盡皆活動著自己痠疼的筋骨。

他們全都是少言寡語,耷拉著腦袋,明顯也是被‘說稅’的題目給難住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大家誰也不會去同情誰,誰不是如此呢?

在經歷過了這兩場考試之後,已經有一大半的人的心裡開始有數了,這裡的有數是指會不會被淘汰出局。

是的,在除了極少數人之外,大多數人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如果說,第一場的算學題和第二場的說稅你都沒有答好的話,那麼,基本上不可能再有什麼驚喜了。

想在第三場翻盤?

可能嗎?

要認清事實,只能當一回陪考而已……

等下一科?

年輕的或許還有資本,而年老的卻也只能到止為止了。

想到此,就有一位上了歲數的老舉人仰天長嘆道:“舊山松竹老,白首為功名,我已垂垂老矣,日薄西山,還有下一科可等嗎?”

有不少人聞之產生了共鳴,潸然淚下。

齊譽看得有些不落忍,很想過去勸慰幾句,但是,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想了想,還是選擇默默離去了。

……

次日。

會試的收官之考——第三場,按時正常展開。

髮捲,先閱卷。

科舉的重頭戲來了:策論!

這一場的題目並不多,只有兩道題。

不過,卻是兩道大題。

先看第一題:羈縻之弊及見解。

羈縻……

不是吧,居然真被洛淵給猜中了!

冷靜,先解題。

這道題目要解讀為是兩個部分,一是讓你說一下關於羈縻政策的弊端,二是讓你闡述一下自己的見解。

羈縻政策,是指朝廷對於蕃族的治理方針,俗稱是以夷治夷。

政策的前提條件是,蕃族要承認朝廷為其正統,而朝廷則要承諾護其周全,這兩點都成立了,此策生效。

這聽起來有點像是拜山頭的意思,實際上,也是差不多。

談妥之後,兩方各自發展各的,彼此之間和氣生財,大家相安無事。因此,羈縻政策又被人稱為是懷柔政策。

可是,時間一久,這政策就開始變了味了。

為什麼呢?

由於蕃族缺乏約束力,久而久之就變得壯大了,以至於某一天,這些個蕃族大佬也開始試著和朝廷叫板了。

這就是所謂的弊!

分析出弊端並不算難,可難就難在這‘見解’二字上。

如果蕃族那麼好穩定的話,歷史上就不會出現和親了。

不過,齊譽卻是偷偷地笑了。

猶記得,後世裡有一位勵精圖治的雍正皇帝,他在對於蕃族的問題上,就曾推行過一種非常高明的政策,叫做‘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屬於是一種吏治手段,朝廷透過官吏的任免來弱化蕃族土司的勢力,除此之外,還會駐軍。

土司們對此有意見?也想當官?

這當然可以!

你們也來考科舉嘛,朝廷的要求絕對不高,只要你們能考中區區秀才,就會封你們做大官!

呵呵,這些個連漢字都不認識的土司們能考中秀才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總得來說,用改土歸流替代原來的以夷治夷,這種方法極大加強了朝廷對於蕃族的控制力,從長遠上來講,非常有利於國家的繁榮穩定。

何不借鑑一二呢?

善!

再看下一道題:何為倭禍之源?

即,造成倭寇之患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先解題,這道題的意思是讓你分析倭禍產生的原因,並不是讓你闡述軍事,如果你扯到厲兵秣馬上去,那就是跑題了。

倭寇犯境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搶奪財物,因此,在大奉國人的印象裡,扶桑國的倭寇們全都是一批大窮鬼。

是啊,如果他們很有錢的話,還會來搶嗎?

所以,倭禍之源就是因為扶桑國太窮所致。

事實真的如此嗎?

齊譽認為是:否!

當下的扶桑國正處於是南北戰爭狀態,這有點像是我華夏的戰國時期,扶桑國因常年戰亂,一些官兵和武士迫於生存上的壓力,被迫走上了以掠奪為生的倭寇之路。

這,才是真正的禍亂之源。

對於這些,我朝的高層瞭解嗎?

當然!

自大奉王朝建國以來,迄今為止已有七次遠下西洋,如此強盛的遠洋能力,又豈會對隔海相望的扶桑國一無所知呢?

可憐這貢院內上萬的考子,在他們之中,又有幾人能知海外呢?

這道題很坑啊!

齊譽感慨了一番,開始落筆寫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殺戮變強:從死囚牢開始殺敵億萬

瑣星光

不與君謀

沫子非淺

哼!我就是太子前夫的若水一瓢

為你去浪

怎樣才能不死

陸一棲

手機裡的大明朝

叫天

侯門主母操勞至死,重生後不伺候了

文心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