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6、父皇啊,兒臣苦啊,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天晚上,朱楩坐在案子前寫著什麼東西,一左一右還有王福與李叔然如同兩大護法金剛一樣守著他。

原來在王福的堅持下,朱楩只能選擇給朱元璋寫奏摺,並且要朝貢一塊玻璃。

“真沒想到,岷王殿下竟然如此大才,甚至發明出了這,這個叫什麼來著?”李叔然在一旁掐著鬍子,滿臉堆笑。

朱楩不但把二十五塊玻璃都帶回了王府,畢竟放在鐵匠鋪裡他不放心,王府的安保系統就好多了。

同時朱楩還把自己的打算告訴給了李叔然,他要用這些玻璃去從那些大土司身上賺一筆,更主要的還是從周邊那些國家賺取大量的錢財。

李叔然自然是無比贊成。

而朱楩之所以把李叔然叫來,自然是需要李叔然配合,總不可能朱楩自己去做生意吧?

“是玻璃,李大人,”王福一邊給李叔然科普著玻璃的叫法,一邊看向朱楩寫的奏摺,不禁皺了皺眉,說道:“殿下,您這樣寫不好吧?”

只見朱楩的奏摺上,開篇第一句話竟然就是:“父皇,兒臣心裡苦啊,兒臣過的很不好啊。兒臣剛來雲地就遇到土司作亂造反,兒臣親自率軍鎮壓才保住了雲龍縣一城百姓。”

這裡還算是正常,朱楩說的也都是事實。

可下面那句話就。

“父皇啊,雲地的百姓很苦,兒臣苦思冥想終於發明出了一物名為玻璃,雖然現在還很粗糙,但是兒臣打算用來出售換取些錢糧,給百姓分擔壓力。”

王福知道朱楩這是找理由和藉口,不想把玻璃技術交上去,並且告知朱元璋自己要賣玻璃了。

可是,至於把雲南百姓形容的那麼糟糕嗎?

而且雲地被沐英治理了十年,說的好像沐英什麼也沒做一樣。

你這樣滿嘴胡謅真的好嗎?

別的不說,等沐英上奏雲地情況時,不是全都要露餡了?

可朱楩卻不管那些,只管寫自己的,除了提到以上那兩件事以外,幾乎通篇都是埋怨和抱屈。

說什麼自己的王府裡面,連一個婢女和廚子都沒有,整天還得讓王福來照顧自己的起居。

看到這裡的王福都要哭了。

他一個指揮使,雖然不至於給朱楩洗夜壺,但是也總要親自給朱楩送夜壺啊。

一主一僕,一王一臣,此時相視一眼,都要哭了。

朱楩知道韜光養晦,所以與其說他是在抱怨,倒不如說在示弱哭窮,總之就是低調。

他儘可能把自己的能力隱藏起來,讓朱元璋不要注意到自己,比如摺子裡的這些廢話,老朱肯定不會細看,看看就不耐煩了。

而只有這樣,朱楩才能繼續在雲地折騰,或者說想辦法,用他自己的辦法去發展。

“可惜沐英大哥還沒死,雲地有一半軍隊不屬於我,那可是至少六萬多的大軍啊。”

“在這之前,我只能用這些旁門左道的方式,先積累屬於我的本錢。”

“所以說,玻璃技術是絕對不能給的。”

朱楩一邊想著,一邊扭頭看向那塊綠油油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瑪瑙綠寶石一樣的玻璃,繼續寫著:“父皇,這是兒臣燒出的第一塊玻璃,兒臣立刻想到了父皇,於是讓人送去應天,希望父皇能夠喜歡。”

結果他到底還是打算要把第一塊,也是最差的玻璃送去給朱元璋了。

王福眼皮抽了抽,剛想說什麼。

卻聽朱楩說了句:“王福啊,這項技術還沒成熟,如果這次朝貢了一塊不錯的玻璃,下次父皇想要卻沒有了怎麼辦?那不是欺君之罪嗎?咱們先送去一塊一般的,以後等技術成熟了,再送好的嘛。”

王福一副信你才有鬼的樣子。

畢竟王福可是親眼看到後面二十四塊玻璃都是完美無瑕的。

你就這麼糊弄皇上?那可是洪武大帝。

“殿下,這樣不妥吧?”連李叔然都有些擔心起來:“一旦讓陛下知道您糊弄他,萬一把你召回應天囚禁起來怎麼辦?”

“不讓他知道不就好了?”朱楩翻了個白眼,又扭頭問王福:“老王啊,你該不會想要打小報告吧?”

王福心虛的別開了頭。

“靠,你還真想打本王的小報告是吧?咱倆在一起這麼久了,咱們是什麼關係?伱對得起我嗎?你個渣男,”朱楩頓時咒罵起來,也不管內容了,想到什麼說什麼。

王福苦笑連連,這和渣男有什麼關係,別說出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的話好嗎。

“可是殿下,如果您把這些如實上報,明明能得到陛下的稱讚和誇獎的,為何您非得瞞著啊?”王福說出自己一直搞不明白的疑問。

至少在王福看來,朱楩明明沒有必要這樣的,還藏著掖著,甚至有欺君之罪。

何必呢?

朱楩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王福,笑著搖了搖頭。

王福畢竟只是一個武將,很多政治上的東西都不懂,就算不考慮太子朱標暴斃,以及後續引起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光是現在,雖然朱楩作為藩王,至少在朱允炆乃至朱棣削藩之前,他很滋潤。

可實際情況呢?朱楩作為藩王,卻不能輕易離開自己的領地。

比如之前的周王就是因為私自離開領地被貶到雲南的。

還有像是開鐵礦,乃至販鹽等許多朝廷制訂的政策,他也不能觸及。

尤其是像藩王之間的往來聯絡,以及藩王與朝廷大臣的關係,這都是被禁止的。

老朱對兒子們很好,但是也一樣存在著很大的猜疑與猜忌。

一旦讓老朱產生了懷疑,那是真的會把你貶成庶人或者直接軟禁起來的。

朱楩心說,自己還沒等到大哥暴斃,然後揭竿而起爆發靖難之役呢,可別讓老爺子把我帶走。

朱楩需要發育,更需要低調和時間,他需要老朱的一句誇讚嗎?那有什麼用嗎?

難道朱元璋還能直接把自己立為太子不成?

如果不能,那麼就毫無意義了,他更需要低調行事,發展自己的勢力。

所以朱楩沒有正面回答王福的疑問,而是顧左右言它的說道:“王福啊,百姓們苦啊,我們得造福百姓啊。你說你咋沒有這份覺悟呢?”

王福冷汗都要下來了,怎麼說的他好像要禍國殃民了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配懷了誰的崽?

奉旨養魚

觀鶴筆記

她與燈

嫁給前任他哥

蘇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