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23、大軍過江,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突如其來的軍情,朱楩終於還是一咬牙一狠心,讓全軍渡河了。

朱楩自己更是身先士卒,騎著馬,率先走上這座木橋。

這畢竟只是一座古時候的簡陋橋樑,加上下面就是湍急的怒江河流,又是在晚上,甚至已經到了深夜。

連朱楩自己也沒有底氣。

可他仗著自身屬性強大,可謂是藝高人膽大,真要發生點什麼意外,他也能迅速做出反應,甚至以最快速度直接衝到橋的另一端,或者臨時回頭也足夠了。

其實他還有大量武力值沒有浪費,只等此番雲南之亂徹底平定以後,再做考慮和打算。

所以朱楩有著自己的自信。

不過馬上朱楩聽到身後傳來動靜,轉頭看去,就見木邱,沐春,沐晟,趙括,包括那木初,居里屋,還有俄陶等人,竟然也不聲不響的跟了上來。

“你們,”朱楩剛要開口。

沐春雙手抱拳,高聲喝道:“殿下體恤吾等,不惜以身犯險親自試橋,吾等自當追隨。”

連這些軍中職位僅次於朱楩的最高將領們都如此以身作則了,何況麾下副將們與全軍將士了。

全軍都自發的集齊到了橋頭,看著橋上的將領們以及被他們簇擁在當中的王爺,黑暗中的眼神卻閃爍著光芒。

他們可以親眼所見,他們的王爺不會把他們當做炮灰一樣,把他們的身家性命隨意揮霍。

如此統帥君王,誰不願追隨?

朱楩也意氣風發起來,大笑著說道:“好,那我們就先過去河對岸,然後再迎接我們的大軍。”

有一說一,就算稱不上古往今來第一人,朱楩此時的所作所為,也算開創一個先例了。

哪有大將在情況不明之際自己先軍隊一步孤身到河對岸,然後再等自己的軍隊過來。

何況他還是一位藩王啊,本來更不該讓他如此冒險的。

可麾下將領已經熟悉朱楩的性格,他要是決定的事,那真是很難勸說。

之前全軍都勸朱楩不要再殺那二十萬俘虜,也差點沒能勸住他。

到最後還是誅殺了那些罪魁禍首的土司,朱楩才肯善罷甘休。

於是眾將領只是默默追隨在朱楩身後,隨著朱楩,總算是有驚無險的來到了河對岸。

接下來自不必多說,全軍十五萬人馬也開始有條不紊的,一一跨上橋樑準備渡河了。

最先過去的是步兵,因為馬匹需要照顧,比較麻煩。

而且軍中為數不多的騎兵部隊可以後發先至,讓他們最後過,可以追上前頭部隊。

其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原來明軍英勇,自然是要當仁不讓的追隨在王爺身後。

可那些木氏一族與俄陶的土人部隊卻不樂意了,他們也跟隨著殿下南征北戰廝殺過來的,他們也不肯落後。

到最後只能是讓三支部隊齊頭並進,每次三人一排,一次最多十排的一起過。

為了安全起見,朱楩可不敢讓太多人一起渡河,萬一橋塌了怎麼辦?

這種事可急不來,一旦橋塌了,不但會淹死無數人,而且就再也沒法過河了。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嘛。

就這樣,在耽擱了不少時間之後,首先就有六萬人過來了。

其中有兩萬是沐春與趙括的部下,也有兩萬是俄陶的人,還有兩萬是木氏土人。

朱楩心中打定主意,等這次事畢之後,說不得也該想想修路的事了。

不然雲南山路雖然不像蜀道難行,也有諸多不便。

“沐晟,木初,你們先留下繼續等待後續大軍。沐春,趙括,俄陶,還有阿邱,你們隨我各率本部,去追殺刀幹猛,”朱楩等不及了,招呼一聲就要先帶這些前頭部隊繼續追殺刀幹猛。

“殿下,我呢?”居里屋發現自己被遺忘了,連忙說道:“殿下,我的人也都過來了,可以隨您上陣殺敵。”

讓朱楩有些意外的是,居里屋一族滿打滿算只有九百多人,連一千人都不到,沒想到他們也都過來了?

“那就跟本王一起,”朱楩大手一揮,就讓居里屋也率領著他自己的族人。

於是大軍稍作準備之後,分成前中後三隊,前頭部隊由趙括和沐春所率,由明軍組成先鋒部隊,中軍是木邱重新率領自家兩萬人部落,混合著居里屋的九百多人,朱楩也在其中。

最後則是俄陶的部隊。

六萬多大軍浩浩蕩蕩的,在夜色下開始往騰衝鎮趕去。

他們也要抓點緊了,否則一旦刀幹猛的部隊打敗了騰衝鎮刀龔氏,那就一切都晚了。

與此同時再看另外一邊,這裡不是騰衝,而是新寨。

居里屋之前做出判斷,覺得夜間所見到的火光,乃是騰衝鎮的方向。

偏偏朱楩也就信了。

可其實怒江距離騰衝還很遙遠,如果真是騰衝變成了戰場,是根本發現不了的,哪怕火焰再大,除非把一座山都點燃了,不然都是看不到的。

(插一嘴,作者看過我的團長,就真以為怒江就在騰衝腳下了。我的。)

所以真正發生戰火的地方,不是騰衝,而是新寨才對。

這裡本來也有一支小部落,但是規模不大,只是小村落的規模,勉強也能算上有一個村長級的土司吧。

由於山道難行,那刀幹猛在攻佔大理城失敗後,從怒江過來以後選擇走這條路,然後再轉道經過騰衝回去自己的地盤也就是盈江。

刀幹猛此時很是懊惱,他本以為如今思倫發正在禍亂雲南,沐英那邊肯定顧及不到大理。

而且從一開始,刀幹猛就從未把朱楩這個年幼皇子放在心上,雖然朱楩看起來很高,可一聽說只有十二歲,刀幹猛也就沒再重視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大理城不但守軍悍勇,隨後更有木氏的四萬人前來支援。

偏偏刀幹猛本以為能速戰速決,就沒帶夠糧草,連續幾日攻城失敗以後,眼看軍心和士氣都有所打擊,加上糧草要見底了,他也只能選擇撤兵。

但是就在刀幹猛路過新寨時,卻發生了意外。

之前刀幹猛因為出兵突然,騰衝的刀龔氏根本沒來得及發覺,等察覺到的時候已經晚了。

而刀龔氏又是朱元璋親自派遣的,本來就是節制和監視刀幹猛的,得到訊息以後嚇了一跳,怕不是要擔上大罪了。

隨後刀龔氏趕緊調集人馬,可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僅有兩萬人。

就這,還有大半都是騰衝城內的土人自發跟隨的,否則連兩萬人都沒有。

原來當初隨著刀龔氏鎮守騰衝,跟隨他的只有一衛所計程車兵,也就只有一千多人。

可就算如此,刀龔氏還是義無反顧的,親率大軍離開了騰衝,準備趕往大理或者昆明,要麼去向那位岷王殿下請罪,要麼去找沐英將軍稟明情況,然後再找出刀幹猛這支部隊的去向。

結果當刀龔氏經過新寨時,恰好也是刀幹猛部隊回撤的途徑之地,雙方沒有一絲防備的,就在這裡遭遇了。

而刀龔氏僅有兩萬人,那刀幹猛卻有著幾乎完整的七萬人大軍。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配懷了誰的崽?

奉旨養魚

觀鶴筆記

她與燈

嫁給前任他哥

蘇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