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要乾的事也太多了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3、要乾的事也太多了,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那一晚木邱送夜壺時間後,這兩天木邱每每遇到朱楩,都有些不好意思。
沒辦法,朱楩的營中也就只有她一個女孩兒,最後只能是木邱代替了王福,貼身照顧著朱楩的起居。
本來也沒問題,畢竟朱楩才十二歲嘛。
可壞就壞在,這位十二歲的王爺,看起來怎麼也不像是十二歲。
而且木邱只比朱楩大三歲,現在已經十五歲了。
要知道,這在中原已經可以稱作及笄年華,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嫁人了。
偏偏木得還活著時,曾極力想撮合他們出點什麼意外,想使美人計來著。
這讓兩人之間不禁有些尷尬。
還好朱楩最近忙著趁此機會,藉著讓俄陶改為盈江縣知縣的檔口,拿他做實驗積累改土歸流的經驗,所以也忙了一陣子。
一直到月末前兩天,朱楩這才終於心滿意足準備離開了。
這一天,不但俄陶領著自己的大半部隊在城外相送,還有許多城內百姓竟然也自發出來站在街道兩邊。
雖然稱不上夾道歡送,可是與當初朱楩他們入城時,也已經有所不同。
那些百姓本來應該怨恨朱楩和明軍的,可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當初是刀幹猛強行徵集所有人家的壯丁,湊齊了七萬大軍要去入侵這位岷王的城池。
之後才是朱楩的報復追擊。
那些活下來的三百多人也都解釋清楚了,他們確實趁機想去攻佔大理的,只是沒打下來而已。
所以也真怪不到朱楩的頭上,人家也是莫名其妙就被攻擊了。
之後朱楩見大家窮困,還開倉放糧,甚至許諾不再設定土司官剝奪大家,而是給大家屬於他們的土地。
百姓們表情複雜的看著朱楩騎在馬上往城外走去,心情很亂。
既感恩朱楩,也對他描述的未來充滿希望。
可是,家家戶戶都死人了,死的還是壯丁,要麼是誰的兒子,要麼是誰的丈夫。
他們又有理由恨他。
就在這樣詭異的氛圍下,朱楩率領著自己的近衛隊和幾位指揮使,離開了盈江的城門。
門外,朱楩的大軍早已準備完畢,隨時都可以開拔回去了。
朱楩臨走之前轉過身,看向門內的俄陶等人,高呼道:“俄陶,我把此地交給你了,可不是讓你接著去禍害百姓的。給我好好造福一方,但凡讓我知道你在這裡為非作歹作威作福魚肉鄉里,下一次,我可就要征討伱來了。”
俄陶趕緊拱手彎腰,深深的拜了下去:“下官謹記殿下教誨。”
朱楩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拍拍戰馬屁股,馬兒懶洋洋的往前小跑了兩步。
忽然,身後傳來一聲:“恭送王爺。”
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連城內其他人都愣住了。
可緊跟著,稀稀拉拉的,無數人跟著喊了起來:“恭送王爺。”
雖然並不齊整,也沒有什麼震天動地的氣勢,可朱楩還是笑了。
至少有人知道感恩,知道他來這裡一遭,並未帶走那些糧食,包括刀幹猛府內那些銀兩,以及之前從自己那裡帶回來的玻璃和一部分白糖與肥皂。
其實刀幹猛很有錢,雖然城內百姓窮困潦倒,家裡除了夠吃飽飯的糧食以外沒有多餘的口糧。
可是刀幹猛不但府邸豪華,府內甚至還有府庫,裡面放著金銀珠寶等好東西。
但是朱楩把那些東西都給俄陶留下來了,就是要他好好治理盈江這幾年的政務。
朱楩甚至直接免去了盈江五年的稅收,希望盈江能儘快恢復生機。
本來這就是朱楩作為雲南藩王與一地領主該承擔的責任,可現在畢竟是封建時代,所以朱楩也算得上是仁心仁義了。
而全城百姓這陣子也收到了很多好處,最直接的就是得到了許多口糧,足夠吃到來年開春,甚至是第一次收成了。
如今大家就算還未徹底歸心,也總算感恩朱楩的仁慈。
朱楩面帶著笑容,在木邱,趙括與沐春沐晟等人的陪伴下,回到了本軍陣內。
“全軍開拔,準備回家了,”朱楩大喝一聲。
足足十二萬的大軍,而且還是漢族與土人各一半的詭異陣容下,開始往歸途的方向走去。
朱楩暗暗嘆了口氣,說到回家,當初離開大理時,他有五萬大軍,結果還是死傷了一萬人,現在只有四萬了,還有兩萬人還是沐晟從昆明沐英部隊帶來的援軍。
也就是說漢族明軍只有六萬人了,另外六萬人還是木氏兄妹帶來的。
偌大的雲南全境內,現如今朱楩和沐英手裡,滿打滿算總共也才十萬人嗎?
其實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衛所守軍,只不過那些衛所最多不過五千多人,少的只有一千人,乃至幾百人。
衛所制以五所為一衛,一衛總共五千六百人,而一所總共只有一千多人。
比如雲龍縣就是一所守軍,總共只有一千來人。
還有許多小縣城甚至連一所守軍都達不到。
而這種部隊能守城就不錯了,還想調集這點人馬?能幹嘛呢?
所以在與那思倫發決定大決戰時,不論是朱楩還是沐英,都沒有去抽掉包括雲龍縣在內的,那些小城小鎮的衛所,反正兵力也加不了多少,還不如讓他們繼續守城了。
朱楩暗暗想著,若是自己突然廣納糧廣徵兵什麼的,老朱會不會誤會啊?
要是自己突然徵兵十萬,老朱會不會覺得自己要造反?
可手頭上沒兵,朱楩也開始有點擔心起來,萬一再有個思倫發怎麼辦?
又要考慮徵兵填充部隊,又要考慮科技發展,還要考慮農業,乃至修橋補路等事。
比如那怒江湍急,導致兩岸交通很不便利,還有危險。
雖說怒江也可以作為天塹,可問題是怒江另一邊還有許多是大明疆土,難道不要了?
所以橋肯定是要修的。
還有這段時日朱楩南征北戰,也實在是感覺雲南山路難行,那是路嗎?那隻不過是人走多了,走出來的路。
雲南本來就多有瘴氣,也經常發生瘧疾、痢疾。
再加上一直到大明朝,雲南才徹底被中原王朝收服。
這邊如果再不修路,可想而知雲南經濟水平,就真智慧發展小農經濟了。
可朱楩的胃口很大,他急著發明玻璃等物,可都是要作為奢侈品,是要收斂大量錢財做啟動資金的。
“這麼一想,我要乾的事也太多了吧?”
(PS:上架第一天,爆更二十章,加上凌晨那一掌其實更了二十一章,還算可以了吧?沒了,真的沒了,只剩下六章存稿了,明天開始還得繼續肝啊。後面還要想想怎麼卡斷章的節奏,我適當著增加更新吧。要麼增加每章字數,要麼增加更新章節數。)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