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胡淵,你該死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8、胡淵,你該死,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楩率大軍剛入城,結果就讓人押著胡淵一家老小準備開刀問斬,這一下子就震驚了滿城的百姓。
城內一處空地廣場處,這裡被臨時充當了刑場,周圍百姓早已人頭攢動。
其實古代沒有所謂的菜市口開刀問斬的規矩,所謂菜市口那是北京也就是如今的順天府也就是燕京的一個地名。
明朝時期也不是在菜市口,而是在西四牌樓。
是到了清朝才改為菜市口做刑場,並且隨著清劇大火起來的。
所以胡淵一家也不是在菜市口或者賣菜市場問斬。
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空地上。
“冤枉啊,冤枉。岷王獨斷專行,私自問斬朝廷大臣,我不服,我要上奏陛下,我要上奏朝廷,岷王要造反,”那胡淵不虧有著梟雄之姿,都到了這個時候了,竟然還在高呼不服。
負責斬首的趙括抬頭看看周圍百姓,心裡有些嘀咕,想了想喊來身邊計程車兵,讓其快馬加鞭的趕去向朱楩報告情況。
當朱楩得知刑場周圍已經人滿為患,而趙括則是擔心這胡淵一家在此地經營許久,萬一激起民變可怎麼辦?
何況胡淵一直嚷嚷著朱楩要造反,萬一傳到陛下耳中,也實在是個問題。
於是趙括不得不為朱楩的名聲所考慮。
只是朱楩的傳令兵來問朱楩:“將軍問您,是否要等到晚上偷偷帶出城去再砍。”
朱楩這個氣,合著我還真成了私自對朝廷大臣下毒手了?
這趙括也真是個愣頭青,你都知道滿城百姓都知道我要殺胡淵了,現在不殺等晚上偷偷殺?
合著我真是心虛和強加之罪了?
只要胡淵一死,不管有沒有人看到,誰不知道人是我殺的?
於是朱楩氣呼呼的,直接來到了刑場。
“嚷嚷什麼呢?”朱楩大喝一聲,在隨行的護衛們幫忙開啟的通道中,來到胡淵一家面前。
此時的胡淵可是沒了之前身為指揮使司的威風了,身上也沒了那一日的甲冑,只是一身粗衣,跪在那裡瑟瑟發抖。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末,即使是雲南,也開始感到冷了。
何況這是刑場,周圍士兵們手中握著刀,更有一股蕭殺之氣。
朱楩望著胡淵,冷笑一聲:“呵,怎麼?你還覺得委屈覺得本王冤枉了你不成?”
胡淵也已經明白,今日如果不能度過難關,等待自己一家的,將是滿門抄斬,於是索性抬起頭,也不再謙卑了,大喊道:“本官何罪之有?本官來之前,這裡乃是一片廢墟,經過本官的治理才富甲一方。請問殿下,為何要問罪本官?如果不能給本官一個理由,就是這滿城百姓也不會答應的。是不是?”
他還想發動群眾的力量?
可週圍百姓卻只是冷眼看著,沒人呼應。
胡淵的眼神變得陰冷,恨恨的看向那些刁民。
朱楩笑了:“伱還以為你能作威作福呢?胡淵,你的部隊全被控制起來了,就連軍籍戶也都被警告留在家裡。你真以為這滿城百姓會擁護你不成?我如果不是要砍你的腦袋,他們或許還會忌憚你的權威,但是現在你全家都要砍頭了,誰還怕你?”
胡淵咬著牙,怒視著朱楩,已經無所謂仰面視君有什麼刺王殺駕的罪名。
何況關於‘仰面視君,有意刺王殺駕,斬立決’這個律法,乃是大清律例,現在可是大明。
沒看周圍百姓們都敢直視朱楩嘛。
朱楩抬起頭,目光掃視了周圍一圈。
雖然不是全城百姓都來了,但是周圍早已水洩不通,所有人都在默默關注著這場壯舉。
朱楩深吸口氣,猛的高喝道:“我已經調查過了,知道大家為何而來到這裡。許多人是從中原遷徙而來,也有部分被迫流放,甚至是莫須有的罪名。”
“但是不論怎麼說,你們已經來到雲南,本該受到朝廷的照顧,原本在中原沒地的,也該分到幾畝地才對。”
“可是這個胡淵卻作威作福,不但獨攬所有田地,還讓你們辛苦勞作,最後卻連溫飽都很勉強,倒是大量的錢糧全進了他一個人的口袋。他那個府邸裡面,那些糧食堆積如山,有的都快爛掉了。”
“以前本王沒來,朝廷也不知道當地情況,才讓這老小子欺上瞞下,跑到這永昌府當起了土皇帝,你們受苦了啊。”
“既然如今本王來了,本王就要主持永昌府的公道。本王不但要殺這胡淵一家,還要重新設立永昌府府制,還會重新派一位正值官員治理地方,並且重新丈量土地清查城內人口戶籍,再進行土地分配。”
“本王乃是洪武大帝第十八子,也是冊封雲南封地的戍邊藩王,本王來了,就是來給你們主持公道的。你們自己說,這胡淵該不該死。”
周圍頓時一片寂靜。
胡淵先是驚怒交加,更多的則是絕望和驚恐。
可片刻後,胡淵仰頭大笑起來:“哈哈哈哈,這都是無用之功,岷王啊岷王,你還是太年輕了,這裡面的許多人都是刁民犯民,你想收買人心?我看。”
他的話還沒說完,人群突然爆發出一陣高呼:“岷王千歲,岷王仁慈。”
原來是許多人被朱楩的話震耳欲聾,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
無數人更是激動萬分的,指著胡淵破口大罵:“該死的狗官,你本是咱們漢家的官員,卻自封指揮使司,行使土司官的制度,該殺。”
“我們沒來的時候,你這狗官許諾大堆好處,可等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幫你修建城池開墾良田之後,卻都被你一人獨攬,我們成了你的農奴佃戶,實在是可惡。”
“該殺,該殺。”
這胡淵可謂是早就引起了民怨民憤,只不過是因為他掌握著軍隊,才讓當地百姓無可奈何。
甚至他隨心所欲封鎖城門,讓百姓們想離開都不敢,彷彿戶籍被封鎖了一樣,誰敢私自離開都是重罪。
更別提要去告胡淵了,都走不到大理或者昆明,就會被胡淵的部隊擒獲回來。
百姓們早已苦不堪言,卻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直到今天朱楩的到來,一席話,讓所有百姓都激動萬分,就差擁立朱楩當場宣稱萬歲了。
還好這裡的百姓大多都是中原來的,不像之前那二十萬土人降軍瞎喊。
朱楩再次看向徹底絕望的低下頭的胡淵,抬手一揮,喝道:“殺。”
隨著周圍刀兵揮刀砍下,胡淵一家老小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與此同時,人群中,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點點頭露出笑容,自語道:“這小子倒是不錯。”
可緊接著,老人又緊鎖眉頭,嘀咕道:“但是我觀他面相,卻隱有人君之相。這是怎麼回事?不行,我得當面好好瞧瞧。”
想著,老人直接奔著朱楩走來,讓人驚奇的事,他一個年紀不小的老頭兒,卻能在人群中行動自如,而且周圍人沒有被他擠倒,他就像是水裡的一條魚,輕而易舉的來到了朱楩面前。
(PS:猜猜他是誰。猜對了也沒獎勵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