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此殿下非彼殿下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7、此殿下非彼殿下,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後,朱楩先是跟著沈榮去了一次糧倉,裡面足有十萬石糧食,堆積起來如同一座小山。
朱楩也不含糊,沒有揹著沈榮,直接走上前去,對著糧食小山一揮手,就如同變魔法似的,把所有糧食都收入了揹包之中。
身後的沈榮好似已經見怪不怪,顯然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止一次見識過了。
朱楩也曾經猶豫過要不要讓沈榮知曉自己的一些秘密。
可後來他想過,自己需要沈榮不斷收集糧草,而且這些糧食不能入府庫糧倉,更不能被李叔然等人知曉。
所以他到底還是暴露了揹包的存在,只是沈榮並不知道系統的存在,只知道朱楩有這麼一個手段。
而且揹包系統還很強大。
朱楩作為藩王,一共有足足五百個格子,且每個格子的大小都是無限大的,只不過只能存放同型別的東西。
比如說朱楩把其中一個格子作為了糧食的倉庫,那麼這個格子裡面就只能放糧食了。
還有一個格子放著的是銀子,同樣這個格子今後就只能放入銀子了。
經過沈榮這幾個月以來的運作,朱楩不知不覺已經積攢了百萬石糧食,銀子也存入了幾十萬兩。
這可都是他的小金庫私房錢,除了沈榮以外,連木邱都只知道一個大概,更別說其他人了。
想起七月份的時候,李叔然還因為今年收成不錯而喜出望外,朱楩就覺得好笑。
大理城滿打滿算的稅收,也不過才幾萬石。
其中大部分還要用來奉養城中官吏兵營上下一干人等。
如果只靠這一城稅收想要招兵買馬,甚至想要起事造反,那是萬萬不夠的。
百萬石糧食,足夠一支十萬大軍消耗一個月了,而且還是敞開了吃。
不過這也能夠看出,古代打仗就是打錢打糧,糧食不夠的話,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也難怪朱楩已經開始讓居里屋一族秘密搞農業開發呢。
收完這些糧食,沈榮還打算拿出幾萬兩銀子交給朱楩。
他只是朱楩的商業顧問,這些買賣實際上都是朱楩的,賺了錢當然也該交給朱楩。
不過朱楩說道:“不急,你打理這些生意的時候,也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我之前提過的蒸餾問題,也需要找人去研究,這都需要錢。”
朱楩以前就想過蒸餾技術,還想開發出香水來著。
那可是跨時代的東西,既然香皂肥皂都能受到許多貴婦小姐們追捧,可想而知香水一經問世,肯定會造成轟動。
何況蒸餾技術不光如此,還能產出蒸餾酒,乃至用來提純,像是西方合成藥等等。
比如青黴素就有蒸餾提純法獲得。
朱楩也可以直接購買一套先進的蒸餾器,問題是他更想一步步把科技樹堆起來,而不是割裂時代跳過過程,直接得出結果。
雖然那樣做很方便,可是人力有時窮,朱楩想要的是全社會整個時代的進步,而不是單方面想到哪裡去做哪裡。
不然他早就可以買一臺發電機了,甚至連電腦都可以買,再下載個電腦遊戲玩玩?比如單機遊戲什麼的?
可那有什麼意義嗎?
“還有永昌府那邊,也不知道嚴時泰的水泥廠還有磚廠怎麼樣了,”朱楩嘀咕著。
原來朱楩這幾個月一直都在暗中安排,比如在永昌府那邊,雖然他無法親自去找嚴時泰,但是也有派人與嚴時泰取得聯絡。
朱元璋罵了朱楩一頓後,卻並未撤裁嚴時泰知府的官職,畢竟胡淵一家都死了,而且如今朱元璋也顧不上雲南這邊的事了。
於是朱楩從系統商店裡買了水泥和紅磚的技術圖紙,並且讓嚴時泰準備在永昌府建廠。
怒江的橋是一定要重建的,而且必須要建造一個更寬更大的,具體規模,得是那種如果有朝一日朱楩要對緬甸用兵了,可以直接讓十萬大軍迅速過橋的程度。
不光是緬甸,安南,暹羅,都在那邊,都得想辦法過怒江。
“還有龍曲和吳勇那邊有訊息了嗎?”朱楩接著問道。
至於龍曲和吳勇,也就是思摩甸,也被朱楩委以重任。
朱楩曾經用沈榮的商隊,秘密運送了一批銅器和火藥到思摩甸。
思摩甸已經地處深南,朱楩的想法也很簡單,給他們一批大菠蘿使用的子彈,要他們隨意發揮,爭取以最土最笨的辦法,想辦法搞出現代子彈的原理。
朱楩也知道,現代子彈是有先進的現代化軍工廠製造出來的。
他也不指望思摩甸能用最原始的技術複製出來。
他只是心存僥倖,萬一思摩甸也有能人異士呢?萬一有人直接越過火繩槍和燧發槍,靠著現代化子彈技術研究出了先進槍械原理,只要能解決激發子彈底火問題,就能直接使用的那種槍械什麼的。
沈榮只能苦笑:“殿下,您太著急了。嚴時泰大人在上個月就已經成功混合出水泥來了,但是產量實在是太低,光是按照您的要求,想要灌注怒江大橋的修建都很難,更不用說你還打算修建整個雲南的公路了。”
“不過上次我聽嚴大人所說,他已經開始建廠,準備燒磚了。雖然這紅磚的質地不如青磚,但是勝在便宜簡單,應該可以迅速的大量製造一批。”
“至於思摩甸,就一直沒有收到訊息了。恐怕是思摩甸人民風淳樸,所以難以完成您交代的任務。”
朱楩心說,你直接說他們愚笨不就完了,還民風淳樸。
朱楩自己也嘆了口氣。
其實他也知道,想要大量生產水泥,那是需要建造一個工廠的,使用的也都是現代機械。
如今以人力來製造,確實難為嚴時泰了。
至於讓思摩甸人研究火藥,甚至是現代化子彈,更是胡扯。
可是朱楩自己也沒有辦法。
他也想自己親自來開發這些東西,缺啥少啥,以及哪個步驟環節需要什麼,都有系統在一旁協助,能夠迅速解決問題和完成研究。
但是他現在不敢動彈了,連這些東西都得分出去,讓別人在暗中為自己完成。
雖然王福已經效忠自己,可朱楩深知,以朱元璋那猜忌心太重的性格,自己身邊指不定還有多少錦衣衛。
所以只能如此了。
老朱不死,自己還得蟄伏啊。
就像之前他強龍壓地頭蛇,把思摩甸上一任土司一族輕鬆剿滅一樣。
現在老朱是強龍,而朱楩連地頭蛇都算不上。
“說起來,沐春已經到哪裡了?”朱楩嘆了口氣,提到沐春就有些唏噓,幾個月前還和沐英老哥並肩作戰,如今卻已經天人永隔,實在是太突然了。
而沐春作為西平侯世子,如今已經成了新任西平侯,且按照朱元璋的旨意,正護送其父靈柩還葬京師。
據說在沐英靈柩出雲南金馬山時,雲南有數萬人自發前去相送悼念。
就連沿途一路上遇到的許多在雲南的,或曾經到過雲南的遠遊詞客、謫宦墨卿,也都多以詩詞緬懷。
可見沐英在雲南這十年的功績已經深入人心。
如今已經是十月,想來沐春已經到了吧?
果然,沈榮說道:“在我回來時,據聽說再過幾日,沐英大人的靈柩就該到應天了。”
是在十月十八日,沐英的靈柩運抵應天府的。
朱元璋自然是又痛哭了一通。
最後沐英被葬在了江寧縣長泰北鄉觀音山之原。
在出殯之日,百官送柩至京師郊外,就連如今已經貴為皇太孫的朱允炆,都派人前去祭拜了一番。
雖然沐英是在死後被追封為黔寧王的,可是在朱楩就藩之前,他就是實至名歸的雲南王。
武能屢次率兵平亂,鎮守雲南安定。
文能治理地方,不但大力發展屯田,解決糧食問題,還以屯田的增減考察官吏的政績,賞罰官員。
在他主滇的九年內,據說屯田總數百萬餘畝。
還有很多事,說都說不完,比如興修水利,給朱楩省去了無數麻煩。
朱楩來雲南,直接就是撿漏的,相當於沐英直接把一個治理好的基地送給他了。
朱元璋為了感念沐英,更是讓人制作沐英的塑像,供奉於功臣祠(也叫功臣廟),允許其侑享太廟。
之後朱元璋還親自接見了沐春,並且讓皇太孫朱允炆隨同。
“沐春啊,伱爹是咱的義子,你也是咱的家人,”朱元璋親切的說道。
朱元璋也確實對沐英的兩個兒子沐春和沐晟很好。
比如沐春十七歲時就追隨父親南征北戰,朱元璋就要升他為後軍都督府僉事。
結果群臣卻請求先讓沐春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當時朱元璋就說了,這是朕的家人不用試,於是就直接讓沐春當了僉事。
後來沐英趁朱楩就藩雲南之際讓沐春成為其中一位指揮使,朱元璋也毫無意見。
可見朱元璋是一個感情很複雜的人,既對自家孩子多有舔犢之情,但是有時候又不得不去猜忌。
但是隻要你不背叛他不造反,朱元璋就不會虧待任何人。
同時他又小心眼,就連李善長,到死也沒能入功臣廟啊。
沐春自然是感恩戴德連連拜謝。
“對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在雲南如何?你之前是他的護衛指揮使之一,應該知道他都幹了什麼混賬事吧?”朱元璋忽然話鋒一轉,竟然問起了朱楩的事。
雲南封王可不就是朱楩。
沐春一愣。
一旁的朱允炆也目露好奇之色。
如果不是今年太子朱標突然薨逝,乃至隨後又帶走了沐英,舉國之殤以及許多事把之前關於朱楩的事壓了下去,恐怕直到如今都會有人討論那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不世之功吧?
何況朱楩到今年也才十三歲,十三歲的王爺,卻敢領兵五萬直面敵軍數十萬,更是以如此懸殊差距打贏了,這想都不敢想,也不敢這麼寫啊。
可偏偏這是真的。
其實在歷史上,沐英更猛,他是以三萬人打敗了思倫發三十萬大軍。
而朱楩最終是以十幾萬大軍,打敗了思倫發三十多萬大軍。
(所以我還兜著點沒敢那麼誇張呢。)
“啟奏陛下,岷王殿下,”沐春正要開口。
朱元璋打斷道:“他現在已經是滇王了。”
當初朱元璋下旨是月初,正好與沐春的隊伍錯開了,所以沐春才知道朱楩的藩號已經換了。
“是,滇王殿下體恤百姓,仁義有加,從不苛待百姓,就連土人百姓也一視同仁,乃至那些曾經作亂的土人部落,只要殿下許諾過,也都不會毀諾。”
“殿下還幾次開倉放糧,因為那些土司官實在可惡,把他們自己的百姓都當做奴隸牲口來用。殿下看不過去,給百姓們重新發放土地和口糧。殿下還說,這些百姓是無辜的,是那些土司官造反,他們不得不反,因為是朝廷給土司官的權力。”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這是怪罪到咱的頭上來了?
沐春嚇了一跳,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趕緊跪下,低呼道:“陛下,殿下英明神武頗有陛下風采,更以身犯險親自帶兵抵抗思倫發作亂,以及察覺到刀幹猛野心,不惜百里奔襲剿滅刀幹猛的野心。殿下對朝廷之忠心,天地可鑑。”
沐春低著頭抵在地上,卻滿臉都是冷汗。
如果不是頭頂還披麻戴孝綁著一根白布,恐怕已經打溼地板了。
主要是沐春沒想到,朱元璋看起來好似對殿下多有不滿?
這是為何?
殿下身為戍邊守國的藩王,以一己之力平定雲南,沒有給朝廷造成任何麻煩,這不是天大的功勞一件嗎?
可沐春哪裡知道,朱楩不但沒有得到封賞,反而被臭罵了一頓。
也或者沐春當時還在朱楩麾下,多少知道一點?
畢竟自從年關之後,朱楩連城門都不出去了,整天就宅在城內,或者乾脆呆在王府裡面不出去了。
這反差太大了。
於是沐春在朱元璋詢問時,才會極力為朱楩說好話。
當然他說的也都是實話就是了。
朱元璋又何嘗不知道這都是實話,而且這幾個月錦衣衛也一直有秘折送來,朱元璋已經知道朱楩最近幾個月老實了不少,突然變成了一個逍遙快活的閒散王爺了。
朱元璋也暗暗嘆了口氣,朱楩本該是虎子,是一員猛將。
但是他怕的是這頭猛虎有一天會弒龍啊。
這猛虎太猛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你先起來吧,”朱元璋又對沐春說道:“這是皇太孫,你們多親近親近。允炆啊,爺爺有些乏了,你代爺爺照料照料沐春。”
朱允炆恭聲答應道:“是,皇爺爺。”
然後朱允炆過來對沐春說道:“西平侯,這邊請。”
沐春點點頭,又對朱元璋深施一禮,然後才躬身而退。
朱元璋掃了眼兩人離去的身影,忍不住再嘆了口氣:“楩兒(朱楩)啊,別怪爹,你侄子若是想要登基,你們這些叔叔跟豺狼虎豹一樣,我怎麼放心得下?”
沐春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是讓朱允炆拉攏自己,也讓自己投靠這位皇太孫。
可沐春心中無奈,他之前曾經對殿下效忠過了啊,誓死追隨,一直到死都要追隨到底,雖然朱楩當時沒有答應,可他是認真的。
而且來說,朱楩當初見面時好似沒個正經的,堂堂王爺卻喜歡用輩分和身份佔人便宜,自己沒少喊叔叔。
沐春以為朱楩年幼,也沒往心裡面去。
可如今朱允炆身為皇太孫,那是把架子端足了,看似親近,實則生疏,稱呼沐春都是直呼爵位西平侯。
這禮賢下士的做派下,卻透露著高高在上的冷漠。
你不過是西平侯,沐英的兒子。
我可是皇太孫,洪武大帝之孫,未來的皇帝九五之尊。
“西平侯在想什麼?”朱允炆忽然發現,沐春在發呆。
沐春趕緊彎腰低下頭,答道:“小侯走神了,還請太孫殿下原諒。”
朱允炆矜持而又不失風度的笑了下,抬手虛託了一下說道:“西平侯嚴重了。”
兩人雖然不是近在咫尺,也不過幾尺距離。
沐春忍不住在心裡做了下比較,如果是殿下,不論是自己還是王福或者趙括,哪怕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兵,也會被殿下伸手拽起來吧?
如今再回想起來,自己能喊殿下一聲王叔,可謂是高攀。
殿下看似喜歡佔便宜,可真正佔便宜的,是自己啊。
殿下看似沒個正經的,其實是禮賢下士,主動在和自己拉近關係。
再抬起頭看向眼前,好似謙謙公子一般的朱允炆,沐春抬手擦了下額頭,忍不住說道:“殿下,小侯一路奔波有些勞累,所以想回驛站休息了,還請允許小侯告退。”
京城之內也有驛站驛館,類似於招待所一樣,普通外地官員入京基本上都是在這裡休息。
朱允炆點了下頭,說道:“那你就去休息吧。”
“謝殿下,”沐春再次深施一禮,然後就轉身離開了。
朱元璋是在偏殿接見沐春的,本來也沒幾個人。
可沐春卻覺得彷彿打了一場大戰一般,渾身都無比疲憊,而且這皇宮大院裡面雖然寬闊,卻總覺得亞歷山大。
“明明殿下的王府也規模不小,而且也都是那些護衛守衛巡邏,可為何在殿下面前就無比自在呢?”沐春忍不住再次想起了朱楩。
“還是想辦法早點回去吧,這京師雖然繁華,但是卻錯綜複雜,我不過是一個小小侯爵,可不敢涉入太深。”
“只是,我還能回到殿下麾下,為殿下驅使充當先鋒嗎?”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