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溜達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北方山水畫派之祖,直播鑑寶:大哥可真刑啊,東北溜達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是一幅畫,不過何仁越看越吃驚,看到最後,何仁的眼睛都瞪圓了,因為這也是一幅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畫。

畫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畫,天高氣爽,峰青樹荒,山巒雄峻,別看筆墨不多,但意境頗為深遠,一看就是名家所作。

讓何仁驚訝的是上面的落款——“洪穀子”。

有這個稱號,又能把山水畫畫到如此境界的,就只有一個人,被稱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五代後梁畫家,荊浩。

荊浩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將唐代出現的“水暈墨章”畫法進一步推向成熟。

他覺得李思訓大虧墨彩;吳道子筆勝於像,亦恨無墨;項容用墨獨得玄門,用筆全無其骨;只有張璪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能得到他的認可。

這可不是荊浩吹牛逼,人家是有真功夫的,他確實按照自己的研究,博採眾長,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畫理論中的經典之作,影響了無數畫家。

歷代評論家對荊浩的藝術成就極為推崇,北宋沈括《圖畫歌》寫道:“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峰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荊浩開圖論千里。”

宋代米芾將荊浩的作品視若珍寶,元代湯垕在《畫鑑》中稱荊浩為“唐末之冠”……

最主要的是荊浩傳世作品極少,能確定的只有一幅《匡廬圖》,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至於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灣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真偽都存在爭議。

而且眼前這幅畫,還沒有在歷代繪畫史籍和著錄書中出現過,所以何仁才覺得驚訝。

沒見過,就無法透過這一點辨別真偽,何仁還真有點犯難。

陳錚和徐青傑顯然沒聽說過荊浩的名字,這倒是不怪他們,畢竟荊浩傳世作品太少,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也太遠,不認識也正常。

“這個洪穀子,很有名嗎?”

“很有名。”

何仁把荊浩的基本情況介紹了一遍,補充道,“荊浩的畫,民間沒有任何交易記錄,不過從仿作上來看……仿得比較好的也能賣幾百萬。”

“這麼牛逼?”

陳錚和徐青傑的表情都變了,看向臺上絹本畫的目光也變得熾熱。

何仁連忙給兩人降溫,“但是也無法證明真偽,只憑一個款識和鈐印沒用。”

陳錚指著後面一排鑑藏印和珍藏印,“這麼多人蓋章,應該是真跡吧?”

“不見得。”何仁眉頭緊皺,“剛才我就說過了,荊浩是開山立派的宗師,他的畫即便是在古代也頗為珍貴,自然也有很多人臨摹。而荊浩一生畫作不算太多,記載中也就五十餘幅,如果是臨摹得比較好的畫,也有收藏價值。”

“咦?這個鑑藏印……好像是黃公望的。”

“黃公望?那又是誰?”

何仁無奈了,只好解釋道,“元代著名的畫家……”

“有多著名?”

“《富春山居圖》你們看過吧?大爛片,那幅畫就是黃公望畫的,屬於國寶級文物。”

“黃公望曾經收藏過荊浩的一幅畫,叫《楚山秋晚圖》,還為此賦詩一首,喏,就是畫上的題跋。”

眾人抬頭看向大熒幕,題跋是一首七言律詩,“天高氣肅萬峰青,荏苒雲煙滿戶庭。徑僻忽驚黃葉下,樹荒猶聽午雞鳴。山翁有約談真訣,野客無心任醉醒。最是一窗秋色好,當年洪谷舊知名。”

陳錚有些激動,“那這幅畫就是《楚山秋晚圖》咯?”

“肯定不是。”何仁搖搖頭,“《楚山秋晚圖》上面有戶庭、山翁和野客,這幅畫上可沒有房子和人物,只是單純的山水。”

陳錚和徐青傑瞬間失去了興趣,要是這樣的話,這幅畫就絕對是贗品,就算荊浩再有名,也就是幾百萬的價格……

這些東西其他專家也能看出來,畢竟他們是吃這碗飯的,對荊浩和黃公望還是比較熟悉的。

所以這幅畫的價格反而不高,叫到三百萬以後就停下來了。

美女主持人可不想壓軸拍品草草結束,喊了兩次之後停頓了半天沒有落錘,何仁見狀,拿過陳錚的牌子舉了起來。

美女主持人眼睛一亮,“三百一十萬,還有人加價嗎?”

陳錚則是瞥了何仁一眼,“你不是說這幅畫是贗品嗎?為什麼要舉牌?”

“我什麼時候說是贗品了?我只是說我看不好,而且就算是仿作,也是大師所畫,還是值點錢的。”

何仁心裡也有點不爽,他說是專家,但陳錚也沒給錢僱他,何仁已經說了看不好,也說了理由,陳錚明顯放棄了。

現在何仁想要出價買下來,陳錚居然懷疑何仁是故意藏私,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陳錚還要開口,徐青傑說話了,“老陳,老何是我的朋友,我專門請過來的。”

此話一出,陳錚立刻閉嘴,徐青傑拍了拍何仁的肩膀,“儘管拍,錢不夠我先給你墊上。”

何仁看了一眼徐青傑,沒想到這傢伙關鍵時刻還是挺靠譜的……

此時錢胖子那邊,也舉起了牌子,三百二十萬。

何仁回頭看了一眼,牌子不是錢胖子舉的,而是周偉。

何仁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難道還有什麼東西是自己沒看到,而被周偉看出來了?

先是舉牌加了十萬,何仁又凝神觀察起來,突然他心中一動,發現了一個破綻。

眼前這幅畫上的題跋確實是黃公望所寫,這麼多字,想要完全模仿黃公望的書法,幾乎做不到。

可是黃公望作為一個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為什麼會在一幅仿作,還仿錯了的畫上題跋?

就算黃公望也是大善人,想要幫別人多賺點錢,他也沒必要把專門給《楚山秋晚圖》作的詩寫上去。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楚山秋晚圖》其實也有兩幅?就像是剛才仇英的《蘭花圖》一樣?

這幅畫確實是荊浩所作?

一念至此,何仁就不淡定了,如果他的猜測沒錯,這可就是一件傳世的國寶,他一定要拍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精彩人生

舞平生

當糊咖不如繼承家產

三更天南

人間政道

黑袍使

帶著紅包群回八零:肥女要翻身

焦糖奶茶

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毛遂愛吃糖

新歡鬧上門,明小姐消失後司總悔瘋了

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