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臥龍,就一定有鳳雛
河套大聖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有臥龍,就一定有鳳雛,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河套大聖爺,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皇后拿著托盤走了進來,
朱元璋聞著香味興奮的搓著手,
饞道,
“哈哈哈哈,咱就愛吃妹子的煮麵!
快快快!”
爺孫倆人三兩下把煮麵禿嚕乾淨,
兩個碗跟舔過得一樣乾淨。
馬皇后微笑著把空碗拿到一邊,
老朱拍了拍桌案,
說道,
“行!咱把劉三吾定下來!
其他的就好說了。”
“好的,爺爺。”
朱雄英沒多說什麼。
在南北榜案中,劉三吾點出的殿試名單就是一切的導火索。
但是,
朱雄英並不會好心到,去告訴劉三吾該怎麼做。
他要的就是事情自然發展,在暗中觀察。
並且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推動改革。
越亂越能從中得利。
況且,
這件事不是說朱雄英伸手就能按下去的,就算按下去也只是暫時,
不把這個膿包挑破了,根本就沒辦法解決這件事。
在朱雄英心裡,
劉三吾,已經是一枚棄子。
朱元璋拉過朱雄英,抖開文章試卷,
“大孫兒,你看看這個,
江西吉安府會試第一,黃子澄。
這文章寫得是真好啊!”
朱雄英微微皺眉,
黃子澄並不是洪武十五年的進士,
看來,
果然如系統所說,接下來的大明歷史完全進入了未知的狀態。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影響了黃子澄提前進入了考場。
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資訊。
朱雄英把這個情報暗自記下,老朱看到朱雄英皺眉,
問道,
“大孫兒?不喜歡這個?”
老朱作勢就要把黃子澄的文章扔到一邊。
一府頭名,只要朱雄英不喜歡,便會被立馬斷了仕途。
老朱就是這麼任性。
朱雄英搖搖頭,
笑道,
“爺爺,不是。
孫兒都不瞭解此人,何談喜歡不喜歡。”
老朱嘿嘿一笑,
“咱想著不是有個眼緣嗎,沒準聽這名字大孫兒你就不喜歡呢。”
說著,朱元璋把黃子澄的文章拽了回來。
江西的試卷,以黃子澄為首,都放在朱元璋的手邊。
江西,是江南西道,讀書人頻出的地方。
光是江西吉安府一地,就是出了無數知名人物,
除了這黃子澄以外,
還有現在仍未參加科舉的楊士奇,以及永樂時期內閣忠臣解縉、胡廣。
可以說,吉安府人傑地靈。
當然,
能出這麼多讀書種子,便知道,這也是士族雄據之地。
想到這,
朱雄英忽然有思路了。
難怪黃子澄會提前科舉!
正是因為自己的出現,加速了李善長的滅亡,
沒有了李善長領導文官集團,朝堂上的文官是一片散沙,
而且,
因為爺爺的大殺特殺,讓朝廷中的文官出現大量空缺,
這些空缺,正是將力量紮根朝堂的絕好機會!
所以,
江南士族讀書種子盡出!一股腦的擁擠在了這次科舉裡!
南北科舉...
呵呵,有意思。
“除了這黃子澄,這個叫齊泰的文章也不錯。”
果然,有臥龍的地方一定有鳳雛,
老朱扯完黃子澄的文章,又把齊泰的文章拽了出來,
朱雄英看了過去,齊泰試卷也是放在江蘇試卷的最頂,
江蘇也是科舉重地啊,卷的要死。
朱雄英接過文章,隨便的看了過去,
字數不過一千五左右,行文是挺流暢的,言語也挺優美的,也確實是言之有物。
果然能成為會試第一的,都有兩把刷子。
最起碼,文章寫得很可以。
老朱又是扯出了幾個文章,但看過齊泰和黃子澄的文章之後,
再看這些文章,是有些食之無味了。
不過,
朱雄英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恐怕老朱都沒有意識到,
如果按照地域來劃分文章,老朱拽出來的都是南人的文章,北人那邊的文章紋絲未動。
這就很有意思了,
最起碼可以說明一件事情,
南人和北人的科舉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客觀差距。
馬皇后笑道,
“重八,
聽你念的這些文章都是辭藻華麗,有些膩了。
有沒有文風樸實一點的?
我也聽個樂。”
朱元璋笑道,
“當然有了!
北方學子的文章多古樸大氣,咱現在就給你挑一個!”
聽到馬皇后的話,朱雄英心中大驚,
奶奶也發現這一點了?!
朱雄英是靠著對未來事件的大致把控,看出的南北隱患。
而奶奶就是坐在旁邊,全程好像都沒有參與進來,也是隨口一說,
就一下切中了要點!
甚至說,現在爺爺都還沒反應過來!
這有些太離譜了!
難道奶奶真是大明真正的皇帝?
朱雄英忽然想起了一句話,
當你和一個人相處起來特別舒服的時間,那個人的智商和情商一定遠遠超過你。
難怪爺爺和奶奶相處的這麼好...
朱元璋皺眉挑了半天,才算是勉強的抽出一張北方學子的試卷,
然後勉為其難的讀了起來,
可讀到中間,就實在讀不下去了,
皺眉道,
“這寫得是什麼玩意?!水平也差太多了吧!”
朱雄英在一旁沒說話。
馬皇后邊整理著被褥,邊隨意笑道,
“咋啦?我聽著還挺好的呢。”
朱元璋不滿道,
“好啥好,北方學子的策論還行,
但是這文章寫得就太水了,用典都用的不對!”
朱元璋氣呼呼的把試卷拍在桌案上,
馬皇后搖搖頭沒說什麼。
朱雄英又是看了一會兒這些文章,看到朱雄英眼皮開始打架,
朱元璋把文章全部收好,
輕聲道,
“大孫兒,先睡吧,明天再說。”
朱雄英嗯了一聲,就睡過去了。
睡著之前的最後一個想法就是,
看這些文章比看摺子還無聊。
洪武年的科舉文章還沒有完全用八股文的格式,但已經出現那個苗頭了,
或偶或散,寫法都差不多,就是往一個模子裡套,
看起來無聊至極。
而南方學子寫得這麼好,明顯就是經過系統訓練的。
相比下來,北方學子寫法根本就沒有固定格式,
難怪老朱說他們瞎寫胡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