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不為帝?,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吳歌,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國珍坐在主位上,卻還是不說話。
嚴凌知道,此人已經動搖,只不過身為一方諸侯,多少有些拉不下臉來,說那投降之語。
於是他決定加一把火。
“國珍兄。”他突然開口,卻沒有稱呼方國珍的官位。
主位上的人影疑惑地抬起了頭。
“你還記得當年你答應,欠我一個人情嗎?”嚴凌微微笑著。
方國珍愣了愣。
時光彷彿回到了當年的嚴家大堂,那個年輕人手握長劍,呵斥著家丁鬆綁。
“當然。”他笑了:“你要在這裡用掉?要知道這可是我方國珍的人情,寶貝得很吶!”
嚴凌點點頭:“國珍兄,你我若是同殿為臣,豈不快哉?”
方國珍聞聽此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似是做下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又像是終於放鬆了一般:
“好,好,好!既如此,我便依你!”
“浙東方國珍,歸降吳王!從此願鞍前馬後,為王前驅!”
他從主位上走下,向北跪拜,遙遙衝應天叩首。
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方國珍降。
自此,江浙歸心。
當然,方國珍的投降自不會是因為嚴凌那所謂的人情,這不過是給方國珍的一個臺階罷了,就好像曹操平定張魯,都已經把人家幹到老家了,才把漢獻帝拿出來,說兩句“歸順漢室”,表示你是迴歸正統,給個臺階。
沒有步步緊逼的朱亮祖,方國珍才不會這麼好說話。成大事者,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料。
雙管齊下,軟硬皆施,才不費一兵一卒,克此堅城。
嚴凌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吳軍全面接管了方國珍的地盤,這次他並沒有耍什麼小花招。朱元璋也信守承諾,給予了幾位兄弟官位,為首的方國珍更是被封歸德侯。
不過,老朱還是留了個心眼,作為魁首的方國珍,雖為廣西行省左丞,但卻是隻享食祿,並不上任。
畢竟曾經是一方的諸侯。
但即使是這樣,他下半生依然享盡榮華。
洪武七年五月八日,方國珍逝世,葬於南京城東,朱元璋親自設祭,著翰林學士宋濂為《神道碑銘》以祭。
此一生,亦是不枉。
-----------------
ps:《明史》:“國珍首亂,反覆無信,然竟獲良死。”清朝人對於方國珍最後享盡富貴而死的死法都無法理解,只能說老朱創業早期是真的寬宏。
-----------------
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韓宋龍鳳十二年,應天。
朱元璋的吳王大殿。
他像以往一樣端坐於主位之上。
“各位,有何事務,可呈上商討。”他發出了指令。
按照以往的經驗,此時群臣已經開始忙不迭地上奏了,這邊來一個“某地財政不足,請求撥款”,那邊來一個“某地遭到敵軍進攻,請求征討某某某”,熱鬧非凡。
然而,今天他這句話說完之後,下方依然一片寂靜。臣子們就像是商議好了似的,緘默地並不開口。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敏銳地意識到了問題。
今日的會議,似乎與往常不同。
沒有讓他等太久,站在隊伍前列的幾位大臣互相看了看,李善長向左跨出一步,跪拜在地:
“吾等恭請殿下即皇帝位!”
他話說完,彷彿是一個訊號,身後的臣子們同時左跨,整齊劃一地跪倒:
“吾等恭請殿下即皇帝位!”聲音洪亮,震得大殿嗡嗡作響。
幾位重要的武將都出徵了,因此此次帶頭的,主要是文臣,具體來說,是右相國李善長帶頭,加上剛剛回來的嚴凌,以及汪廣洋、劉基、朱升等人。
不等朱元璋開口,李善長已經繼續說道:
“殿下,您自濠州起兵,從未有存土,到如今成就大業,四方群雄,已經被您掃除殆盡,吳國百姓盡皆歸心,這正是天命在您的寫照啊!希望您可以早登帝位,滿足我們臣子與百姓共同的願望!”
勸進!
朱元璋的臉上,一抹喜色劃過,然而緊接著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眼底不由地掠過陰霾。
他深吸了一口氣,已經恢復了平靜,聲音一如既往的沉著:
“不必了。”
“如今雖然已定數省,然而尚有敵人環伺,天下土地依然大多荒蕪,百姓流離,這哪是稱帝的時候!自古以來得到天下的皇帝,海內均是臣服,天下人全部歸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尚且謙讓不敢當,可見他們的德行。”
“我以前還笑話陳友諒,才佔據一隅之地,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稱王,驕狂之勢可見一般。果然沒過多久,他便滅亡。如果此時我稱帝,豈不是和他一樣招人笑柄?我豈能再犯他這樣的錯誤!如果天命真的在我,那麼帝位早晚便是我的,又何必著急呢?”
“諸位,退下吧,今日之事,到此為止!”
下方,李善長還待再勸,朱元璋卻一拂袖子,徑直轉身離開,絲毫不像之前那只是假意的推脫!
眾臣見此情形不由地面面廝覷,李善長和嚴凌對視,眼睛裡都是疑惑。
殿下,真的不欲為帝嗎?
-----------------
不為帝嗎?誰不想呢?
可是,有你在,我怎麼稱帝啊……
小明王,韓林兒。
朱元璋大踏步地在宮殿裡走,心裡盡是不悅與後悔。
早知道就不把那個傢伙從安豐救出來了,讓他和劉福通一起死在裡面,不好嗎?
今天的事情和之前即吳王位並不一樣。
事實上,朱元璋的吳王,是群臣勸進而自立的,並不是韓林兒封的。
這使得這位韓宋皇帝,朱元璋名義上的領導,存在感愈發的低下,也正導致了今天,諸臣無視了滁州那位皇帝,直接勸諫他登基,或許在他們心裡,那位所謂明王,只不過是以後的朱皇帝一紙詔書的事情罷了。
畢竟朱元璋這偌大的地盤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除了名義上隸屬於紅巾軍體系,實際上他和韓林兒那一部的紅巾軍沒有半點瓜葛。
還皇帝,他憑什麼?
但是朱元璋,還是很注重自己的名聲的,他不可能在韓林兒還活著的情況下,便自立為帝。
禪讓?他思考了一下。
昔年曹丕搞了一個禪讓,但是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而且,如果是那百年前的趙宋,朱元璋或許還會考慮一下,這韓宋……
吳王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他叫來了侍從:
“孤記得平章政事嚴凌之前自浙東回來,孤放他休沐,至今也有月餘了吧?”
“叫他過來,孤有要事要他去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