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了你奶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章 羈絆,早已跨越生死,吾凰萬歲,揚了你奶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安歌忘不了,上輩子涼兵入侵時,後方糧草供應不上,所有將士餓得頭暈眼花,別說上陣殺敵了,就是提起兵器的力氣都沒有。
虞安歌派出一支又一支傳令兵,向朝廷乞求糧草,但每次得到的訊息,都是國庫空虛,無糧支援。
眼看著涼兵如潮水般湧來,沒過一城,便要屠城滅族,邊關防線正不可遏制地一步步潰爛。
大殷生死存亡關頭,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皇室之間還在內鬥。
已經登基稱帝了的商漸珩,為了徹底把控朝堂,跟崔太后鬥得不可開交。
虞安歌沒有等來朝廷支援的糧草和兵馬,卻先一步等來了朝廷的降書。
“大殷願意割讓邊關十五城,朝貢十年,停戰求和。”
看到這則邸報的人不止虞安歌和神威軍,還有望春城的百姓。
望春城內哀聲一片,涼兵兇殘,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過之處,血流漂杵,無人不懼。
邸報出來當晚,一些將士來勸虞安歌棄城而逃,以謀將來。
但虞安歌知道,若是她帶著將士走了,等待望春城會在頃刻間變成人間煉獄。
她更清楚,涼兵蓄謀已久,他們的野心,絕對不止邊關十五城,一旦涼兵佔領了邊關十五城,於涼兵來說,謀奪大殷,如探囊取物。
虞安歌看著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看著城中淳樸的百姓,毅然決然道:“不能退,誓與此城共存亡。”
哪怕皇室放棄他們,他們也不能自己把自己放到砧板上,任涼人宰割。
在無數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望春城撐了一日又一日。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望春城的糧草消耗殆盡,虞安歌沒有等來支援,卻等來了朝廷的誅將令。
路途遙遠,虞安歌不知道盛京皇室的內鬥到了什麼程度,但因為她的負隅頑抗,讓朝廷的降書,成為一張廢紙。
虞安歌至今不知是誰下的聖旨,陳列了她數條罪狀,其中一條便是抗旨不尊,就地誅殺。
幸好她有神威軍,有望春城百姓護著,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朝廷派來接替她主將位置的武官沒能誅殺她,反而被她的人斬殺馬下。
這麼做,卻是徹徹底底跟朝廷撕破臉,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不會再支援他們一顆糧食了。
走投無路之際,虞安歌也曾仰天痛哭:“天要亡我大殷!”
孰料,是遠在江南,舉兵謀反的南川王送來了一封信,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
“援兵糧草皆已上路,勞虞小將軍再撐幾日。”
沒有人知道,在萬般絕望之時,虞安歌看到這幾個字的激動。
她帶著這個訊息,策馬奔走於城中,將援軍已在路上的訊息告知大眾。
就這樣,搖搖欲墜的望春城,在眾志成城中又堅持了半個月。
望春城破已成必然,虞安歌雖死,但商清晏的到來,還是挽救了無數望春城的百姓。
虞安歌努力把眼淚收了回去。
原來商清晏不僅是上輩子為她收屍之人,也是幼時高燒,為她請大夫之人。
虞安歌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辛府,白衣,前世的收屍之恩,還有商清晏在“妹妹”面前屢次三番失態。
只是她不敢去猜想這個可能。
商清晏這個廢太子,別說當年了,就是現在,等閒也無人敢靠近。
他雖身在辛府,可觀辛太傅對他冷冰冰的態度,何嘗不是一種寄人籬下。
那種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不知是怎麼說動辛太傅,讓辛太傅為她尋來的大夫,破門而入也要為她治病。
經歷了前世今生,國破家亡之痛,虞安歌以為自己的心已經冷寂成了一塊兒枯石。
除了復仇,什麼都無法觸動她。
可是這一刻,虞安歌滿腦子都是那抹白色的身影。
看著商清晏離開的方向,虞安歌心裡湧出一股衝動,她想衝過去攔下商清晏的去路,告訴商清晏,他們之間的羈絆,早已跨越生死。
但虞安歌不能。
大仇未報,朝廷暗潮洶湧,涼兵虎視眈眈,國將不國,有太多事,比他們之間的感情更重要了。
虞安歌神思寥落回到房間,看著屋裡擺著的那把疏狂,不由握了上去。
冰涼的觸感,讓她所有理智迴歸。
放下疏狂後,虞安歌鋪紙研磨,寫信給身處邊關的父親。
盛京權貴還在醉生夢死,不知危險將至,但這個時候的涼國,已經秣兵厲馬,等待一個關鍵時機,就要露出獠牙,對大殷進行撲殺。
聖上還沉浸在大殷虛假的繁盛之中,寧可重建皇宮,虛張聲勢,也不願把錢用在增強兵力上面。
虞安歌只能提醒父親,留意涼兵動向,募民耕種軍田,盡一切可能,儲存軍糧。
除此之外,虞安歌還提到了岐州知府章壽,讓父親轉告章壽,在述職時千萬注意,一定不要出錯。
上輩子,章壽因為在南川王遇刺的事情上面沒有處理好,被聖上找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連貶三級,岐州新上任的知府又是一個貪腐蠹蟲。
岐州與邊關十五城接壤,原本該是開戰時糧草支援的大後方的,卻因為那個新知府無能腐敗,使得糧草供應不上。
去年這個時候,因為虞安歌的獻計,商清晏雖然沒死,但聖上即便對章壽有氣,也沒辦法動他。
可聖上始終視商清晏為眼中釘肉中刺,前兩天又發生了辛淑妃夾帶先帝之物一事,聖上必然又會對商清晏看不順眼。
虞安歌相信商清晏能夠自保,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聖上說不定會在章壽今年的述職上發難,所以虞安歌要防患於未然。
邊關有他父親衝鋒陷陣,岐州必得章知府坐鎮,才能確保供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